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前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在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47株、铜绿假单胞菌5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10种抗菌药物的MIC;同法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和水解酪蛋白胨(MH)培养基上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试验结果。结果 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分别是17.10%和14.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高达78.70%。5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0.75%;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达71.70%。在低碱性氨基酸的培养基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酶烯类药物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重要药物。由于碱性氨基酸的浓度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使用MH培养基检测时被低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对6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检测,对其中2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酶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碳青霉烯酶VIM、IMP、OXA-23和OXA-24,SDS-PAGE方法研究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6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亚胺培南耐药25株,占41%;20株亚胺培南耐药菌中,ESBLs和AmpC酶阳性株分别为10株(50%)和20株(100%),PCR扩增VIM、IMP和OXA-24均阴性;OXA-23基因扩增显示19株(95%)阳性,PCR产物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为OXA-23;与敏感株相比,部分菌株存在22、29、33kD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黏菌素单药及其与舒巴坦联合用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2年抗菌药物耐药趋势监测研究(SMART)监测美罗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3株、美罗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21株,采取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所有组合体外均未出现拮抗作用,头孢哌酮、替加环素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效应以协同作用为主,FIC指数≤0.5的菌株分别达56.8%及50.0%;亚胺培南、黏菌素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和部分协同作用,FIC指数1的菌株分别占61.4%和52.3%;头孢他啶和舒巴坦联合应用则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FIC≥4的菌株占63.6%。结论 5种联合用药组合中,头孢哌酮与舒巴坦联合用药的体外协同作用效果最好,尤其对碳青霉烯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可增强其体外抗菌活性;亚胺培南、替加环素与舒巴坦联合用药可增加对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对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可考虑联合应用亚胺培南/舒巴坦、替加环素/舒巴坦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及耐药基因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我院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和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用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头孢菌素酶(AmpC酶),用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90%对亚胺培南敏感;2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74%中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6%以下。2株菌(6%)单产ESBL;93%菌株高产AmpC酶,其中19%菌株同时产ESBL。所有菌株blaTEM、aacA4和gyrA基因均为阳性;96%菌株ampC基因为阳性;2株菌同时携带blaFER和blaOXA-23,型基因,另有1株菌blaOXA-23,基因阳性。结论 同时携带blaTEM、ampC、aacA4和gyrA突变以及blaFEM、blaOA-23等多种耐药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6-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的分布,动态观察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06~2008年本院17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结果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痰标本检出率最高(86.0%)。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少数药物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高达60%以上。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规范的连续的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和碳青霉烯酶型.方法 收集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包括OXA-23,OXA-24,OXA-58,IMP和VIM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同源性.结果 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8.5%),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耐药率均为53.6%,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9.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0%;RAPD分型发现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属于6个型,其中以A型(8株)、D型(20株)和F型(6株)3个型为主.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33株携带 OXA-23组基因,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克隆播散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OXA-23型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耐药菌株的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耐药性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临床感染患者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526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取细菌DNA进行PCR扩增,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52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6%(61/52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均能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ADC、OXA-51、Ampc、OXA-23、TEM、CTX-M-2、PER、SHV、NDM-1阳性率分别为96.70%、95.08%、95.08%、72.13%、58.00%、3.28%、1.64%、1.64%、1.64%,未检出的基因为OXA-24、OXA-58、CTX-M-1、IMP、VIM。结论桂西地区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能产生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以Ampc、ADC、OXA-51为主,OXA-23、TEM次之。  相似文献   

8.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性及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该院2008年1~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MP、VIM-1、VIM-2、SIM-1、OXA-23、OXA-24、OXA-51、OXA-5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3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有23株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对1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除米诺环素耐药率为9.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51.6%外,其余都在90.0%以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除1株单产OXA-23型外,其余30株均同时产OXA-23型和OXA-66型碳青霉烯酶。结论该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有小范围暴发流行的可能;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极高;同时产OXA-23、OXA-66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应用WHONET5.0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5株,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及碳青霉烯酶OX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结果该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高到62.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高到58.8%。PFGE分析存在8个克隆;blaOXA-51、blaOXA-23、blaOXA-58阳性的分别为33株(94.3%)、20株(57.1%)和6株(17.1%)。ISAba1相关blaOXA-23是碳青霉烯酶主要的存在形式。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该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最高,并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及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9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PCR扩增耐药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产酶菌株同源性.