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改良大鼠肝窦内皮细胞扫描电镜制样方法,以期得到优质图像.方法:采用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然后样本划痕制作断裂面的方法制备电镜样本.结果:改良法可清晰观察肝窦内皮细胞的窗孔.结论:通过裂解红细胞和样本划痕的方法制备样本,可以获得优质肝窦内皮细胞扫描电镜图像.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豚鼠钩端螺旋体病肺瀰漫性出血实验模型的肝组织作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大量钩端螺旋体分布在血窦壁附近,并通过肝血窦内皮细胞窗孔进入组织间隙,同时观察到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窗孔进入组织间隙,在扩大的内皮细胞窗孔可见血小板聚集和粘着。作者认为红细胞通过结构完整的肝血窦内皮细胞窗孔进入组织间隙的漏出性出血(Diapedesis)是早期钩端螺旋体病肝出血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s)损伤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DMN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3 d、2周、4周作为观察时相点;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窦壁CD44、Ⅷ因子相关抗原(vW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造模同时给予CME 0.74 g/kg灌胃,每日1次,共4周.结果 DMN造模后第3天,CD44染色减弱、vWF阳性染色明显增强,SECs窗孔减少,血清HA含量显著升高(P<0.05),4周时可见SECs失窗孔和SECs下基底膜形成;CME早期(3 d)能够使SECs失窗孔减轻;CME灌胃2周、4周后,大鼠血清HA水平下降(P<0.05),肝窦壁CIM4表达增强、vWF阳性染色减弱(P<0.05),SECs失窗孔和SECs下基底膜形成减轻.结论 CME能够减轻DMN大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和表型改变,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鼠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肝去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胶原酶IV消化肝脏组织后经洗涤、过滤、离心等步骤分离出大鼠肝细胞,然后置于培养基内进行纯化、培养后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肝窦内皮细胞置于培养基内纯化、培养后行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经循环灌注去细胞处理制备成大鼠肝细胞去细胞支架后经扫描电镜证实。结果:分离出的大鼠肝细胞在显微镜下呈光亮圆形,饱满,胞核清晰。肝细胞细胞角蛋白1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见胞浆内存在棕黄色颗粒。肝窦内皮细胞呈梭形,细胞核位于中央。内皮素-1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表面呈红色信号。制备成的大鼠肝脏去细胞支架在扫描电镜下显示细胞外基质保留,无细胞核及细胞质成分。结论:成功分离出了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并成功制备了肝去细胞支架。  相似文献   

5.
扶正化瘀方增加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扶正化瘀方对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窗孔 变化的影响。方法:扶正化瘀方药物粉末以0.46 g/kg大鼠体质量的剂量配制成悬液,给予10只Sprague Dawley (SD)大 鼠灌胃,采取二次重复给药方式,1 h后心脏采血提取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扶正化瘀方组,n=10),同法以三蒸水灌 胃10只SD大鼠,提取血清作为对照血清(对照组,n=10)。两组血清均以10%的浓度配成培养基,以其培养体外传代 的LSECs,观察不同条件下体外传代的LSECs vWF和CD31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电镜观察LSECs窗孔结构的变化。 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显示:扶正化瘀方组体外传代的LSECs表达vWF和CD31蛋白均较对 照组明显下调,扶正化瘀方组vWF 和CD31的灰度值分别为0.548±0.020和0.262±0.010,对照组分别为0.845±0.090和 0.383±0.0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8,9.61,均P<0.05)。2)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LSECs大部分窗 孔处于闭塞甚至消失状态,而扶正化瘀方组LSECs表面窗孔的数目明显增多、增大。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肝窦内 皮细胞vWF和CD31的表达,增加细胞表面的窗孔结构,具有潜在的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适于制作各种小血管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此法是经血管灌注后,将所取冠状动脉组织经电镜样品常规制作,干燥后,用Aldite包埋剂部分包埋,然后固定在电镜样品托上,纵行剖开,喷金后观察。此方法可防止血管内膜的人工损伤,使观察结果更具有真实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告了经日本血吸虫感染并已发展成肝硬化的家兔肝微循环超微结构变化,肝窦内皮细胞明显肿胀,肝窦内皮细胞胞质窗孔减少成为连续性胞质,以及窦周间隙内充以大量成束胶原原纤维。肝窦及窦周间隙的超微结构变化使门脉血入肝的阻力增加。