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岭南地区结肠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对结肠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对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118例结肠癌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8.47%;偏颇体质108例,占91.53%。(2)根据体质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87次(26.61%)、气虚质56次(17.13%)、湿热质45次(13.76%)、痰湿质39次(11.93%)、阴虚质35次(10.70%)、气郁质34次(10.40%)、瘀血质17次(5.20%)、平和质10次(3.06%)、特禀质4次(1.22%)。(3)不同性别结肠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以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女性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结论】岭南地区结肠癌的易感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这可能与患者年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育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 678例广州地区育龄男性(其中566例为男性不育症患者)实施了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 678例育龄男性中,总体平和质仅占22.23%,偏颇体质则占77.77%;偏颇体质类型前5位依次为湿热质(11.44%)、气虚质(7.27%)、气虚湿热质(6.97%)、气郁质(6.25%)、气虚阳虚质(6.13%)。而其中566例不育症患者体质类型具有自己特点,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平和质仅占15.01%,偏颇体质则占84.99%。偏颇体质类型前5位依次为:湿热气虚质(9.36%)、湿热质(9.01%)、气虚阳虚质(7.95%)、湿热痰湿质(7.77%)、阴虚湿热质(6.00%)。【结论】广州地区育龄男性体质偏颇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其中以湿热、痰湿、气虚、气郁质较为常见,而不育症患者的体质构成则以更加复杂的复合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登革热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为登革热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登革热的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思路。【方法】312例登革热患者完善血常规、肝功能2项、肾功能、心酶3项、血清登革病毒NS1抗原及胸片检查,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进行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研究不同体质类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1)临床表现:本研究所纳入的312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软疼痛、疲倦乏力、皮疹和/或皮下出血点;不同体质类型的登革热患者,除发热的症状外,其他主要临床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平和质和气虚质疲倦乏力的表现明显,阳虚质、痰湿质和气郁质头痛的表现明显,湿热质全身肌肉关节酸软疼痛的表现明显。(2)辅助检查:出现血常规异常和合并肺炎,以及出现肝功能、肾功能和心酶3项异常最多的均是湿热质,其次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等。(3)中医体质类型:本研究所纳入312例登革热患者中,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其中以湿热质最多见,其他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等。【结论】登革热患者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其中湿热质最多见,痰湿质和气虚质次之,可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对易感人群从调整体质的角度预防登革热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为登革热患者依据不同体质类型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探讨中医体质与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诊断的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电子量表,确定体质类型,观察体质分布情况。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比较不同体质患者的血脂水平、BMI及WHR,观察BMI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方面,以偏颇体质为主(占91.0%),平和质较少(占9.0%)。而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占26.0%),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占23.0%)、阳虚质(占12.0%)、气郁质(占10.0%)、血瘀质和湿热质(各占7.0%),最少为阴虚质(占6.0%)。(2)BMI和WHR方面,痰湿质患者的BMI、WHR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血脂水平方面,痰湿质和气虚质患者的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各体质类型患者的TG、HDL-C、ApoA1、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BMI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面,超重组和肥胖组的HDL-C、ApoA1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TC、TG、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且气虚质和痰湿质患者的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研究现今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医体质量表》对608例女大学生进行测试判定,并运用数理统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了《中医体质量表》608份,回收600份,量表回收率为98.6%,回收的600份量表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2)在600例女大学生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排序依次为:平和质(208例)、湿热质(180例)、阴虚质(78例)、气郁质(51例)、气虚质(36例)、阳虚质(31例)、血瘀质(9例)、痰湿质(7例)、特禀质(0例)。(3)9种体质类型的女大学生中,以平和质的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好,其优秀率为59.61%,及格至良好率为39.90%,即及格以上者接近100%;在8种偏颇体质中,以血瘀质的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差,其不及格率为88.89%,其次为气郁质,其不及格率为74.51%。(4)分别以体质测试等级是否优秀(≥86分)、及格至良好(60~85分)、不及格(≤59分)为因变量,以中医9种体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Forward逐步回归分析后,分别有平和质、湿热质2种和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3种及气郁质、血瘀质2种进入模型。【结论】女大学生中以平和体质为最多,并且其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好,得分为优秀的人数为最多;不同偏颇体质可不同程度地干扰体质健康得分,中医体质与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异同。【方法】选择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78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评分和判定,分析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频次情况:典型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2)中医体质分类占比情况:典型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9.74%(31/78),兼夹体质占比60.26%(47/78);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6.36%(12/33),兼夹体质占比63.64%(21/33)。(3)兼夹体质关联情况:兼夹体质中,典型哮喘组关联程度最强的是气虚质-阳虚质,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97例常规体检超声检验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平和质)8例,占总病例数的8.25%;病理体质者89例,占总病例数的91.75%。97例中单一体质38例,占总病例数的39.18%;兼杂体质59例,占总病例数的60.82%。前5位的体质类型为气虚痰湿质(23.71%)、痰湿质(13.40%)、平和质(8.25%)、气虚兼气郁质(8.25%)、阳虚质(8.2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4种体质可能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何剑荣 《广东医学》2012,33(10):1493-1494
