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大鼠六味地黄丸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治疗第8周末取材,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肾系数、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量。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TβR-Ⅰ、smad2、p-smad2、smad3、p-smad3、α-SMA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六味地黄丸组大鼠体重、肾系数增加,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量降低;HE染色发现模型组肾小球体积缩小,见结节样硬化,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可见蛋白管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六味地黄丸组病变有所改善。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βR-Ⅰ、p-smad2、p-smad3、α-SMA表达增加(P0.01),六味地黄丸组大鼠肾组织TβR-Ⅰ、p-smad2、p-smad3、α-SM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保护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及间质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对DN模型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STZ诱导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肾功能(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肾脏肥大指数及肾组织α-SMA的表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病理组比较,通络益肾汤治疗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BUN、Scr显著改善(P<0.01),24 h Upr、尿β2-MG明显下降(P<0.01),肾小管上皮及间质α-SMA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络益肾汤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管上皮α-SMA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达到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胶囊对DN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体重为200g~250g正常Wistar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用STZ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成模2d后治疗组每天给予益肾胶囊625m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监测血糖、体重、24h尿蛋白的变化,测定血生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肾小球VEGF的分布及其强度变化。结果 2周、4周、8周末,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治疗组大鼠的体重高于模型组大鼠,而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VEGF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治疗组大鼠肾皮质VEGF表达比未治疗组明显减弱。结论模型组大鼠肾脏VEGF的表达较正常组大鼠表达明显增强,提示VEGF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益肾胶囊可抑制DN大鼠肾脏VEGF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环孢素A(Cs A)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Rg1干预组,采用低盐饮食及Cs A灌胃的方法建立Cs A慢性肾纤维化的模型。观察Rg1对大鼠尿量、肾功能、肾脏病理及纤维化指标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Rg1能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下调TGF-β1、α-SM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论:Rg1通过抑制TGF-β1及α-SMA的表达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肾康宁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3、Snail1、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及慢肾康宁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腺嘌呤致RIF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氯沙坦组按10 mg/(kg·d)的剂量灌胃氯沙坦混悬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0、15、7.5 mg/(kg·d)的剂量灌胃慢肾康宁混悬液,均灌胃30 d。采用HE染色和Massa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cadherin、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3、Snai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MTP)、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及慢肾康宁组SCr、BUN、24 h MTP水平均显著下降,e GFR上升;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模型(Platt法),观察健脾清化方对模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影响,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CTGFmRNA表达,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健脾清化方能降低Platt模型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减少肾组织TGF-β1mRNA、CTGFmRNA表达。结论:健脾清化方对Platt模型大鼠有肾保护作用,减少TGF-β1、CTGFmRNA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基于调控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探讨二苯乙烯苷延缓DN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正常+二苯乙烯苷组、DN组、DN+二苯乙烯苷组,DN组、DN+二苯乙烯苷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N组给予饮用水2 m L/只灌胃,DN+二苯乙烯苷组给予二苯乙烯苷20 mg/kg灌胃。正常组、正常+二苯乙烯苷组给予柠檬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然后正常组给予饮用水2 m L/只灌胃,正常+二苯乙烯苷组给予二苯乙烯苷20 mg/kg灌胃。灌胃24周后检测肾功能,分离肾组织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分离肾小管组织用Western-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并对肾小管间质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刺激大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TEC),二苯乙烯苷干预后观察NADPH氧化酶及氧化应激变化。结果体内实验:DN组大鼠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并随着病程的进展肾功能损害明显加剧;DN+二苯乙烯苷组干预后12,18,24周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DN组(P均<0.05)。DN组肾组织ROS和MDA水平及肾小管中cleaved Caspase-3、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及INT%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DN+二苯乙烯苷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DN组(P均<0.05)。体外实验:AGEs组ROS水平、MDA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AGEs+二苯乙烯苷组ROS水平、MDA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低于AGEs组(P均<0.05)。结论二苯乙烯苷可延缓DN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肾小管NADPH氧化酶/抗氧化应激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W)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造模,用TW灌胃DN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LeicaQwin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24小时尿蛋白、SCr、BUN,升高ALB,减小肾小球直径及减轻肾重,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及降低肾组织TGF-β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表达的影响,从抗肾纤维化角度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术+腹腔注射STZ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通络益肾温阳方治疗组、洛汀新+糖适平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通络益肾温阳方治疗组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的表达显著低于病理对照组(P0.01),肾组织病理损害均较病理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α-SMA、TNF-α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将40只Wistar 5/6肾切除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喂养4周后留取24h尿液测尿蛋白定量,取下腔静脉血5ml测定血肌酐、尿素氮,摘除肾脏行TGF-β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TGF-β的表达。