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及性健康教育情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我校58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有恋爱经历,部分学生承认曾发生性行为,医学生性观念趋于开放,但性道德观念符合传统文化要求,性知识获取主要途径为网络、同伴讨论、色情影视及文学作品等,而缺乏学校教育等正规途径,40%的学生表示性知识匮乏,不了解避孕工具的使用,部分学生对手淫等行为存在误解.结论:医学院校应根据现阶段医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性健康教育,同时社会需要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状况及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现实的指导方向.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广州某医科大学200名本科三年级医学生的性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教育需求、避孕及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进行调查. 结果 医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书籍杂志(69% )、互联网(32%)、同学朋友(31%)、电影电视(24%);而老师只占5%;医学生对避孕知识了解相当有限;大部分医学生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接受性健康教育. 结论 传统的医学教育课程不能替代性健康教育,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及早对医学生进行系统、全面、规范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萍  陈俊杰  邓保国  张莉莉  张文钰 《重庆医学》2012,41(22):2278-228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性行为安全意识及性别差异。方法随机整群抽样选取某医学院2009、2010级学生1 149名,匿名自填问卷完成调查。结果男、女学生获取艾滋病(AIDS)知识和性健康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纸杂志,最希望的途径是学校性健康教育和自学。34.12%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0.66%的学生介意未来配偶曾经的婚前性行为,并无性别差异。10.53%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安全性行为意识较差。结论男、女生在婚前性行为现状、对待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安全性行为意向等多个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预防性病知识的现状、来源及对性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开展性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吉林省某普通高等医学院的3 16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医学生对淋病、梅毒的知晓率分别为83.9%和88.5%.男生对性病病种的知晓率高于女生.对性病基础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普遍较低,从42.1%到81.8%.预防性病基本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学生.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和报刊书籍,只有5.4%来自父母教育.学生对健康生活技能、防治性病、艾滋病知识的需求较高.结论 被调查医学生的预防性病知识还有待提高,应结合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性病防治和性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重庆市某综合大学不同院系共7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9%学生没有上过性教育课;90%以上学生觉得自己对性知识了解程度不足;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和报刊杂志;80%以上学生认为课堂讲授、观看录像是最好的获得性健康知识的形式,98%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性心理生理咨询.结论 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学校提供性健康教育严重不足.因此采取适当形式开展系统的学校性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赣南地区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及性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相应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19名赣南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中立的态度,半数的调查对象有恋爱经历,12.9%的调查对象曾有过性行为,47.2%的调查对象不了解避孕工具的使用,性健康知识获取方式主要为网络、色情影视作品等非正规途径,多数调查对象未曾接受来自学校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少数同学对同性恋、手淫等存在误解。结论高校应根据现阶段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及性健康教育现状的特点,加强和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现阶段医学生对性观念的态度,以利于更好的在医学生群体开展有关性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性观念问卷对424名莆田学院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1%的医学生有过恋爱经历,57.1%的医学生认为婚外性行为会影响家庭的稳定,58.0%的医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重要。而医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高达28.8%,男生的性行为发生率明显比女生高[2](P=0.000)。结论医学生的性观念较开放,对"性"的把握缺乏一定的度,高校应加强医学生的性健康教育,避免医学生对"性"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性知识与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所医学类院校和2所非医学类院校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F检验、2检验。结果:医学类学生523人,非医学类学567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居住地、不同性格、父母亲文化等在性知识掌握程度上有差异(P0.0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未婚同居、是否手淫、性困惑、性行为观点"(P0.05),在"是否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有发生性行为意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等高于非医学生。结论:医学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非医学生性健康教育。关注不同对象的特殊性,作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等现状,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高校683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89.8%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区别,分别有92.8%、94.1%和81.8%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仍有40.4%和37.2%的学生认为拥抱接吻及照顾艾滋病患者可传播艾滋病,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依次为:举办宣传活动、宣传栏和宣传单、课堂教育、讲座或座谈会,以及广播或网络。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仍存在认知误区和消极态度,大一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大四学生,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及避孕方式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三所综合性大学1 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约40%以上的学生不反对性解放,30%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可以同居或有婚前性行为,其中23%学生有婚前性行为,但只有15%的学生清楚什么是安全的避孕措施.结论 高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包括性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1.
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采用问卷方式对1850名医学院校学生就性与性传播疾病和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所采取的避孕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6.49%有婚前性行为,46.56%曾采用过避孕措施,其中25.57%采用安全性差的体外射精,有50.49%认为手淫有害,尚有15.68%对性病、爱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且大多数相关知识是从传播媒介中获得。提示:大学生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问题不容忽视,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教育渠道需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sex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 sexually active population, has be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1]. In China,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ases of sexu-ally-infected AIDS has been reported[2].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sexuality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ut no report has been available that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female col…  相似文献   

13.
