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抑制大鼠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动物分为OCT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大鼠存活情况和肝癌发生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诱导不同时期磷酸化Smad2、Smad4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mad4 mRNA的表达.结果 OCT组大鼠的存活率70.0%(7/1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6/20,P<0.05);DENA喂养16周时,OCT组大鼠的肝癌发生为0只(0/10),对照组为6只(6/2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NA喂养22周时,OCT组肝癌的发生(2/9)显著低于对照组(10/12,P<0.01).正常细胞时Smad4很少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表达明显增强,但DENA喂养22周时肝组织Smad4表达明显下降,肝癌的表达显著低于周边组织(P<0.05);磷酸化Smad2的表达可见于正常肝细胞,但诱癌8周时表达明显减少,16、22周时又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肿瘤内表达明显减少;OCT的治疗组诱癌22周的Smad4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磷酸化Smad2的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ad4和磷酸化Smad2表达的减少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OCT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癌形成,Smad4表达的调节可能是OCT发挥抑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导大鼠肝硬变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50只6周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 正常对照组(n=10)、普通DENA诱导组(n=20)和渐进DENA诱导组(n=20),观察诱导4周和8周后大鼠体重、死亡率、肝硬变形成程度等指标.结果 肝硬变诱导4周后,普通DENA诱导组的体重为(234.9±27.1) 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64.8±33.7) g (P<0.05);肝硬变诱导8周后普通DENA诱导组的体重为(251.5±34.3) 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03.2±49.4) g (P<0.01)和渐进DENA诱导组的(277.5±27.6) g (P<0.05);正常对照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体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大鼠均无死亡,与普通DENA诱导组(死亡率为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DENA诱导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的肝硬变形成率均为100%.结论 口服DENA诱导肝硬变是一个简单、可复制和仿真性强的模型制作方法,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DENA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大鼠肝硬变诱导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大鼠死亡.  相似文献   

3.
Wang G  Chen X  Qiu F  Tao D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613-615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型肝癌形成过程中,脾脏对肝细胞的增殖水平及病理变化的影响。以期了解脾脏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为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切脾(45只)组和未切脾组(45只)的肝细胞增殖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病理学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1)切脾组肝硬化形成早于未切脾组,肝细胞变性变明显高于未切脾组,(2)2组肝细胞增殖水平均随诱癌时间延长而增高,18周后达最高,(3)切脾组肝细胞增殖水平在诱癌中期明显低于未切脾组(t=4.76,P<0.05)停用DENA后到18周,2组增殖水平相近。结论:诱癌过程中,脾与肝细胞的增殖水平密切相关,脾脏对肝细胞的再生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N-正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N-butly-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BBN](BBN)喂饲和MNU膀胱灌注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BBN诱癌组大鼠使用0.05% BBN溶液连续喂养六周.后改用2%枸橼酸钠溶液作后续喂养22周,第28周为诱导的终点.MNU诱癌组大鼠行MNU膀胱灌注,每两周灌药1次,每次2 mg/只.共4次.第10周为诱导的终点.比较两组大鼠的成瘤率和死亡率.结果:BBN诱癌组30只大鼠喂养28周后存活16只,11只成瘤,死亡率46.7%,存活大鼠成瘤率68.8%;MNU诱癌组30只大鼠第10周存活28只,25只成瘤,死亡率6.7%,存活大鼠成瘤率89.3%.结论:利用MNU行大鼠膀胱灌注的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具有成瘤时间短、成瘤率高、大鼠死亡率低等特点,优于BBN喂饲大鼠成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受体(SSTR)-2/5在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2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切取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SSTR-2/5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SSTR-2/5均呈阳性表达;肝癌组织SSTR-2/5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SSTR-2mRNA(RQ值):1.89±0.74比2.54±0.80,SSTR-5mRNA(RQ值):3.61±1.66比6.78±4.27;SSTR-2蛋白:68.2%(12/22)比95.5%(21/22),SSTR-2/5蛋白均为95.5%(21/22);均P<0.05〕。全部患者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7.3个月,SSTR-2/5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无瘤生存期延长(log-rank=4.08,P=0.043)。结论 SSTR低表达预后相对较差,SSTR表达的表征可以被用来作为评估肝癌预后的有用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建立死亡率低、诱癌时间短、成功率高、操作方便及与人肝癌的发生过程相似的动物肝癌模型的方法。
方法:取8周龄Wistar大鼠40只,先给予50% CCl4油溶液按0.3 mL/100 g后肢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2周;休息2周,然后给予95 μ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自由饮水12周。
结果:整个诱癌过程大鼠无死亡,体质量增加,精神状态好;诱癌第16周所有大鼠诱发出肝细胞性肝癌。