目的 探索喉源性咳嗽的发病与中医体质间的关系,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与西医相关疾病的调护、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68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和178例健康者进行调查分析,观察9种中医体质在两组人群间的分布特点,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97%,356/368),与对照组(82%,142/1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气郁质分别占29%(107/368)和25%(92/368),与同组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6种偏颇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和质(20.2%,36/178)最高,其中各体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湿质和气郁质是喉源性咳嗽多发病体质,在临床调护和辨证论治中须注重健脾祛湿、理气解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20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43例,一般人群20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测评.对177例完成有效问卷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焦虑抑郁状态调查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对180例完成有效问卷的一般人群焦虑抑郁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22.0%),其次为特禀质(20.3%);兼夹体质频次共456次,特禀质最多(19.7%),其次为阳虚质(18.2%).变应性鼻炎患者伴焦虑抑郁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阳虚质.伴轻度及以上焦虑者占28.2%,伴轻度及以上抑郁者占48.6%;伴轻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者占24.3%.180例一般人群中伴轻度及以上焦虑者占21.1%,伴轻度及以上抑郁者占30.0%,伴轻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者14.4%.所有偏颇体质均与焦虑抑郁状态正相关,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气郁质(r=0.642,P=0.001)、痰湿质(r=0.303,P=0.001)、血瘀质(r=0.281,P<0.001)与焦虑正相关,气郁质(r=0.588,P=0.001)、气虚质(r=0.506,P=0.001)、血瘀质(r=0.447,P=0.001)与抑郁正相关,平和质与焦虑(r=-0.448,P=0.001)、抑郁(r=-0.640,P=0.001)负相关.结论 阳虚质与特禀质为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变应性鼻炎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且伴焦虑抑郁的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阳虚质.与焦虑状态相关性较高的3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气郁质、痰湿质和血瘀质;与抑郁状态相关性较高的3种体质类型为气郁质、气虚质和血瘀质;平和质则与焦虑抑郁状态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群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1病例对照设计,选取68例NAFLD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NAFLD患病率的相关性。【结果】(1)2组不同体质类型的中医体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差异更为明显。(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平和质比较,偏颇体质者NAFLD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其中尤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与NAFLD的患病率密切相关。【结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与NAFLD发病的相关性最大,是引发NAFLD的诱因。因此,改善个体偏颇体质,减少NAFLD患病的诱发因素,有望成为预防NAFLD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探讨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问卷。参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各亚量表分数转换,应用最大得分法决定个体体质类型。结果: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为:平和质118例(35.22%),湿热质56例(16.72%),阴虚质40例(11.94%)。痰湿质31例(9.25%),阳虚质27例(8.06%),气郁质26例(7.76%),瘀血质19例(5.67%),气虚质13例(388%),特禀质5例(1.49%)。结论:湿热质为广西地区原发性血脂异常最高偏颇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08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⑴体质频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41.67%)、特禀质(33.33%)、阳虚质(28.70%)、阴虚质(14.81%)、痰湿质(13.89%)、血瘀质(12.04%)、湿热质(8.31%)、气郁质(7.41%)、平和质(7.41%);⑵与普通人群相比较,体质构成比有明显差异(P<0.001),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结论]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对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影响。为根据该地区自然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和趋势积极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300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42例,单纯偏颇体质19例,兼夹偏颇体质194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98例,41.53%)(单纯气虚质与兼夹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77例,32.63%),阴虚质(68例,28.81%),痰湿质(65例,27.54%),气郁质(66例,27.97%),湿热质(56例,23.73%),平和质(42例,17.80%),瘀血质(40例,16.95%),特禀质(33例,13.98%)。根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的不同又有分布的不同。结论: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高原环境、性别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增长、饮食习惯等都是导致高原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重要因素。因时、因地、因生活环境和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自身体质,辨体质扶正纠偏,是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平和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 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福建省 HBV-GN 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 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收集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9种体质类型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湿热质、特禀质。其中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最多,占总人数的91.5%。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高龄、饮食偏嗜最多见,但高血压与缺血性中风的主要体质无明显相关性,而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史与痰湿体质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卒中病史和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且体质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紫癜性肾炎患者证候分类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证候与体质的关联性,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体质,中医师专人制定问卷,调查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体质及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120名紫癜性肾炎患者中,风热伤络证占32.5%,血热妄行证占26.7%,阴虚火旺证占23.3%,气不摄血证占17.5%;特禀质占21.6%,湿热质占19.2%,阴虚质占17.5%,气虚质占13.3%,血瘀质占11.7%。风热伤络证与特禀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平和质负相关(P<0.05);血热妄行证与血瘀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湿热质正相关(P<0.05);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气不摄血证与气虚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紫癜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型中特禀质、湿热质居多,中医证候分型中风热伤络证和血热妄行证居多,风热伤络证与特禀质、血热妄行证与血瘀质和湿热质、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气不摄血证与气虚证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揭示女性冠心病辨证构成特征,为中医防治女性冠心病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近15年具有明确诊疗记录的冠心病病例报道,提取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和病性进行整理。分别统计分析男性、女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病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居首位,其次为胸阳不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病性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气滞;其中49岁以下患者中居前列的是气滞血瘀、气滞心胸、胸阳不振和心血瘀阻,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49~60岁中肝肾阴虚出现最多,病性以阴虚为首;60岁以上患者中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首,病性主要为血瘀、气虚。男性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血瘀、气滞居病性前2位。结论 冠心病中医辨证构成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辨证构成存在自身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辨证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