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膜间皮的罕见肿瘤,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预后差。现将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超声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强的肿瘤,起源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间皮细胞,大部分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腹膜间皮瘤仅占10%~20%[1]。腹膜恶性间皮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而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则更罕见,在所有间皮[2],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女性发病较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3例恶性腹膜问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3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腹膜间皮瘤,并行腹腔内化疗,均有腹水消退,1例74d后死亡,2例目前病情稳定。结论恶性腹膜问皮瘤诊断主要依靠腹膜穿刺活检、腹腔镜活检及剖腹探查活检,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进而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及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联合腹腔局部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8例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治疗方式为手术肿瘤切除和部分切除,手术后1周开始采用生理盐水2000ml+5-氟脲嘧啶500mg+顺铂100mg为化疗液,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周,共4次。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2例弥漫型因癌肿广泛侵袭及转移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6例存活(其中1例为弥漫型,5例为局限型)。9个月随访时,1例弥漫型者术后6个月复发,行全身化疗3个月后死亡。2例2年后死亡。目前3例存活,分别为治疗后存活2年、超过5年及达6年8个月。结论恶性腹膜间皮瘤恶性程度高,临床无特异表现,尽早施行减瘤术+腹腔局部热灌注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腔浆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的罕见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 03%[1].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2].现对本院1991年7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原发性胸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腹腔镜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腹腔镜表现,并于8例腹膜转移癌及5例结核性腹膜炎腹腔镜下表现对比分析,与50例患者剖腹手术后的病理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腹膜间皮瘤腹腔镜下表现腹膜壁层和胃肠浆膜面散在分布灰白色小结节大小不一,壁层腹膜可见厚薄不均的饼锑样增厚。腹膜转移癌及结核性腹膜炎腹腔镜下表现相似。并与剖腹探查术后诊断一致。结论:腹腔镜活检是恶性腹膜间皮瘤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腔浆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的罕见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03%[1]。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膜间皮瘤的声像图表现及血流信号特征.方法 分析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的9例腹膜间皮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9例腹膜间皮瘤患者中,4例良性,5例恶性.声像图特征:腹膜间皮瘤表现为大量腹水伴肠粘连,腹膜常显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典型腹膜间皮瘤为腹膜呈网状结构, 表面有多个分隔光带分成大、小不等房腔;或表现为腹腔肿块以及腹腔内液性暗区伴不规则、断续的纤维素样光带.腹膜血流不丰富.结论 腹膜间皮瘤的声像图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遇见顽固性腹水病例需提高警惕,必要时作腹膜活检或剖腹探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并与8例腹膜转移癌及5例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对比分析。结果腹膜间皮瘤超声表现为腹膜弥漫或局限性增厚,腹膜上可见低回声小结节,部分患者腹水内见大量强回声分隔。腹膜转移癌及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与其相似。结论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不具特异性,很难与腹膜转移癌及结核性腹膜炎相互鉴别,超声引导下对腹膜增厚区或腹膜可疑结节穿刺活检及腹腔镜腹膜活检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恶性间皮瘤(MM)是来源于间皮细胞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皮组织的恶性间皮瘤为胸膜恶性间皮瘤.国外学者认为,50%~60%的患者有石棉接触史[1],本文患者有牙膏厂工作多年经历,有石棉接触史,已鉴定为工伤,属于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高频超声诊断恶性腹膜间皮瘤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恶性腹膜间皮瘤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腹膜恶性间皮瘤声像图表现为壁层腹膜不规则增厚9例,脏层腹膜受侵、包绕肠管形成假肾样包块5例,肠系膜和大网膜受侵形成"饼样"肿块3例,腹水17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复习了30年来诊治的间应瘤24例,其中良性胸膜间应瘤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0例,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描述了间皮瘤的临床及综合影像表现特点。讨论了间皮瘤的发病因素和X线表现与病变关系。提出了不同的间度瘤应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肯定了综合影像检查及穿刺活检是诊断间皮瘤的主要手段,并对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和CT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腹膜穿刺活检证实的22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声像图与CT表现。结果超声对增厚腹膜的显示率高于CT,且超声对腹膜病变的定位准确度为100%(22/22)。CT对受累肠系膜的显示优于超声。结论超声与CT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显示各有优势,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为本病确诊提供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浆膜表面间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1-3]),多见于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膜及鞘膜等部位~([4-7]),其中以胸膜腔高发,其次是腹膜腔~([1,8]),而直接起源于直肠的恶性间皮瘤临床罕见。有文献报道可见起源于阑尾的原发性间皮瘤~([9]),亦可见胸膜恶性间皮瘤术后及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肠道  相似文献   

15.
