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龙丰云  陈弘  张磊  姜志 《海南医学》2005,16(12):3-4
目的观察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液超前镇痛对抑制腹部手术内脏牵拉痛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情况的观察.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手术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实验组):切皮前10min将氯胺酮30mg与芬太尼0.05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注入硬膜外腔,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25%罗哌卡因+3mg/L芬太尼,共100ml.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组用药对抑制术中牵拉痛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1);Ⅱ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较Ⅰ组显著延长(P<0.01),48小时内有效触发次数显著减少(P<0.01),24小时PCEA泵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熙雯 《中外医疗》2010,29(33):104-104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予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2组:Ⅰ组(n=20)于切皮前15min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20μg,Ⅱ组于手术切皮前15min硬膜外注射2mL生理盐水,2组均行布托啡诺静脉镇痛。观察术后2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8、12、24的VAS评分中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8hⅡ组BCS明显低于Ⅰ组。结论硬膜外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增强了术后镇痛的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钟江红  沈洪  叶福才 《广东医学》2002,23(Z1):102-103
目的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 mg、氯胺酮25 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 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情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在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舒芬太尼10μg,Ⅱ组为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ml。观察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麻醉药用量,与Ⅱ组比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开始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延长(P〈0.05),PCEA术后用药量Ⅱ组〉Ⅰ组,两组VAS评分相似。结论:切皮前硬膜外注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PCEA用药量,具有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硬膜外腔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94-229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曲马多施行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手术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20)于切皮前15min经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5ml+曲马多10mg+氟哌啶2mg以施行曲马多超前镇痛:Ⅱ组(n=20)仅注入局麻药5ml。观察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两组肌松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切皮前15min经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施行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马多与氯胺酮超前镇痛的静脉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96例择期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分别在手术切皮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25mg(Ⅰ组),氯胺酮30mg(Ⅱ组),生理盐水0.5ml(Ⅲ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观察项目:(1)3组子宫切除手术病人中的手术时间.(2)2%利多卡因麻醉用药总量.(3)术后疼痛开始时间.(4)术后PCEA用药量.(5)PCEA镇痛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6)PCEA镇痛后VAS评分.结果3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药用量,Ⅰ组、Ⅱ组与Ⅲ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术后疼痛开始时间,与Ⅲ组相比较,Ⅰ组与Ⅱ组均明显延长(P<0.05),PCEA术后用量依次为Ⅲ组>Ⅰ组>Ⅱ组,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EA的VAS评分,3组间无差异.结论手术切皮前经硬膜外小剂量曲马多或氯胺酮均降低术后病人对PCEA镇痛药的需要量,但氯胺酮的硬膜外超前镇痛效果较曲马多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mg、氯胺酮25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倩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 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 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 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8.
吗啡硬膜外腔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阳 《中原医刊》2006,33(12):7-8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施行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妇科手术病人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于切皮前10 m in经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5 m l 吗啡3 mg 氟哌啶2 mg,以施行吗啡超前镇痛;Ⅱ组(n=30)仅注入局麻药5 m l。观察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两组肌松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皮前10 m in经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施行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温来友  吴震  黄玉琴  黄兵  苏春蕾  乐伟 《重庆医学》2012,41(32):3435-343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氯胺酮不同给药途径对超前镇痛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Ⅰ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布托啡诺1mg和氯胺酮20mg,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Ⅱ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布托啡诺1mg,静脉注射氯胺酮20mg;Ⅲ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氯胺酮20mg,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Ⅳ组术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和氯胺酮20mg,硬膜外腔注入5mL生理盐水;Ⅴ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Ⅶ组术前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硬膜外腔注入5mL生理盐水。术后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术后1、2、4、8、12、24hVAS评分,记录术后24hPCEA用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前4组术后4、8、12、24hVAS评分明显低于Ⅴ、Ⅵ组,而Ⅱ、Ⅲ组的评分显著低于Ⅰ、Ⅳ组。术后24hPCEA局麻药用量,前4组显著少于Ⅴ、Ⅵ组,Ⅱ、Ⅲ组显著少于Ⅰ、Ⅳ组。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复合氯胺酮硬膜外腔注射加静脉注射方式超前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腔或静脉注射单一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入氯胺酮0.2 mg•kg-1;Ⅲ组:切皮前30 min将氯胺酮30 mg加入实验剂量(2%利多卡因4或5 mL)中注入硬膜外腔。3组术后均连接Graseby9300镇痛泵行患者自控硬腺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加50 mg•L-1吗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改良荧光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结果:从术后4 h至48 h 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升高,Ⅰ、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Ⅱ、Ⅲ两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明显延长,镇痛期内按压次数、吗啡总消耗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Ⅰ组术后E及NE水平均高于术前,Ⅱ、Ⅲ组术后第1天E、NE水平均高于术前,第2天E、NE水平与术前无差别,与Ⅰ组术后第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经硬膜外腔或静脉途径行超前镇痛能减轻下腹部手术术后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增高反应,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减轻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3-12骨科围手术期患者96例实施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的临床资料、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结果96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平均0.76分,术后最长住院天数9d,最短1d,平均4.3d;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且围手术期少有疼痛感,睡眠等生活质量佳。