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  探究影响足月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发生的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足月产SGA的影响因素。  结果  足月产SGA的发生率为6.6%,非初次怀孕、孕期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是足月产SGA发生的保护因素,孕前低BMI、妊娠期合并脐带缠绕是足月产SGA发生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  结论  孕妇在备孕和妊娠期应保持合理体重、孕期补充DHA、预防脐带缠绕等妊娠期并发症,以降低SGA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胎儿脐带缠绕现状及其与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脐带缠绕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环境暴露信息,随访获取脐带缠绕相关结局,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胎儿脐带缠绕的影响因素。  结果  胎儿脐带缠绕的发生率为9.00%。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期没有暴露于被动吸烟或噪声的孕妇相比,暴露于被动吸烟(OR=1.199, 95% CI: 1.010~1.423, P=0.038)或噪声(OR=1.242, 95% CI: 1.002~1.541, P=0.048)的孕妇发生脐带缠绕的风险较高。  结论  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接触噪声对胎儿脐带缠绕有影响,应加强孕期教育,减少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噪声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早期和孕中期孕妇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通过在线调查系统追踪随访308名孕妇。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孕早期和孕中期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5.97%和23.7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期是否发生过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孕后饮食满意度以及配偶对孕妇的关心情况是导致孕早期孕妇抑郁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近期是否发生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配偶对孕妇的关心情况、对目前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孕妇对所接受领导关心的满意度是导致孕中期孕妇抑郁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  结论  孕早期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孕中期,孕早期和孕中期抑郁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壮族地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SGA)发生情况,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及孕期贫血等因素对发生SGA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孕期保健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广西平果县及隆安县的三家医院产科门诊首次产检、孕6~13周的2 199例单胎妊娠孕妇,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并随访其产检记录、妊娠结局等信息。使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GA共327例,发生率为14.87%。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前BMI<18.5 kg/m2的孕妇比孕前BMI正常孕妇SGA发生风险增加1.09倍(OR=2.09,95%CI:1.59~2.75,P<0.001),孕期体重增加不足孕妇比增加正常孕妇SGA发生风险增加1.19倍(OR=2.19,95%CI:1.67~2.86,P<0.001),孕期轻、中重度贫血对SGA发生风险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18.5 kg/m2和孕期增重不足为该地区孕妇分娩SG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总胆汁酸。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孕期仅感染HBV或仅患有ICP均不增加SGA与LBW的发生风险,但孕期HBV感染合并ICP使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76%(OR=1.76,95%CI:1.16~2.65,P=0.007)与85%(OR=1.85,95%CI:1.44~2.38,P<0.001);孕期HBV感染与ICP对未足月SGA[RERI(95%CI)=6.54(0.14~12.94),AP(95% CI)=0.90%(0.68%~1.13%),S(95% CI)=7.03(1.38~42.64)]和LBW[RERI(95%CI)=5.69(0.48~10.90),AP(95%CI)=0.76%(0.55%~0.97%),S(95%CI)=8.02(1.92~33.43)]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其发生风险分别是两因素单独存在风险之和的7.03倍和8.02倍。  结论  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增加了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SGA和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单胎妊娠围孕期叶酸补充情况和补充剂量, 探讨围孕期叶酸补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 536例单胎活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或分娩后回顾性的调查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围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及妊娠结局等信息。  结果  孕前半年服用叶酸坚持1个月以上的孕妇1 345人(20.18%); 围孕期每日叶酸服用剂量正常的孕妇764人(11.69%)。与未补充叶酸相比, 孕前补充叶酸可使新生儿增加74.68 g出生体重, 孕后补充增加55.05 g(P<0.05)。在控制孕妇年龄、文化水平、孕前BMI、被动吸烟时间等相关因素后, 孕前补充叶酸可以使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的发生风险降低(aOR=0.66, 95% CI: 0.46~0.95)。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和自发早产与叶酸补充类型无关。围孕期高剂量补充叶酸可能增加自发早产的发生风险(aOR=1.75, 95% CI: 1.02~3.01)。SGA和LBW与叶酸补充剂量无关。  结论  围孕期补充叶酸可以促进胎儿生长, 降低SGA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身体活动水平,分析持续身体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hinese Pregnant Women Cohort Study, CPWCS)项目中完成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随访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获取孕妇的一般信息,通过国际体育活动问卷对孕妇在三个孕期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持续身体活动不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计2 920名孕妇纳入研究,其中仅1 057名(36.2%)孕妇在三个孕期都达到了身体活动充足,有267名(9.1%)孕妇在三个孕期都处于低水平身体活动,即持续身体活动不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肥胖(OR=1.985, 95% CI: 1.078~3.654, P=0.028)、家庭成员数>2人(OR=1.544, 95% CI: 1.122~2.123, P=0.008)和怀孕前吸烟(OR=2.395, 95% CI: 1.309~4.382, P=0.005)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持续身体活动不足。  