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价入院时Ranson、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Bahhazar CT以及胰腺炎结局预测(pancreatitis outcome prediction,POP)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4年1月~2007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253例SAP患者,计算患者入院时Ranson、APACHEⅡ、Balthazar CT和POP的评分分值。观察死亡、胰腺局部并发症、中转手术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等4项结局指标。将所有患者的4项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在判断SAP病情严重度和预后上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of positivetest,LRPT)。 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Ranson评分可用于预测死亡、中转手术及MODS发生(P=0.00),其诊断阈值均为5。APACHEⅡ评分可以预测胰腺局部并发症以外其他结局指标的发生(P=0.00),APACHEⅡ评分对死亡、中转手术、MODS发生的诊断阈值依次为14、10、12。BalthazarCT评分可预测各项结局指标的发生,诊断阈值均为6。POP评分可预测胰腺局部并发症以外的各项结局指标,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尤为突出,当POP评分≥14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为0.90,特异性为0.92。POP评分对死亡、中转手术、MODS发生的诊断阂值依次为14、8、10。 结论:4项评分系统预测能力各有侧重。Ranson、APACHE1I和POP评分可以用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全身并发症的预测,对局部并发症的预测效果不佳。POP评分对病死率的预测效果较好;BalthazarCT评分能预测胰腺局部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的发生及其他结局指标的发生,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ACHE-O(APACHE-Ⅱ+肥胖指标评分)、APACHE-Ⅱ、Ranson、Balthazar CT评分系统(CTSI)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急性胰腺炎(AP)患者321例,分别计算入院后各评分在不同诊断阈值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通过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对SAP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取诊断阈值为7时,APACHE-O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4%、76.6%和79.4%,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20和0.7355。取诊断阈值为8时,APACHE-Ⅱ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4%、81.0%和82.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14和0.6991。取诊断阈值为3时,Ranson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78.1%和77.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531和0.7031。取诊断阈值为5时,CTSI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82.7%、91.4%和90%,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41和0.7769。结论:四种评分系统中,CTSI和APACHE-O对SAP有较高的早期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Ⅱ和Ranson评分系统。其中CTSI评分对SAP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O评分系统,总体预测能力最高。CTSI评分可作为一项理想的SAP早期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林孙龙 《海南医学》2014,(7):974-976
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床边指数(BISAP)、Ranson评分和BalthazarCT严重度指数(CTSI)在急性胰腺炎(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ISAP、Ranson、CTSI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种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62例AP患者中轻型AP50例,重型AP12例;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6例多器官衰竭者,死亡10例,死亡率为16.1%,三种评分系统预测轻、重型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ISAP评分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死亡的预判中最佳约登指数最大,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P〈0.05)。BISAP预测并发症、MODS、死亡具有较高的ROC面积,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AP评分、Ranson评分和CTSI对AP的轻重分型评估相当,但BISAP评分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和器官衰竭的发生及死亡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锋  龙勇  徐术根  丁宁 《重庆医学》2021,50(12):2061-2064,206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4+)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7例SAP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常规收集血钙、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兰森(Ranson)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HLA-DR+/CD1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钙、PaO2/FiO2、HLA-DR+/CD1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HLA-DR+/CD14+水平与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高BISAP评分、高APACHEⅡ评分、低HLA-DR+/CD14+水平是影响SAP患者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外周血HLA-DR+/CD14+水平预测SAP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为84.80%.结论 不良预后SAP患者外周血HLA-DR+/CD14+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袁锋  龙勇  徐术根  丁宁 《重庆医学》2021,50(12):2061-2064,206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4+)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7例SAP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常规收集血钙、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兰森(Ranson)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HLA-DR+/CD1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钙、PaO2/FiO2、HLA-DR+/CD1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HLA-DR+/CD14+水平与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高BISAP评分、高APACHEⅡ评分、低HLA-DR+/CD14+水平是影响SAP患者不良预后发生危险因素.外周血HLA-DR+/CD14+水平预测SAP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为84.80%.结论 不良预后SAP患者外周血HLA-DR+/CD14+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ISAP评分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及病死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P患者为研究对象,行BISAP及Ranson评分,运用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曲线)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ISAP评分对AP病情严重度和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6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重症者36例(56.25%),共死亡9例(14.06%),BISAP评分≥3分的30例(46.88%),Ranson评分≥3分的40例(62.50%)。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BISAP、Ranson评分分别为:0.863(95%CI:0.741~0.984),0.808(95%CI:0.667~0.950),P=0.055,病死率二者分别为:0.912(95%CI:0.827~0.996),0.847(95%CI:0.716~0.979),P=0.758。结论在AP早期,BISAP评分对患者病情严重度、病死率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与Ranson评分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日本严重度评分(JS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严重度及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SAP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新JSS评分对患者预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中转手术发生率进行预测,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CTS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以新JSS评分预测SAP患者预后、MODS发生率及中转手术发生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8、0.91和0.74(P <0.01),灵敏度分别为100%、95.50%和97.10%,特异度分别为69.60%、75.80%和46.90%.综合各项指标,新JSS评分在预测SAP患者预后和MODS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评分系统.新JSS评分还可预测中转手术次数,分值随手术次数的增多而升高(P<0.05).