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根治陛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2年11月在该院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70例,行回肠膀胱术39例,行回肠新膀胱术31例,分析两种尿流改道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结果70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回肠膀胱术后见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见并发症6例。术后复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非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患者,但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尿流改道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Bricker术尿流改道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Bricker术尿流改道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方法 :回顾我院 48例膀胱癌患者全膀胱切除术后行回肠膀胱术尿流改道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尿流改道满意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使用集尿器方便可靠。结论 :建立一个满意的回肠膀胱尿流改道必须有一个理想的造口部位、乳头状外翻的造口和可靠的输尿管回肠吻合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全切术后行回肠膀胱术与输尿管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分析75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后采用回肠膀胱术36例与输尿管乙状结肠尿流改道39例的临床资料,就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肠膀胱术组手术操作时间大于输尿管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3年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回肠膀胱术在远期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输尿管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前者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959~1991年施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癌78例,文中对提高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尿流改道术选择、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尿流改道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膀胱癌行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28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年,5年生存率58.8%,大部分患者对正位可控肠代膀胱控尿满意。结论膀胱切除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对部分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地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正位可控回肠膀胱术是最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的理想术式。方法 采用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1例。结果 1例手术结束时死于心跳,呼吸骤停,其余手术成功。随访6-48个月,代膀胱内压低,无返流,可控性能好,电解质无明显紊乱,肾功能正常。结论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7.
浙医一院于1958~1981年为102例膀胱肿瘤病例施行了全膀胱切除,并分别采用输尿管腹壁皮肤移植术(45例)、回肠膀胱术(41例)、直肠膀胱术(12例)和乙状结肠膀胱术(4例)以改道尿流。手术(住院)死亡率5.9%。83例(81.1%)随访表明:5年、10年和15年的手术生存率分别为41.3%、27.3%和16.7%。文中报告了各种尿流改道术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分析了死亡原因,讨论了全膀胱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和手术极限。认为盆腔少数淋  相似文献   

8.
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很多[1] ,主要可分为 3类 :①正位排尿的新膀胱术 (代膀胱术 ) ,如正位回肠新膀胱术 ;②不可控性尿流改道 ,如输尿管腹壁造口、Bricker膀胱术 ;③可控性尿流改道 ,如可控性回盲肠膀胱术。1991-2 0 0 2年我们对本院 43例患者分别施行了输尿管腹壁造口、Bricker膀胱术、可控性回盲肠膀胱术、正位回肠新膀胱术。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3例 ,男性 3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62~ 78岁 ,平均61 1岁。 43例均为膀胱癌患者 ,参照手术学均有全膀胱切除手术适应证。其中移行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原位膀胱和Bricker膀胱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7月共30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72岁,平均(62±9)岁。原位膀胱11例,Bricker膀胱19例,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Bricker膀胱术及原位回肠膀胱术在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位膀胱在生活质量及术后护理上优于Bricker膀胱(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应先选择回肠原位代膀胱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Bricker膀胱术作为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的次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全膀胱切除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不同术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20例;年龄36~88岁,平均65.2岁。经腹腔镜手术101例,其中9例术中改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术式36例。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6例,占62.8%;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2例,占8.8%;回肠膀胱术20例,占14.6%;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9例,占6.6%;输尿管皮肤造口术8例,占5.8%;胃代膀胱术2例,占1.5%。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h,术中出血400~1 600mL,随访3~60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漏尿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为肠瘘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术后晚期主要并发症有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等。获随访的原位新膀胱术者51例,白天控尿良好48例(94.1%),夜间控尿良好43例(84.3%)。获随访的72例中男性67例,其中41例自诉阴茎可勃起,占61.2%(41/67)。术后无长期尿失禁,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风险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适应证;原位膀胱术是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严重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0年3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32例中21例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术,现存活13例;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均于6~20个月复发,4例继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术,2例又行TuRBt术,现存活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死于远处转移;姑息性尿流改道2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输尿管回肠吻合的方法相同。研究组术后尿流改道采用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尿流改道术。观察两组患者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盆腔引流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回肠段坏死、肾积水及造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4±3.1)min(、2.89±1.3)d,均少于对照组(t=20.56,2.04;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53%,亦低于对照组的46.51%(χ2=5.49,P<0.05)。结论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较传统回肠膀胱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igma直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对14例膀胱癌全切患者施行可控尿流改道的Sig-ma直肠膀胱术,对其术后排尿、控尿功能及代谢改变等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2~3 h排尿1次,尿量在200~300 mL,基本尿便分流,控尿良好,无明显代谢紊乱和不良事件。结论说明Sigma直肠膀胱术,是尿流改道手术中可供选择的较好术式。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根治性膀胱全切伴淋巴结清扫术及尿流改道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而膀胱全切后膀胱重建和尿流改道方式的研究一直都是泌尿外科学者所面临的课题。原位新膀胱手术已成为国内外一些大型的医学中心最主流的尿流改道术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手术方式能够真正满意地代替膀胱的作用。在该术式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尿路感染、代谢紊乱、术后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膀胱全切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4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其中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2例,回肠膀胱术(Bricker)41例,原位新膀胱术(Studer)11例,Sigma直肠膀胱术9例。对4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回肠膀胱术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其它组多,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新膀胱术组与Sigma直肠膀胱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4种尿流改道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为实施膀胱根治性全切手术的患者选择术后的尿流改道方式的标准与不同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以根治性的膀胱全切手术治疗的7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划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分别接受回肠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的尿流改道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明显地少于观察组,但愈合与住院的时间则明显地多余观察组,两次比较P均小于0.05,同时,两组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两种尿流改道方式配合膀胱全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根据具体条件与患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选用。  相似文献   

17.
尿流待道手术亦称尿流转流手术,是因尿路或其他系统疾病施行尿路手术而暂时或永久性改变尿流排出的通道,临床上称为尿流改道。此手术分为两大类,一是暂时性尿流改道,二是永久性尿流改道。1 暂时性尿流改道暂时性尿流改道是指在原发病变器官手术后留置造瘘引流管或在原发病变或手术部位的近侧做尿路造瘘,达到治疗目的或在治疗恢复后的一段时间内拔除造瘘管,再恢复原来的排尿方式。1.1适应证1.1.1因某些疾病引起急性尿路梗阻或长期慢性尿路梗阻导致严重肾功能不全,以及尿路严重梗阻合并感染,不能通过尿道或膀胱镜、肾盂镜插…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角度,评估采取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原何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输尿管皮肤造瘘、可控腹壁尿流改道术的疗效,为膀胱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埭状况洲查问卷(MOS36一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201041-实施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81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原位尿流改道术组在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评分上明显高于非原位尿流改道术组(P〈0.05)。原位㈨肠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组间,输尿管皮肤造瘘组和可控腹壁尿流改道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患者能够获得比非原位尿流改道术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法。方法 采用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治全膀胱切除患者10例。结果 随访24-36个月,贮尿囊平均容量400ml,平均内压12cmH2O,插管容易。结论 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容量大,内压低,可控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20.
 观察18例改良的乙状结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术后尿控满意。本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低压,可控,是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容易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