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05-02,贵州省遵义县发生1例因接种麻疹、风疹2联减毒活疫苗引起的急性荨麻疹病例,经县医院救治痊愈出院。1流调情况5月2日由遵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单位,对县城所在地8个月至15岁易感儿童进行麻疹风疹2联减毒活疫苗的定点接种。麻疹、风疹2联减毒活疫苗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04100601,有效期至200605,0·5ml/支,1支/盒(附稀释液1支)。患儿,某男11岁,2005-05-02T9:00在接种点由专业人员按麻疹、风疹2联减毒活疫苗说明书在患儿上左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麻疹-风疹2联减毒活疫…  相似文献   

2.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甲肝疫苗 )与死疫苗如乙型肝炎(乙肝 )疫苗、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研究已有报道[1] ,但与麻疹减毒活疫苗 (麻疹疫苗 )的联合免疫尚未见报道 ,为此 ,对甲肝疫苗与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进行了观察 ,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接种对象及分组 :从石家庄市郊区筛选HAV抗体 (抗 HAV)阴性的 5~ 10岁健康儿童 16 0人 ,分别接种杭州及昆明产甲肝疫苗 ,接种杭州苗 80人 ,其中 2 0人同时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昆明苗 80人 ,其中 30人同时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后 1年对所有接种者又加强了 1针甲肝疫苗 ,初免后 1年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可行性,于1997年4~12月随机选择了本市342名8月龄婴儿进行了观察.所有入选婴儿被随机分成3组:第1组105人,皮下接种BRD-Ⅱ株风疹疫苗;第2组105人,分别在左、右上臂同时皮下接种BRD—Ⅱ株风疹疫苗和沪191株冻干麻疹疫苗;第3组132人,皮下接种沪191株冻干麻疹疫苗.在免疫前,第1组与第2组的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阳性率均为2.86%,几何平均滴度(GMT)均为1:1.06;第2组与第3组的麻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6%和5.30%,GMT分别为1:1.02和1:1.60.免疫后1个月,第1组与第2组的风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0%和99.05%,GMT分别为1:144.15和1:148.99,两者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第2组与第3组的麻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5%和97.73%,GMT分别为1:35.10和1:32.85,两者的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所有免疫的儿童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反应.结果表明: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可产生与常规免疫相同的免疫应答,风疹疫苗初免月龄定于8月龄与麻疹疫苗联合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准确掌握镇原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在全县范围内抽查30个村210例于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原有的卡介苗、乙肝疫苗(全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等5种疫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为99.52%~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逐年上升(P<0.01),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明显低于麻疹-腮腺炎-风疹3联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2联减毒活疫苗(P<0.001);新增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4种疫苗接种率为65.59%~94.7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第2剂及A群流脑疫苗第1剂、第2剂合格接种率逐年上升(P<0.05),乙脑减毒活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接种率明显低于第1剂次(P<0.001)。结论镇原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较低,要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加强新增扩免疫苗的接种,加大对大龄儿童接种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儿童及时、全程、合格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2009年7月1日—9月30日出生的本地儿童,在接种麻风疫苗接种后3个月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和风疹IgG抗体。结果 1053名儿童采血检测,其中男童591人,女童462人;城市520人,农村533人。儿童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4%和95.25%。麻疹、风疹IgG抗体浓度最小值均为0 mIU/ml,最大值分别为682801.01和23475.72 mIU/ml,平均浓度分别为4233.32和161.74 mIU/ml;农村麻疹IgG抗体平均浓度为5611.55 mIU/ml,高于城市的3171.17 mIU/ml,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麻风疫苗后,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6岁儿童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的加强免疫原性与安全性。方法 分别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市招募曾有8月龄和18月龄接种过1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MMR疫苗免疫史的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5、6岁组,进行MMR疫苗加强免疫研究。接种MMR疫苗前与接种后35~42 d各采集血标本3 ml。在研究期间,主动监测疫苗接种后30 min、1 d、2 d、3 d、4~12 d,以及13~42 d的不良事件。血清采用酶标法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IgG抗体。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研究组间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阳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共500名完成免后采血儿童纳入免疫原性分析,535名儿童纳入安全性分析。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37%,轻度不良事件最多。局部与全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7%和20.00%。局部不良事件的症状以接种部位发红为主,全身不良事件以发热症状为主,其次为咳嗽、皮疹、流涕等。在4~6岁进行1剂MMR疫苗加强免疫后,麻疹抗体、腮腺炎抗体与风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9%以上,3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仅腮腺炎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麻疹与风疹抗体相关结果均无差异。免前阴性者的麻疹、腮腺炎及风疹抗体GMC均低于免前阳性者。结论 在4~6岁儿童中进行MMR疫苗的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在4~6岁之间的加强免疫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公司研制的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安全性。方法 对接种MMR疫苗和接种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的8月龄以上儿童进行接种副反应观察。结果 156人接种MMR者仅5人发热,其中1人伴皮疹,未发现明显局部反应和异常反应,接种反应率仅3.2%。另3种单价苗319人次接种,发热24人次,其中5人次伴皮疹,接种反应率7.5%。结论 北京“天坛生物”的MMR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唐金凤  侯文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49-26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11年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名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G抗体测定。结果免后麻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100%,GMT 1∶1 385.52;风疹抗体阳性33人,阳性率82.50%,GMT 1∶31.18。结论该区现行的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麻疹成分免疫原性好,风疹成分免疫效果较差,应进行风疹疫苗复种弥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预防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川崎病的病例进行调查诊断,为今后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召集专家组专家进行分类诊断。结果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现有资料,该儿童所患川崎病与接种疫苗无明确因果关联,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应对此类事件,需科学解答,及时应对,规范处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评估疫苗免疫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与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对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甲肝易感者分两组,分别接种国内A、B两厂家甲肝疫苗,一部分接种者同时在对侧上臂接种了麻疹疫苗,一年时所有观察对象均又加强了一剂甲肝疫苗,于每次疫苗接种后24、48、72h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一年半时检测接种对象血清标本中的抗-HAV。结果甲肝及麻疹疫苗接种后未见明显副反应。B厂家苗联合免疫组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高于单纯甲肝疫苗接种组,A厂家苗组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甲肝疫苗与麻疹疫苗联合免疫安全性好,接种后不会降低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有效地应用疫苗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风疹,方法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并于3年后进行免疫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结果 儿童在接种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后3年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83.50%,保护率为97.94%。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应扩大对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安全性。方法:以我省某县的7个乡镇作为观察现场,以本现场的3-6岁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共有1208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对照组给予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情况。结果:共检测了206例儿童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免疫后的GTM显著高于免疫前,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接种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R效果更为显著。常规接种MMR的604例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有1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17%;接种MR的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3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免疫效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接种使用。  相似文献   

14.