结论:以CCl4增敏的DEN喂养可以方便、简单、稳定地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实验动物死亡率低,成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癌形成大鼠肝脏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nuclear antigen, 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模型,预防组饲料中添加阿司匹林,两组分别于第8、12、16周时处死大鼠6只,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PCNA及cyclin D1,观察不同时期肝脏PCNA及cyclin D1表达的变化及肝癌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大鼠肝硬化发生时间较晚,程度较轻,肝癌发生少,16周时对照组4/6只大鼠发生肝癌(P<0.05).PCNA及cyclin D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阿司匹林对大鼠PCNA的抑制作用在12~16周时比较明显(F=5.696,F=11.057,均P<0.05),对cyclin D1的抑制作用在16周时比较明显(F=11.944,P<0.05).结论 阿司匹林能降低诱癌大鼠肝脏PCNA及cyclin D1表达,对实验性大鼠肝癌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与肝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水平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的诊断、治疗中潜在使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的肝细胞癌组(54例)血清IGFBP-2/3、AFP、IGF-1、IGF-2、GH水平与肝硬化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2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肝细胞癌组血清IGFBP-2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t=4.63,P<0.05;t=3.73,P<0.01),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切除术后4周IGFBP-2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肝细胞癌组GH、IGF-1/2、IGFBP-3水平与肝硬化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IGFBP-2与AFP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5),与GH、IGF-1/2、IGFBP-3无相关性. 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GFBP-2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与肝癌细胞合成释放增加有关.与AFP结合使用血清IGFBP-2检测可成为肝癌筛查、动态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肝癌肝移植动物模型并观察术后肝癌复发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130只近交系SD雄性大鼠 ,10 0ppm二乙基亚硝胺饲喂诱癌。共 98只大鼠据Kamada袖套技术行原位肝移植 ,术中根据肿瘤大小分为三组 :1组有明确肝癌结节但直径 <1 0cm (n =2 5 ) ,2组肝癌结节直径1 0~ 1 5cm(n =4 1) ,3组肝癌结节直径 >1 5cm(n =32 )。不行肝移植术的 10只大鼠作对照组。结果 三组大鼠肝移植术中死亡率 2 6 5 % (2 6 / 98) ,术后 30d累计死亡率 71 5 % (70 / 98)。术后存活 30d后计算平均生存期 ,1组 (81 3± 33 2 )d ,2组 (6 7 6± 2 4 9)d ,3组 (5 4 4± 2 4 9)d。对照组从诱癌开始 15 0d后计算 ,平均生存期为 (2 9 4± 12 9)d。术后肝癌复发率 35 7% (10 / 2 8) ,单纯移植肝内复发7 1% (2 / 2 8) ,肝和肺同时复发 10 7% (3/ 2 8) ,肝和腹腔同时复发 3 6 % (1/ 2 8) ,单纯腹腔肿瘤 7 1% (2 /2 8) ,单纯肺部肿瘤 7 1% (2 / 2 8)。结论 大鼠肝癌肝移植良好地模仿了临床过程 ,但诱癌大鼠体质差导致术中和术后短期死亡率高。大鼠术后长时间存活是观察到肿瘤复发的重要条件 ,肝癌复发的形式多样。该模型为肝癌肝移植术后抗复发和复发机制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生理性雌激素在化学性诱导大鼠肝癌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5周龄雌性SD大鼠192只分成4组:诱癌对照组(n=46)、假手术组(n=47)、去卵巢组(n=50)、去卵巢+雌激素组(n=49).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 和N-亚硝基吗啉(NMOR) 建立诱导性大鼠高转移肝癌模型,去卵巢+雌激素组大鼠使用生理剂量雌激素进行干预.诱癌20周后,分析各组大鼠肿瘤生成、发展、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诱癌20周后,去卵巢+雌激素组大鼠肝癌生成率(44.44%)、肺转移率(20.00%)和肝肿瘤平均直径(0.39±0.24)cm均低于去卵巢组(分别为92.59%、65.21%和(0.95±1.2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终点前去卵巢+雌激素组死亡大鼠生存时间(79.54±4.14)d也显著长于去卵巢组(59.54±8.31)d(P<0.05).结论 生理性雌激素抑制大鼠肝癌的生成、发展和转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d the effect of estrogen, at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on our establish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at model induced by diethylnitrosamine and N-nitrosomorpholine. Methods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1, control; group 2, sham-operated; group 3, ovariectomy; group 4, ovariectomy+estrogen) with treatment of a single i.p. injection of diethylnitrosamine (100 mg/kg body weight) and following N-nitrosomorpholine (100 ppm) in drinking water for 20 weeks for establishment of the rat HCC model. Physiological estrogen was administered by 17α-ethynylestradiol at a dose of 30 μg/kg body weight, and those in group 2 were treated with saline after initiation of liver carcinogene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CC (44.44%), the lung metastasis rate (20.00%) and the mean liver nodules (0.39±0.24) cm were reduced in group 4 than in group 3 [92.59%, 65.21%, (0.95±1.22) cm respectively] (P<0.05); The survival time in group 3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group 4 (P<0.05). Conclusion Estrogen, at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may reveal a protective role in hepato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1.
