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和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变化及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和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稳定期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及不同肺功能分级AECOPD患者血清PGRN、sCD163水平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变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ECOPD患者血清PGRN和sCD163与FEV1、FVC、FEV1/FVC的关系。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将80例AECOPD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ECOPD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GRN、sCD163对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和稳定期组血清PGRN、sCD163水平更高,FEV1、FVC、FEV1/FVC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诊治的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AECOPD组(68例)和COPD稳定期组(51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GDF-15、CXCL12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收集3组肺功能结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结果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和CAT评分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5)。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AECOPD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组(P<0.05)。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CXCL12对AECOPD的诊断价值优于PCT。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GDF-15、CXCL12水平上升,与肺功能和CAT评分密切相关,GDF-15和CXCL12可作为老年AECOPD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炎症及肺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及经正规治疗5~10d进入稳定期时血清hs-CRP水平,并于稳定期检测患者肺功能,分析稳定期hs-CRP水平与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关系。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46.21±36.10),(8.49±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血清hs-CRP和FEV1%无相关性(r=-0.045,P=0.73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评估气道细菌感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斌  解晨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4):466-468,472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病情的诊断与分级,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武警兵团总队医院进行COPD治疗的230例患者分为观察A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162例]和观察B组(COPD稳定期,68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的肺功能、IgE、hs-CRP水平,比较不同分级AECOPD患者间的IgE、hs-CRP水平,分析COPD患者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IgE、hs-CRP水平在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A组间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6,P=0.016;F=4.522,P=0.0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在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A组间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2,P=0.030;F=-3.351,P=0.037)。AECOPDⅠ级、Ⅱ级、Ⅲ级患者IgE、hs-CR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53,P=0.013;F=-4.652,P=0.011)。AECOPD患者中,肺功能分级与IgE、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19,P=0.028;r=0.341,P=0.019)。COPD患者中,FEV1%pre与IgE、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653,P=0.031;r=-0.439,P=0.028);FEV1/FVC与IgE、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73,P=0.042;r=-0.392,P=0.017)。结论AECOPD、COPD稳定期患者的IgE、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IgE、hs-CRP对于COPD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脂联素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男性患者30例,其中AECOPD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5例;COPD稳定期男性患者30例,其中COPDⅡ级13例,Ⅲ级13例,Ⅳ级4例;男性体检者健康对照30例.收集所有入选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病程等资料,测定其肺功能,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入选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E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 pred)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的FEV1%pred、FEV1/FV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RV% pre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的血清脂联素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的血清脂联素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pred(r=-0.826,r=-0.729,P均<0.01)和FEV1/FVC%(r=-0.624,r=-0.661,P均<0.01)均呈负相关,与RV%pred呈正相关(r=0.715,r=0.902,P均<0.01).结论 脂联素参与了COPD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作为COPD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设为AECOPD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PCT、CRP、IL-6及TNF-α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PCT、CRP、IL-6及TNF-α在AECOPD组、COPD组及对照组中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FEV1%及FEV1/FVC均低于COPD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高于COPD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炎症因子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病情稳定者,且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此类指标有助于判定病情、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同步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 44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 41例和健康对照组45例,检测血清TNF-α、IL-8浓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分析TNF-α、IL-8与VEGF与肺功能指标及病情变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OPD组、AECOPD组血清TNF-α、IL-8及VEGF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TNF-α、IL-8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P 0. 05),VEGF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P 0. 05); 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8及VEGF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最大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CV)和FEV1%呈负相关,VEGF与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TNF-α、IL-8及VEGF等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及加重期具有重要意义,并与肺功能下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5月收治的216例COPD患者为COPD组,根据不同病情分为稳定期组121例,急性期组95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血清指标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COPD发病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各组血清PGRN、GDF-15和NLRP3炎性小体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指标对COPD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呼吸道疾病史、化学品暴露或职业粉尘、吸烟为CO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急性期组血清PGRN、GDF-15和NLRP3炎性小体水平高于稳定期组,稳定期组血清PGRN、GDF-15和NLRP3炎性小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FEV1/FVC、FVC、FEV1低于稳定期组,稳定期组FEV1/FVC、FVC、FEV1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PGRN、GDF-15和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FEV1/FVC、FVC、FEV1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除PGRN+GDF-1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PGRN+NLRP3炎性小体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PGRN+GDF-15+NLRP3炎性小体联合检测外,PGRN+GDF-15+NLRP3炎性小体联合检测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联合检测。结论COPD患者血清PGRN、GDF-15和NLRP3炎性小体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COPD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选取13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的不同分为COPD稳定期组(n=52)、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n=44)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组(n=40)。分析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过敏史、COPD病程、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肺部听诊及CT检查结果]、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总免疫球蛋白E(IgE)、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实验室指标。结果ACOS组年龄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首发症状为气促者、肺部干湿啰音者比率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肺部仅有湿啰音者和肺部CT见肺气肿、肺大疱者比率低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肺部CT见肺气肿、肺大疱者比率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FEV 1、FVC、FEV 1/FVC、pa(O2)低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FeNO、WBC、IL-6、TNF-α、CRP、总IgE、pa(CO2)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FEV 1、FVC、FEV 1/FVC、pa(O2)低于COPD稳定期组,WBC、IL-6、TNF-α、CRP、总IgE、pa(CO2)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FEV1、FVC、FEV1/FVC、总IgE是ACO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或P<0.01)。