结论  我国孕期妇女的身体活动水平不足。应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身体活动指导,发挥家庭成员对孕妇积极进行身体活动的支持作用,以帮助孕妇在怀孕期间安全有效地进行身体活动,促进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19年3-4月采用自编问卷对某院2015-2018年住院的消化道畸形患儿(n=54)和同期同科室入院的非消化道畸形患儿(n=60)及其父亲和母亲在孕前及孕期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孕周、出生体重、母亲年龄、孕期咖啡因、多种维生素的补充、父亲年龄及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新生儿为消化道畸形的高危因素(OR=7.168,P < 0.001);孕期多种维生素的补充为消化道畸形的保护因素(OR=0.103,P=0.004);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5支/d是消化道畸形的危险因素(OR=2.833,P=0.005)。  结论  男性新生儿、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5支/d为消化道畸形的高危因素,母亲孕期多种维生素的补充为消化道畸形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4 637例单胎孕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糖尿病家族史及本次妊娠情况等资料,分析孕妇GDM患病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34 637例单胎孕妇的GDM患病率为23.19%(8 034/34 637)。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aOR=1.87,95%CI:1.71~2.05)、高文化程度(aOR=1.19~1.23)、2016-2017年分娩(aOR=1.46,95%CI:1.38~1.55)、巨大儿分娩史(aOR=1.27,95%CI:1.02~1.59)、剖宫产史(aOR=1.18,95%CI:1.08~1.30)、自然流产史(aOR=1.23,95%CI:1.10~1.37)、药物及人工流产史(aOR=1.08,95%CI:1.01~1.14)、糖尿病家族史(aOR=1.51,95%CI:1.26~1.83)、经产妇(aOR=1.24,95%CI:1.15~1.34)、孕前超重(aOR=2.02,95%CI:1.89~2.15)、孕前肥胖(aOR=3.11,95%CI:2.81~3.43)、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者(aOR=1.47,95%CI:1.03~2.10)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住院分娩的孕妇中GDM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应针对影响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孕前及孕期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及预防GDM的发生,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我国部分省市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其对胎儿-新生儿健康的危害。方法 1)IUGR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调查: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来自国内六家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孕妇资料进行分析;2)宫内生长受限对胎儿-新生儿健康危害的调查:对同期于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IUGR发生率为8.77%;其中女婴9.80%,男婴为7.84%(χ2=6.285,P<0.05);早产儿中IUGR的发生率(16.43%)显著高于足月儿IUGR发生率(7.87%)(χ2=235.5,P<0.01)。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脐带异常、羊水量异常为IUGR的独立危险因素。3)IUGR患儿低血糖、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先天畸形、红细胞增多症、肺出血、呼吸暂停、先天性心脏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P<0.01)。结论 我国IUGR发生率较高,对胎儿-新生儿健康危害大。本调查结果对我国新生儿孕产妇及围生期保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5-2017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出生并在儿童保健科建立专案管理的符合入组条件的449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小于胎龄(SGA)儿91例,适于胎龄(AGA)儿358例;同期随机抽取300名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并对三组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及个体化喂养指导,随访至纠正12月龄,分析SGA组与AGA组后期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以及三组儿童生长速率之间是否存在不同。 结果 1)早产儿生后不同月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月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χ2SGA=24.242,46.761,9.891,P<0.05;χ2AGA=17.536,45.763,13.829,P<0.05);2)相同月龄SGA组与AGA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纠正6个月以内SGA组、AGA组、足月儿组三组之间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呈追赶性生长,SGA早产儿的追赶趋势最强,但有20%的SGA早产儿在1岁时仍存在体格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高危因素、发病情况的差异,为早产SGA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l月-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3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为SGA组(675例)与AGA组(695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GA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出院体重、出院身长均小于AGA组,住院天数较AGA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2、-7.12、-5.25、-5.72、-2.1、4.46,P<0.05);2)SGA组其母系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剖宫产与AGA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41、170.937、19.558、92.719,P<0.05);3)早产SGA组并发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喂养不耐受、肺炎、败血症、低血糖、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比例高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5、4.162、6.035、3.97、5.180、5.21、4.71、5.031,P<0.05);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OR=5.64,95%CI:1.28~16.16)、胎盘异常(OR=3.65,95%CI:1.16~7.69)、多胎妊娠(OR=2.89,95%CI:1.05~8.84)是早产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胎儿宫内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对孕母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早产SGA的发生;加强早产SGA的监护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重庆市区2018-2021年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现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GDM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GDM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来自重庆市区23 89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确诊为GDM的患者有6 269例,占26.2%。