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管办分离"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办医体制,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事业单位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给公立医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苏州、无锡、上海、北京海淀四地"管办分离",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作为出资人的职能分离了出来,四地"管办分离"模式在共性之下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具有的"拓荒"和"样本"意义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深讨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以期对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提供相应思路和对策建议.方法:以政府职能转变为视角,以卫生法学、管理学为纬度,对建立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新型监管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采用管办分离模式,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设置医院管理中心,其职责为管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营运和使用,实现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结论:管办分离模式使政府能够从医院行政管理事务中脱身,职能重新定位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这种权力的复位对于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办分离"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可选择模式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实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至关重要.基本原则是人们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和方针,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反映人们决策和追求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决定和指导具体的改革实践.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的价值目标和政策目标模糊不清,基本原则尚不清晰.提出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应遵循的5大基本原则.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公立医院应按照社会福利机构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来设计管办分离改革,解决现存的问题,改善全体公民的健康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5.
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发现,管办分离是相对较新的议题,2000年以来才进入公共政策与卫生政策议程.关于管办分离最早的报道见于经济市场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以后逐渐被引入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之中.从新闻报道与舆论宣传的角度看,管办分离议题社会关注度维持的时间不长.最后提出研究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什么是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对象是什么等问题.通过系统阅读和整理若干文献,认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管办分开”,其本身并非改革的目的,而只是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手段:也不等于单纯地建立医院管理理事会。改革我国公立医院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就是要做到:在公立医院的外部治理上.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的宏观规划监管职能与微观经营管理职能分开,让医院获得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在公立医院的内部治理上.建立以医院管理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立医院拥有充分自主权的前提下。实现公立医院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独立与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7.
公立医院"管"与"办"的对立统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一个矛盾体,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改革模式也不例外.文章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分析方法,在对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定义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改革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政府和医院的角度探讨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卫生体制"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的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以山东潍坊为代表的“管办一体”模式和以上海、北京海淀、江苏无锡为代表的“管办分离”模式。两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现实的理由。通过对两种模式价值取向和内在必然性的分析,提出了6点建议:(1)进一步巩固已经达成的共识,即发展卫生事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2)在“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前提下,应区分两者作用的核心点及着力点;(3)应合理设置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代理”机构,即“管办一体”还是“管办分离”;(4)“管办一体”和“管办分离”是就机构的“分”和“离”而言,在职能的转变上都是一种“分”的结构;(5)两种模式都应该扬长避短,“管办分离”的职能要分得清,“管办一体”的机构要分得明;(6)应正确面对两种模式,鼓励并支持两种模式乃至更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共阐述了3个问题:(1)“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的价值取向;(2)“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的内在必然性;(3)“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的政策趋向。  相似文献   

9.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委任务之一.如何使我国的医疗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发挥更大的效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是政府、社会、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两年,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就是一项积极的改革尝试.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的背景,进而介绍了"管办分离"的具体实践情况,最后提出了一些思考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管办分离改革的现实依据主要是以经济学,以市场、自由竞争、产权制度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学概念为理论基础的,将公立医院等同于国营企业,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思维完全是"照搬、模仿"国营企业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发现,无锡市公立医院治理改革模式在分开政府"办医"和"管医"职能后,加强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并在专科规划上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完善了公立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绩效合同,具体明确了医院管理者的职责,加强了对公立医院院长的问责,从而落实了政府的所有者职能,为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考核监督,就成为保障医改效果最终实现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在医改中对公立医院的定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清楚、法律和政策框架不健全,尤其是对非营利性机构监管措施严重缺失;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管理力度薄弱;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不明晰,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授权关系虚化;对公立医院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考核结果没有充分起到激励公立医院改进绩效的作用。我们提出了强化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一是明确公立医院定位,完善公立医院法制;二是理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力;三是建立公立医院产权和财务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信息公开制度;五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立法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公立医院审计制度和巡视制度;六是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数据收集和发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与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发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管办分离议题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国营企业产权体制改革时间基本一致.2005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发布后,这种市场取向的改革环境和社会气氛并无实质变化,卫生改革仍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维、逻辑和惯性在发展,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议题的出现似乎显得"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并成为关键性问题.这说明我国宏观社会环境和发展模式"出现"问题,说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域中"政策性赶时髦"与"盲目性照搬模仿"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4.
管办分离改革在卫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市实行的托管制改革已经运行4年多,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托管制不可能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尤其是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在此背景下,无锡市从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着手,以管办分离为核心,从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组织结构、界定管理权限等方面就创新卫生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后的体制架构、事权划分、初步成效等方面,剖析了无锡市实行管办分离模式改革后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部门与各类中介组织的关系、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等,并就实现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原则,制定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实施路径.一是建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政府办医保障职能;建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提高举办医院的行政管理水平;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二是建立分级决策机制、自主经营制度及多元监管制度,解决政事分开问题.三是研究制定公立医院章程,促进公立医院向法定机构转变,通过法制化巩固法人治理改革成果.
Abstract:
Analysis of setbacks found in the exist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public hospitals. Based on the health reform principles of "Sepa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epa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operation, Separation of prescribing and dispensing, and Separation of for-profit hospitals and nonprofit hospitals", the authors named the following roadmap for public hospital governance reform. First, set up a management committee for each public hospital to coordinate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for medical service; set up a public hospital authority to upgrad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se hospitals; transform functionality of health authorities to encourage diversity in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s. Second, establish the tiered decision making mechanism, autonomous operation system and diversified supervision system, to separat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rd, formulat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for hospitals to encourage their evolution to legal entities, consolidating the government reforms by legal means.  相似文献   

16.
政府监管公立医院的含义、主体、范围与基本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监管医院的基本含义、监管主体、范围内容与基本形式至关重要。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发现,公立医院管办分离中的管主要有4种含义。监管的主体分为2大类:一是政府机构,二是政府机关代理人或委托人,二者都代表政府行使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目前,我国医院监管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监管主体过多,如何在卫生领域实施善治和科学监管公立医院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要求,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医院、医院与市场、医院与医务人员、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补偿机制,推动三医联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内部制度规范,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初步建立起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0-2018年,深圳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趋于合理,公益性得到良好体现,医务人员薪酬得到合理提高。目前改革中依然存在若干挑战,权责清晰的公立医院治理体系还不完善,医院核心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人事薪酬等关键环节改革尚未全面开展;建议以法治强化全行业管理,以章程为总纲强化医院制度建设,以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