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貂心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特征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新鲜貂心与伪品动物组织中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新鲜貂心及鸡心、鸭心、鹅心、兔心等伪品动物组织中提取出相同大小的16.8 Kb线粒体DNA,只有貂心DNA可扩增出1 100 bp大小的片段.结论 貂心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貂心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与其伪品动物心脏的鉴定及分析,且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川贝母DNA指纹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川贝母DNA指纹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CTAB法从川贝母等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对其5s rDNA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分子鉴定研究.经Primer Primer 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川贝母的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川贝母与其他品种的贝母进行鉴别比较.结果 川贝母能扩增出274 bp大小的片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特异性扩增建立动物药龟甲与鳖甲的真伪鉴定技术。方法根据龟甲与鳖甲及3种常见伪品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差异设计了5对特异性引物(PCR、PTS、PMS、PPS、PAF),采用SDS法、酚仿抽提法从龟甲与鳖甲中提取与纯化DNA,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目标片段进行扩增,产物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并根据电泳条带的有无及分子量大小以鉴定真伪。结果龟甲与鳖甲及其常见伪品巴西龟、花龟、佛罗里达鳖的DNA经扩增后分别在120、120、81、105、114 bp处产生条带,且引物间无交叉反应,体现出很强的专属性,5个物种DNA的检出限为1 ng。自制药材、饮片、掺伪品均扩增出与目的片段相一致的条带。在市售样品中,18批龟甲和20批鳖甲经鉴定为正品,2批龟甲药材经鉴定为来源于巴西龟的伪品。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技术可准确、快速地鉴定龟甲与鳖甲的真伪,有助于监控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沉香DNA的提取及其ITS2-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沉香的总DNA提取方法及r 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体系。方法:分别采用改良的CTAB法、改良的CTAB法联合DNA提取试剂盒法及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沉香总DNA,利用通用引物ITS2P1/ITS2P2扩增r DNA ITS2目的片段,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沉香的PCR扩增条件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改良的CTAB法联合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总DNA的A260 nm/A280 nm1.79,质量浓度350 mg·L-1,PCR扩增目的片段产率最高。不同因素水平对沉香ITS2-PCR反应的影响顺序为模板DNA引物Taq DNA聚合酶d NTP。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DNA模板40 ng,引物0.2 mmol·L-1,d NTP 0.5 mmol·L-1,Taq DNA聚合酶1.5 U。测序获得的目前片段长度230 bp,与Gen Bank中瑞香科沉香属白木香序列相似性100%。结论:CTAB法联合DNA试剂盒法可简单、快速获得高质量沉香总DNA,正交试验可快速获得ITS2目的片段,为沉香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下参与栽培参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林下参与栽培参DNA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irectamplificationoflengthpolymorphisms,DALP)特征,建立林下参与栽培参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鉴定图谱。方法采用改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法提取林下参和栽培参基因组DNA,设计6条随机引物,优化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体系,进行PCR扩增。结果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法从人参样品中提取到约为19kb左右的基因组DNA,其纯度在(1.80±0.23)之间,并获得林下参与栽培参的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结论获得的林下参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具有指纹特征,可以作为林下参与栽培参的特异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梅花鹿鞭及牛鞭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特异性片段特征,建立梅花鹿鞭的DNA指纹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了用于鉴定梅花鹿鞭的特异性引物,用此引物对市售的梅花鹿鞭样本进行DNA指纹鉴定.结果 梅花鹿鞭能扩增出306 bp大小的片段,而牛鞭未能扩增出相应片段.结论 梅花鹿鞭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梅花鹿鞭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市售梅花鹿鞭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贵州省野生和栽培共24个天麻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构建其SSR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天麻基因组DNA,采用NTSYSpc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遗传相似度分析.结果 改良的CTAB法能够获得纯度和浓度较高的天麻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较清晰的SSR指纹图谱,UPGMA聚类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鉴别梅花鹿茸与马鹿茸的方法。