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 94例MHD患者均行超声心动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PAH组和非PAH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MHD合并PA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4例MHD患者中合并PAH38例(40.42%)。PAH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AH组,胱抑素C(Cys C)、i PTH水平明显高于非PAH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高Cys C(OR=1.662)、高i PTH(OR=0.003)是MHD患者合并PAH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MHD患者PAH的发病率较高,高Cys C、高i PTH是MHD患者合并PAH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 C的水平与PAH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MHD患者PAH新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左心衰竭(LHF)患者肺动脉压(PAP)、血清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冠心病LHF患者,其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BNP、ET-1,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用三尖瓣最大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压(PAP)。结果患者血清BNP、ET-1及LVEDD、PAP均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各检测指标在各级心功能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HF患者血清ET-1水平与PAP呈正相关(r=0.775,P〈0.01)。结论冠心病LHF患者血清BNP、ET-1及PAP明显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检测其血清BNP、ET-1及PAP,对冠心病LHF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室间隔缺损(VSD)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经导管封堵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变化以及西地那非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008年1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并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伴中、重度PAH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贝那普利组及无药物干预组各20例,术后在常规强心、利尿、抗凝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西地那非、贝那普利或无其他药物口服.分析介入封堵术后24 h及3个月时血浆BNP浓度及mPAP的变化.结果 三组术后24 h mPAP均较术前降低,BNP较术前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无药物干预组相比,术后3个月西地那非组及贝那普利组mPAP及BNP均降低,且西地那非组疗效优于贝那普利组(P均<0.05).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成人VSD合并中、重度PAH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西地那非治疗封堵术后PAH疗效优于贝那普利,且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胸痛患者血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因胸痛入院老年患者11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0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23例(SA组)、造影正常22例(C组)。术前均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MPO、血浆BNP。结果与C组比较,ACS组、SA组血MP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ACS组血MPO、BNP水平高于SA组(P均〈0.01)。与术前比较,术后ACS组血MPO、BNP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MPO、BN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二者有助于老年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单纯T2DM(DM组)和120例 T2DM伴 CHD患者(DM+CHD组)进行血清 Cys C、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统计 DM+CHD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结果 DM+CHD组血清 Cys C水平较 DM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血清 Cys C水平越高。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研究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的(PAH)关系,为临床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程度提供参考。方法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为试验组,依据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为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及重度PAH组各20例;另选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右心房、右心室压力、肺动脉收缩压(sPAP)、mPAP与全肺阻力(PVR)。测定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房间隔缺损各PAH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AH组〉中度PAH组〉轻度PAH组〉正常PAH组〉对照组(P〈0.01)。mPA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89,P=0.000),sPA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923,P=0.000),PVR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35,P=0.000)。血浆NT-proBNP浓度67.53 pg/ml对轻度PAH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NT-proBNP浓度146.80 pg/ml对中度PAH组、血浆NT-proBNP浓度235.90 pg/ml对重度PAH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房间隔缺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加,可作为评价PAH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NP)、心房钠尿肽(AN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封堵术治疗的187例V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脏超声测得的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分为A组(Qp/Qs<1.5,98例)与B组(Qp/Qs≥1.5,89例);分别于封堵术当日07∶00及封堵术后24 h、72 h各抽取静脉血5 m 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BNP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NP浓度。结果①B组肺动脉压力较A组显著升高(P<0.05)。②术前B组血浆BNP浓度较A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及72 h两组血浆BNP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72 h虽较术后24 h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③术前两组患者血浆AN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72 h则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A组已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VSD患者血浆BNP及ANP浓度与肺循环血量多少及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术后早期血浆ANP浓度的变化特征,可作为VSD封堵术后远期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并恶液质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与BMI、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将80例心血管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有冠心病(CHD)、HF并恶液质;B组40例有CHD史、HF,无恶液质;C组20例有CHD,无HF。另选14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DP、BNP、左室射血分数,计算其BMI;分析ADP水平与BMI、BNP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ADP、BNP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1),其ADP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7,P〈0.01),与BNP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 HF并恶液质患者血清ADP明显升高,提示ADP水平与HF患者发生恶液质有因果关系;AD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提示BNP可能促进血清ADP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与夜间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夜昼血压比值分为异常组及正常组,检测血清hs-CRP、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算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24h血压。结果夜昼血压比值异常组较正常组hs-CRP、BNP明显升高(P〈0.01)。夜昼血压比值与hs—CRP、BNP、E/A、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96、0.573、0.421、0.493,P均〈0.01)。结论夜间血压异常对hs—CRP、BNP有明显影响,说明夜昼血压比值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较正常患者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更高,心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PAH分为PAH组(n=34)和非PAH组(n=66)。