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动物早期氧代谢和胃黏膜pH值的影响. 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和胃张力管,观测内毒素注射前(T0)和注射后2h(T1)、4h(T2)、6h(T3)、8h(T4)氧输送(DO2)、氧耗量(VO2)、氧摄取率(O2ER)、动脉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pHi),以及乌司他丁对以上参数的影响. 结果 脓毒症早期,DO2、VO2、O2ER明显增高,动脉血乳酸值伴随升高,经乌司他丁治疗后DO2、VO2、O2ER和动脉乳酸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同时pHi下降,乌司他丁能够纠正脓毒症动物pHi(P<0.01). 结论 乌司他丁可明显改善脓毒症动物胃黏膜pH值及早期氧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渗盐复苏液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血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高渗钠盐液组(HS组).所有大鼠全部颈静脉置管,对LR组和HS组大鼠进行烫伤后复苏治疗,分别检测各组肺脏含水量、血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的肺含水量明显低于LR组(P<0.05或P<0.01),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的血钠明显高于LR组(P<0.01),H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TNF-α及IL-6与LR组的TNF-α及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TNF-α及IL-6(P<0.05或P<0.01).结论 与乳酸钠林格液比较,早期使用高渗盐液进行液体复苏严重烫伤大鼠能明显减轻肺水肿与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3.
6%羟乙基淀粉对毒血症犬呼吸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溶液(6%HES)进行液体复苏对毒血症犬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即假模型组,腹腔只注入生理盐水,没有毒血症,用乳酸林格溶液(LR)作为输注液体;LR组(n=5)腹腔注入肠液,毒血症后用LR作为复苏液体;HS组(n=5)腹腔注入肠液,毒血症后用6%HES作为复苏液体。在毒血症前及后0.5、1、4、8h测定犬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记录吸气峰压(PIP)、呼吸机作功(Wob)、动态顺应性(Cdyn)及无效腔比率(Vd/Vt)等呼吸动力学指标值。记录总尿量及体质量,计算肺湿/干比。结果 MAP、CO在毒血症诱导后4h较基础值明显下降,毒血症诱导后8h下降更为明显,其中HS组MAP、CO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毒血症诱导后4、8h,PIP、Wob、Cdyn明显大于基础值,HS组PIP、Wob明显小于其他组(P〈0.05);肺湿/干比HS组明显小于LR组(P〈0.05);Vd/Vt明显增大,HS组明显小于其他组(P〈0.05)。结论 6%HES更有利于毒血症犬血流动力学维持,保护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复苏液体对"失血性休克 内毒素"二次打击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和高渗盐水复苏组3组,每组各30只。先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放血的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35~40mmHg1h后进行液体复苏,乳酸林格液复苏组用乳酸林格液复苏,高渗盐水复苏组用7.5%高渗盐水复苏。复苏成功后30min腹腔注入内毒素复制大鼠MODS模型,分别在注射内毒素后24h和36h取血和收集相关标本,观察各组大鼠主要器官功能指标、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复苏组、高渗盐水复苏组2组氧分压(PaO2)、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酸激酶(CK)等主要器官功能指标在24h和36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高渗盐水复苏组PaO2、ALT、BUN和CK在24h和36h(除PaO2)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发生率高渗盐水复苏组为20.8%,较乳酸林格液组(41.7%)明显降低(P<0.05)。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48h内死亡率为14.2%,较乳酸林格液复苏组(28.6%)明显降低(P<0.05)。48~72h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死亡率为21.4%,明显低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高渗盐水复苏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再次予以内毒素打击时所引起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并且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133-136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晶体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R组)、生理盐水组(NS组)以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组(RS组),每组患者接受相应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比各组治疗24h乳酸清除率及前后APACHEⅡ得分,并就各组总体住院时间、病死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治疗前各组HR、MAP及心输出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后乳酸林格氏液组患者HR低于LR及NS组,MAP及心输出量高于LR及NS组(P<0.05);(2)治疗前后各组PCT、CR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h内的各组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APACHEⅡ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总体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林格液能够较好维持循环容量、血压,可以缓解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乳酸清除无明显作用,使用临床常用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氏液、生理盐水以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复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失血性休克犬为研究对象,比较乳酸林格氏液(LR)、高渗盐水(HS)和全血(WB)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经右颈外静脉插入Swan-Ganz飘浮导管,分别在全身氧供(DO2)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时,以及液体复苏后5、10、15、30、60和120min时测量动物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HS仅需要11.83ml/kg的液体量,在4.97min时即可使休克犬的DO2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而LR组和WB组则分别需要52.08ml/kg和23.33ml/kg的液体量,在20.83min和9.33min时才能使休克犬的DO2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3组动物在DO2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时其血液动力学指标均能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提示高渗盐水比乳酸林格氏液和全血更适合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紧急液体复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渗盐复苏液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血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高渗钠盐液组(HS组)。所有大鼠全部颈静脉置管,对LR组和HS组大鼠进行烫伤后复苏治疗,分别检测各组肺脏含水量、血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的肺含水量明显低于LR组(P<0.05或P<0.01),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的血钠明显高于LR组(P<0.01),H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S组复苏后各时间点TNF-α及IL-6与LR组的TNF-α及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TNF-α及IL-6(P<0.05或P<0.01)。结论与乳酸钠林格液比较,早期使用高渗盐液进行液体复苏严重烫伤大鼠能明显减轻肺水肿与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HS)的抢救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凝血休克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凝块强度(MA)等]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H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液组(A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各20例。AR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LR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方法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于开始复苏前及复苏1 h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液样本,通过比较2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观察2种液体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开始前,2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 h后,与LR组相比,AR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的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比乳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复苏HS病人,能更好地控制病人的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的相关参数,使得HS病人的液体复苏在早期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以压力指标右房压(RAP)和容量指标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并观察达标过程中其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4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的治疗目标为使RAP值达到12mmHg,实验组的治疗目标为经右室射血分数(RVEF)校正后的RVEDVI值达到100~200ml/m2;并记录两组患者经液体治疗前、后的RAP、肺动脉嵌顿压(PAOP)、RVEF、RVEDVI等参数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 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并计算治疗后6h时的乳酸清除率,后将液体复苏治疗后6h的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液体复苏达标率(分别为86.9%和81.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液体复苏达标的患者中,实验组的RVEDVI、RVEDVI差值、RVEF、RAP和治疗后6h的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1),而两组患者的PAOP、APACHE II和SvO2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液体复苏治疗6h后两组患者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呈相关性(P<0.01);达标患者乳酸清除率与复苏后SvO2呈相关性(P<0.05).结论 以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较传统的压力指标RAP更安全、有效,可更好改善氧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参附颗粒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连续5 d,应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 CCO)监测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输送(DO2)、氧消耗(V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a VO2)、血乳酸不同时点的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 h,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天、第3天、第5天,两组CI、SVI、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第2天,两组DO2、Sa V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两组DO2、VO2、Sa VO2、血乳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氧输送,改善组织灌注,改善氧供与氧需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