结论COPD进展性疾病AECOPD、ACOS的临床特征与COPD稳定期具有一定差异,临床应重点关注COPD稳定期患者的年龄、肺功能情况,有效防控COPD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41/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O2)]、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噻托溴铵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CX3CL1/FK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106例COPD患者,按是否合并肺气肿分为COPD合并肺气肿组(n=46)和COPD组(n=60),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随访28 d,根据预后将COPD合并肺气肿组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6),检测血清CX3CL1/FKN、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肺功能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分析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水平对COPD合并肺气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OPD合并肺气肿组治疗前后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高于COPD组,FEV1、FVC、FEV1/FVC低于COPD组(P<0.05);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与FEV1、FVC、PEV1/FVC呈负相关(P<0.05);生存组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是影响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联合预测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血清CX3CL1/FKN、IL-6、TNF-α、CRP水平呈高表达,可能是引起肺功能下降的因素,且对预后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小窝蛋白 -1(caveolave-1,Cav-1)及趋化因子 C-X-C基元配体 12(chemokine C-X-C ligand 12,CXCL1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期间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15例 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是否并发 PH分为非 PH组 (NPH组 ,70例 )和 PH组 (45例 )。另选取 4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Cav-1和 CXCL12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测 ,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治疗前的 1s 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predicted value,FEV1/Pre), FEV1占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百分比 (FEV1/FVC)。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所有 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二氧化碳分压 (PCO2)、氧分压 (PO2)、B型脑利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等,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 COPD并发 PH的相关性。结果 在对照组 ,NPH组和 PH组中 ,血清 Cav-1和 CXCL12水平分别为 10.37±2.28,7.23±1 .72,4.81±0.90μg/L和 65.74±12.27, 175.36±26.19, 270.33±43.79pg/ml,与对照组比较 ,NPH组和 PH组的 CXCL12水平明显增高 ,且 PH组增高更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 ,NPH组和 PH组的 Cav-1水平则明显降低 ,且 PH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3.71~ 130.67,均 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 ,NPH组和 PH组的血清 Cav-1及 CXCL12水平分别呈负相关性 (r=-0.813,-0.827, 均 P <0.01),NPH组的 CXCL12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正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负相关性。 NPH组的 Cav-1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负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正相关性( rCXCL12=0.845,0.810,0.807,0.783,-0.799,-0.775和 -0.793,均 P<0.01;rCav-1=-0.853,-0.828,-0.816,-0.792,0.763,0.803,0.822,均 P <0.01)。PH组的 CXCL12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正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负相关性。 PH组的 Cav-1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负相关性,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正相关性( rCXCL12=0.839,0.816, 0.817,0.806,-0.782,-0.785,-0.809,均 P<0.01;rCav-1=-0.862,-0.821,-0.819,-0.797,0.782,0.811,0.829,均 P <0.01)。结论 血清 Cav-1及 CXCL12水平的差异性变化可能与 COPD患者 PH的形成有关,调节 Cav-1及 CXCL12水平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缓解 COPD病情进展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62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2组干预前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PaO2、SaO2、VC、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改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其与BODE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2例稳定期COPD患者、22例正常对照进行肺功能检查、肺CT检查,比较HRCT的肺功能成像参数与PFT检查、BODE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的深吸气容积(Vin)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气容积(Vex)及像素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ex和Vin均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占预计值%无相关性(P>0.05),与BODE评分亦无相关性(P>0.05),Vex/Vin与BODE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无相关性(P>0.05),呼气相像素指数(PI-910ex)与FEV1占预计值%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PI-910ex与BODE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吸气相像素指数(PI-960in)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BODE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肺功能测定,尤其在深呼气相,以-910Hu做为界定肺气肿与正常肺组织的阈值时的像素指数(PI-910in)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BODE评分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分期及不同分级血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肺功能损害程度与CRP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2例,入院时及经治疗病情好转进入缓解期出院前均进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1秒率(FEV1/FVC)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测定;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CRP浓度.同时,选择1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测定.结果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CRP浓度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增高[(6.283 ±3.168)mg/L与(0.134±0.040)mg/L,t=4.12,(P<0.05)],COPD急性加重期Ⅳ级患者增高最明显,但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比缓解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83±3.168)mg/L与(4.104±1.013)mg/L;t =4.35,P<0.05].COPD患者肺功能FEV1变化与血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618,P<0.05),FEV1/FVC变化与血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629,P<0.05).PaO2与血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605,P<0.05),PaCO2与血CRP浓度变化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 CRP浓度的增高可能与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但是CRP作为COPD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独立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干部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高龄男性COPD患者195例,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比较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正常组)与异常患者(减低组)的肺功能,比较肺功能不同分级程度患者(轻、中、重、极重组)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195例高龄男性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浓度减低组与正常组相比FEV1、FEV1/FVC降低明显[(53.67±5.36)%与(57.49±6.09)%、(59.31±6.36)%与(62.05±4.77)%;t值分别为3.582、2.981,P均<0.01)].肺功能分级各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59、1.873,P均<0.05),其中轻度组与重度组T3、FT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肺功能分级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合并甲状腺激素浓度减低的高龄男性COPD患者与无甲状腺功能障碍者相比肺功能下降明显,且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肺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联合吸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以评估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A组)30例,噻托溴铵组(B组)30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C组)30例。采用肺功能仪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预计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EVl、FEVl/FVC、FEVl%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组患者治疗2周后FEVl、FEVl/FVC、FEVl%预计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c组治疗2周后FEVl、FEVl/FVC、FEVl%预计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中等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能更有效地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