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应激反应引起的高血糖、高代谢状态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关注。有作者报道,围术期采用多途径给镇痛术对糖代谢具有较好调控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开胸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并与单纯全麻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合分析围术期患者麻醉满意度问卷,从而为国内围术期患者麻醉满意度测量提供有效、科学和可行的工具.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采用"麻醉","满意","patient satisfaction"和"anesthesia/anaesthesia"为题名及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综合与分析纳入研究的问卷发展过程、 问卷构建及验证的质量及问卷内容与形式.结果 最终纳入2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括6份围术期患者麻醉满意度问卷:Leiden围术期患者满意度问卷;Bauer患者麻醉照护满意度问卷;Capuzzo患者麻醉满意度量表;Heidegger麻醉照护满意度问卷;Huppe患者麻醉满意度调查问卷;Heidelberg围麻醉期问卷.结论 6份围术期患者麻醉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构建过程具有严谨性,条目形成过程纳入了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可接受度.同时,问卷维度及条目也覆盖了患者的需求,能够真实反映围术期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情况.但因为条目数目和填写时长,Leiden、Heidegger、Huppe和Heidelberg问卷更适合科研时使用,Bauer和Capuzzo问卷可用作临床评估及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
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有文献报道,50%-7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术中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机体寒战反应。因此,维持术中患者体温正常是降低术中、术后和麻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关注外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及危害,并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马国平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25-2728
近20年来,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评估,合理地选择麻醉方案,加强围术期监测和治疗,避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是麻醉医师和SICU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表明,围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手术特点与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总结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麻醉方式、手术特点与方式和围术期处理方法 .结果 发现老年食管癌具有恶性程度低,侵袭能力差,转移慢等生物学特点,38例患者均获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高,但术前心肺储备差,伴发疾病多,占39.5%(15/38),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4.2%(13/38).结果 老年食管癌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其手术选择、术前准备、麻醉与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均具有特殊性,应始终以肺部并发症作为防治重点,个性化优化组合适合老年特点的治疗方法 ,是减少术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麻醉特点、围术期风险评估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0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结果1例拔管后发生心跳骤停,1例术后苏醒延迟送ICU呼吸支持,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术前积极准备和处理,麻醉中认真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维护心肌氧供需平衡,术后及时随访处理,是保证80岁以上高龄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发展,外科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越来越宽,复杂、疑难手术以及老年患者手术越来越多。手术时间长且范围广,麻醉和手术等一些不良因素导致的患者围术期心肺功能紊乱难以避免。肺康复作为ERAS的重要环节贯穿围术期全程~([1]),对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的心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管室专职麻醉护士参与全身麻醉下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导管室行全身麻醉下介入手术的患者4724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2225)和观察组(n=2499)。在围术期,观察组患者采用专职麻醉护士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的模式,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导管室护士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的麻醉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全身麻醉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意外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意外事件处理及时率及并发症好转率提高、患者在苏醒室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介入手术围术期,专职麻醉护士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加快患者的周转,促进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Rastelli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病人,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特点。方法:选用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案,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实施Rastelli手术并进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麻醉经过平稳,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结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案,有效的心脏保护,保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稳定是成功进行麻醉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是一种具有超短半衰期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但停药后爆发性疼痛的出现常使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局部浸润麻醉则能提供围术期镇痛,此前国内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局麻药多为利多卡因,对采用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活动至关重要,被抑制的免疫状态可能影响术后癌症的复发或转移。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已受损,而围术期多种因素可加重免疫损害,因此围术期加强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非常必要。不同的麻醉药物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围术期的不良应激反应,但同时不同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造成的免疫抑制会促进术后残余癌细胞的生长。因此探究麻醉药物对癌症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临床用药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术中常用麻醉药对癌症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手术室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围手术期最危急的并发症,抢救不及时可以导致患者死亡[1]。CA可以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以及麻醉复苏期间,常由手术、患者基础疾病和麻醉等所致[2-4]。手术室不同于其他场所,因此,医护人员应更加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救治患者。本文报道1例患者在开胸术中发生CA,经联合应用直接心脏按  相似文献   

13.
麻醉恢复室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的场所[1]。随着医院管理年的深入,围术期的麻醉护理逐步被护理领域和麻醉领域的医护人员所关注[2],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2009年1月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调研分析,了解麻醉恢复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和促进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根据国内合并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例数较多的多家大型医院临床管理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多模式围术期优化措施,以阻断或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为目的,最终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目前,ERAS已经在胃肠道手术、泌尿系统手术、胰腺手术、妇产科手术、减重手术等多种手术类型中广泛应用,其效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近年来ERAS理念成为推动围术期多学科协作管理的核心,其在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随着ERAS的发展,麻醉医学也逐渐向围术期医学转变。ERAS强调多学科合作,麻醉医师在术前评估优化、围术期管理及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腰硬联合麻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在围术期时有寒战情况发生,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曲马多是目前治疗围术期患者寒战较为有效的药物,而地佐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镇痛药,常用于围术期的镇痛。在本临床观察中,我们拟比较地佐辛和曲马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寒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手术患者围术期核查表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术期患者因手术、术后复苏的需要,会经历多环节的转运,如由病房至手术室、手术室到麻醉复苏室、麻醉复苏室到病房或ICU等,中间经过多环节、多人员、多物品的交接。2009年6月开始,我院设计并使用了《患者术前准备单》、《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巡回护士交换班记录表》、《手术安全核对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腰硬联合麻醉管理特点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TURP术患者术前情况及准备、麻醉方法及管理、术后镇痛及TURP综合征的处理。结果:本组麻醉效果满意,1例出现TURP综合征,122例做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全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积极预防、正确处理TURP综合征是确保TURP患者围麻醉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低体温是手术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2]。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低体温明显增加失血量和输血量,延长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导致苏醒延迟及增加术后的不适感。因此围术期应用综合保温措施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探讨应用综合保温措施对患者体温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近7年来,围术期24 h内发生心搏骤停患者的医学资料,为预防这一严重不良事件提供有益信息。方法通过我院手术麻醉电子系统,调阅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选取2013-07/2020-12期间在我院手术室接受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心搏骤停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共116152名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麻醉,围术期发生心搏骤停33例(2.8/10000),21例复苏失败,死亡率1.8/10000。麻醉完全相关2例,麻醉部分相关12例,麻醉相关心搏骤停发生率1.2/10000。与麻醉不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心搏骤停原因复杂多样,失血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是围术期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麻醉医生应熟知各种不同类型心搏骤停病理生理机制,以便实施快速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