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和下腔静脉造影对BCS的诊治价值(附150例报告)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郑州,450052)冯留顺,许培钦,娄小平,张水军,马秀现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引起的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综合征。术前了...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杨松山1严以群2杨甲梅2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由于肝静脉和/或肝后下腔静脉梗阻所致的肝后性门脉高压症。其病因复杂,内科疗效不佳,临床常用各种分流减压术和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尚存在着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直视根治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系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明确Budd-Chiari综合征的病因、病变、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6年1月~1995年7月采用要静脉切开直视根治术证实的70例Budd-Chiari综合征进行系统临床分析。结果 病因依次为腹内感染、口服避孕药、血液凝固异常、腹外伤、肿瘤和索带嵌压等;病变均在下腔静脉,尚未见单纯肝静脉病变。所有病人均采用常温下腔静脉血流阻断或置管转流下,施行直视台术,疗效满意。结论 该  相似文献   

4.
节段性狭窄闭塞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行节段性狭窄闭塞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及合并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作者采用下腔静脉开通术,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12例狭窄闭塞的Budd-chiari综合征进行了治疗,技术操作全部成功,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控制或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26个月,平均8.5个月,近期及中期效果满意。尽管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和风险,但只要介入操作技术熟练,有扎实的应用解剖知识,严重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布加综合征诊治的几点建议戴植本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在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而肝外型特别是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Budd—chiariSyndrom,BCS),在我国并不少见,但病因不明,疗效不尽理想。BCS是指肝静脉和肝段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6.
肝包虫囊肿术后并发Budd-Chiari综合征的治疗叶德存王喜艳哈尼帕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肝包虫囊肿术后发生的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undrome,BCS)5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  相似文献   

7.
布加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忠镐 《腹部外科》1994,7(2):50-52
布加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汪忠镐门静脉或其属枝的阻塞性病变引起肝外性门脉高压,肝硬变导致肝源性门脉高压。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及以上段下腔静脉的阻塞性病变可引起伴有或不伴有下腔静脉高压的门脉高压称为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以下...  相似文献   

8.
自体心包片在布—加综合征静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体心包片在布—加综合征静脉成形术中的应用仝现州作者单位:450007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心外科1988~1995年7年间,我们采用自体心包片代替血管片,在直视下行阻塞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成形术治疗BuddChian(布加)综合征30例,现报...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1月至1993年4月作者在常温血管阻断下经右胸腔切开下腔静脉直视根治Budd-Chiari综合征67例,其中膜切除37例次、血栓或癌栓摘除19例次、心包片腔静脉扩大成形28例次、心包片成管代血管移植3例和解除外压3例。手术死亡3例,2例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死于右心衰。其他64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5~84个月者64例,61例典型表现均消失。B超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开放通畅者61例,显示下腔静脉狭窄2例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徐忠立  王颖勃 《外科》1997,2(3):162-164
目的:Budd-Chiari综合征行直视根治术观察其病变并作分析。方法:在常温下血管阻断或置管转流下,经右胸作下腔静脉(IVC)切开行膜切除、血栓摘除、癌栓摘除、自体心包片腔静脉成形、心包管代血管移植等手术共70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术后67例随访5 ̄84个月(平均45个月),B超和IVC造影显示IVC-HV通畅者64例,术后4个月IVC血栓形成1例,术后1 ̄1.5年示IVC狭窄2例。结论:Bu  相似文献   

11.
Budd—Chiari综合征直视根治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6年1月至1993年4月作者在常温血管阻断下经右胸腔切开下腔静脉直视根治Budd-Chiari综合征67例,其中膜切除37例次、血栓或癌栓摘除19例次、心包片腔静脉扩大成形28例次、心包片成管移植3例和解除外压3例。手术死亡3例、2例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死于右心衰。其他64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4-84个月者64例,61例典型表现均消失,B超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肝下腔静脉开放通畅者61例,显示  相似文献   

