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VFC)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对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6~12 cm的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患者经8~6年的随访(平均18月),组合式移植的腓骨达骨性愈合,X线摄片显示移植腓骨增粗变大,自体骨、人工骨与腓骨融合为一体,患肢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带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是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在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的腓骨嵌入长骨缺损处,观察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情况和关节功能。结果:18例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9年。10例胫骨缺损的患者平均术后4.5月愈合,8例骨肿瘤患者平均3月愈合,仅1例肿瘤术后发生骨折其余未见肿瘤复发。术后观察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率为100%,骨愈合率为100%,腕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方法,移植骨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快,是治疗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血管的腓骨嵌入长段骨缺损处,观察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情况和关节功能.结果 18例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9年.10例胫骨缺损的患者平均术后4.5个月愈合,8例骨肿瘤患者平均3个月愈合,仅1例肿瘤术后发生骨折其余未见复发.术后观察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率为100%,骨愈合率为100%,腕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方法,移植骨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快,是治疗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胫骨缺损的长度,切取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至胫骨缺损区,外固定.结果 手术治疗40例,随访2~3年,骨愈合时间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建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926-926
目的探讨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的病人,做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结果两例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与带腓动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功能康复结果相近.明显优于单纯用腓骨移植.结论胫骨大段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或同时合并胫前、胫后动脉损伤需保留腓动脉的病人,给予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转移,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折不愈合是胫骨中下段骨折中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1998-2001年采用自体腓骨移植、髂骨松质骨移植、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1/3段骨折不愈合46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骨节段传送延长术(简称骨延长术)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术(简称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按照骨缺损程度、软组织情况及实施带蒂组织瓣改善软组织条件,采用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对32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进行治疗,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骨性愈合时间、带外固定架时间、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结果:随访时间10~52个月,平均36个月。骨延长术组和腓骨移植术组病例骨缺损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9.5、5.3个月,平均带外固定架时间分别为12、15个月,平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分别为74%、82%。结论:骨延长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具有缩短患者带架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可随时调整纠正畸形等优点,但术后问题较多,需密切随访,及时处理;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牢靠,为移植腓骨骨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建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26-926,974
目的:探讨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的病人,做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结果:两例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与带腓动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功能康复结果相近。明显优于单纯用腓骨移植。结论:胫骨大段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或同时合并胫前、胫后动脉损伤需保留腓动脉的病人,给予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转移,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32例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32例病人,由于固定不完善而致骨不连的15例,治疗不当骨折端存在间隙或骨缺损8例,局部感染的9例。32例中由于胫前皮肤缺损骨外露的5例,32例患者,12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术,5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32例胫骨骨不连均骨性愈合,3例皮瓣移植均愈合良好,并有了弹性、色泽稍暗。无伸长肌瘫痪、踝关节不稳、肢体短缩等并病发症。结论:应用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7年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术后随访5~36个月,对两组病例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16例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X线片示移植骨与胫骨骨性愈合。西医组8例:其中一例于术后d 2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清除血栓而转愈,手术修复次数>1者为1例,占12.5%,该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7周,平均住院时间为68 d,平均住院费用为3.4万元,平均病程为91 d。