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唇腭裂是胎儿最常见的面部畸形,超声是最常用的产前检测手段.本文从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二维超声诊断及三维超声对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等方面加以综述,认为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中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的补充,二者结合可使胎儿先天畸形诊断率进一步提高,是产前检查胎儿唇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雯娜  杨培德  王莹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5):352-353,F0003
目的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 V730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门诊及住院18-42周妊娠妇女的胎儿唇部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结果二维超声筛查出胎儿唇腭裂畸形6例,而三维超声仅有5例能清晰显示胎儿颜面部。结论三维超声图像逼真、直观,使人更易接受、理解,可增强诊断者的诊断信心,但仅能佐证二维超声的诊断结论,并不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产前检查中,二维超声是三维超声的基础,三维超声不能取代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和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孕18周以上的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胎儿的颜面部.结果:2 085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唇腭裂畸形11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1.7%.结论: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观察胎儿唇腭裂上各有其临床价值和优势,需综合分析,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胎儿颜面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460例,其中50例经引产或分娩确定胎儿具有面部畸形,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对胎儿面部畸形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三维超声检查诊出48例面部畸形胎儿,诊出率为96%;二维超声检查诊出42例面部畸形胎儿,诊出率为84%;三维超声检查的诊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三维超声检查误诊1例耳部缺陷病例,漏诊1例唇腭裂病例及1例耳部缺陷病例,诊断符合率为94%;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8%;三维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唇腭裂及耳部缺陷胎儿的检查灵敏度稍有欠缺,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对胎儿唇腭裂及耳部缺陷的检查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三者联合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孕妇5400例分别进行单独二维超声检查、单独三维超声、单独四维超声以及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联合检查,比较产前、产后唇腭裂数、单纯性唇腭裂数以及不同孕周的检出率情况。结果:5400例产妇中,失访203例,占3.76%,余5197例正常生产或引产生产。产后发现唇腭裂23例,占0.44%(23/5197),其中唇腭裂17例,单纯性唇腭裂6例;此外,若孕周为24~35周,则唇腭裂和单纯性唇腭裂的见雏形较高。结论: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联合检查中唇腭裂检出率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故而可以推广使用于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OmniView)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为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二维超声及三维OmniView技术采集60例正常胎儿及15例唇腭裂胎儿的数据,比较两种方法对唇腭部的显示率,以及两种方法对唇腭裂畸形的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与OmniView技术对唇部及牙槽突弓均能较满意显示(均P0.05)。OmniView技术对硬腭和软腭的显示率高于二维超声(均P0.05)。三维OmniView技术对腭裂诊断的符合率(13/15)高于二维超声(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对胎儿腭部的显示率高于二维超声,可提高患儿腭裂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最佳检查时间,以提高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孕20周以上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结果8000名孕妇,筛出胎儿唇腭裂13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2.31%。结论孕22~32周为超声检查胎儿唇腭裂最佳时机,二维及三维超声为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昌军 《中国医疗前沿》2012,(3):68+11-68,11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的联合应用在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的68例胎儿唇腭裂超声图像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两者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准确率及可靠性,探讨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价值。结果 68例胎儿唇腭裂患者,单独应用二维超声检出52例(76.4%),经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唇腭裂的有63例(92.6%),两种方法的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诊断胎儿唇腭裂有很强的临床价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胎儿唇腭裂畸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产科分娩的60例唇腭裂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出生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诊断,分析和总结胎儿唇腭裂畸形在超声诊断中的图像特征,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案与产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结果:60例患儿引产4例,自然分娩56例,其中唇裂16例,Ⅰ度3例,Ⅱ度7例,Ⅲ度6例;腭裂7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2例;唇腭裂37例,Ⅰ度9例,Ⅱ度17例,Ⅲ度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测准确诊断47例,其中唇裂10例,腭裂5例,唇腭裂32例,准确诊断率为78.33%,误诊2例,漏诊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准确诊断58例,其中唇裂15例,腭裂6例,唇腭裂37例,准确诊断率为96.67%,漏诊2例。