2018-2021年GDM的发病率分别为27.3%、25.0%、26.4%和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相关变量之后,年龄(OR=1.47, 95% CI: 1.41~1.54, P < 0.001)、BMI (OR=1.74, 95% CI: 1.65~1.83, P < 0.001)和内分泌疾病史(OR=9.32, 95% CI: 8.68~10.01, P < 0.001)是导致GDM患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本研究发现重庆市区GDM的发病率较高,且高龄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和内分泌疾病史是GDM的高危因素。重庆市区应加强系统性的产科护理,关注孕期这些危险因素的变化,以减少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整体不佳,其与中国和WHO的标准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本研究基于“西藏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调查”分析西藏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重发生率及其与海拔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0~3岁婴幼儿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并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以均衡两个比较组之间的混杂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海拔与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关系。  结果  西藏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20.9%和8.7%。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别获得324对,共计648例匹配的样本,各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达到均衡。匹配后,相对于居住较低海拔(<4 000 m)的婴幼儿,居住高海拔(≥4 000 m)的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重风险的OR(95% CI)值分别为2.31(1.74~3.10)和1.95(1.27~3.09)。无论男女、家庭收入水平、是否为低出生体重,高海拔都会增加生长迟缓风险,而对低体重的影响只在男性、家庭收入水平较高、出生体重正常和足月生产的婴幼儿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结论  西藏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低,居住高海拔对生长迟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和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发生比例,并评估EUGR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NICU126例早产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宫内、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比例进行统计,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126例早产儿出生时IUGR的比例为29.37%,出院时EUGR的比例占27.78%,其中SGA早产儿EUGR发生比例达54.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小、低出生体重以及合并并发症等。结论 NICU中早产儿IUGR、EUGR的发生比例仍较高。对其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早期营养支持,并防治早产儿常见合并症,对减少EUGR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探讨产前检查次数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  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22所监测医院入院的分娩≥28周、年龄在18~≤55周岁的263 171例单胎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将其分为0~≤3次、4~≤7次及≥8次三组,分析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  结果  随着产前检查次数的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产前检查次数0~≤3次的孕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8次孕产妇的1.802倍;产前检查次数4~≤7次孕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8次孕产妇的1.268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孕妇高龄、产次多及终止妊娠孕周小是产前检查次数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妇受教育程度高、妊娠次数多及合并妊娠合并症是产前检查次数的保护因素。  结论  产前检查次数越多,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越低,应加强对受教育程度低、产次多及高龄等孕妇的健康教育和产前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出生及进行体格检查的婴幼儿资料。不同出生体重组婴幼儿1~18月龄的体重、身长及重量指数(PI)变化的差别以及趋势分别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用于估计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重、身长及PI变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37名婴儿,其中男婴1063名(54.88%);出生体重平均(3.18±0.42)kg,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为7.95%,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为5.01%。随着月龄增长,SGA、适于胎龄儿(AGA)、LAG的体重/身长增量均呈增加趋势(均P<0.01),而PI增量则均呈减少趋势(均P<0.01)。在调整相关协变量后,SGA、AGA、LAG 6~18月龄的体重增量、1~18月龄的身长增量及1月龄的PI增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与AGA相比,SGA的体重增量(β=-0.15)、身长增量(β=-0.79)、PI增量(β=-0.03)均较少,LGA的身长增量(β=0.78)较多。结论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影响。医护人员应做好母亲孕期保健及产后婴幼儿的膳食营养指导,加强早期生长监测和干预,提高婴幼儿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