中西医结合组8例无血管危象发生,手术修复次数>1者为0,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4周,平均住院时间为52 d,平均住院费用为2.8万元,平均病程为73 d。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能更有效地防止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手术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带血管长段骨组织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血管的长段骨嵌入骨折缺损处,观察影响长段骨移植存活的因素及骨愈合的情况。结果:本组5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14年。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3例,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1,1上半后骨折愈合1例。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为100%,骨愈合率为100%。结论:带血管长段骨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移植骨组织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好,是治疗长段骨缺损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肢体大块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残。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技术治疗肢体大块骨缺损。从1990年以来,共完成12例,其中肿瘤切除后3例,外伤后胫骨骨缺损6例,先天性假关节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移植骨和受区骨愈合时间5~9个月,负重后移植骨逐渐增粗。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技术是治疗肢体大块骨缺损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使骨移植由爬行替代变为简单的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作者自1979年以来.对5名儿童长骨缺损采用同侧或对侧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5例中胫骨上段慢性骨髓炎、挠骨慢性骨髓炎、股骨下端先天性缺损各1例,胫骨先天性假关节2例。切取带血管腓骨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外侧各2例,后侧1例,所取腓骨最短7厘米,最长11厘米;腓动脉管径均在1.0~1.5毫米。结果:2例术后2个月达骨性愈合。1例胫骨中上段骨髓炎后遗骨缺损行同侧常血管腓骨移植,因感染失败,1年后再次手术成功。1例先天性胫骨缺损,术后3~4个月移植骨上,下端开始吸收,1例先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多节段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制成多节段并联使之增粗,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11例。其中胫骨Ⅲ度骨折5例,骨肿瘤4例,骨髓炎2例。结果 经8月-7年随访,所有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其功能外形均令人满意,移植骨无折断。结论 采用腓骨多节段并联,使其增粗,是防止移植骨骨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强  李会晓  张亚斌 《当代医学》2011,17(32):111-11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5例四肢不同程度骨缺损患者,其中股骨1例,胫骨3例,肱骨j例。缺损长度6~12cm,移植长度7~14cm。利用吻合腓血管的腓骨移植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缺损。结果本组5例全部成活,病例经过6~24个月随访,平均15月,全部切口I期愈合,移植腓骨1例发生骨折,因对位对线良好,给予石膏托固定2月后愈合,X线提示移植腓骨愈合时间为5~8月。参照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5%以上。移植腓骨的增粗胫骨化速度与年龄成反比。结论对不同程度受伤后的四肢长骨缺损采用吻合腓血管的腓骨移植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保证了移植腓骨的血供,配合植骨缩短了移植骨愈合时间,对于四肢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带蒂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方法切取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19例,其中14例伴有皮肤缺损,腓骨移植长度为4~10cm,皮瓣面积为3cm×5cm~7cm×18cm。结果 5例腓骨瓣及14例腓骨骨皮瓣全部成活。15例患者获得6个月~2年(平均9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带血管瓣的腓骨瓣是修复下肢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移植在桡腕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带关节囊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因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游离移植4例,带血管蒂移植3例.结果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良好愈合,腕关节功能与外观令人满意.结论自体腓骨移植是修复桡骨远端缺损的理想供本,操作安全、有效、合并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瘤段切除、酒精浸泡灭活后再植并采用带血管蒂脊移植治疗骨肿瘤。方法  1993~ 1998年间有 9例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3例 ;骨巨细胞瘤 5例 ,骨纤维结构不良 3例 ,骨肉瘤 1例 ;病变部位 :胫骨上端 5例 ,股骨上端 2例 ,股骨下端 1例 ,肱骨上端 1例 ;该手术采用瘤段切除后 ,把病变组织刮除 ,然后将骨壳用 75 %的酒精浸泡 30分钟后再植 带血管蒂骨移植 ,胫骨上端、股骨下端病变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 ,肱骨上端病变用带血蒂肩胛骨移植。结果 经 11个月~ 5年 6个月的随访 ,8例全部骨性愈合 ,1例转移复发。结论 应用该方法治疗骨肿瘤效果满意 ,不影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共25例,其中肱骨5例,桡骨4例,胫骨13例,股骨颈3例。结果 25例患者术后6—14个月均获得骨愈合。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尤其是大块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不同植骨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采用不同植骨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后采用游离髂骨移植、带旋髂深动脉蒂髂骨块移植、带臀上动脉深上支蒂髂骨块移植、带缝匠肌肌蒂髂骨块移植及带股方肌肌蒂骨块移植等方法。结果:术后6,12和24月分别进行X光照片检查,游离髂骨移植15例,术后1年骨折愈合率为26.9%;带旋髂深动脉骨移植32例,术后1年骨折愈合率为71.9%;带臀上动脉深支骨移植25例,术后1年骨折愈合率为68%,带缝匠肌肌蒂骨移植14例,术后1年骨折愈合率为64.3%。带股方肌肌蒂骨移植12例,术的1年骨折愈合率为58.3%。骨折愈合率基底型骨折达96.6%(29/30),头下型骨折为37.5%(12/32)。上述病例术后6月骨折愈合率均较低于1年,但2年骨折愈合率与术后1年无区别。结论:五种植骨方法中,带肌蒂或血管蒂骨移植均可达到较好效果,而以带肌蒂骨块移植更易于操作而值得推广。在骨折在类型方面,基底型骨折治疗效果最好,经颈型骨折次之,头下型骨折更次。因此,对头下型骨折应慎重选择带血管蒂或带肌蒂骨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