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649例胃癌手术患者的5年随访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45.7%(141/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59/341),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8个月。在胄癌根治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56.9%(135/237)亦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术组的28.6%(59/206)。根治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术组的23个月。  相似文献   

2.
鲍克志  胡滨 《河北医学》2004,10(10):874-876
目的 :探讨植入化疗泵对进展期胃癌术后预防腹腔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 5 1例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 6例 ,在行胃癌根治术的同时植入动脉化疗泵 ,对照组 2 5例 ,胃癌根治术后行静脉化疗。结果 :治疗组 3年生存率为 5 3.8% ,对照组 3年生存率为 32 %。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植入式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率 ,提高生存期 ,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给药全身治疗 ,且副作用小。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胃癌根治术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术后应用PF方案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PCF方案)。1 d为1个疗程,化疗至少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58.3%、33.3%)均高于对照组(45.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变态反应发生。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行辅助化疗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且能延长中位生存期,但应注意控制药物的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进展期胃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新辅助组(30例)、手术组(30例);新辅助组术前实施1个疗程的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4周行胃癌根治术,手术组直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新辅助组的病人接受5个疗程FOLFOX4方案化疗,手术组接受6个疗程FOLFOX4方案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及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45、4.02,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2年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周卫华  黄河  陈丽昆  谭洁媚  李明毅 《广东医学》2007,28(11):1783-1784
目的 了解晚期胃癌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0例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辅助化疗: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d),连服1~14 d,第1天紫杉醇175mg/(m2·d)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2~4周后行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全部60例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D2式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可评价病例60例,试验组术后复发率为36.7%(11/30);对照组为6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2年生存率试验组60%(18/30),对照组20%(6/30),x2=12.150,P<0.05;中位生存期试验组24.2个月,对照组12.6个月.结论 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胃癌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丹  夏勇  赵攀  何美惠 《重庆医学》2018,(18):2424-2427,2431
目的 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外科手术后短期化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术后最佳化疗疗程,为优化MDR-PTB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经药敏试验确诊的MDR-PTB患者18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91例)与对照组(92例).观察组行手术切除病肺,术前均予以2个月敏感药物治疗,根据术后敏感药物化疗疗程再分为3个亚组:术后化疗疗程6个月纳入组1(28例);术后化疗疗程12个月纳入组2(31例);术后化疗疗程18个月纳入组3(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不间断随访12~24个月,比较疗效、痰菌阴转率(12个月)及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率、病情无变化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观察组内3个亚组患者治愈率、病情恶化率、病情无变化率及死亡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各亚组患者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1).组2及组3痰菌阴转率高于组1,复发率低于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PTB患者待病情稳定、病灶局限后应尽早考虑手术切除病肺,并联合术后敏感药物化疗.  相似文献   

7.
65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的化疗临床观察,两组基本情况相似,治疗组以大剂量短疗程5 FU治疗,给药方法为每天静滴5 FU1000mg,连续15天为一疗程,两疗程的间隔为4周;对照组静脉注射5 FU500mg,d_(1-3),MMC 6 mg,d_1,每周重复,4周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周,治疗结果示有效率分别为42.4%(14/33)与28.1%(9/32)(P<0.05),有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个月与6个月,均能耐受毒性,说明5 FU大剂量短疗程方案为一个有效、低毒、易得与廉价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胃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390例,分成实验组(行腹腔化疗)190例与对照组(未做腹腔化疗)200例。分析两组各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术后腹腔早期化疗能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提高17.6%和22.6%,中位生存期延长24个月,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是胃癌根治术后的有效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周娟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8):482-482,489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对改善预后的效果。 方法  10 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2例 )在应用FLP方案静脉化疗的第 5d用顺铂 (DDP) 6 0mg/m2 +0 .9%氯化钠溶液2 0 0 0ml(39~ 4 0℃ )行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仅作FLP方案静脉化疗。两组均以 2 8d为 1个静脉化疗周期 ,3个周期为 1个疗程 ,在术后 1.5内实施 2~ 3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 3年生存率为 6 9.4 % (4 3/6 2 ) ,对照组为 4 6 .5 % (2 0 /4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年中 ,治疗组的肝转移、腹腔转移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重度恶心、呕吐及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但腹膜炎及腹痛的发生率高 (P <0 .0 5 )。 结论 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该院肿瘤科及胃肠外科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48例ⅢA~ⅢC期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行新辅助放化疗(观察组)21例,术前行调强放疗(IMRT)联合XELOX方案同期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6~8周行D2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对照组)27例,术前行XELOX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后4~6周行D2根治术;两组均根据术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行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R0切除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80.95%和74.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pCR及R0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33.33%vs.7.41%,66.67%vs.3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42);(3)观察组的中位PFS及中位OS均优于对照组(41.00个月vs.27.00个月,44.00个月vs.38.0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0);(4)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3.81%vs.51.85%,14.29%vs.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45);两组在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双侧髂内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2 9例DukesB、C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术后灌注化疗组 (A组 ) 69例 ,术后全身化疗组 (B组 ) 60例 ,均行 5 -FU加MMC化疗方案。