奥曲肽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种植瘤生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抑制肝癌生长的效果,对其抑瘤作用的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以裸鼠肝癌原位种植瘤模型,观察OCT对种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免疫组化观察OCT对种植瘤内生长抑素受体2(SSTR2)、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SSTR2和Smad4mRNA的表达。结果OCT明显抑制裸鼠人肝癌种植瘤的生长[(0.17±0.14)gvs.(0.53±0.06)g],抑瘤率达到67.9%;治疗组种植瘤内SSTR2和Smad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Met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TGFβ1、磷酸化Smad2和Smad7的蛋白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肿瘤内磷酸化Smad2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结论OCT能显著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种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STR2表达、下调cMet表达以及促进TGFβ抑制信号的传导,恢复TGFβ/Smads系统的抑瘤功能有关。此外,磷酸化Smad2表达的降低可能是Bel7402肝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对照组(C组)、心力衰竭组(HF组)、HTEB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40 mg/kg,1次/d,连续2 d,制备心力衰竭模型,注射后第8周NS组和HTEB组经T3或T4水平硬膜外置入微导管至T1水平,NS组经微导管注射0.9%生理盐水50 μl,每4 h 1次,持续30 d,夜间停止注射,HTEB组注射0.15%罗哌卡因50 μl,方法 同前.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后第8周且硬膜外注药前(T1)和硬膜外注药30 d后(T2)测定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于T2时观察心肌组织和肺组织病理学结果 ,测定α-MHC mRNA、β-MHC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α-MHC mRNA和β-MHC mRNA占总MHC mRNA的百分比.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3组LVEDD增大,LVEF降低,α-MHC mRNA表达下调,β-MHC mRNA表达上调,α-MHC mRNA占MHC mRNA百分比降低,β-MHC mRNA占总MHC mRNA的百分比升高(P<0.05);与HF组比较,HTEB组α-MHC mRNA表达上调,β-MHC mRNA表达下调,α-MHC mRNA占MHC mRNA百分比升高,β-MHC mRNA占MHC mRNA百分比降低(P<0.05),N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T1时比较,HTEB组LVEF升高(P<0.05),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B组心肌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 HTEB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收缩功能的机制可能与纠正α-MHC和β-MHC表达比例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素通过调节生长抑素受体和Cmet表达抑制肝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SST)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增殖侵袭黏附能力和对裸鼠种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对SST抑瘤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 以噻唑蓝(MTT)法测量SST、对Be1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细胞迁移实验和黏附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生长抑素受体2(SSTR2)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为材料,观察SST对种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免疫组织化学观察SSTR2和Cmet的表达影响。结果SST处理的7402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的侵袭和黏附能力明显下降,细胞生长静止期(G0/G1)的比例显著增加,但未见凋亡峰,细胞表面Cmet的表达明显受抑,但SSTR2的表达增加,裸鼠人肝癌种植瘤在SST治疗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免疫组织化学也可见种植瘤内SS TR2表达增加,而Cmet的表达明显受抑制。结论 SST通过与SSTR起作用抑制肝癌的生长。减少Cmet的表达是SST起作用的重要方式。此外,长期的SST治疗可以上调SSTR2的表达,加大SST抑制肝癌的效果,但短期的处理反而诱导SSTR2的脱敏和抑瘤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JB)和袖状胃切除术(S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激酶(GCK)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GK大鼠(非肥胖糖尿病大鼠)和正常SD大鼠DJB和SG两种术式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术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术后8周取肝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K大鼠DJB组和SG组术后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均P〈0.01),假手术组1周内空腹血糖降低,2周后逐渐恢复到术前高水平:SD大鼠各种手术后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GK大鼠DJB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5±0.29和494.25±30.25,SG术后分别为0.65±0.25和345.25±28.13;假手术组术后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5±0.19和409.13±26.86,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7和404.75±30.90,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D大鼠术后GCK表达也呈现了相似的变化。