4770名女大学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在武汉地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女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4 770名女大学生,85.64%的女大学生对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有一定了解,以艺术类专业(知晓率92.84%)、四年级学生(知晓率92.15%)、有性行为学生(知晓率96.99%)这几个特征的学生群体知晓率为高。在生殖生理知识上,对怀孕早期症状的知晓率最高(80.40%),而对每月经周期分期的知晓率最低(31.43%)。在避孕方法上,对避孕套和紧急避孕药的知晓率最高(知道用的人分别为:23.92%和12.31%,知道有这些方法的人分别为:66.40%和50.56%),总体上对避孕方法知道用的人均较少,大多只知道有这些方法。无论是生殖生理知识还是避孕知识,均以性行为较高的艺术类专业、高年级(四年级)学生及有性行为的学生知晓率为高,提示性行为可能是女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一个动因。76.92%的学生认为未婚怀孕会造成心理伤害。女大学生获取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杂志和朋友。88.53%学生希望在学校开展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教育。结论:女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性行为可能是女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海珠区4 3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从学校接受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报告率为66.8%;观看色情信息的报告率为14.3%;特殊意义异性朋友(单独约会过)的自报率为26.1%;边缘性行为的报告率,拥抱为17.5%、接吻为12.2%、抚摸异性身体为8.5%;曾发生性交行为的报告率为3.5%,其中30.9%曾在被迫情况下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性别、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每月零花钱、观看黄色刊物/音像制品、赞成中学生恋爱、约会过、有边缘性行为、吸烟、饮酒、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吸毒史与性行为的发生有直接影响作用(P<0.001)。结论不良性行为已成为影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危险行为之一。社会、家庭、学校应通力合作,采取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婚检妇女婚前妊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上海市婚检妇女婚前妊娠情况及其婚前妊娠的因素,作用利用上海3个市区和2个郊县2580名婚前体检的未婚妇女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性经历的对象中,39.8%曾有过妊娠史;郊县对象曾妊娠的比例明显高于市区对象;农村户口、婚检时年龄较小、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低的对象婚前妊娠的比例较高;妊娠的原因:77.4%为未用避孕措施,20.7%为避孕失败,1.9%为准备结婚等其他原因;多元分析影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aroused international concern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sexual knowledge, attitudes, sexual behaviors, the unwanted pregnancy and the abortion rate and to explore related determinan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Metho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subjects in Beijing. The self-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including general inform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bout sexuality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 total of 2003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June to July 2010.
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acked knowledge about reproductive health. Only 17.9% of the respondents knew the appropriate time of abortion. Data also showed that the respondents had high-risk attitude about sex, 58.7% could accept premarital sex, and 29.7% had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contraception. Moreover, sexual activity of the respondents was active. Data showed that 18.5% of the respondents had had sexual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more boys than girls had sex (χ2=73.374, P <0.001). Among the boys and girls who reported sexual history, 43.1% of the boys had impregnated girlfriend and 49.3% of the girls among those people who have sex had unwanted pregnanci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ariables the gender (OR=3.12, 95% CI: 2.39–4.11), grade (OR=1.78, 95% CI: 1.40–2.26), specialty (OR=1.35, 95% CI: 1.12–1.74), family situation (OR=1.66, 95% CI: 1.15–2.38), score of knowledge (OR=0.74, 95% CI: 0.58–0.95) and attitude to sex activity (OR=0.09, 95% CI: 0.04–0.22)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aving sexual behavior.

Conclusions  College students lack knowledge and methods to avoid risky sexual behaviors in Beijing.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risk sexual attitude and behaviors. Therefor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sex health measures to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would be strongly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部分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对性行为的态度和性行为状况,了解目前北京市在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服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部分职业高中生和部分大学在校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技术人员调查,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并经过复核检查。结果①在性行为特点上,不同性别有性生活的比例不同: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在有性生活者中,11.9%有妊娠和流产史,男女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14%的被调查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25.3%有2个以上性伴侣;74.6%有避孕措施,其中78.3%使用避孕套;71.4%的男生和63.8%的女生了解紧急避孕知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其社会特征上,60.7%的学生的父亲和50%的学生的母亲的职业属白领阶层。③在获得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途径上,仅21.7%的人在咨询时会选择专业人员;53.2%的男生通过网络、72.5%的女生通过媒体了解避孕及生殖健康信息(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和女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了解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78.6%的男生和75.8%的女生知道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结论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性生活者比例较高,应成为关注的重点。②25.3%的被调查者有多个性伴侣,是艾滋病和生殖道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应加强教育和保护。③父母为高收入阶层的子女发生性行为者较多,应同时对学生的父母进行教育。④避孕套是最常用也较容易得到的避孕工具,应做好普及发放工作,同时推广紧急避孕方法,更好地保护青少年。⑤针对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加强网络教育和媒体宣传。⑥做好专业服务及专业咨询工作,提高就诊率,使青少年能得到更专业、更适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郑州市人工流产女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和对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5年10月在郑州市所辖医院要求人工流产的女青年共1 1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25.0岁,中位数22.5岁.65.1%的女青年是第1次做人工流产.未采取避孕措施(67.9%)和避孕失败(32.1%)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62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流产次数、避孕知识水平有关(P<0.05或0.01).结论: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流动青少年性行为现况及避孕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北京、广州、济南4 389名流动青少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33.4%(1 453/4 354)的流动青少年报告有性行为,未婚者性行为发生率为27.5%(1 066/3 880),其中男性37.8%(579/1 533),女性20.7%(487/2 347);避孕措施使用率为44.8%(642/1 432),安全套为首选的避孕措施;未婚者中有31.1%(322/1 034)报告有妊娠史,29.7%(307/1 034)报告有流产史。文化程度(OR=1.555)、婚姻状况(OR=0.432)、性伴侣数(OR=0.683)和性病预防知识得分(OR=1.758)是流动青少年是否使用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避孕措施使用率较低,并引发生殖健康问题,应加强对其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有效避孕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孕妇180例为病例组,按照1∶2匹配方式随机选择同期在本医院要求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360例为对照组,搜集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异位妊娠者文化程度低、妇科炎症、多次孕产、腹腔手术、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不孕史、异位妊娠史、吸烟史和多个性伴侣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科炎症、多次孕产、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物和不孕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一种因素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性健康宣教、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预防妇科炎症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