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8岁.2007年12月右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后首次在当地就诊.病例记载视力右眼0.2,左眼1.5.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右眼Coats病"并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次,但下方渗出区未形成有效激光光凝斑.此后患者未再进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8岁.2007年12月右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后首次在当地就诊.病例记载视力右眼0.2,左眼1.5.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右眼Coats病"并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次,但下方渗出区未形成有效激光光凝斑.此后患者未再进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4岁.因右眼握力器弹伤6年,视力下降1个月入院.患者6年前眼部受伤后曾在外院诊断为视网膜裂伤并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检查:视力:右眼数指/10 cm,左眼1.5.右眼房水混浊(++),虹膜震颤,晶状体脱位.眼压4.5 mm Hg(1 mm Hg=0.133 kPa).间接检眼镜检查见右眼全视网膜呈青灰色隆起,颞上方可见1个约1个视盘直径(PD)大小的马蹄形视网膜裂孔.  相似文献   

4.
女娲补天     
刘帅帅 《眼科学报》2021,(2):127-127
糖尿病患者通常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眼底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反复视网膜出血、渗出改变,而目前眼底周边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方法之一。该例患者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再次发生出血,玻璃体积血明显,给予欧堡检查得出此眼底图像(图1)。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的视网膜犹如被反复修补的天空,然而颞上方再出血犹如天空再次出现的一处裂缝,下方横条形出血宛如“飞天女娲”,手捧着五彩石准备修补这一天空中突然出现的漏洞,挽救善良的人类,这图像不也正预示着我们眼科医生就是这部分糖尿病患者心中的女娲,尽我们最大能力来治疗他们眼底的疾患,挽救他们的最后一丝光明!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个月.因"早产、低体重"于2011年3月8日来我院早产儿门诊行眼底病筛查.患儿为双胎之一,顺产,出生胎龄为28周,体重960 9.有吸氧史,患儿母亲否认孕期疾病及服药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间接检眼镜检查显示,双眼眼底2区周边部视网膜嵴及嵴上新生血管形成并伴轻度附加病变,连续大于5个时钟位(图1).左眼视盘偏颞下方见大小约7 mm×8 mm片状黄白色脉络膜缺损区(图2).诊断:双眼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区3期伴附加病变;左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4月10日采用810 nm激光机(法国BVI光太公司),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输出系统,对双眼眼底病变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参数:能量150~350 mW,时间0.2s,激光点数2100点.治疗后20 d后复查,双眼周边视网膜可见部分激光遗漏区(图3),给予补充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参数:右眼,能量200~250 mW,时间0.2s,激光点数50点;左眼,能量225~280mW,时间0.2s,激光点数206点.2个月后随访,双眼眼底后极部血管走行自然,大血管、视盘和黄斑等重要结构正常,周边部视网膜激光光斑清晰并融合,左眼脉络膜缺损区无明显改变(图4).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8岁.无明显诱因"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1周"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年,双眼滴用布林佐胺和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2次/d,眼压控制在16~18 mm Hg(1 mm Hg=0.133 kPa);2年前右眼因"颞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眼底出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最好视力0.7.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4岁.因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1年于2012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1.0;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晰,黄斑部可见环形硬性渗出和水肿,拱环下半毛细血管异常扩张,黄斑中心凹正下方0.5、3.5个视盘直径(DD)处分别可见小动脉瘤样扩张(图1,2);视盘颞上方视网膜下黄白色不规则隆起渗出,约2.0 DD大小,高达2个屈光度,其上及视盘正上方周边部视网膜小血管不规则局部扩张,并可见出血和红色动脉瘤样病灶,部分血管闭塞(图3);其它部位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早期病灶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不同大小血管瘤呈强荧光,出血及硬性渗出遮蔽荧光;周边部可见约4.0 DD大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晚期瘤体及异常血管荧光渗漏着染.视盘颞上方病灶区大片强荧光渗漏(图4~6),黄斑区弥漫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正常.临床诊断:成人Coats病.建议行激光光凝治疗,但因患者依从性差而未执行.  相似文献   

8.
