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昏花等症。后代中医药书籍中有桑叶治疗消渴病的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桑叶“煎汁代茗,能止消渴”,“炙熟煎饮,代茶止渴”。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治疗糖尿病且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桑叶可抑制血糖的升高,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桑叶中有很多成分如黄酮、生物碱、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中黄酮、多糖、生物碱是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对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其降糖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桑叶异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疼、目赤昏花等症;历代中医药书籍中记载桑叶能够治疗消渴症,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糖尿病,且取得满意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有效成分之一多羟基生物碱具有降低血糖等作用[2,3]。1-脱氧野尻霉素(1-DNJ)是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其作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转移等作用[4~6]。目前,1-DNJ主要是采用硅烷衍生化后用GC-MS法鉴定其结构[7…  相似文献   

3.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体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筛选桑叶中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组分。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将桑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并利用体外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活性部位进行跟踪研究,验证其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黄酮、多糖等部位均有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生物碱组分活性最强。结论 桑叶的降糖作用与各组分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药典》记载,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白皮、树枝均可入药,其中桑叶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Yoshiaki等首次从桑白皮和桑枝中分离出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后,桑叶的药效被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5.
酶法提取石斛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Lindl.)为常用名贵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现代药理表明,铁皮石斛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铁皮石斛主要含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成分,其中多糖类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富集桑叶中总生物碱和总酚。方法?联合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桑叶中总生物碱和总酚成分进行富集纯化,并对工艺进行优化和验证。结果?该工艺可较好的富集纯化桑叶中总生物碱和总酚成分,指标性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DNJ)、绿原酸、芦丁的含量可达到0.17%、3.05%、0.92%。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联用富集桑叶中总生物碱与总酚的方法可行,适合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腺苷酸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轴探讨桑叶生物碱对妊娠糖尿病(GDM)小鼠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C57BL/6雌性小鼠60只和雄性小鼠30只,体重(20±3)g,6周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50只处于发情期雌性小鼠,高糖脂饮食喂养6周后与25只雄性小鼠同笼过夜。受孕成功的45只雌性小鼠5 d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溶液,诱导GDM模型。造模后,25%葡萄糖1 ml灌胃,测其2 h餐后血糖(2h PBG),若7.8 mmol/L≤2h PBG<11.1 mmol/L,且持续1周即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40只雌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桑叶生物碱低剂量组、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余下10只未参与造模且妊娠成功的雌小鼠为对照组。桑叶生物碱低、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分别尾静脉注射100、200、100 mg/kg药物溶液;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1次/d,共8周。给药第7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各组小鼠0.5、1、2 h血糖水平;给药第8周比较各组小...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中几种文化心态析阎晓天(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内经》;文化/分析《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典籍,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作为秦汉时期之古医籍,也留下了许多早期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印记,反映了诸多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糖等作用,其中人参皂苷在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黄连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正性肌力及降压与降糖的作用,分离出来的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药根碱等,其中小檗碱的含量最高,其降糖作用也最好。  相似文献   

10.
缪遵义是清代中期颇有影响力的吴门医家。遵义博览方书, 自学成才, 用药灵活, 精于医理。《清史稿》载其与叶天士、薛生白二人被并称为"吴中三家"。至其晚年时, 遂始著书立说, 曾为《脉因证治》《吴医汇讲》作序, 现存著作有《伤寒集注》《温热朗照》《松心笔记》《松心医案》《缪氏医案》《松心堂医案经验钞》6种。遵义门人弟子众多, 可考者有黄堂、管鼎、缪淞、沈念祖等十余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桑叶7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与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考察黄酮类成分与降糖活性关系,阐明桑叶"经霜为上"的科学内涵。[方法] 基于正交实验对桑叶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产地桑叶7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酶标法对桑叶样品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桑叶最佳的提取条件为80%甲醇、超声30 min、料液比1:20;建立了桑皮苷A、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山奈酚7种黄酮类成分同时测定HPLC方法。[结论] 建立了同时测定桑叶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HPLC方法,且本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良好;发现不同产地桑叶7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与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为桑叶"经霜为上"的科学内涵阐明,桑叶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及桑叶资源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含氮碱性有机物,具有抗肿瘤、抗癌、降糖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具有减轻或延缓实验动物糖尿病肾病肾脏的病变过程作用的生物碱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吡啶衍生物类、吡咯啶衍生物类、莨菪烷衍生物类、异喹啉衍生物类、吡嗪衍生物类、有机胺类和萜类生物碱等。常见的生物碱有小檗碱、川芎嗪、山莨菪碱、甜菜碱、苦参碱、秋水仙碱等。生物碱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调节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的浸润、以及下调或增加相关因子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13.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桑叶提取物改善L-谷氨酸钠诱导的MSG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桑叶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提取物作为受试药物。复制MSG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非诺贝特组、桑叶总多糖高、低剂量组,桑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桑叶总生物碱高、低剂量组;另选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实验期间进行蔗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空腹葡萄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桑叶提取物各给药组对MSG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作用。[结论] 桑叶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生物碱能够明显改善MSG大鼠胰岛素抵抗,为桑叶改善糖尿病前期糖脂代谢异常的药效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研究了枸杞和桑叶的提取工艺,并利用两种提墩物的混合物针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复合酶对枸杞进行酶解提取,利用膜技术对桑叶β-环糊精水提液进行处理:以枸杞多糖(polysaccharide of Lycium)、桑叶总多糖(total polysacchawide of Morus)和桑叶总黄酮(toal flavoneof Morus)为评估标准.对注射四氧嘧啶形成的Ⅱ型糖尿病小鼠灌胃以上两种提取物,检测小鼠血糖变化.结果:枸杞提取物和桑叶膜处理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结论:枸杞、桑叶这类降糖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桑叶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在积极研究天然、安全、保健性药食两用的植物,桑叶正属于此研究范围。桑叶为桑料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其药用价值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桑叶性寒、味苦,归肺、肝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本草经疏》记载:桑叶性味苦、甘、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又能明目而止咳,有补益之功。桑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桑麻丸     
<正>主治肝经虚热,症见头眩目花,久咳不愈,津枯便秘,皮肤粗糙,须发早白。桑麻丸载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卷四引胡僧方。本方曾名"扶桑丸",扶桑即指桑叶。方药组成:桑叶800克,巨胜子(炒)200克。用桑叶加巨胜子配制成丸剂,其制法为:秋季采桑叶适量,漂洗干净,晒干研末,另将巨胜子(熟黑芝麻)成粉,分别盛在陶瓷罐  相似文献   

18.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观察上述五种贝母生物碱的拮抗作用。结果:预试表明几种贝母生物碱,均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经Schild方法计算,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的pA2值分别为6.91,6.73,7.18,7.03和6.52。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左传》、《史记》、《汉书》记载,我国春秋至两汉时期,书籍的计量单位─“卷”“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触发了卷篇一级计量概念蜕变成二级计量概念。按照“卷篇”蜕变原理,以及《汉书·艺文志》医经七家“卷”参数的记载,揭示了《灵枢》三大经文系统并与《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卷参数一致。此外,运用“编绝简垢”原理,重塑了《灵枢》的合篇与脱篇,从而对《黄帝内经》等原貌作了初步还原处理。  相似文献   

20.
1945-1949年间的张爱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四五年,已经出版了《传奇》和《流言》而名满海上文坛的张爱玲,在干些什么呢?张爱玲文学生涯中的这个特殊时段,好像还没有引起“张学”专家们的足够重视。是年四月出版的上海《杂志》第十五卷第一期的“文化报道”栏内有如下一则短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