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黄连素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治疗组接受黄连素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FBG、BMI、WHR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的FINS、HOMA-IR及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脂联素上升,其中治疗组HOMA-IR、脂联素及抵抗素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SH、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其中治疗组LH、E2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多毛、痤疮、月经稀发、卵巢体积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妊娠率、排卵率及流产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桂枝茯苓丸可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调节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助于恢复月经周期及促进妊娠,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丸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H、FSH、E2、A2、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LH、FSH、E2、T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HOMAIR、ISI、TC、TG、HDL-C、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Fins、HOMA-IR、ISI、TC、TG、HDL-C、LDLC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多毛和痤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WHR及治疗后1年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PCOS伴胰岛素抵抗较单纯西医疗法能更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痰热瘀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的肥胖型痰热瘀结证PCO S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重指数(BMI)、痤疮、性激素(LH、FSH、LH/FSH、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BMI、痤疮评分和LH、T、FPG、FINS、TC、TG在治疗前后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H在治疗前后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西医治疗治疗痰热瘀结型征PCOS患者,对于减轻体质量、改善痤疮、降低LH、T及降糖、降脂方面,疗效颇显,可达到调节机体内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PCOS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芪黄增敏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肥胖型PCO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芪黄增敏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前后空腹采血,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INS、HOMA-IR、T、FSH、LH、Leptin、IGF-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均更加明显(P0.05或P0.01)。结论:芪黄增敏方可能通过降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Leptin、IGF-1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调带脉针刺对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代谢、性激素、体脂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监督,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双侧带脉、天枢、大横、肾俞、次髎、归来、足临泣、外关,带脉、天枢连接电针仪(2Hz/100Hz,4~8mA),每周3次,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与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INS、HOMA-IR、T、LH、LH/FSH、BMI、WC、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FINS、HOMA-IR、WC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P0.05)。结论:通调带脉针刺法可显著降低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FINS、HOMA-IR、WC,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方面优于饮食运动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培坤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患者对脂糖代谢、炎性反应递质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PCOS-I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连素联合培坤丸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脂糖代谢、炎性反应递质、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的89.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FSH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H、LH/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素联合培坤丸可有效治疗PCOS-IR,改善患者的脂糖代谢、炎性反应递质及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但对炎性反应递质及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行气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肥胖型PCOS伴C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化痰行气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同时对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2.50%,对照组为52.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BMI、血清LH、LH/FSH、T、FINS、TG、HOMA-I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C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行气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PCOS伴IR较单纯运用二甲双胍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瘦素(LP)的影响.方法:94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盐酸二甲双胍片,0.5g,3次/d,均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经期停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桂枝茯苓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分泌5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泌乳素(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LH,E2及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BM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水平为(9.68±2.59)μg·L-1低于对照组的(10.75±2.67) μg· L-1 (P <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能明显下调PCOS患者血LH,E2,T,LP水平,降低BMI,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疗效及对性激素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等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非高糖伴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9例,采用补肾化痰祛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T、LH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FINS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法是治疗伴胰岛素抵抗的PCOS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HOMA-IR的影响。方法:将PCOS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2例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2组患者治疗前后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痤疮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FINS、HOMA-IR、LH、T、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FINS、HOMA-IR、T值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2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及痤疮评分下降(P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活血法能有效改善PCOS患者中医证候和痤疮症状,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二陈汤对肾虚痰湿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卵巢多囊样改变、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肾虚痰湿型肥胖型PCOS患者157例,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PCOS患者给予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二陈汤,两组均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卵巢多囊样改变、内分泌功能、糖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1.