陈祥雷  陶黎明  徐媛  周全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268-2271
目的:观察532 nm眼底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患有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经门诊确诊为重度NPDR患者120例22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口服和血明目片3mo,而对照组只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观察光凝术后的1、2、3 mo时两组患者视功能、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光凝术后3 mo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光凝治疗术后1、2 mo时,治疗组患者患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术后3mo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眼视功能指标之间却无显著性区别,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眼底渗出、视网膜出血以及水肿消退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NPDR患者采用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有效地缩短患眼视功能指标恢复速度,并可以促进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的吸收速度,减少激光继发再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冷凝与光凝结合治疗Coats病并发症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0岁。 1999年 9月因右眼视力减退 2月来我院就诊。检查 :右眼视力 0 .2 ,眼前节 (一 ) ,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 :视网膜广泛出血 ,硬性渗出及新生血管 ,眼压 Tn,FFA确诊为 Coats病 ,门诊给予对症治疗。 1999年 11月 3 0日再次来诊 ,右眼视力 0 .0 1,结膜混合充血 ,虹膜及前房角布满新生血管 ,瞳孔直径 6mm ,对光反应迟钝 ,玻璃体出血。眼底 :视盘边界不清 ,视网膜水肿、大片出血及渗出 ,下方视网膜浅脱离 ,眼压 5 0~ 60 mm Hg(1k Pa=7.5 mm Hg)。入院诊断为右眼 Coats病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4岁.因左眼眼前黑影伴视力下降2周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左跟视力0.1,矫正不能提高.眼前节正常,玻璃体色素样混浊,除下方外视网膜球形脱离,上方赤道区一约2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马蹄孔,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红润.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全脱离1~5 mm,伴各方位脉络膜脱离1~2 mm.右眼视力及眼底检查正常.诊断: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局部麻醉下给予左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手术中重水压平视网膜,激光封闭上方裂孔,14% C3F8眼内填充,手术后保持俯卧位.手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数指/眼前,角膜透明,前房少量血性渗出,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腔4/5气体,视网膜平伏,指测眼压正常.手术后第2天,眼部情况同手术后第1天,患者无特殊主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岁.因双眼突然视力下降3d于2011年12月27日来我院就诊.无既往史和家族史,无其他全身疾病病史.该患者1周前被诊断为"猩红热",期间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和维生素C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1,均不能矫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双眼可见前房闪辉(+).散瞳后行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显示,双眼后极区视网膜水肿,视盘轻度充血、水肿,广泛性视网膜血管旁渗出物,形成类似挂满冰霜树枝的视网膜血管鞘,白色渗出样浸润从后极直达周边部,视网膜动脉和静脉均受累,以静脉受累为重,黄斑水肿,右眼上方视网膜可见小片状出血,左眼黄斑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可见小片状出血(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广泛荧光渗漏,视盘边界不清,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荧光渗漏,晚期血管壁染色,视盘着染(图2).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显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呈浆液性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可见多个囊腔,视网膜增厚(图3).临床诊断: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VTR)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的VTR患者17例1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患者行光动力治疗(PDT),7例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时发现VTR予以病理检查和病灶部位激光光凝治疗。 结果 17例患者17只眼眼底均有单个或多个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均同时伴有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占100%;伴出血者10只眼,占58.82%;伴视网膜脱离者5只眼,占29.41%。渗出累及黄斑区者9只眼,占52.94%;合并玻璃体积血1只眼,占5.88%。肿瘤位于颞下象限者8只眼,占47.06%;位于颞上象限者7只眼,占41.18%;鼻上下象限各1只眼,分别占5.98%。B型超声检查显示16只眼肿瘤位于视网膜上。FFA检查发现瘤体血管早期即发生明显的荧光素渗漏。1例患者经PDT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7例激光光凝的患者中,2例肿瘤缩小,1例渗出减少。 结论 VTR的临床特征是眼底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伴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 B型超声和FFA检查有助于确诊。PDT和激光光凝治疗对控制病变有效,但对视力提高无明显帮助。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77-18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成人Coats病1例,并探讨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方法:病例报告。