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5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5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147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136例出现昏迷,22例出现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均出现心电图改变,129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需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间比较方法,将3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心电图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 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29人,占82.8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血清心肌酶谱普遍明显升高.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谱升高均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中毒者中正常心电图组与异常心电图组的心肌酶谱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病情好转,心电图异常和升高的心肌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结论 心电图与心肌酶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了解混合中毒时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将108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分为单纯敌敌畏中毒组(48例)、敌敌畏中毒合并乙醇中毒组(60例),入院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结果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心肌酶明显高于单纯敌敌畏中毒组(P0.01);混合中毒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单纯中毒组。结论与单纯敌敌畏中毒相比,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心肌损害重,更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特点及对心肌损害的预后判断。方法入院时对465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进行标准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465例病人中心电图异常325例,占69.89%,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40%、88.75%和96.99%。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1),ST-T异常在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中发生率分别为42.50%和48.87%,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病人(P0.01),重度中毒病人ST段抬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轻度和中度中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中度和重度硫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心肌缺血缺氧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主要特点,重度中毒者的心肌损伤心电图表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了解其对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41例、中度中毒组34例、重度中毒21例)入院后24小时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硫丹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34例急性硫丹中毒患者为中毒组,3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中毒组均于入院当日及第3、5、9、14天,采空腹静脉血3ml,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力,同时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轻度组的CK-MB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中毒组血清中各种心肌酶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中毒组患者于中毒第1天cK-MB活力最高为(89.30±12.57)U/L、其余各种心肌酶活力于中毒后3 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中毒患者的ECG异常率为47.06%(16/34).ECG异常组的心肌酶活力异常率明显高于EC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硫丹中毒可致血清心肌酶活力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有关,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活力,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重度中毒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增高明显,与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和cTnⅠ变化随病情严重程度而显著升高,可对早期发现、评判、预防心肌受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卫民  何玉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58-215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作心肌酶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血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心电图发生明显改变,死亡16例。[结论]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越明显,预后越差,应早期应用保护心脏药物,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肌麻痹(respiratory muscle paralysis,RMP)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山东省内4家县级医院10年来首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并收集呼吸肌麻痹病例的发生情况、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测定情况等。结果轻度有机磷中毒病例中无RMP发生,中度中毒病例RMP发病率为5.1%,重度中毒病例RMP发病率为16.3%。有机磷中毒12h后可发生RMP,RMP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重度降低者占74.6%,高于非RMP组的34.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解质紊乱与与否在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应合理府用特效解毒药。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防治呼吸肌麻痹。  相似文献   

12.
急性生活性砷化物中毒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生活性砷化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47例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其中男20例,女27例.参照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确诊观察病例2例,轻度中毒40例,重度中毒5例.结果 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与年龄、尿砷浓度相关,控制年龄后两者仍有明显相关.心肌酶、肝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呕吐次数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砷浓度、呕吐次数均与饮汤量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年龄和饮汤量接近,但呕吐和腹泻次数明显者,其尿砷浓度、心肌酶、肝酶浓度明显低于呕叶和腹泻次数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砷化物中毒可引起心、肝、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心肌损害出现最早且持续时间长;损害程度与患者进食量、呕叶、腹泻程度及尿砷浓度相父;及早采用洗胃、催吐、导泻措施清除毒物,尽早规范使用解毒药加速毒物排出,配合积极对症治疗是抢救急性砷化物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朵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119-112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收治急性CO中毒30例,其中重度中毒10例,中度中毒15例,轻度中毒5例。均采用综合抢救和积极的护理,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治愈2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CO中毒后,如能采取综合抢救和积极护理,及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彭赐林  熊金琦  张建军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395-1396
目的探讨铅锌矿矿工有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湖南省岳阳市桃林铅锌矿进行卫生学和基本情况调查,对矿工进行职业史、既往史、现病史调查,胸片、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内科检查,与对照组进行患病率比较。结果矿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关节炎、慢性胃炎、心电图异常、腰背痛、消化性溃疡、高血压、肺气肿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矿工工作有关疾病患病率高,应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保护矿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张冰  瞿海龙  周英莲  梁璐  彭广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49-2550
目的探讨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重症胰腺炎发生情况,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将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140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分为单纯敌敌畏中毒组(80例)、敌敌畏中毒合并乙醇中毒组(60例);于入院后24 h内通过血尿中淀粉酶、胰腺CT检查明确胰腺炎诊断;对2组患者胰腺炎发生率及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20例发生重症胰腺炎,单纯敌敌畏中毒组14例发生重症胰腺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混合中毒组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高于单纯敌敌畏中毒组。结论与单纯敌敌畏中毒相比,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更易发生重症胰腺炎,其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合并乙醇中毒患者分为非透析治疗组(23例)与透析治疗组(40例),动态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白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中敌敌畏含量、乙醇含量、就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透析组患者死亡率高于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入院后12、24、48、72 h肝功能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明显快于非透析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组白蛋白水平在人院后12、24、48、72 h低于非透析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可促进急性敌敌畏中毒合并乙醇中毒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的恢复,对于此类混合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吉孝祥  陆明峰  徐继扬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97-2398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n=30)给予洗胃、氯磷定、阿托品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注射液10μg/d静脉滴注,连续7 d。同时监测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3、7 d后丙氨酸转氨酸(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 Lipo-PGE1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和肽素、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同中毒程度ACOP患者110例作为中毒组,其中轻度中毒22例(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50例(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38例(重度中毒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中毒组在入院后2h、7d抽取静脉血3ml,对照组在体检时抽取静脉血3ml,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IMA、和肽素水平.中毒组依据有无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6例,非并发症组84例.比较各组cTnⅠ、IMA、和肽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入院后2h,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IMA降低[(62.50 ±2.17)、(59.04±3.10)、(56.01±8.85) kU/L]、和肽素升高[(2.82±0.73)、(7.31±0.95)、(13.08±1.96) μg/L],与对照组[(67.23±1.40) kU/L和(0.87±0.19)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Tn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d,各组IMA、和肽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cTnⅠ升高[(1.80±0.17)、(2.34±0.46)、(2.60±0.54) μg/L],与对照组[(1.27±0.2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入院后2h和入院后7dIMA、和肽素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症组[(54.62±1.53) kU/L比(57.89±4.02) kU/L、(60.65±3.61) kU/L比(66.84±1.78) kU/L和(13.88±1.45) μg/L比(6.99±3.39)μg/L、(6.65±1.82) μg/L比(2.47±0.6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入院后7 dcTnⅠ水平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3.10±0.22) μg/L比(1.87±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不同程度的ACOP患者早期和肽素水平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0.560,P<0.01).结论 检测IMA和和肽素对ACO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转归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庆涛  孟庆和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11-1913
目的总结滨州市滨州城区近20 a食物中毒发生的特征和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1986—2005年食物中毒资料,按食物中毒发生的情况(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行业)以及引起中毒的食品类别、病因、受害人数等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1986—2005年全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66起,中毒人数1673人,死亡0人。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占72.3%;中毒原因以微生物居多,占57.8%;婚丧等家庭聚餐是造成农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按卫生要求采购动物性食品原料,同时低温保存、不交叉污染、食前充分加热;不食发芽土豆;芸豆炒熟煮透;加强亚硝酸盐管理;加强对农村家庭聚餐的卫生监督以及知识宣传是当前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