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双侧卵巢体积与卵泡数目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卵泡刺激素(Testosterone,T)水平明显降低,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 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内脂素(visfatin,VF),瘦素(leptin,LEP)水平明显降低,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对肾虚痰湿型肥胖型PCOS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多囊样改变、内分泌功能以及糖脂代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加针刺组各40例。两组均建议运动和饮食控制相结合以减轻体质量,中药组口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中药加针刺组中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血糖(FPG)、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 中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5%.体重指数(BMI)、LH/FSH、T、FINS、IR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BMI、T、FINS、IR治疗后中药加针刺组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LH/FSH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来曲唑联合高脂乳剂导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排卵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每日予来曲唑0.001 g·kg-1结合高脂乳剂15 mL·kg-1连续灌胃30 d建立PCOS-IR大鼠模型。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服桂枝茯苓丸混悬液0.31,0.62,1.24 g·kg-1,二甲双胍组每日灌服二甲双胍混悬液0.27 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12 mL·kg-1生理盐水,共干预30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5(Atg5),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中各级卵泡、卵泡颗粒细胞层厚度也减少,黄体数量明显减少,而卵巢白膜厚度增加,闭锁卵泡及囊状扩张卵泡数量明显增多;血清T,LH,LH/FSH,FINS,HOMA-IR显著升高(P<0.01);卵巢组织中磷酸化(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与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囊状扩张卵泡数、闭锁卵泡数减少,卵泡颗粒细胞层厚度增加,可见到各级卵泡分布及较多黄体;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LH,LH/FSH,FINS,HOMA-IR明显降低(P<0.05,P<0.01),二甲双胍组血清FINS,HOMA-IR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桂枝茯苓丸中、高剂量组LC3Ⅱ,Atg5与Beclin-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激活颗粒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颗粒细胞过度自噬,改善卵巢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恢复排卵,并且以高剂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阳虚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Akt的表达及其活化程度,并分析温肾助阳调周法对PCOS患者性激素、胰岛素及排卵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肾阳虚证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肾助阳调周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随访。测定所有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胰岛素及排卵的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下降,雌二醇(E2)性激素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性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PG,FINS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FIN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IR及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卵巢体积、窦卵细胞数目均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巢体积、窦卵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Akt和p-Akt蛋白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Akt和p-Ak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肾助阳调周法可有效的改善肾阳虚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调控胰岛素,促进卵巢功能恢复,这可能与阻断Akt磷酸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迈之灵治疗。两组共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精液质量、精索静脉管径、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随访观察患者配偶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4.78%,对照组为67.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精索静脉管径均较治疗前缩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明显下降,睾酮(T)明显上升(P0.05),其中,治疗组T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H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可改善肾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缩窄曲张静脉管径,调节生殖相关激素水平,改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甾体激素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PCOS组、小檗碱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5只.PCOS组、小檗碱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采用胰岛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建立PCOS伴IR模型.造模成功后,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及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12.5 mg/次,q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鳖胶囊,5粒/次,tid。疗程均12周。B超测定肌瘤体积、检测性激素水平及观察气滞血瘀证积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68.7%,对照组较治疗前缩小60.6%,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三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FSH,LH,E2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气滞血瘀证积分为(5.9±2.87)低于对照组的(9.4±3.69)(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降低FSH,LH,E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补肾调脾方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CS)糖脂代谢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S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适当心理辅导治疗,进行膳食和运动指导。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2.5 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采用补肾调脾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为12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K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围比值(WHR);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P)及脂联素(APN)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KI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不同时点K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2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SH,LH水平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MI和WH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C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BG,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水平低于对照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肾调脾方能改善CS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水平,其疗效与替勃龙片相当;补肾调脾方还能调节CS患者糖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APN、降低L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子总黄酮对排卵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菟丝子黄酮低、高剂量组(CCLD,CCHD)以及阳性对照枸橼酸氯米芬组(PC),采用羟基脲以300 mg· kg-1ig连续进行10 d制作排卵障碍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菟丝子总黄酮(10,20 mg· kg-)及阳性对照,4.5 mg· kg-ig连续5d干预.放射免疫法观察并比较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孕激素(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血清FSH,LH,E2及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FSH由(8.18±1.37) U·L-1降低至(4.22±0.94) U·L-1;LH由(17.25±5.36) U·L-1降低至(7.81±1.39) U·L-1;E2由(48.59±8.11) μg·L-1降低至(23.18±7.62) μg·L-1;p由(16.02±4.83) μg·L-1降低至(5.94±1.02) μg·L-1(均P <0.05).与M组相比,CCLD,CCHD以及PC组血清FSH,LH,E2及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PC组与CCHD组FSH,LH,E2及P水平较CCLD组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菟丝子黄酮可显著改善排卵障碍大鼠HPO轴性激素水平,且以高剂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