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壮药清解雾化液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0A检测器,WondaCract ODS-2 (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溶液(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5 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进样量分别在2.22~5.55μg、0.330~0.825μg、0.208~0.52μg、0.3485~0.871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加样回收率为97.5%~102.35%,RSD值为1.15%~2.14%。结论:该方法专属性、稳定性、重复性高,灵敏、简便,可应用于壮药清解雾化液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鬼针草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56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进样量在10.6~212 ng、21.5~430 ng、20.4~408 n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61%、98.87%、98.09%。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鬼针草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梅花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法在梅花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与适应性。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355 nm;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绿原酸、异槲皮苷、芦丁进行含量测定。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1批梅花药材中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梅花中金丝桃苷与绿原酸、异槲皮苷、芦丁的相对校正因子;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梅花中4种不同成分的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4.
黄琴伟  张文婷  赵维良 《中草药》2007,38(8):1253-1255
目的以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为指标成分,建立了RP-HPLC法对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考察鱼腥草不同生长季节、不同药用部位黄酮类成分的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AgilentZORBAXSB—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6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334~0.5344μg,r=1(n=6);金丝桃苷0.1660~2.6560μg,r=1(n=6);槲皮苷0.3805~6.0880μg,r=1(n=6);回收率芦丁为103.3%,金丝桃苷为106.6%,槲皮苷为107.6%(n=9)。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稳定,适合于作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酮类成分的量高低是:花>叶>果实>地上茎,地下部分基本无黄酮类成分。花期各成分的量相对高于果实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测定梅花配方颗粒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Phenomenex Synerg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230 2~2.877 5μg(r=0.999 2),0.134 8~1.685 0μg(r=0.999 5),0.195 4~2.442 5μg(r=0.999 1),0.033 8~0.422 5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8.71%,100.00%,100.57%;RSD分别为1.7%,1.4%,1.8%,2.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为梅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笛  王峥涛  张勉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722-272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款冬花中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x Synergi POLAR-RP 80A(4.6 mm×250 mm,4μm);流动相A相为甲醇,B相为乙腈,C相为0.2%甲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2 mL.min-1。结果:芦丁和异槲皮苷在0.2~2 000μg.L-1、绿原酸在10~2 000μ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100.1%,99.4%,RSD分别为1.0%,2.5%,2.7%。结论:该法简便、重复性好、各成分分离良好,可用于款冬花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枝黄花含漱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一枝黄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一枝黄花含漱液中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采用SinoChrom ODS-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60 nm;流动相0.05%磷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结果 TLC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一枝黄花含漱液中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与槲皮素进样量分别在0.1080~2.1600、0.3120~6.2400、0.0208~0.4160、0.0180~0.360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8、0.999 8、0.999 5和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2%、99.97%、98.46%和98.97%。结论 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一枝黄花含漱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何兵  田吉  杨世艳 《中成药》2022,(3):842-848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白苞蒿中富马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紫槲皮苷、异牡荆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Lubex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65-2167
目的:建立鬼针草茎、叶经微生物发酵前后总黄酮中芦丁、海生菊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2%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A:B=20:80,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380 nm,柱温25℃。结果:芦丁、海生菊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异槲皮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7~17、1.8~18、1.6~16、2.1~21μg·m 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n=6),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3%、99.27%、99.01%、99.22%(RSD≤1.18,n=6)。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鬼针草中芦丁、海生菊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切换波长法建立同时测定桑菊消肿贴膏中绿原酸、芍药苷、阿魏酸、芦丁、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和丹皮酚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ondaCract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绿原酸)、230 nm(芍药苷)、325 nm(阿魏酸)、344 nm(芦丁、异槲皮苷)、351 nm(木犀草苷)、275 nm(丹皮酚)。结果绿原酸、芍药苷、阿魏酸、芦丁、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和丹皮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7 8~2.888 0μg(r=0.999 9)、0.096 4~4.820 0μg(r=0.999 8)、0.028 2~1.410 0μg(r=0.999 5)、0.045 8~2.284 0μg(r=0.999 5)、0.052 6~2.633 0μg(r=0.999 6)、0.015 4~0.768 0μg(r=0.999 6)、0.030 6~1.526 0μg(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精密度及样品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6.29%(RSD=1.84%)、97.23%(RSD=1.02%)、97.72%(RSD=1.82%)、100.47%(RSD=1.27%)、100.10%(RSD=1.26%)、99.40%(RSD=2.90%)、99.87%(RSD=2.9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消肿贴膏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市售山楂中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的含量以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条件,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对山楂中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适用性考察。结果经方法学验证,线性范围分别为0.60~38.52μg/m L、0.60~38.56μg/m L,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101.88%~102.44%,RSD小于2.