超声图像显示唇连线部位有不连续或者中断的回声,二维超声显示鼻部呈"三角形",三维超声显示呈"兔唇",鼻部扭曲,舌尖可以从鼻腔处伸出来、牙槽弓弧度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TUI技术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胎儿唇腭裂畸形,丰富影像学信息,对产前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探讨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妊娠20周以上孕妇行二维超声系统产科检查,对疑诊唇腭裂胎儿行三维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经分娩后证实的26例唇腭裂胎儿声像图表现,并对照分析220例正常胎儿鼻唇部结构.结果:26例唇腭裂胎儿中,单纯唇裂22例,唇裂伴腭裂4例.无正中裂,无单纯腭裂.二维超声诊断率为80.8%,三维超声诊断率为100%.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的显像较二维超声更具优势,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与三维超声(3DU)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提高胎儿唇腭裂诊断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Voloson E8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2DU及3DU成像模式诊断胎儿唇腭裂44例,并对2DU及3DU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方法及联合成像对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准确性及优缺点。结果①44例唇腭裂胎儿产后结果:单纯唇裂16例,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唇腭裂26例,单侧16例,双侧6例,正中2例,唇裂合并软腭裂2例;②二维超声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72.7%,误诊2例,漏诊10例,其中单纯唇裂75.0%,唇腭裂76.9%;③三维超声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79.6%,误诊2例,漏诊9例,其中单纯唇裂诊断符合率81.3%;唇腭裂84.6%,2DU与3DU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4820);④2DU+3DU联合: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90.9%,误诊1例,漏诊3例,其中单纯唇裂诊断符合率93.8%;唇腭裂符合96.2%,2DU与2DU+3DU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14)。2例软腭裂2DU及3DU诊断均较困难。结论2DU与3DU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比单纯应用2DU及3DU能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尤其唇裂合并牙槽突及硬腭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能对胎儿未合并牙槽突的软腭裂及部分轻微硬腭裂的诊断仍具有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行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中晚期孕妇25385例,对其25421例胎儿行颜面部及全身超声检查。结果 25421个胎儿中,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单纯唇裂14例,唇裂合并腭裂29例,经引产及分娩证实单纯唇裂10例,均为超声检出,检出率为100%;唇裂合并腭裂33例,其中4唇裂合并腭裂仅检出唇裂,腭裂漏诊,检出率为87.88%。1例单纯腭裂未检出。15例胎儿合并其它结构异常,3例合并染色体异常。结论产前超声对筛查及诊断胎儿唇腭裂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翠红  张学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7):940-942, 945
目的总结二维超声的三平面正交法及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检查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唇腭裂的产前诊断率。方法应用颜面部三平面正交法(横切、冠状切及矢状切三平面相互垂直)及三维超声对12 522例胎儿面部进行扫查,三个面上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并追踪随访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68例唇腭裂,产前超声诊断67例,诊断率98.5%,横切面显示63例(92.6%),鼻唇冠状切面显示64例(94.1%),矢状切/旁矢状切面显示44例(64.7%),三维成像显示56例(82.3%)。结论二维三平面正交法及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彭伟 《医学综述》2014,20(17):3176-3177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容貌美观,还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唇腭裂对小儿的不良影响,唇腭裂修复手术通常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完成。但唇腭裂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该文就唇腭裂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江乐文  唐世杰 《医学综述》2008,14(21):3262-3265
胎儿外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胎儿致命性疾病的治疗,而应用该技术治疗非致命性的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在其临床应用之前,还存在着对唇腭裂的准确快速产前诊断、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基础理论的支持、手术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关设备的完善等需要克服的困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唇腭裂胎儿外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河南省先天性腭裂的患病情况与特点,从而规范河南省唇腭裂患者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进行腭裂手术及腭裂术后二期修复的302例腭裂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纽病例中,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1.5~41岁,中位年龄3.6岁,男女比例约为1.32:1;单纯腭裂的发生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唇腭裂的发生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腭裂和腭裂伴有唇裂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腭裂的构成比中,主要以不完全腭裂为主,占70.86%,完全腭裂占19.87%,腭裂术后穿孔占6.29%。结论单纯腭裂的发生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异;而唇腭裂的发生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约是女性的3倍;单纯腭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腭裂伴有唇裂的发病率;在腭裂的构成比中,主要以不完全腭裂为主;腭瘘仍是目前腭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正常唇腭部与唇腭裂畸形的超声检查方法、最佳检查时机及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产前超声对唇腭裂畸形的确诊率。方法:利用超声对6748例孕16~41周的孕妇常规进行胎儿口唇部观察。结果:6748例中有6254例胎儿口唇部能清晰显示,唇裂17例,检出率88.1%,漏诊2例。结论:孕18~32周是超声检查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最佳时机。二维声像图诊断唇裂的直接征象为胎儿唇部回声失落,鼻小柱向健侧移位,患侧鼻翼内陷是唇腭裂的常见声像图表现。超声是筛选和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