结论骨科围手术期镇痛,可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早,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减轻了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剂量布比卡因加芬太尼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用 0 .12 5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 (1.5 μg/ml)硬膜外腔阻滞镇痛的 10 0例初产妇为研究组 ,未行镇痛术的 5 0例同等条件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及用药前后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对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分娩镇痛的有效率达 10 0 % ;研究组产妇用药期间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0 .12 5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1.5 μg/ml)用于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后镇痛效果最佳、副作用最小的镇痛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择期手术900例术后镇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I组)、硬膜外连续镇痛(II组)及肌肉注射镇痛(III组)。结果:术后VAS评分Ⅰ组明显优于Ⅱ组和Ⅲ组,SS评分12小时以后Ⅱ组优于Ⅰ组,但是Ⅱ组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多于I组,I组仍优于Ⅲ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优点和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避免波峰及波谷现象,用药量较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按产妇视觉模拟评分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旋  胥建党 《上海医学》2004,27(8):597-599
目的 探讨按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给予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明确产程早期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率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176例初产妇,在其产程发动后VAS评分≥4分时,随机分为PCEA组84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再按宫口的扩张程度分为≥4cm与<4cm亚组。PCEA组硬膜外予0.1%布比卡因(含芬太尼2μg/ml)首剂量为8ml,背景量为4ml,自控镇痛剂量为4ml,锁定时间为15min,每小时最大剂量为20ml。对照组给予全程助产士陪护及关怀。结果 两组宫口≥4cm和<4cm亚组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活跃期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宫口<4cm亚组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PCEA组宫口≥4cm亚组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宫口≥4cm亚组(P<0.01)。两组宫口≥4cm和宫口<4cm亚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宫口<4cm产妇的总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宫口≥4cm(P<0.01)。结论 按产妇VAS评分给予PCEA分娩镇痛是可行的,即使给予镇痛时子宫颈口<4cm,也不会延长产程及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8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后4、8、12、24、36、48 h后VAS评分、术后48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镇痛组(P<0.05),硬膜外镇痛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术后布托啡诺用于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但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镇痛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黄峥  韩田骏  李芳  李玉芳 《海南医学》2005,16(12):28-2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combined spinal-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CSFA)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单胎足月头位,无麻醉禁忌症及产科并发症的初产妇为研究组,于宫口扩张3~5cm时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术注入舒芬太尼4~10μg,继而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持续硬膜外腔注入0.1%布比卡因+2μg/ml舒芬太尼,7ml/小时.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同,已临产,无镇痛的初产妇63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儿副作用.结果研究组镇痛有效率达90%,各产程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活跃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CSEA对母儿副作用轻微.结论CSEA是快速、可靠、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它延长活跃期,但不延长各产程,不影响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对分娩镇痛、产程的影响。方法  2 12例行PCEA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和B组 ,分别给予 0 12 5 %和 0 0 6 2 5 %布比卡因 ,复合芬太尼 ;并与未给予任何镇痛药的同等条件产妇 475例 (对照组 )比较。结果 镇痛组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未发现血压下降等副作用 ;产程催产素使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 (P <0 0 1) ,活跃期A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的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但催产素使用率高 ,与局麻药浓度有关 ,故需加强产程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常规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胸外科行常规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组(试验组)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哌替啶累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结果(1)疼痛程度:术后12、24、48 h时,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82±0.64,2.66±0.45,1.89±0.24)与对照组(3.71±0.77,2.74±0.55,1.94±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nce-Henry评分(2.39±0.34,1.48±0.18,0.92±0.11)低于对照组(3.14±0.42,2.74±0.33,1.5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试验组的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呼吸衰竭、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静脉自控镇痛泵,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动态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盆腔手术后3种镇痛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拟行盆腔手术患者60例,其中子宫肌瘤40例,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16例。随机分为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肌注哌替啶;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3组患者术毕、术后6h、12h及24h的VAS评分,MAP及HR。结果B组及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MAP及HR均较A组显著低(P<0.05或P<0.01)。结论术后自控镇痛技术用于盆腔手术后患者镇痛,疗效较肌注哌替啶好,且PCEA优于PCI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超前镇痛时点应用氯诺昔康(Lornixicam)对术后疼痛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对尿路内镜术后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择期进行URL或MPCNL患者各150例,分别把MPCNL和URL术式患者分为M组和U组,每个组中均有两个观察组(M1和M2,U1和U2)和一个对照组(M3,U3),每组均为50例,M1和U1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氯诺昔康(奈科明有限公司)0.15 mg/kg,M2和U2组于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氯诺昔康0.15 mg/kg,M3和U3组不使用任何镇痛类药.结果 M1组、M2组和M3组Vmax和V24分别与U1组、U2组和U3组相对应的Vmax和V2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氯诺昔康在手术结束前应用的镇痛治疗结果优于手术开始应用,对URL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优于MPCN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