结论DJB和SG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术后血糖水平.但两种术式对肝脏GCK的表达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雷帕霉素对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大鼠肝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雷帕霉素组、对照组,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经门静脉播散的肝脏复发肿瘤复发率和生存情况影响.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walker-256肿瘤细胞增殖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其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影响.结果 雷帕霉素组荷瘤大鼠荷瘤肝重为(12.5±0.2)g,较对照组(14.4±0.3)g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荷瘤大鼠荷瘤肝重比为(61.3±0.6)x 10-3,较对照组(70.8±1.3)×10-3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大鼠肿瘤复发率为90%,对照组为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生存时间为(26.5±2.5)d,对照组为(14.8±2.3)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比色法示雷帕霉素对walker-256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IC50为9.60μg/L;细胞周期检测示雷帕霉素组G1/G0期比例为(55.2±0.1)%,较对照组(45.2±0.4)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VEGF mRNA表达(4.50±0.13)×10-2较对照组(70.8±1.3)×10-2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倍增和减少促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来延长宿主荷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Adv-GFP-SSTR2将人类SSTR2全长cDNA转染导入胰腺癌细胞株BXPC-3,用RT-PCR及Westen-blot检测SSTR2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测定转染SSTR2前、后及转染空载体后细胞的穿膜侵袭运动能力;RT-PCR检测转染SSTR2前后及转染空载体细胞的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Adv-GFP-SSTR2腺病毒转染胰腺癌BXPC-3后,可以稳定表达SSTR2;细胞计数示转染后胰腺癌细胞穿透基底膜的数量较转染前明显减少(P<0.01),细胞侵袭力明显减弱;MMP-2转染后较转染前表达明显上调(P<0.01)、TIMP-2表达明显下调(P<0.01),MMP-2/TIMP-2比例下降.结论转染SSTR2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改变MMP-2/TIMP-2的比例而抑制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人肝癌细胞系HCCLM3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人肝癌高转移细胞系生长抑素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中五种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MTT法检测8肽生长抑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HCCLM3中存在SSTR1-5表达.生长抑素抑制肝癌细胞株HCCLM3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可以被PTP抑制剂正钒酸钠所抑制;HCCLM3细胞表达5种生长抑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SSTR2、SSTR1、SSTR4、SSTR3、SSTR5.SSTR2和SSTR1的表达强度明显强于SSTR3、SSTR4、SSTR5(P<0.05),应用生长抑素后受体亚型SSTR2、SSTR3、SSTR5 mRNA表达强度明显高于SSTR1、4 mRNA(P<0.05).结论五种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均存在于HCCLM3肝癌细胞系中,生长抑素可以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SSTR2 SSTR3、SSTR5和生长抑素结合后通过激活PTP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Ⅰ型受体 (AT1)拮抗剂losartan对肝硬化大鼠Ⅰ型胶原 (TypeⅠcollagencolⅠ )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抗纤维化作用。 方法  4 1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10 )、模型组 (11)、及治疗组 (2 0 )———早期和中期各 10只 ,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给予 5 0 ?l4灌胃 ,3ml/(kg·5d)一次 ,共 9周。治疗组 :早期组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losartan灌胃 ,中期组于造模中期 (5周 )开始给药 ,用量 10mg/(kg·d)至处死前。实验结束后 ,处死取肝脏液氮冻存及福尔马林固定标本 ,分别行HE及Masson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 ,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胶原面积。免疫组化及RT 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光镜下组织学检查纤维化分级、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胶原面积losartan治疗组低于模型组 (P <0 0 5 )。与模型组相比 ,Losartan治疗组使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Losartan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