12.
气囊扩张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1例报道孟翔凌,张国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合肥230022)患者女,26a,农民。2年前出现食欲不振、肝大、腹水,近2个月加重。曾在多家医院拟诊为“肝炎”“肝硬化”,先后给...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血液回输下直视手术的方法治疗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1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7年8月~1999年1月,我院共收治巴德基亚里综合征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8~43岁,平均33-5岁。临床表现:胸腹壁静脉曲张10例,肝脾肿大10例,食管静脉曲张9例,呕血3例,下肢轻度水肿4例,中度水肿3例。经B型超声波及上、下腔静脉对端造影检查,发现下腔静脉穹窿状隔膜完全闭塞7例,2cm长的节段性闭锁并血栓3例。病变均在平第10…  相似文献   

14.
直视下Budd-Chiari综合征根治术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udd-Chairi综合征(BCS)4种根治术的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1993年11月~2000年12月对114例BCS病人行直视下根治术,其中单纯隔膜切除20例,下腔静脉病变段切开、心包片成形39例,下腔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42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及其上方的下腔静脉闭塞段切除、肝静脉流出道扩大成形、肝静脉开口至下腔静脉的右房入口处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13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4例死于并发症。随访6~84个月,复发5例,2例无效,均为心包片扩大成形术后。结论:4种根治术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证。合理的术式选择是取得良好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用自行设计的昆布缩窄器开发供放射学研究的Budd—Chiari综合征(BCS)模型。昆布缩窄器由一组四片昆布和一个塑料外环组成。46只Wistar鼠分为急性BCS组14只,慢性BCS组20只和对照组12只。麻醉鼠并暴露其肝上段下腔静脉(SIVC),借助直径不同的纱布卷放置缩窄器于SWC周围.术后作静脉造影、MR成像、门脉压测定和组织病理检查随访。急性组全部死于肝流出道阻塞。慢性组平均门脉压为2.18KPa,明显高于对照组1.64KPa(P<0.01)。慢性组中SIVC完全闭塞5只鼠(26.3%),严重狭窄12只鼠(63.2%)。急性组和慢性组的病理表现与临床所见类似。结论:用昆布缩窄器能建立可靠的BCS鼠模型,可用于放射学在内的广泛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前列环素 (prostacyclin ,PGI2 )等在机体内含量的增高导致了高血流动力状态的形成和发展[1] 。但有关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中扩血管物质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拟在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 CS)患者群中观察PGI2 在血浆中含量的变化 ,并初步探讨其原因。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外科收治的B CS患者共 19例 ,为实验组 ,其中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32± 8)岁。全部经B超及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确诊且需行分流减压术治疗。手术方式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人造血管架桥术 16例 ,…  相似文献   

17.
1986年4月至1991年10月,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14例,手术无死亡,无胸部、膈下及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呕血及便血发生,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从本组治疗观察来看,单纯肝静脉阻塞性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阻塞(或不完全阻塞)侧枝代偿功能良好的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满意。对术式的选择、本术式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布—加氏综合征的分型及介入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肝静脉流出道不畅,而造成门静脉高压或/和下腔静脉高压症候群。近年来,有关本病的诊断和介人治疗国内的报道日见增多。但目前存在以下误区:①普遍重视下腔静脉的阻塞,忽视  相似文献   

19.
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 355 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Budd Chiari综合征(BC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5例BCS患者均行下腔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分别采用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PTA)或/和内支架(stent)置入术,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PTRD),经颈内静脉或下腔静脉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经皮肝或下腔静脉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结果 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6.0%(240/250 ),复发率10.0 %(24/240);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1.4%(32/35 );经颈内静脉或下腔静脉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0.0%(18/20);经皮肝或下腔静脉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100%(10/10);同时行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和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30例,成功率93.3%(28/30 );经皮肝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及下腔静脉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PTA)或/和内支架(stent)置入术10 例,成功率90.0%(9/10 )。严重并发症10 例,占 2.8%(10/355)。结论 介入治疗对某些类型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放射介入加肠腔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放射介入加肠腔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对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10例下腔静脉及主肝静脉完倒闭和塞、又无扩张代偿的副肝静脉的10例病人,行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导管扩张内支架术后,再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联合手术)。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1.57~2.7kPa(16~28cmH2O)降至0.78~1.47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