结果:马来西亚63岁糖尿病患者1例,男,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a,视力指数/2英尺,而左眼最佳矫正视力为6/12。右眼眼底表明颞侧后极部出现广泛的视网膜渗出物,可累及黄斑区和鼻侧视盘。异常分布的多区域血管位于黄斑颞侧且呈衰减趋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在视网膜渗出区域且有荧光素渗漏现象存在。左眼表现正常。根据临床和FFA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成人Coats病,右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后6mo,患者的视力保持在6/120并出现视网膜最小限度的回退。结论: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是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重要诊断依据。渗漏区域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防止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大动脉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结果 12例患者中,初诊视力平均0.42,眼底出血均伴有黄白色渗出,10例通过FFA确诊,表现为动脉扩张伴管壁荧光渗漏,周围深层出血遮蔽荧光,中期管壁渗漏不断增强,后期呈强荧光团,管壁毛边状;2例通过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确诊,显示视网膜大动脉病损和动脉壁相连;8例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个月FFA未见异常.结论 视网膜大动脉瘤通过眼底观察和眼底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成人Coats病1例,并探讨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方法:病例报告。结果:马来西亚63岁糖尿病患者1例,男,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a,视力指数/2英尺,而左眼最佳矫正视力为6/12。右眼眼底表明颞侧后极部出现广泛的视网膜渗出物,可累及黄斑区和鼻侧视盘。异常分布的多区域血管位于黄斑颞侧且呈衰减趋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在视网膜渗出区域且有荧光素渗漏现象存在。左眼表现正常。根据临床和FFA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成人Coats病,右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后6mo,患者的视力保持在6/120并出现视网膜最小限度的回退。结论: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是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重要诊断依据。渗漏区域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防止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明确有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LASIK术前行散瞳后详细的眼底检查,对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和(或)伴有裂孔者72例(86眼)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波长532 nm,光斑大小50~300μm,曝光时间0.2~0.25 s.功率100~300 mW.激光光凝后1个月,检查眼底周边激光光斑反应情况,并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9~12个月,复查眼底、视力等情况.结果 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1个月后,病变区周围激光光斑反应良好,无中心视力下降.LASIK术后1年,未发现视网膜变性加重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年后裸眼视力4.6~4.8者4眼,4.9~5.0者82眼.结论 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5岁.因"5 min前激光射入右眼,右眼立即视物不清"就诊.5 min前维修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Nd:YAG)机时激光意外发射,激光发射器距离眼球约1 m,激光机波长1064 nm、能量500 mJ、光斑直径2 mm、脉冲8 ns、频率125 Hz.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不能矫正,左眼-2.75 DS矫正1.0,右眼轻度睫状充血,黄斑部可见1. 5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水肿,其裂孔处出血呈柱状,缓缓流下沉积于下方血管弓视网膜表面,下方玻璃体积血(图1).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6岁,因右眼视物变小3年来我院就诊.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1.0,双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检查右眼视盘颜色正常,视网膜血管稍细,后极部色素不均,黄斑部可见皱褶样反光,中心凹反光消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早期即可显示自视盘颞侧向下方视网膜"河道状"透见荧光,中心凹颞上方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微渗漏,晚期扩散.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5岁.因"5 min前激光射入右眼,右眼立即视物不清"就诊.5 min前维修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Nd:YAG)机时激光意外发射,激光发射器距离眼球约1 m,激光机波长1064 nm、能量500 mJ、光斑直径2 mm、脉冲8 ns、频率125 Hz.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不能矫正,左眼-2.75 DS矫正1.0,右眼轻度睫状充血,黄斑部可见1. 5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水肿,其裂孔处出血呈柱状,缓缓流下沉积于下方血管弓视网膜表面,下方玻璃体积血(图1).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因"5 min前激光射入右眼,右眼立即视物不清"就诊.5 min前维修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Nd:YAG)机时激光意外发射,激光发射器距离眼球约1 m,激光机波长1064 nm、能量500 mJ、光斑直径2 mm、脉冲8 ns、频率125 Hz.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不能矫正,左眼-2.75 DS矫正1.0,右眼轻度睫状充血,黄斑部可见1. 5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水肿,其裂孔处出血呈柱状,缓缓流下沉积于下方血管弓视网膜表面,下方玻璃体积血(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