方法 提取各种鹿茸样品的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正品鹿茸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鉴别鹿茸的真伪,然后对正品鹿茸利用动物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一步对正品鹿茸的种属来源进行确证。结果 通过对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可将梅花鹿茸及马鹿茸与驯鹿、麋鹿、新西兰鹿等伪品鹿茸加以区分,通过对限制性内切酶Msp I 进行酶切后的片段长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区分梅花鹿茸与马鹿茸。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快速、准确的鉴别鹿茸真伪及种属鉴定的方法,为解决中药易混品种难以鉴定的问题提供了又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麻黄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选择最适于中麻黄基因组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SDS法、试剂盒法提取中麻黄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得总DNA的得率和纯度,并进行ISSR-PCR扩增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可从新鲜中麻黄中提取出产量较高的基因组DNA,但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DNA纯度高,质量好,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SDS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总DNA质量差,不适用于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为中麻黄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中麻黄基因组PCR扩增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选择改良CTAB法、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ZOMANBIO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SDS法提取紫花白及叶片基因组DNA,通过UV光谱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和完整性,利用SPSS20.0软件对DNA得量差异性作统计分析,并进行SSR及ITS2引物扩增分析。结果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DNA质量明显较高,完整性良好,能满足SSR-PCR要求,并可有效扩增;SDS法所得DNA则不能扩增出ITS2序列。结论改良CTAB法更适合提取紫花白及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蜈蚣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上蜈蚣的混伪品日益增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蜈蚣基原物种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以准确、简便的鉴别蜈蚣及其常见混伪品。方法:通过比较蜈蚣及其混伪品基原物种的COI基因序列差异,根据变异位点设计蜈蚣正品少棘巨蜈蚣的特异性鉴别引物WG-500.F和WG-500.R,采集蜈蚣原动物样本及药材样本,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此方法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和验证。结果:少棘巨蜈蚣原动物样本及蜈蚣正品药材使用设计的蜈蚣鉴别引物经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出约500 bp的单一明亮条带,其他混伪品如多棘蜈蚣、模棘蜈蚣、哈氏蜈蚣、海南蜈蚣等均无条带出现。结论: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蜈蚣原动物和药材的真伪,具有高度特异性,为中药材蜈蚣的真伪鉴别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等特点,有利于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中药材鉴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品种橘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白及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找到一种最适于白及基因组的DNA提取方法,以满足白及DNA条形码研究的需要。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碱裂解法和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提取白及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测所提DNA的质量。结果:CTAB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能从白及中提取到基因组DNA,而碱裂解法几乎提取不到。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度均高于其他方法,PCR扩增效率达到100 %,且扩增条带明亮清晰。结论: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是提取白及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DNA条形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中药材地龙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的混伪品随之增加。其主要鉴别特征在药材中大部分丢失,难以区分。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准确、稳定的中药材地龙基原鉴别方法。方法:根据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I基因序列差异找到变异位点,从而设计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及栉盲环毛蚓的特异性鉴别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将特异性引物组合,构建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从而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的中药材地龙及其常见混伪品的多重位点PCR鉴别方法。结果:在该方法下广地龙基原参环毛蚓可得到366 bp片段,沪地龙基原通俗环毛蚓和威廉环毛蚓可得到487 bp片段,栉盲环毛蚓可得到475 bp片段,其他混伪品均无条带。将之组合形成的多重PCR可在一次鉴定操作中根据条带位置同时鉴别沪地龙和广地龙。