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IA法测定血LH、FSH、PRL在诊断继发闭经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继发闭经患者(不包括子宫性闭经)血LH、FSH437例与PRL287例。根据测定结果可将继发闭经患者分为五组:1.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32例(30.2%);2.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44例(10.1%);3.正常促性腺激素性闭经40例(9.1%);4.闭经由于LH/FSH比值升高94例(21.5%);5.高泌乳素血症性  相似文献   

2.
既往报道生物活性和免疫反应性的黄体化激素(LH)比值在一些生理和疾病情况下发生改变。 作者测定了多种促性腺激素下降和增高疾病患者的血清生物活性和免疫反应性的LH和卵泡刺激激素(FSH)。测定促性腺激素同时采用常规放射免疫法(I)和超敏感免疫荧光法(F);以离体小鼠间质细胞测定生物活性的LH(B-LH),未成熟大鼠颗粒细胞测定生物活性的FSH(B-FSH)。经不同方法测定,6例成年男性在GnRH刺激后,其LH水平增加4.3~5.3倍,B-LH/I-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测正常育龄期健康男性80例、女性95例,年龄18~48岁,中年期健康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50~59岁及老年期健康男性132例,女性100例,年龄60~85岁。共491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垂体催乳素(PRL),促性腺激素(FSH、LH)、雌酮(E_1)、雌二醇(E_2)及睾酮(T)六种激素,结果表明在男性:ICSH及E_2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中老年组T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中年组PRL较老年组低(P<0.05);在女性:中老年组FSH、LH均比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院11例闭经及功血者的卵巢形态与血激素值进行对比,探讨其内在联系和卵巢活检的价值。放免法测定血清激素,经腹腔镜或下腹小切口观察卵巢形态,7例采到组织作切片检查。高促性腺4例中,原发及继发闭经各2例,其FSH>70.07mIU/ml,高于LH,PRL正常,E_2低。卵巢外观为条索状或萎缩状,切片上无滤泡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多巴胺促效剂溴隐亭对正常妇女5名及高促性腺激素的Turner综合征6例LH、FSH及PRL分泌的影响。结果Turner组的基础值E_2、T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LH、FSH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放免法(RIA)测定了47例男性肺癌和20例正常男性血清雌二醇(E_2)、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男性Grave''s病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甲状腺激素对男性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对15例初诊男性Grave’s病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8~ 13个月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 ,观察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 )和泌乳素 (PRL)和性激素 [睾酮 (T)和雌二醇 (E2 ) ]水平及对GnRH刺激的反应 ,计算曲线下面积 ,同时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水平 ,并以 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Grave’s病患者LH和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对GnRH刺激反应也增强 ;T和SHBG升高 ,PRL和E2无明显变化 ,E2 /T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甲状腺激素和T与SHBG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经过治疗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上述异常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高甲状腺激素时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增强 ,而这种改变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傅艺冰  尹福波 《山东医药》2009,49(6):111-112
下丘脑性闭经属于中枢性闭经,以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低落为特征,患者无GnRH脉冲性释放,促性腺激素FSH和LH均〈5mIU/mL,性腺功能低落,需排除常见的垂体性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方可确诊。临床上常见的下丘脑性闭经主要由精神应激、体质量下降、神经性厌食、过度运动、遗传因素、药物等(避孕药、氯丙嗪、利血平等)引起下丘脑分泌GnRH功能失调引起,先天性疾病或脑发育畸形及肿瘤(颅咽管瘤)也可引起下丘脑GnRH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9.
颜磊  田永杰 《山东医药》2009,49(6):110-111
垂体前叶即腺垂体,以垂体门脉系统与下丘脑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直接接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可以分泌FSH、LH、PRL、TSH、ACTH和GH六种激素,即性腺六项。垂体前叶病变是引起闭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腺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其分泌激素异常,尤其是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下游卵巢功能,引起闭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患者生殖激素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临床拟诊为更年期女性患者,根据是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分为正常组99例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99例,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 T)、孕酮(progesterone P)、雌二醇(estradiol E2)、促卵泡激素(follotropin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泌乳素(prolactin PRL)。结果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的P、E2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T、FSH、LH,PRL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2的减少与更年期女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激素测定雄激素血浆睾酮可用放射免疫法或竞争性蛋白结合试验测定。正常值于18~50岁男性介于3.5~12毫微克/毫升。低水平见于性腺机能减退症,在40岁以后浓度渐下降。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的分泌在健康男性并不恒定。血LH浓度呈2~4小时的周期性波动,波动范围可达1~3倍。FSH和睾酮浓度的波动较小和较少规律性。LH在青春期呈冲动性  相似文献   

