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黄疸的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肝炎高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采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综合治疗(治疗组)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BiL、ALT及AST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9%(P<0.05)。结论:苦黄联合丹参注射液综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黄疸患者,退黄、降酶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苦黄注射液治疗高黄疸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苦黄注射液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2 4 2例病毒性肝炎高黄疸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给予苦黄注射液 6 0 m L ,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 4 0 m L,静滴 ,每日1次。同时 ,2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护肝降酶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瘀胆型肝炎两组无显著差异 ;亚急性重型肝炎及瘀胆型肝炎总胆红素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慢性重型肝炎总胆红素下降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苦黄注射液治疗高黄疸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异甘草酸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42例)应用甘草酸二铵联合茵栀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复常的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48%和80.95%.对照组分别为88.10%和69.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出现不良反应,各2例(4.76%),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舒清丸治疗肝炎肝硬化降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25例,均常规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核苷类药物抗病毒,中药辨证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65例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舒清丸(组成:赤芍、五灵脂、白矾、茵陈、郁金、黑大豆、白术等 )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TBil、ALT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TBil、ALT,但治疗组降低TBil、ALT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舒清丸治疗肝炎肝硬化黄疸,对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方面疗效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薛萌 《中国实用医药》2014,(36):139-14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ALT复常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菌栀黄注射液,对照组(42例)应用甘草酸二铵联合菌栀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复常的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48%和80.95%,对照组分别为88.10%和69.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出现不良反应,各2例(4.76%),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及综合护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和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增强肝糖原代谢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重度黄疸肝炎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重度黄疸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在促肝细胞生长素80mL静脉点滴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10mL,对照组加用茵栀黄注射液40mL,2组药物均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qd,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重度黄疸肝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凝血致活素前体(PT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重度黄疸肝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控制血压、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对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5%(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CRF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进程,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目前保守治疗CRF的一种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机制。方法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前列地尔(凯时)、腺苷蛋氨酸(思美泰)、促肝细胞生长素、清蛋白、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IL)-4、IL-18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T、TNF α、IL-18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IL-4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T-BiL、PT、TNF α、IL-18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而A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 α、IL-4、IL-18水平,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前列地尔与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肝太乐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检测乙肝病毒DNA(PCR)、血清总胆红素、ALT、AST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降低血清胆红素、ALT、AST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孙海峰  佟艳  马晓霞 《海峡药学》2016,(10):148-149
目的:探索分析采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结合应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4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抛硬币方式分成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结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大于对照组(70.83%),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采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结合应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效果比较明显,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及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较低,肌酐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7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性腹水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9例.2组均采用护肝、利尿、支持、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2组治疗观察14 d.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LT由(172.48±9.30)U/L降至(60.87±5.55)U/L,血清胆红素由(127.94±7.51)μmol/L降至(53.79±4.13)μmol/L;对照组ALT由(171.38±8.39)U/L降至(64.18±4.68)U/L,血清胆红素由(128.36±5.55)μmol/L降至(87.41±7.25)μmol/L,2组治疗后肝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改变:经治疗后治疗组Cr由(178.95±11.52)μmol/L降至(108.51±12.36)μmol/L,BUN由(10.67±1.42)μmol/L降至(6.92±1.45)μmol/L;对照组Cr由(175.28±9.45)μmol/L降至(143.25±15.33)μmol/L,BUN由(10.67±1.27)μmol/L降至(9.84±1.12)μmol/L.2组治疗后肾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治疗效果;黄疸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 <0.05;中西医组黄疸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 0.05。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相似,P> 0.05。干预后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加速患者黄疸消退,促使血清胆红素复常,并改善肝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监测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 (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显著降低CRP、TNF-α、IL-8含量(P<0.01),明显降低肺动脉压(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扩血管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和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澳泰乐颗粒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乏力、肝区不适、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χ^2=4.95,3.9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氨基异丁酸(AIb)等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t=3.21,4.22,3.84,5.67,P〈0.05)。研究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3.79,6.34,P〈0.05)。结论 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牧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91-2792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62例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病毒滴度(HBV-DNA)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BV-DNA、ALT、AST分别为(6.72±0.47)×105拷贝/ml、(37.58±23.41 )U/L、( 36.62±20.37)U/L,对照组为(14.49±1.12)×105拷贝/ml、(52.57±24.46) U/L、(49.93±22.18) 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3、2.77、2.79,均P<0.05);HBV-DNA转阴率在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为77.42%,对照组为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6,P<0.05);HBeAb转阳率观察组为32.26%,对照组为2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