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根据国内合并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例数较多的多家大型医院临床管理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0年Denborough与Lovell首先报道了药源性恶性高热.它是一种与种属和人种相关、主要由挥发性卤代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触发、具有复杂多样的骨骼肌高代谢紊乱表现、罕见、危及生命的麻醉并发症.药源性高热的病生理改变是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急剧升高,引发代谢改变导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耗竭、酸中毒、膜结构破坏与细胞死亡.骨骼肌高代谢状态临床上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体温急剧升高、氧耗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大量生成、骨骼肌产生乳酸量明显增加、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交感神经系统激惹以及细胞通透性增强.若不及时治疗患可因心跳骤停、脑损伤、内脏出血及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APP)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预计体外循环时间<2h的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PP组在麻醉诱导后采集自体血进行血液分离,分离后的红细胞和贫血小板血浆按需回输,富血小板血浆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静脉不同速度输注,对胸科手术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麻醉诱导期首先以不同的速度静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V2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200μg/s;V4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400μg/s;V8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800μg/s。3组患者均在入睡后静注肌松剂和芬太尼镇痛。记录各组在开始静注依托咪酯即刻(T0)、停止注药时(T1)及停止注药后2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参数、输注时间以及T0至T2期间是否发生肌阵挛及其程度。结果:3组肌阵挛发生率分别为3.3%、33.3%及73.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肌阵挛程度分级比较,V200组,低于V400组低于V8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200组和V400组程度以1级为主,而V800组程度以3级为主。HR和SpO2值在组间和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P值分别在T1、T2时点组间比较V800组均低于V2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0组和V800组MAP值分别在组内比较T1、T2时点均明显低于T0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慢依托咪酯的输注速度,可以明显降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肌阵挛的程度,合理的输注速度还可以避免依托咪酯对平均动脉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纳洛酮防止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应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含吗啡0.2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结束时,A组皮下注射纳洛酮0.8mg(2m1);B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A、B两组在术后6h和24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CS舒适评分、瘙痒评分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6h和24h时A组与B组疼痛VAS评分和BCS舒适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h时A组瘙痒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24h时A组与B组瘙痒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其它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皮下注射纳洛酮0.8mg可以有效降低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产生的皮肤瘙痒的程度,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森曼格患者妊娠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35例艾森曼格患者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等级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Ⅰ、Ⅱ级为1组,Ⅲ级为2组,Ⅳ级为3组,Ⅴ级为4组。结果 1组1例,2组11例,3组19例,4组4例。3组患者明显多于1、2组和4组的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肺动脉压力(SPAP)4组>3组>2组>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中室间隔缺损17例(49%),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30例,占86%,术后1个月内有3例患者因肺动脉高压危象、多脏器衰竭等死亡,1个月内病死率为8.6%,低于以往文献报道。结论ASAⅣ级的患病人数所占比例最多,与患者来就诊的时间有关;ASA分级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即ASA分级越高肺动脉压力越大;在有辅助药物和相关措施保障下,硬膜外阻滞在艾森曼格患者妊娠剖宫产麻醉中越来越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心肺转流(CPB)下心脏手术脏器损伤的机制和右美托咪定(Dex)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基础,整合了实验研究的新进展,系统综述了Dex对CPB心脏手术后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的影响的保护作用.Dex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辅助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时机、剂量与治疗目的之间的联系,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吸入相同浓度七氟烷对发绀型及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诱导期不同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心病患儿39例,其中发绀组19例(C组),非发绀组20例(NC组)。应用8%七氟烷诱导进入麻醉状态,记录维持七氟烷呼末浓度1.5MAC 5 min(T1)、10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和10 min(T4)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值和心率(HR)值。结果:发绀组T1点BIS值明显高于T2、T3、T4各点(P<0.05),非发绀组T1、T2、T3及T4各点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绀组T1点BIS值明显高于非发绀组(P<0.05),而T2、T3、T4各点2组间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值和HR值在组间和组内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维持七氟烷呼末浓度1.5MAC,发绀型与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BIS值均能维持在适当的麻醉深度,但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加深麻醉达到相同BIS值的时间较非发绀型患儿延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Shikani喉镜组(S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或Macintosh喉镜,实施经口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记录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值、心率(HR)值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观察比较2组插管时间、置入目标支气管的成功率及口腔损伤出血情况。结果:在T3点,M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明显高于S组患者(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