间皮瘤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间皮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16例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16例间皮瘤患者7例胸膜间皮瘤、9例腹膜间皮瘤。7例胸膜间皮瘤均为良性,9例腹膜间皮瘤4例良性、5例恶性。声像图特征:良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局限性及弥漫性改变,伴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局限性胸膜间皮瘤为囊性及中—强回声实性结节,边界清楚;弥漫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网状结构,胸腔内多个分隔回声带分成大、小不等房腔,均与胸膜相连。腹膜间皮瘤表现为大量腹水伴肠粘连,腹膜常显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典型腹膜间皮瘤为腹膜呈网状结构,表面有多个分隔回声带分成大、小不等房腔,与腹腔脏器相连。结论胸、腹膜间皮瘤从临床症状到超声图像均无特异性,因此遇见顽固性胸、腹水病例需提高警惕,必要时作胸、腹膜活检或剖腹探查确诊,以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表现及其在腹腔镜下的特征,以达到早期诊断腹膜恶性间皮瘤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总结PMM的临床表现、肿瘤标记物、腹水检查、腹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的特点。结果12例患者均为渗出性腹水,83.3%患者腹水间皮细胞含量≥5%。在腹腔镜下,PMM表现为白色小结节,结节大小以0.3~0.5 cm为主,主要分布于侧腹壁及大网膜;腹水呈黄色浑浊或淡血性腹水。结论腹水间皮细胞含量结合腹水腺苷脱氨酶(ADA)、腹水肿瘤标记物检查是术前鉴别恶性间皮瘤和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转移性腺癌的最好指标。腹腔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腹膜恶性间皮瘤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腹膜低度恶性囊性间皮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腹膜低度恶性囊性间皮瘤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18例腹膜低度恶性囊性间瘤,从病理大体及光镜组织化学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18例腹膜低度恶性囊性间皮瘤,以中青年女性居多。肿瘤呈单发囊性或多发囊性肿块以及弥漫囊状小结节累及盆腔或腹腔腹膜。肿瘤微囊衬以单层立方状或扁平状细胞,瘤细胞有轻度异型性,其中1例瘤组织转变的恶性间皮瘤,3例瘤组织局灶性浸润肠壁深肌层,有7例肿瘤复发。结论 提出此病的病理诊断要点,还对腹膜低度恶性囊性间皮瘤与腹膜恶性间皮瘤、性淋巴管瘤、腹膜假性黏液瘤以及腺瘤以及腺瘤样瘤的鉴别诊断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诊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多见于女性,占68.18%.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2d~1年,平均83 d.临床症状中局部腹痛者11例(50.00%)、腹部包块者8例(36.36%)、腹胀者6例(27.27%)、腹水者10例(45.45%).患者多具有血小板数量增多、癌抗原(CA) 125升高.腹部CT检查表现为局部肿块,多呈囊实性,12例可见石棉斑(54.55%).腹部超声及腹部CT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超声引导下腹膜穿刺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其次为剖腹探查.病理类型主要多为上皮型共19例(86.36%),其次为肉瘤型和混合型.18例患者(81.82%)有石棉接触史.结论 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在我国少见,但在本地区较为多见,可能与石棉接触有关;临床特征以腹痛和局部肿块表现为主;病理类型以上皮型为主;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唯一原发于腹腔浆膜的少见肿瘤。 190 8年 Miller等首先报道了该肿瘤。由于间皮的多潜能分化能力 ,使该肿瘤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经常与转移性腺癌、反应性间皮细胞等混淆 ,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上颇为困难。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水平已有大大提高。1 组织起源恶性间皮瘤发生于腹腔的浆膜 ,浆膜来源于中胚层 ,其表面为单层间皮细胞 ,间皮细胞内含有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角蛋白和张力丝 ,在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的桥粒 ,细胞表面有微绒毛 ,深面附着于基底膜。在浆膜下纤维细胞是间皮细…  相似文献   

20.
<正>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现将我院盆腔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MR表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发现盆腔肿块半年入院。入院后妇科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扪及不规则增厚异常病灶,部分呈结节感,无压痛。病程中,患者无腹痛、发热、腹胀等不适,大小便正常,月经紊乱数月。实验室检查:血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