结论 新JSS评分在预测SAP患者预后、MODS发生率及手术次数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尚无法用单一的评分系统对疾病的预后和严重程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氧素A4(LXA4)、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穿透素3(PTX-3)表达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和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9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n=60)和重症组(SAP组)(n=39),比较两组血清LXA4、Card9、PTX-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XA4、Card9、PTX-3水平与SAP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根据SAP患者是否并发MODS分为MODS组(n=28)和非MODS组(n=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XA4、Card9、PTX-3对于SAP患者并发MODS的预测价值。结果非重症组与重症组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钙、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Ranson评分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ISAP)显著低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PTX-3及Card9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组,LXA4水平明显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XA4、Card9、PTX-3分别与APACHE Ⅱ、BISAP、Ranson评分、CRP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LXA4、Card9、PTX-3及三者联合用于诊断SAP患者并发MOD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0.622~0.803)、0.877(95%CI:0.820~0.935)、0.850(95%CI:0.777~0.924)、0.936(95%CI:0.897~0.974)。结论血清LXA4、Card9、PTX-3水平在SAP患者病情评估及预测SAP并发MODS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俊  胡莲  刘诗  王文兵  陈澄 《西部医学》2024,36(3):427-43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2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205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SAP组(n=155)和SAP组(n=50)。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及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NLPR、hsCRP/PA、PCT进行分析,比较联合预测因子、BISAP及Ranson评分预测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PR、hsCRP/PA、PCT均为预测SAP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曲线下面积为0.68,最佳阈值为4.73;PCT曲线下面积为0.93,最佳阈值为0.39;hsCRP/PA曲线下面积为0.82,最佳阈值为0.44;联合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为 0.94,最佳阈值为0.13;联合预测因子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率高于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结论 NLPR、hsCRP/PA、PCT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P严重程度,可被视为早期预测SAP的指标,其联合预测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MODS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Logistic脏器功能不全评分(LODS评分)4种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91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初始APACHEⅡ(24h)、MODS、SOFA、LODS评分,同时记录ICU期间最高MODS、SOFA、LODS评分,计算出各自预期病死概率并与实际死亡情况比较。然后绘制ROC曲线,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分析4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 MODS、SOFA、LODS初始AUC(分别为0.785±0.049、0.850±0.040、0.886±0.036)和最高AUC(分别为0.891±0.037、0.939±0.028、0.943±0.025)值均高于APACHE的AUC(0.758±0.052)。所有最高MODS、SOFA、LODS评分都优于初始MODS、SOFA、LODS评分(P<0.05)。在初始值评分中,初始LODS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P<0.05),而MODS、SOFA、LODS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高评分系统的比较中,最高SOFA评分优于MODS评分系统(P<0.05),而SOFA与LODS评分、LODS与MODS评分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运用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中,器官功能不全评分要好于APACHEⅡ评分系统;而在器官功能不全评分中,最高值评分预测能力高于初始值,尤其是最高SOFA、LOD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BISAP评分与Ranson’s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严重度及病死率方面的运用价值。方法以2007年6月到2010年10月入住本院的AP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完整诊断明确者共有652例,采用BISAP(the 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评分与Ranson’s评分比较,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行回顾性分析,在预计AP的严重度及病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652例患者中,通过发病48 h内出现器官衰竭确定为重症者108例(16.6%),共死亡21例(3.2%),BISAP评分≥3分的44例(6.7%),入院48 h内Ranson’s评分≥3分者213例(32.7%)。BISAP与Ranson’s评分二者在评价预后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BISAP、Ranson’s评分系统分别为:0.846(95%CI 0.808~0.883),0.771(95%CI 0.722~0.820);死亡率分别是:0.809(95%CI 0.699~0.920),0.762(95%CI 0.638~0.885)。结论 BISAP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针对患者严重度、死亡率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明显高于Ranson’s评分,是目前最简易、及时、连续性强并且对患者而言经济花费少的评分系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PACHE-O评分系统(APACHE-Ⅱ+肥胖指标评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该院2004年1月1日~2006年1月1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2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组,BMI≥26 kg/m2归为肥胖组,BMI<26kg/m2归为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分别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和APACHE-O评分在不同临界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绘制APACHE-Ⅱ和APACHE-O评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通过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两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肥胖组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中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及肺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取临界点为8时,APACHE-Ⅱ和APACHE-O评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8.9%、85.4%、45.5%、96.3%、84.5%和78.9%、82.1%、40.5%、96.2%、81.7%.APACHE-Ⅱ和APACHE-O评分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和0.870,提示APACHE-O评分对重症胰腺炎预测价值稍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肥胖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更差.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比较,APACHE-O评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预测价值略高于APACHE-Ⅱ,为理想的急性重症胰腺炎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72-76+封三