结果:川芎嗪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T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两组中TGF-β的表达要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川芎嗪能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中TGF-β的表达,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TGF-β1/SnoN表达失衡及其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BBR对DN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BR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治疗组及阳性对照(依那普利1 mg· kg-1)治疗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5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o)及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UmAlb);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SnoN,Smad2/3与Smad7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BR各治疗组大鼠FBG,BUN,Scr,24 h Upro及24 hUmAlb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善;TGF-β1蛋白及mRNA和Smad2/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SnoN和Smad7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BBR可通过Smad信号通路来维持DN肾组织TGF-β1/SnoN表达的动态平衡,从而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黄片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行右侧肾脏切除术,2周后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72 h后测定血糖,以血糖大于11.1 mmol/L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分组给药8周,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24 h尿量、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空腹血糖、肾指数、尿量、尿蛋白、SCr、BUN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空腹血糖、肾指数、尿量、尿蛋白、SCr、BUN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增高,阳性目标总个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增高,治疗各组均明显抑制肾脏组织细胞的TGF-β1表达,各组比较作用程度有所不同,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四黄片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肾病Ⅰ号方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日予2 m L生理盐水灌胃,洛丁新组按洛丁新片1.67 mg·kg~(-1)·d~(-1)给药,肾病Ⅰ号方组按18.75 g·kg~(-1)·d~(-1)给药。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SMA、COL-Ⅳ、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α-SMA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肾病Ⅰ号方组大鼠的SCr,BUN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α-SMA、COL-Ⅳ、TGF-β1表达量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COL-Ⅳ、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太灵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70只Wistar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60只采用STZ诱导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太灵丹低剂量组[生药5 g/(kg·d)灌胃]、中剂量组[生药10 g/(kg·d)灌胃]、高剂量组[生药20 g/(kg·d)灌胃]及缬沙坦组[缬沙坦10 mg/(kg·d)灌胃],每组12只。连续处理14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Ablc)、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用HE、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血糖、HAb1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P0.01或0.05)。病理学观察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萎缩、空泡变性,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太灵丹各剂量组、缬沙坦组,上述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E-cadherin表达减弱(P0.05),TGF-β1及α-SMA表达增强(P0.01)。太灵丹各剂量组及缬沙坦组,E-cadherin表达增强(P0.05),TGF-β1及α-SMA表达减弱(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灵丹可能通过增强E-cadherin、减弱TGF-β1及α-SMA的表达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减缓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黄风汤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IgA肾病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对照组、加味黄风汤单倍剂量及双倍剂量治疗组,给药12周。检测大鼠尿液、生化、肾组织病理及α-SMA及TGF-β表达改变。结果:加味黄风汤治疗组尿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弱,系膜基质及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较模型组轻,免疫组化α-SMA及TGF-β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弱(P<0.05)。加味黄风汤治疗组α-SMA及TGF-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m RNA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味黄风汤能减少尿蛋白,减少肾组织系膜区IgA沉积,减轻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下调α-SMA及TGF-β蛋白及m RNA的表达,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病理及肾脏TGF-β_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灌胃16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肾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Real-time PCR检测肾脏TGF-β_1、Smad2、Smad7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Scr、BUN、24hUTP及TGF-β_1、Sma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Smad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厄贝沙坦组比较,中药组24hUTP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肾解毒汤对UUO实验性大鼠肾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血清CTGF、α-SMA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9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在7天、14天、21天不同时间点,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肾组织中CTGF、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益肾解毒汤各治疗组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有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益肾解毒汤高剂量组能减少肾间质中CTGF、α-SMA的过度表达,效果明显,与贝那普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解毒汤能下调肾间质组织CTGF、α-SMA蛋白表达水平,保护肾功能,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厄贝沙坦组10只和消渴平合剂组10只。12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变化情况,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及Smad7蛋白。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性损害。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组BUN、Scr、TG含量显著降低(P0.01),NO含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mad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脏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是否存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及中药菟箭合剂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单肾切除对照组(QC组,n=8)、单肾切除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组(DM组,n=8)、缬沙坦治疗组(VT组,n=8)和中药菟箭合剂治疗组(ZY组,n=9),缬沙坦治疗组和菟箭合剂治疗组分别在单肾切除STZ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灌喂缬沙坦[20mg/(kg·d)]和菟箭合剂[20g/(kg·d)]12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球α-SMA和TGF-β染色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比。结果:NC组和QC组大鼠仅个别肾小球内有少量α-SMA阳性显色,DM组大鼠肾小球内可见显著的α-SMA阳性显色,肾小球内α-SMA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比和TGF-β1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比显著增加(P<0.01),24h尿蛋白排泄量较NC组和QC组大鼠显著增多(P<0.01);VT组和ZY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较DM组显著减少,肾小球内α-SMA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比和TGF-β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比较DM组显著降低(P<0.01);ZY组24h尿蛋白排泄量较VT组低(P<0.01)。结论:单肾切除STZ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可见大量的α-SMA的表达,提示糖尿病肾病时存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中药菟箭合剂和缬沙坦治疗后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和肾小球内TGF-β的表达,菟箭合剂较缬沙坦降低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肾止衰颗粒改善5/6肾切除肾衰大鼠模型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5/6肾切除制作肾衰模型,造模大鼠手术两周后眼球取血,根据血肌酐验证造模成功,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模型对照组、C益肾止衰颗粒组、D阳性对照组(氯沙坦钾组)。自分组后第3天开始,A、B组给予蒸馏水3ml/d,C、D组给予下述各药物3ml/d连续灌胃8周(56天)。分别在喂药56天后杀鼠,收集血清,试剂盒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RT-PCR检测残余肾脏组织TGF-β1、HGF、BMP-7、WT1mRNA的表达;取残余肾脏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初步发现益肾止衰颗粒、氯沙坦钾片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相比,益肾止衰颗粒组残余肾脏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下降明显,HGF mRNA、BMP-7mRNA表达升高明显,氯沙坦钾组TGF-β1mRNA表达下降,HGF mRNA表达明显升高,BMP-7mRNA表达无统计意义,两组间有明显比较意义;WT-1mRNA表达均升高明显,组间无统计意义。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到各治疗组均在不同程度上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益肾止衰颗粒作用更加明显。结论:益肾止衰颗粒具有改善5/6肾切除肾衰大鼠肾功能的作用,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上调HGF mRNA、BMP-7mRNA表达,肾组织中WT1mRNA表达升高,因此通过修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TGF-β1与HGF的平衡失调,TGF-β1与BMP-7间的平衡失调,调控肾组织重构与纤维化的平衡,达到改善5/6肾切除肾衰大鼠肾功能可能是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