12.
垂体促性腺激素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促性腺激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垂体促性腺激素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以40~60岁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肿瘤压迫症状为主,性腺功能异常的表现不多见。免疫组织化学均为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或)黄体生成素(LH)阳性,以FSH阳性多见,伴催乳素(PR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阳性各1例,但均无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多数为促性腺激素腺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首选经蝶骨手术。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诊断促性腺激素瘤的最可靠的方法,以FSH阳性为主。免疫组化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联不大。治疗以经蝶骨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月经紊乱的机制,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9例患者及14名健康对照者。 29例患者年龄24~42岁,具有甲亢的各种临床表现。25例仍有固定的月经周期,其中11例月经减少,2例月经过多,4例闭经。对照组14名的年龄为22~40岁,月经周期正常。受检者均于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测定1个月经周期的各项激素,包括血清促性腺激素[滤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性腺激素[雌二醇(E_2)、黄体酮(P)]以及垂体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激素(TT_4、TT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变化.方法用放免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中PRL、LH、FSH、E2、T.结果PRL、LH、FSH、E2明显增高,P、T下降.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孙金龙  李猛邵兵 《山东医药》2004,44(3):52-52,53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将垂体腺瘤按功能进行分类,主要有激素分泌活性腺瘤和非激素分泌活性腺瘤两大类。前者包括生长激素瘤(GH腺瘤)、催乳素瘤(PRL腺瘤)、促肾上腺皮质素瘤(ACTH腺瘸)、Nelson综合征、促甲状腺素瘤(TSH腺瘤)、促性腺素瘤(FSH和LH腺瘤);后者包括无功能细胞腺瘤。现将临床比较  相似文献   

16.
正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H),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或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的性腺功能减退,主要以低促性腺激素和低性激素分泌为特征。游离睾酮异常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下密切相关[1]。令人吃惊地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HH的患病率竟然高达25%~40%[2]。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睾酮评估极为重要[3]。  相似文献   

17.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病。患者常因月经稀发、闭经溢乳和不孕而就诊,检查多发现有排卵障碍(无排卵或黄体不健)、血中泌乳素高(>25ng/ml)。在其多种病因中,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占39.7~44%)。过高的泌乳素(PRL)能干扰性腺的功能。本病患者可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被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对125例基础血清催乳素(PRL)正常但无排卵的患者,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负荷试验,分为潜在性高催乳素血症组(A组,34例)和非潜在性高催乳素血症组(B组,91例).试验前A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为1.7±0.4,B组为0.8±0.5,两组比较,P<0.05;LHRH负荷试验后A组血清LH值为(72.4±21.6)IU/L,B组为(39.5±16.3)IU/L,两组比较,P<0.05.A组LHRH负荷试验前后血清PRL与FSH关系:试验前r=-0.245,t=-2.232,P<0.05;试验后r=-0.283,t=-2.606,P<0.05.A组试验前后血清PRL与FSH均呈负相关.认为潜在性高催乳素血症(OHP)包含着高LH排卵障碍,OH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关.微量PRL升高可抑制FSH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对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对1996-01-01—2005-12-31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测定53例确诊未治的前列腺癌患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与促性腺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同时测定了253名正常对照者的性激素与促性腺激素。结果前列腺癌组总睾酮和反映游离睾酮的指标睾酮分泌指数(TSI)以及FS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LH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前列腺癌患者处于低雄激素水平。(2)当睾酮(正常为15nmol/L)或睾酮分泌指数(正常为4·0)低于诊断标准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6例垂体瘤患者,测定其血中胃泌素浓度。并用 Sephadex-G50层析,发现垂体瘤患者具有与良性实性胃泌素瘤综合征患者类似的高胃泌素血症,且不同的腺瘤具有不同形式的胃泌素。6例垂体瘤患者中,男女各3例,其中2例有视野缺损和阳萎,1例闭经,1例肢端肥大症,还有2例柯兴氏综合征。组织学诊断为促性腺激素瘤者2例,无功能性腺瘤1例,生长激素(GH)腺瘤1例,促皮质素(ACTH)腺瘤1例及囊性腺瘤1例。肢端肥大症和促性腺激素腺瘤患者的肿瘤组织经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