目的 探究E-Cadherin、血液淀粉酶同工酶P3 亚型及胰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 例,依据指南将所有AP 患者分为轻型组(MAP 组,n=40)和重型组(SAP 组,n=4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的定量及Ranson 评分和APACHE II 评分;采用SPSS 中ROC 曲线方法推算出血清中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对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进行分析血清中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与Ranson 评分和APACHE II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 组中的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明显高于M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 组患者的Ranson 评分和APACHE II 评分明显高于M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三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SAP 的敏感度为76.90%,特异度为80.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0.768-0.932,P<0.001)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检测;血清中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与Ranson 评分均呈正相关,并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 E-Cadherin、AMY-P3、胰脂肪酶联合检测对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重症胰腺炎早期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42-84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D-二聚体(D-dimer)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95)、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73)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1);依据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35)和非MODS组(n=174),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RDW、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a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 <0. 05); M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和MAP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MAP组(P <0. 05); MAP组与对照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AP组患者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MODS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非MODS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非MODS组(P <0. 05)。入院时RDW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 40%(AUC为0. 895,95%可信区间为0. 843~0. 948,P <0. 05)和15. 39%(AUC为0. 816,95%可信区间为0. 737~0. 895,P <0. 05); D-dimer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 35 mg·L-1(AUC为0. 907,95%可信区间为0. 862~0. 953,P <0. 05)和1. 48 mg·L-1(AUC为0. 835,95%可信区间:0. 726~0. 943,P <0. 05); RDW联合D-dimer检测诊断SAP及MODS的AUC分别为0. 932和0. 847。结论联合检测RDW及D-dimer可作为评估早期AP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netrin 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etrin 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描述netrin 1与临床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netrin 1对SAP的诊断价值。 结果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尿淀粉酶(U Amy)、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netrin 1在SAP组最高,其次是MAP组,对照组最低(P<005)。MAP组、SAP组的血淀粉酶(S Amy)、胰脂肪酶(L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S Amy、LPS水平在MAP组、SA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etrin 1与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CRP、TAP呈正相关(P<005),而与S Amy、U Amy、LPS无相关性(P>005)。当血清netrin 1水平>47800 μg/L时,对SAP的诊断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8382%,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0865~0967),均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RP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论 血清netrin 1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胡敏  朱炳喜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0):128-13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比较3组间的临床资料并进行BISAP评分,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HbA1c、BISAP评分以及二者联合评分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HbA1c(OR=1.335,95%CI:1.019~1.749)、血清肌酐(OR=1.026,95%CI:1.008~1.045)、白蛋白(OR=0.772,95%CI:0.707~0.843)是AP重症化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BISAP评分及二者联合评分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95%CI:0.530~0.753,P<0.05)、0.878(95%CI:0.815~0.940, P=0.000)、0.900(95%CI:0.844~0.956,P=0.000),敏感度分别为51.2%、78.0%和85.4%,特异性分别为78.0%、82.9%和78.0%。结论 HbA1c可能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BISAP评分联合HbA1c对SAP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收治的3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非SAP组,比较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LYM)计数、NLR及BISAP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和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SAP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BISAP评分及NLR联合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HCT、NEUT计数、NLR及BISAP评分显著高于非SAP组(P<0.05),LYM、PDW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2组患者的WBC计数、P...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BIS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7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意识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血尿素氮、胸膜渗出5个指标进行BISAP评分,分析BISAP评分对器官功能衰竭及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及其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47例SAP患者中,15例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31.91%;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坏死,发生率48.94%。BISAP评分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胰腺坏死的患者中,与未出现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坏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95%CI:0.740~0.974)和0.732(95%CI:0.584~0.880),取3分为最佳截点值,低分组(〈3分)患者全部存活,高分组(≥3分)死亡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结论BISAP评分对预测SAP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坏死具有较高价值。是早期评估SAP预后的良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评分) 对于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10 所部队医院收治劳力性热射病患者54 例,其中存活43 例,死亡11 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 内各项指标的最差值根据APACHE Ⅱ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 分析APACHE Ⅱ评分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结果 54 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APACHE Ⅱ评分2 ~ 39(19.70±10.63)分,死亡组评分比存活组高(30.82±5.50 vs 16.86±9.73,P < 0.001)。APACHE Ⅱ评分对于死亡预测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90±0.044,APACHE Ⅱ评分最佳诊断截点为25.5 分,其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83.72%。 结论 APACHE Ⅱ评分可以用于预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但个别评分较低的患者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郑东阳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13-114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Ranson评分以及CT分级在评估重症胰腺炎患者疾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科ICU收治的89例资料完整的SA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Ranson、APACHEⅡ评分及CT分级情况。结果 Ranson、APACHEⅡ评分及CT分级系统中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在病死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CT联合Ranson和APACHEⅡ分型:Ranson和APACHEⅡ高评分组中,CT分级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nson、APACHEⅡ及CT联合分型对于SAP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