结果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有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为主94株(66.7%)、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敏感46株(32.6%)、亚胺培南敏感和美罗培南耐药仅1株(0.7%).但其他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小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黏质沙雷菌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仅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为EDTA协同试验阳性(2.8%),其余菌株均为EDTA协同试验阴性.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显示,4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产VIM-2型金属酶;34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30株(88.2%)产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OXA23型27株(79.4%),OXA24型13株(38.2%),OXA66型23株(67.6%).并且22株(64.7%)细菌同时产生一种以上的OXA型碳青霉烯酶.7株洛菲不动杆菌全部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1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黏质沙雷菌均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其中6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同时具有IMP-8新亚型金属酶.PFGE结果显示,3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PFGE谱型共有15种,其中有14株属于A型,7株属于B型;7株洛菲不动杆菌不属于同一克隆;4株产VIM-2型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不属于同一PFGE谱型;11株柠檬酸杆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5株肺炎克雷伯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而且产生多种碳青霉烯酶,并在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产酶克隆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κ—B法筛选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同时耐药菌株,E—test法检测产金属伊内酰胺酶菌株,最后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同时耐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者34株,占11.3%(34/300);其中检出产金属伊内酰胺酶15株,占5.0%(15/300),产酶株分布较为集中,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等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部分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伊内酰胺酶检出率升高,产酶株的多重耐药较严重,应高度重视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572株革兰阴性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572株革兰阴性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检出率居前5位的菌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株(24.8%)、大肠埃希菌101株(17.7%)、肺炎克雷伯菌96株(16.8%)、鲍曼不动杆菌73株(12.8%)、阴沟肠杆菌35株(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43.6%和3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高达47.9%。结论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23、OXA-24、OXA-58、IMP和VIM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6.9%,且亚胺培南耐药组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21株PCR扩增出OXA-23基因,2株扩增出VIM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7.5%和8.3%,OXA-24、OXA-58、IMP基因均未检出;PCR产物测序表明与Genbank相关基因同源性为100%.结论 该院亚胺培南耐药鲍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的产生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明确我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2月分离的95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接合试验、质粒抽提及Southern杂交完成亚胺培南耐药基因定位。结果 9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7.9%、30.2%,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1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95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10个临床科室,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PFGE分型共分为6型,以A、B型为主。碱裂解法反复抽提均未得到质粒,多次接合试验未成功。Southern杂交证实A、B克隆的oxa-23耐药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约220kb、200kb大小的ApaI酶切片段上。结论 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我院多个科室播散,且以A、B克隆为主。oxa-23耐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5.
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药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度,协同法过筛试验检测金属B内酰胺酶(MBL)。结果2000-2004年分离的2829株不动杆菌属的主要来源为痰。抗菌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一舒巴坦,ICU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P〉0.05)。除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氨曲南外,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分别在40%和20%以下。15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以往作用较好的药物的耐药率增高更为显著。从我院2004年1—9月分离的3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细菌产MBL。结论门诊患者、非ICU患者、ICU患者所分离的不动杆菌耐药率间存在差别,对临床经验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产MBL可能是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亚胺培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14株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和威尔斯亲王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4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2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头孢哌酮一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9.5%-73.4%。上海菌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氨苄西林一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嚼唑的耐药率均高于香港菌株。其他抗生素耐药率相似。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需提醒临床医生慎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其基因周围环境。 方法:对10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他啶与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筛选金属酶,多重PCR同时检测6种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同时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上游插入序列。 结果:协同试验未检出产金属酶菌株。所有菌株都携带OXA-51-like基因,87株(86.1%)OXA-23-like基因阳性,2株OXA-24-like基因阳性,OXA-58-like基因与金属酶基因全为阴性。85株OXA-23-like基因上游检测到插入序列ISA ba1,OXA-51-like基因上游未检测到ISA ba1。 结论:OXA-23和OXA-51组β-内酰胺酶基因是本组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OXA-23组碳青霉烯酶基因与插入序列 ISA ba1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XA碳青霉烯酶基因。WHONET5.4统计软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至80.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至83.5%。blaOXA-23及ISAba1相关blaOXA-23阳性率均从25.0%升至97.1%。未检测到blaOXA-24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该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可能与ISAba1相关blaOXA-23的扩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1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测定细菌对各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通过等电聚焦电泳、三维试验及抑制试验、PCR、克隆测序等方法分析其碳青霉烯酶型.结果 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等电点为7.2,PCR方法及克隆测序证实为OXA-58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河南地区存在含OXA-58型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和威尔斯亲王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4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2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9. 5% ~73. 4%。上海菌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高于香港菌株。其他抗生素耐药率相似。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需提醒临床医生慎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