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市售山楂异槲皮苷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郁舒片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体积8μL,流速0.8 m L·min-1。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1.005 8~0.100 6(r=0.999 8),0.360 5~0.036 0(r=0.999 9),0.150 7~0.015 1(r=0.999 8),0.091 9~0.00 92(r=0.999 8),0.063 7~0.006 4μg(r=1.000)与峰面积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 2.0%),100.51%(RSD2.0%),99.09%(RSD 1.7%),99.23%(RSD 1.8%),99.65%(RSD 2.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可以作为郁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DAD法对罗布麻药材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Shiseido C18(3.0μm,3.0mm×100mm);流动相:乙腈∶甲醇(10∶1),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1);柱温为30℃;波长为360nm。结果: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与异槲皮苷回归方程分别为:Y=15.58X+1.173,r=0.999;Y=11.73X-0.388,r=0.999;Y=12.52X-0.3.222,r=0.999;Y=18.42X+1.481,r=0.999。线性范围分别为:0.8775~87.75μg·mL~(-1),0.3083~30.83μg·mL~(-1),0.249 7~24.97μg·mL~(-1),0.9019~90.21μg·mL~(-1);平均RSD分别为0.26%、0.53%、0.92%、0.19%。结论:HPLC-DAD法同时测定罗布麻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较高准确性、快捷性、简便性、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不同产地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及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婧  梁茜  江帆  李明  安崇惠 《中药材》2018,(2):317-321
目的:建立黄蜀葵茎叶HPLC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黄蜀葵茎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检验和相似度计算。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部分共有峰,并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0批不同产地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10批样品除S5、S6、S7相似度偏低外,其余均大于0.830;与对照品比较,指认其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3个成分。经方法学验证,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14~18.05μg/m L(r=0.9995)、0.19~23.79μg/m L(r=0.9999)、0.16~19.51μg/m L(r=0.999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在93.73%~102.10%、91.77%~102.70%、89.72%~104.55%范围内,RSD范围为0.37%~1.16%。10批样品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517~0.6064 mg/g、0.0317~0.6811mg/g、0.0116~0.5064 mg/g。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黄蜀葵茎叶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常艳旭  王涛  李晋  何俊  金华  马琳  杨雪晶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0):1411-14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椹饮片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7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为评价中国不同地区桑椹饮片的质量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采用ODS-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水(含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7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0%~105%。不同地区使用的桑椹饮片中7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稳定、可靠的桑椹饮片中7种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为桑椹饮片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6,(3)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桑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BTS+快速法评价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的抗氧化能力;采用UPLC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58 nm。结果: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均具有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异槲皮苷与芦丁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0%;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57%~98.84%之间,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可更好的对桑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李晋  杜昆泽  罗蓉  金华  马琳  常艳旭 《天津中医药》2017,34(11):775-77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同时测定桑枝中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以柱温2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 mL/min,采用外标法计算桑枝中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浓度分别在22.50~900.00、6.25~250.00、3.00~120.00、0.08~3.00、0.10~4.00及0.05~2.0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实验RSD为1.04%~3.07%,重复性实验RSD为2.22%~4.70%,精密度实验RSD为1.34%~4.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04.0%(RSD≤1.0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为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12)
目的:采用HPLC同时检测咳喘合剂中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 mol/L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分别在0.33~3.90 ng/mL、0.11~1.29 ng/mL、3.93~47.19 ng/mL、0.01~0.09 n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为咳喘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时海燕  徐男  赵霞  王鹏  郑伟  刘月程  崔彦伟 《中成药》2023,(8):2609-2617
目的 采用L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中葫芦巴碱、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隐绿原酸、苦杏仁苷、香草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阿魏酸、紫云英苷、槲皮素、槲皮苷、异绿原酸B、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量,并筛选差异性标志物。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9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六神曲进行分类和评价,再借助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出差异性标志物,并通过聚类热图进行区分。结果 发酵过程中,葫芦巴碱、原儿茶醛、苦杏仁苷、芦丁、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紫云英苷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隐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槲皮苷、异绿原酸B质量分数存在波动;PCA结果显示,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可聚类为4个发酵阶段;OPLS-DA结果表明,原儿茶酸、苦杏仁苷、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阿魏酸、异绿原酸B为差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5,(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荷叶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方法荷叶甲醇提取液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析;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 H=4.0)-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356 nm;柱温30℃。结果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分别在0.041 6~0.416 0μg、0.038 0~0.380 0μg和0.008 8~0.088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8.5%和100.4%,RSD分别为1.1%、1.4%和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较好,可为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