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验方三黄益肾胶囊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三黄益肾低剂量治疗组(0.4 g.kg-1.d-1)、中剂量治疗组(0.8 g.kg-1.d-1)、高剂量治疗组(1.6 g.kg-1.d-1)。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三黄益肾胶囊治疗8周末,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肾重/体重指数(肾重/体重比值×100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经治疗8周后,三黄益肾中、高剂量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比较,肾重/体重比值明显减少(P0.01);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GF-β1及VEGF表达低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能够降低TGF-β1,VEGF在肾脏的表达水平,延缓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C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该复方中药抗DN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N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从T细胞亚群(CD3*、CD4 、CD8 、CD4 /CD8 )、TCF-β、IGF-1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结果:DN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血液TCF-β、IGF-1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惠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及P<0.01).结论:芪丹益肾降糖胶囊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DN患者血液TGF-β、IGF-1的含量.说明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DN患者的预后影响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血液TGF-β、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5/6肾切除法制作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肾组织TGF-β1、FN、LN表达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黄芪组、丹参组、大黄组、黄芪丹参大黄组、尿毒清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以蒸馏水灌胃,其他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煎剂灌胃干预6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FN、L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GF-β1、FN、LN在各组均有表达,上述指标在空白组表达最为强烈,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尿毒清组表达最轻,黄芪大黄丹参组次之.尿毒清组与黄芪组、丹参组、大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其中,尿毒清组TGF-β1表达量低于黄芪大黄丹参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CRF的分子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1、FN、L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ECM的聚集,减轻或延缓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有关.而中药复方尿毒清胶囊在下调TGF-β1、FN、L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作用要比单味中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胶囊对DN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体重为200g~250g正常Wistar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用STZ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成模2d后治疗组每天给予益肾胶囊625m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监测血糖、体重、24h尿蛋白的变化,测定血生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肾小球VEGF的分布及其强度变化。结果 2周、4周、8周末,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治疗组大鼠的体重高于模型组大鼠,而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VEGF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治疗组大鼠肾皮质VEGF表达比未治疗组明显减弱。结论模型组大鼠肾脏VEGF的表达较正常组大鼠表达明显增强,提示VEGF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益肾胶囊可抑制DN大鼠肾脏VEGF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糖基化终产物(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益肾降糖胶囊组,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AGE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SCr、UAE均显著增高,肾组织AGEs表达明显增强;经芪丹益肾降糖胶囊治疗12周后,BUN、SCr、UAE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肾组织AGEs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下调大鼠肾组织AGEs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将40只Wistar 5/6肾切除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喂养4周后留取24h尿液测尿蛋白定量,取下腔静脉血5ml测定血肌酐、尿素氮,摘除肾脏行TGF-β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TGF-β的表达。结果:川芎嗪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T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两组中TGF-β的表达要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川芎嗪能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中TGF-β的表达,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仙草胶囊对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R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仙草胶囊.观察患者血清TGF-β1、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Q)、血清白蛋白(ALB)及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和P<0.01),血清ALB、24h UPQ、TC、TG等均显著改善(P<0.01和P<0.05),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复方仙草胶囊可提高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可能与该药能下调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和抗肾纤维化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止喘胶囊对哮喘大鼠肺组织TGF-β1、PDGF-B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止喘胶囊组、地塞米松组、止喘胶囊加地塞米松组五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卵蛋白、右腿肌注氢氧化铝致敏及反复雾化吸入不同浓度(1%、2%、3%)卵蛋白溶液建立哮喘气道重建动物模型。在哮喘激发4周后检测肺组织TGF-β1、PDGF-B蛋白及其mRNA表达。计量资料用ANOVA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上皮TGF-β1、PDGF-B蛋白以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止喘胶囊组、止喘胶囊加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TGF-β1、TGF-β1mRNA表达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大鼠(P<0.01或P<0.05)。结论止喘胶囊通过减少气道上皮TGF-β1、PDGF-BmRNA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建,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发挥固本防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运用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DN大鼠模型.注射STZ后,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盐酸贝纳普利1 mg/kg和参芪地黄汤4.5、9、18 g生药/kg,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12周.注射STZ后,各组大鼠每2周检测1次血糖;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和24 h尿蛋白水平,同时取肾组织,切片HE染色后比较各组光镜下病理表现,运用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糖持续高于正常组(P<0.05).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地黄汤各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r、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图片显示,盐酸贝纳普利和参芪地黄汤中、高剂量可缓解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给药或生理盐水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参芪地黄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对DN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中TGF-β1及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吴以岭  魏聪  梁俊清  王宏涛  张会欣  贾振华 《中成药》2007,29(12):1754-1757