结论:该文所建立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中药材地龙真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用以控制罗布麻叶的内在质量,并对罗布麻叶药材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罗布麻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罗布麻叶(红麻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指纹峰,与白麻属样品图谱之间呈显著差异,可以依此鉴别.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以用作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板蓝根及其混伪品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开发mini-barcode并验证其鉴定能力,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方法。[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板蓝根及其混伪品所有已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导入PhyloSuite v1.2.1软件提取其共有蛋白编码基因并分别对齐,后续使用DnaSP 6软件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以筛选出候选DNA mini-barcode区域。通过Geneious软件多序列比对,筛选高变区用于mini-barcode开发。针对候选条形码区域设计引物。采用试剂盒法提取板蓝根药材总DNA分别利用通用ITS2引物和该实验设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结果]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选择accD基因作为候选mini-barcode开发区域并设计了扩增引物。通过遗传距离和测序数据分析,该分子标记能被成功扩增并实现鉴定。[结论]开发了用于鉴定板蓝根及其混伪品的mini-barcode,为实现DNA降解的板蓝根药材及含板蓝根的中药制剂等混合样本的真伪鉴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自然干燥的新疆一枝蒿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该药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与常规CTAB法提取新疆一枝蒿中基因组DNA,通过加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研磨样本,在核裂解前用细胞核裂解液(STE)洗涤多酚类和多糖类物质,利用95%乙醇室温沉淀DNA等措施。改良CTAB法2与1相比不用液氮研磨样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检测提取DNA的质量。结果:2种改良CTAB法所得DNA质量均优于常规CTAB法,DNA完整性较好,A260 nm/A280 nm在1.8~2.0,多糖类杂质去除较为干净。SRAP检验条带清晰、多态性良好。结论:2种改良CTAB法均适用于高质量新疆一枝蒿干叶基因组DNA的提取,得到的DNA纯度和完整性均较理想,可为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模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从开口箭不同类型材料中提取DNA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改良SDS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改良CTAB法4种方法分别对开口箭的新鲜茎、硅胶干燥茎、烘干茎、新鲜叶片和硅胶干燥叶片这5类材料进行DNA提取。从DNA的完整性、纯度、得率等方面对DNA进行比较,确定开口箭不同材料DNA提取的最适方法。结果: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硅胶干燥茎和叶片的A260 nm/A280 nm均在1.8~1.9,纯度最高,且完整性较高,提取效果较其他方法更佳;其余材料则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新鲜叶片的A260 nm/A280 nm普遍很低。结论:从硅胶干燥叶片和茎的开口箭材料中更容易提取出纯度高、完整度好的DNA。改良CTAB法是适合开口箭DNA提取的有效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从硅胶干燥叶片和茎的开口箭中更容易提取纯度高、完整度好的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取适用于广西莪术简单序列重复(SSR)分析的高质量DNA,为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西莪术嫩叶为材料,采用经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广西莪术总DNA,考察手工和机器研磨的差异性,采用UV检测DNA浓度和纯度,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引物选择clest SSR-01,clest SSR-03,clest SSR-06,clest SSR-08,clest SSR-14,clest SSR-15,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DNA扩增效果。结果:改良CTAB法所提DNA的A260 nm/A280 nm1.8~2.0,蛋白质、多糖、RNA等物质去除较彻底,DNA符合PCR扩增结果要求,使用姜黄属通用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经典CTAB法所提DNA的A260 nm/A280 nm1.50~1.60,含较多杂质,无法用于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改良CTAB法提取所得DNA质量较好,可有效去除次生代谢产物对DNA的干扰,适用于广西莪术SSR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余马  刘丹  舒晓燕  张洪  黄晶  侯大斌 《中草药》2017,48(18):3820-3825
目的筛选出在北柴胡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器官中表达均稳定的内参基因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18个候选内参基因所有Ct值,通过3种不同算法(Bestkeeper、Norm Finder、Ge Norm)的软件对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3个软件给出的稳定性排名结果。结果所有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相对宽泛,ADF1b、ADF5、ADF7、e IF2b和ACT2为最为合适的内参基因,而e IF6被认为稳定性最差的内参基因。3个软件计算结果均呈现显著性相关。结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3种不同算法进行北柴胡内参基因的筛选及验证是可行的。在北柴胡柴胡分子遗传研究中,发掘到的内参基因对目的基因进行均一化处理有助于提高目的基因表达分析的精确性及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