比较两组基础资料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PAH的危险因素,并记录两组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PAH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非PAH组,心电图QRS波、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白蛋白(ALB)、左心房内径(LAD)、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明显高于非P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电图QRS波、NT-pro BNP、ALB、LAD均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PAF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至2023年4月30日,PAH组失访2例、非PAH失访3例,PAH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PAH的危险因素包括: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右房/肺动脉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优越性及操作要点。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7月年合并PH的VSD患者154例,采用右心室切口行VSD修补术者42例作为对照组,经右心房或肺动脉切口行VSD修补术者112例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术后病死率、低心排量综合征发生率、肺动脉危象发生率、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合并PH病例经右房/肺动脉径路治疗可减少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刘存丽  丁红香  陈坚 《山东医药》2007,47(28):13-14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检测81例T2DM患者的Cys 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T2DM患者UAER正常组、微量组及大量组间Cys C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随病情加重,Cys C水平升高。T2DM各组Cys C水平与UAER明显相关(P〈0.05);Cys C诊断DN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6.5%和93.9%。结论T2DM患者早期肾受损时Cys C已有相应变化,并与DN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相关性.方法:62例行导管封堵治疗的CHD患者根据mPAP水平被分为四组:CHD不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组(26例)、CHD合并轻度PAH组(17例)、CHD合并中度PAH组(12例)、CHD合并重度PAH组(7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介入封堵术前后24h及3个月时的血清NT-proBNP浓度的变化并分析介入封堵术前NT-proBNP浓度与mPAP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术前各CHD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mPAP升高而显著升高[健康对照组(34.0±16.8)pg/ml比CHD无PAH组(68.0±20.2)pg/ml比轻度PAH组(116.7±43.5) pg/ml比中度PAH组(273.1±64.2)pg/ml比重度PAH组(326.5±50.2) pg/ml,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62例CHD患者术前血清NT-proBNP浓度与mPAP呈正相关(r=0.604,P=0.002).各组术后24hNT-proBNP浓度较术前升高,但只有CHD不合并PAH组有统计学差异[(98.9±22.1) pg/ml比(68.0±20.2) pg/ml,P<0.05],4组术后3个月NT-proBNP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逐渐升高,可作为先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程度以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血清Cys C的差异;同时按冠心病严重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三组间血清Cys C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Cys C水平糖尿病非冠心病组[(0.83±0.16)mg/L]低于糖尿病冠心病组[(1.06±0.14)mg/L].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Cys C水平不断升高,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ys C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血清Cys C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0).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差异及其与肺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2例,其中急性44例,慢性58例。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将两组患者各自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与高压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急性组hs-CRP(24.0±13.4 mg/L)明显高于慢性组(5.2±4.6 mg/L)(P〈0.01)。急性患者中肺动脉压正常组与高压组hs-CRP无明显差异(P=0.338)。慢性患者肺动脉压正常组hs-CRP(3.3±3.0)明显低于高压组(9.5±4.7 mg/L)(P〈0.05)。慢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组患者hs-CRP水平和肺动脉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慢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肺动脉压显著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用于PTE的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介入封堵手术前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3~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CHD患者59例,其中CHD肺动脉压力正常组21例(A组);CHD合并轻度PAH组20例(B组);CHD合并中度PAH组18例(C组)。介入封堵前后抽取受试者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ACE2水平。结果 介入封堵前,C组血清ACE2低于A、B组[(13.11±1.93)U/L比(21.39±1.04)U/L、(16.65±2.39)U/L,P<0.001];介入封堵后,B组血清ACE2较术前稍有升高[(17.01±2.23)U/L比(16.65±2.39)U/L,P=0.09],C组血清ACE2较术前升高[(13.52±2.19)U/L比(13.11±1.93)U/L,P<0.05]。结论 CHD伴PAH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ACE2水平升高,ACE2是可能CHD伴PAH患者术后治疗策略选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前后心脏血清标记物及心电图的变化及关系。方法检测V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并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心电图(ECG),对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后6hVSD患者较治疗前血清cTnI明显升高(t=12.796,P〈0.01),24h已下降,但仍有统计学意义(t=44.444,P〈0.01),术后48h已恢复至术前水平,hs-CRP术后6h、24h、48h逐渐升高,且升高明显(t6h=55.463,t24h=111.558,t48h=109.831,P值均〈0.05),血清CK、CK-MB、LDH、AST水平无明显变化。部分ECG术后较术前出现新发传导阻滞,多见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病例,但与心肌酶、C反应蛋白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经导管VSD封堵术对患者cTnI、hs-CRP及ECG有一定影响,但cTnI、hs-CRP的变化与ECG的变化关联度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贝前列素钠20μg,每日3次,口服8周。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超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并取当日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及血清NT-pro BN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及血清NT-pro BNP含量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降低患者血浆NT-pro BNP的水平,降低肺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52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14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112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94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检测所有患者血糖、血脂、Cys C水平和肝肾功能等,比较3组间临床特征及Cys C水平差异。结果3组间血清Cys 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C、MCI、AD组血清Cys C水平依次升高。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ys C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r=0.352,0.199,0.177,0.616,0.368,均P<0.05),与MMSE分数、MoCA分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186,-0.237,-0.18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P=0.011,OR=2.120)、年龄(P=0.021,OR=3.401)、病程(P=0.033, OR=3.102)、HbA1c(P=0.010,OR=2.691)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清 Cys C水平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80例AECOPD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3组:正常肺动脉压组19例、轻度PH组37例和中重度PH组2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浆BN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末期右室,左室内径之比(RVDs/LVDs)等检测.结果 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轻度:44.59±3.27mmHg;中重度:67.46±12.44mmHg)、HsCRP(轻度:8.87±1.20mg/L;中重度:12.06±2.01mg/L)、BNP值(轻度:142.37±27.72pg/mL;中重度:191.12±45.82pg/mL)、RVDs/LVDs(轻度:0.64±0.13;中重度:0.74±0.12)均高于正常肺动脉压组(PASP:25.84±2.27mmHg;HsCRP:2.14±0.81mg/L;BNP:54.54±11.58pg/mL;RVDs/LVDs:0.51±0.14)(P〈0.05),而PaO2(轻度:63.67±9.58mmHg;中重度:56.62±8.27mmHg)则低于正常肺动脉雁组(88.05±8.13mmHg)(P〈0.05),两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与BNP和HsCRP均呈正相关(r=0.795,r=0.852,P〈0.01),BNP与Pa02呈负相关(r=-0.670,P〈0.01).结论 AE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动脉压力、Hs-CRP、RVDs/LVDs等渐进性增高,同时也伴随着血浆BNP水平相应升高,故血浆BNP水平与AECOPD合并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成呈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