目的: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lAc、24hmALB(P<0.05或P<0.01)的水平,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GLUT-1的表达,降低TGF-β1、TβRⅡ的表达(P<0.05或P<0.01),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GLUT-1、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直接和间接地减少了ECM成分的表达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肾康注射液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效应.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于0、1、4、8、12周末分别检测体质量、尿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清除率(Ccr);第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但干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12周末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上升(P<0.01),Ccr显著下降(P<0.01);12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内上述各检测指标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各时间点Ccr均显著升高(P<0.01);第12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0.01);上述高表达的mRNA及蛋白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促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子(TFG-β1、CTGF)及抗ECM降解因子(TIMP-1、PAI-1)生成,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内皮素-1(E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益肾汤大剂量组、益肾汤小剂量组、洛汀新组,每组10只。对照组行左肾摘除假手术,其余4组摘除左肾。1周后,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益肾汤大剂量组灌胃1.0 g/mL;益肾汤小剂量组灌胃0.5 g/mL;洛汀新组0.33 mg/mL。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4、8周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心脏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HE染色肾组织送病理科评价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ET-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各组大鼠BUN、SCr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4周末时,模型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洛汀新组与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8周末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洛汀新组与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肾组织病理改变:肾小球增生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减轻,肾小囊腔轻度狭窄,治疗8周后益肾汤组较同期模型组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减少。3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和ET-1表达比较:4周时模型组TGF-β1、ET-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8周时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肾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肾汤大剂量组表达减少;益肾汤小剂量组、洛汀新组表达水平均高于益肾汤大剂量组(P0.01),益肾汤小剂量组与洛汀新组无差异(P0.05)。结论:益肾汤可通过减少TGF-β1和ET-1在DN模型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减轻DN大鼠的肾脏组织损伤,提示益肾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部分的是通过调节TGF-β1和ET-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汤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活血汤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在术后第21日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处死前留取24 h尿测定尿蛋白,心腔穿刺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结果 益肾活血汤组24h尿蛋白、BUN、Scr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PAI-1、TGF-β、CTGF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贝那普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少PAI-1、TGF-β、CTGF等致纤维化因子在肾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补气健脾益肾法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间充质转分化(EMT)及肾间质纤维化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分成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只,观察组和模型组制备DN模型,观察组大鼠使用补气健脾益肾法灌胃,剂量为1.4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使用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灌胃8周。末次给药后大鼠置入代谢笼内,采集其24小时排泄尿液,计算其24小时尿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酸酐含量,血糖仪检测其血糖含量,肾组织常规行HE染色,在光镜下查看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状况,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成形蛋白(BMP-7)及α-平滑肌肌蛋白(α-SMA)表达状况。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肾质量及24h尿量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24h尿蛋白、肾质量及24h尿量比模型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观察组血糖、模型组血尿素氮、血肌酐酸含量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血尿素氮、血肌酐酸比模型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BMP-7表达量比正常组下降,TGF-β、α-SMA表达量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BMP-7表达量比模型组上升,TGF-β、α-SMA表达量比模型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健脾益肾法可降低DN大鼠尿蛋白含量,抑制肾小球EMT和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知芪益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知芪益肾汤组和正常组,实验第8周,观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及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知芪益肾汤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皮质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肾脏的病理形态改变亦减轻。结论早期应用知芪益肾汤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造模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GF、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1益肾降浊化瘀方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与尿毒清组无明显差别;2益肾降浊化瘀方组HGF表达明显高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TGF-β1及CTGF表达明显低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HGF、TGF-β1及CTGF表达与尿毒清组均无明显差别;3各组TP、ALB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益肾降浊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HGF、TGF-β1及CTGF在肾组织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推测血必净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恶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肝素组(Ⅲ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Ⅳ组)与血必净低剂量组(Ⅴ组)。采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模型制备采用小剂量分次阿霉素-间羟胺-高脂饲料法。观察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Ccr)、肌酐清除率,肾血流,肾小球硬化指数(SI)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在肾脏的表达及药物对其影响。结果:Ⅳ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肾血流变化,Ⅳ组肾血流明显增加,SI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Ⅳ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生长因子EGF、TGF-β1的表达及仙甲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去势加丙酸睾酮注射法复制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生长因子EGF、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EGF阳性表达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TGF-β1阳性表达率与仙甲汤高剂量组及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存在生长因子调控失衡现象,仙甲汤可通过调节生长因子以抑制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黄益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O及NOS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第8周末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肾质/体质量比、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干预后各组大鼠肾组织匀浆NO和NOS含量。结果: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肾质/体质量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匀浆NO和NO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黄益肾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匀浆NO和NOS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匀浆NO及NOS含量,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健康雄性昆明种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只、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灯盏花治疗组(EB)各25只,后2组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N组和DM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EB组灯盏花素20mg.kg-1d->腹腔内注射,3组给药后2w和6w宰杀,收集血标本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6w时收集尿标本检测尿肌酐水平.结果:(1)血TGF-β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为糖尿病组>灯盏花组>正常组,而血肌酐降低以2w组更明显(P<0.01);(2)尿肌酐排泄比较:正常组>灯盏花组>糖尿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对TGF-β1的影响而抑制肾脏增生,增加尿肌酐排泄,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浓度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