麻疹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均已被广泛使用多年 ,实践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是降低儿童麻疹和乙脑发病率及预防其感染的有效制剂。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新近研制的麻疹 乙脑二联减毒活疫苗已获国家药审机构批准进行一期临床观察。为研究该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 ,由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绵阳市涪城区卫生防疫站 ,于 2 0 0 1年 10~ 12月对该疫苗进行了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所属的 3个乡 1~ 2岁年龄组和 2岁以上年龄组未接种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9~2012年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后,疫苗相关麻疹病例(vaccine-associated Measles Case,VAMC)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VAMC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北京市2009~2012年通过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VAMC定义进行分类诊断,使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基因并测序,鉴别麻疹疫苗病毒与野病毒,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VAMC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2009~2012年共报告VAMC52例,年发生率为3.0/10万剂~7.3/10万剂,51例为接种首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的小月龄婴儿,VAMC呈现时间均匀分布而无地区聚集性的特征,所用疫苗均为合格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和疫苗批号均无聚集性。部分VAMC采集病原学标本基因分型为疫苗株A基因型。结论VAMC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麻疹野病毒感染有所不同。在鉴别诊断方面,应对于接种MCV后一段时间发生出疹性疾病的病例开展病原学标本基因分型,为VAMC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北京市儿童6岁龄复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的免疫原性,评价该剂疫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和门头沟区14个接种门诊选择75名8-9月龄已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8-23月龄已接种1剂MMR、未患过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72-83月龄儿童,复种1剂MM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疫前后血清麻疹、风疹和流腮Ig G抗体。结果 75名观察对象MMR免疫前和免疫后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7%和100%、93.33%和98.67%、94.67%和100%(Fisher's精确概率法,P=0.120、0.209、0.120),抗体中位数浓度分别为756.19m IU/ml和1 077.13m IU/ml(Z=-6.00,P0.001)、48.08U/ml和91.86U/ml(Z=-6.78,P0.001)、501.70U/ml和2 374.14U/ml(Z=-7.53,P0.001);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00%、6.67%、53.33%。结论儿童6岁龄接种MMR能显著提高流腮抗体水平,有利于降低流腮发病率,因此该剂疫苗仍有必要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的安全性,为疫苗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Ⅰ、Ⅱ、Ⅲ期进行,分别选择7~15岁、8~18月龄儿童接种沪MMR,同时设进口MMR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作对照,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Ⅰ期7~15岁的11名接种沪MMR疫苗后,仅发生局部弱反应为27.3%;8~11月龄26名儿童接种沪MMR疫苗后,发热率和皮疹率分别为11.5%和15.4%,其中高热率为3.8%.Ⅱ、Ⅲ期观察1 188名8~18月龄儿童,沪MMR疫苗发热率为11.76%,皮疹率为3.64%,局部反应率为0.44%,其他反应率为0.33%.与对照疫苗比较,仅沪MMR疫苗发热率高于腮腺炎疫苗及风疹疫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沪MMR疫苗具有与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及进口MMR疫苗相同的免疫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开始,计划免疫用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病毒滴度增至3.31gCCID50/ml,接种剂量增至0.5ml/剂次^[1]。在此接种剂量下很多接种医生反应儿童接种疫苗后较之前反应明显增多^[2]。为此我院从2006年至2007年两年间进行了MV接种后的临床反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初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区辖各社区8月龄麻疹疫苗接种对象59人,在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采集手指末梢血检测麻疹IgM抗体,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结果 免前阳性率1.72%,免后阳性率98.30%,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4倍增长56人,占96.55%.结论 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对8月龄婴儿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择8~9月龄未接种过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健康儿童共77名,随机分别接种国产MMR疫苗40名和国产对照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MR)37名,观察接种后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的IgG抗体水平。结果 77名观察对象全身反应率为6.49%,未观察到局部反应。2组疫苗免疫后麻疹抗体阳转率均为100%,MMR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87.50%,风疹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50%和86.49%。2组疫苗免疫后麻疹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1714.63、和1 117.54IU/ml,抗体平均增长约627.72和12 870.35倍;MMR组腮腺炎抗体平均浓度为3 313.81U/ml,抗体平均增长分别约24.32倍;风疹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40.63和44.22IU/ml,抗体平均增长分别约40.63和44.22倍。2组间麻疹和风疹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浓度和平均增长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风疹抗体同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R疫苗对8月龄婴儿的安全性、免疫原性良好且能提供额外的腮腺炎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