结果 术后 1年内两组在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术后 3年在肝转移率、生存率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双重介入灌注化疗优于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Ⅲ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62例,单纯手术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辅助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2%vs 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辅助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大都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1994至1999年与2000至2006年2个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究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16例胃癌病例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1994至1999年时期Ⅰ、2000至2006年时期Ⅱ两组,对比其临床病理特点变化,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预后的不同,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男女构成比、早期胃癌比例、临床不同TNM分期病例比例、专业化手术、辅助化疗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部位、腹膜播散、淋巴结转移、根治切除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期Ⅱ的5年总体生存率、根治切除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61.5%,均显著高于时期Ⅰ的32.8%、42.4%(均P<0.01).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与否、进展期胃癌、临床不同TNM分期、无辅助化疗、专业化手术方面,时期Ⅱ的生存率都显著高于时期Ⅰ(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不同时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时期Ⅱ胃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得益于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提高以及包括规范化的胃癌根治手术、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 via the anterior branches of the bilateral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via the anterior branches of the bilateral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after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7 courses of adjuvant platinum-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Prim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43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 (control group), and then followed by 8 courses of adjuvant platinum-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The rate of optim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survival rate, blood loss during operation and operative tim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asessed using Student’s t test, the Chi-squre test and the log-rank test.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rate of optimum debulking after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 via the anterior branches of the bilateral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was 71.43%(30/42) (χ2=10.06, P&lt;0.005), and 9 (21.43%) of the 42 patients showed no gross residual disease after surgery. Blood loss and operative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study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65.24±37.61 ml: 849.31±41.20 ml, t1=33.21, P1&lt;0.001; 4.23±0.21 hours: 6.15±0.38 hours, t2=28.92, P2&lt;0.01). In the study group,the mean survival time and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ere 33.66 months (95% CI, 24.73 to 42.58) and 26.00 months (95% CI, 19.22 to 32.78),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disease-free interval was 18.20 month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an survival time and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ere 32.38 months (95% CI, 24.92 to 39.84) and 25.00 months (95% CI, 22.80 to 27.20),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disease-free interval was 14.20 months.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6.48,P&gt;0.05).Conclusions Neoadjuvant platinum-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 via the anterior branches of the bilateral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i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 in whom the chance of optim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is low. The treatment can reduce blood loss, decrease operative time,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optim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but the median survival can’t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行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对照组130例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6年。对照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3.0%,49.2%和20.8%,而治疗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97.7%,83.0%和50.8%,两组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4.6%和21.5%。治疗组则分别为8.5%和6.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差异。结论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胃癌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预防局部复发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耐受性。方法将96例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根治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术后单用化疗。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评价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66.0%、80.9%,均高于对照组的43.9%、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能明显提高其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化疗组),与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未接受新辅助化疗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率,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化疗组肿瘤缩小或明显缩小者16例(69.6%)。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神经系统毒性,且多为轻度。经新辅助化疗后均进行手术评估,其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者17例(73.9%),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者10例(52.6%),化疗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以往一期手术切除较为困难的进展期胃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晚期卵巢癌的先期化疗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 《黑龙江医学》2008,32(1):52-54
目曲探讨先期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48例曾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其中20例行先期化疗,术前行1~3个疗程以铂类为主的化疗;28例未行先期化疗,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2年生存率。结果行先期化疗组20例患者,化疗总有效率达85%,胸腹水的控制率达88.2%,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达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k;术前未行化疗组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5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先期化疗能控制胸腹水,缩小瘤体,增加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防治胃癌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已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4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对胃癌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97例,随访率66.44%(97/146)。97例根治性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率45.4%(44/97),术后2年内复发率73.2%(71/97),2~5年期间复发率21.6%(21/97),5年后复发率4.1%(4/97);单一病灶复发的占81.5%,多部位复发的占17.3%。单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术后是否化疗、病理分型、TNM分期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无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M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大都出现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为主;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