因此,血吸虫性门脉高压不仅有窦前性改变、而且还有窦水平的变化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微循环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对141例慢性乙型肝火病人进行肝活检,活检组织行光镜观察,其中53例还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包括肝功能正常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在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窦腔内红细胞聚集,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电镜观察的53例中有26例肝窦内皮细胞中发现Wiebel-Palade小体。淋巴细胞、枯否氏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间发生密切联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内皮细胞中出现Weibel-Palade小体可能是肝脏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白血病因子对荷白血病鼠肝、脾组织及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纯系615小鼠为实验动物,分三组:a.阴性对照组,b.阳性对照组,c.治疗组,以抑白血病因子治疗。切除肝脾组织用戊二醛固定,以常规法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下观察三组小鼠肝、脾组织及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阴性对照组肝、脾组织呈现正常结构,阳性对照缓肝、脾组织结构异常,且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胞超微结构以线粒体,内质网和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在内皮素-1(ET-1)诱导大鼠门脉高压以及丹酚酸B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门静脉穿刺灌流。在灌流缓冲液5min后,预防对照组予灌流ET-1缓冲液,中药预防组予丹酚酸B ET-1灌流液,治疗对照组予ET-1液灌流及缓冲液,中药治疗组予ET-1及丹酚酸B灌流液。分别观察4组大鼠各时段门脉灌流压后处死取材,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ET-1诱导大鼠门脉压升高及丹酚酸B干预的过程中肝窦内皮窗孔的变化。结果:在ET-1诱导大鼠门脉灌流压升高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窗孔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用含丹酚酸B的缓冲液灌流后,大鼠门静脉灌流压较对照组低,肝窦内皮细胞窗孔体积变大,数量增多。结论:肝窦内皮在ET-1诱导大鼠门脉压升高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能有效预防或改善由ET-1诱导的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及门脉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11.
加味四逆散抗肝纤维化大鼠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的预防效果并探索其防治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植物油溶液和酒精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窗孔大小及层黏蛋白(LN)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味四逆散组大鼠SEC壁LN的表达明显减弱,SEC失窗孔减轻,窗孔变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阻止SEC膜上筛状窗孔变小。降低LN表达.进而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制备黏附聚集的整体血小板电镜样品。将抗凝血直接铺在覆有Formvar(聚乙烯醇缩甲醛)的铜网上,然后依次对样品进行温育、冲洗、固定、再冲洗、空气自然干燥后电镜观察。这种方法制作简单而且省时,在电镜下可见各种形态完好的血小板,圆形、树突形、扩展形度聚集形。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以不同剂量PNS分别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可出现肝细胞胞浆内肿胀空泡和脂滴、微绒毛稀少、窦内皮细胞肥胖、细胞器增多、Disse间隙内胶原纤维增生等超微结构改变.PNS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细胞内脂滴形成、内质网增生、线粒体肿胀及间质胶原增生.结论无论治疗和预防组,PNS均可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方路  王开阳  黄长文 《广东医学》2011,32(10):1243-1244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成CO2气腹组和O2气腹组,每组30只,分别检测两组大鼠气腹前和气腹24 h后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两组大鼠气腹24 h后肝窦内皮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分成CO2气腹组和O2气腹组,分别检测两组大鼠气腹前和气腹24h后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两组大鼠气腹24h后肝窦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气腹前和气腹24h后ALT、ALB和PT无明显变化(P>0.05), CO2气腹组气腹24h后HA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而O2气腹组无明显变化(P>0.05)。CO2气腹组气腹24h后SEC的窗孔数明显减少,SEC下出现断续基底膜,并可见部分SEC脱落。结论:CO2气腹对大鼠SEC具有损伤作用,且损伤发生在肝功能损伤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时间比较长,而临床病理诊断要求提高电镜样品制备速度,以满足临床电镜病理诊断的需要。方法:通过超声波和真空对样品在固定过程和浸透过程进行处理,以提高样品制备速度。结果:实验表明利用超声波和微波处理的样品仅用24h左右,而且样品固定充分,浸透均匀,样品硬度适中,半薄和超薄切片质量比较好。结论:电镜下图像清晰,能够反映细胞的超微结构,可以满足临床电镜病理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朱蓉  熊国军 《广州医药》2004,35(5):41-43
目的 观察慢性上颌窦炎置管药物冲洗后的治疗效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窦腔黏膜纤毛变化。方法 经CT诊断慢性上颌窦炎32例,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行上颌窦钻孔后置硅胶管,定期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和妥佳注射剂反复冲洗窦腔3个月。治疗前后取窦腔黏膜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2例中30例治愈,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窦腔黏膜细胞间隙扩大,纤毛大部分脱落缺失,治疗后纤毛再生,数目增多,恢复正常形态。结论 慢性上颌窦炎行置管加药物冲洗可获得一定疗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窦腔黏膜纤毛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能量合剂、肝素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灌注对离体小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伤后12例18指离体小动脉分别用能量合剂、肝素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灌注后,4℃保存.固定后,切片观察同指小动脉在不同时段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比较,小动脉经肝素利多卡因灌注后内皮细胞脱落延迟至16h;能量合剂灌注8h后,电镜下观察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嵴变短;对照组线粒体明显肿大,基质变淡.结论 能量合剂灌注对离体小动脉的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能够减少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镜下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可使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出现明显损伤;缺血再灌注2h出现的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肿胀等损伤是可逆的;再灌注6h受损神经元增多,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嵴断裂;再灌注12h神经元损伤更为严重,残存的线粒体崩解呈空泡状.结论:缺血再灌注可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内Ca2 超载、NOS增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Zhang AL  Yang Z  Xiao L  Li DJ  Niu L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64-1569
目的探讨RhoGTP酶在肝窦内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部敷贴法感染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模型,于13周吡喹酮顿服杀虫,14周追加hydroxyfasudil。13周时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与血吸虫病组(B组,6只),16、19周和21周后(B组)、杀虫实验对照组(C组)、血吸虫病+hydroxyfasudil组(D组)、杀虫+hydroxyfasudil组(E组)各6只)剖腹取肝组织。分别作HE、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膜联蛋白、CTGF、CD31、ColⅣ和LN;Western印迹检测:p-膜联蛋白、CTGF、RhoA、ColⅣ和LN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GF、RhoA、ROCKⅡ mRNA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动态观察B组肝组织RhoA、ROCKⅡ及CT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膜联蛋白、CTGF、RhoA、ColⅣ和LN蛋白表达量也增高。给予干预措施后,与C组及其它组相比,E组CTGF mRNA表达于16周显著下调,同时显示CTGF、LN、ColⅣ蛋白水平也降低。与B组相比,D组、E组p-膜联蛋白降低,16周时最为显著,但D组于19周开始p-膜联蛋白表达量渐恢复到原水平,其中E组明显低于D组。肝窦的超微结构观察,于21周时C组分别与B、D组相比,浸润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Disse腔内胶原纤维有所减少,但肝窦内皮细胞窗孔、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与C组比较肝细胞器形态明显恢复,可见窗孔,未见基底膜。结论RhoGTP酶在调控血吸虫病性鼠肝窦内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CTGF和p-膜联蛋白发挥作用,抑制RhoGTP酶信号通路有可能为防治肝窦毛细血管化提供新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