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首灵健脑胶囊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首灵健脑胶囊(由制首乌、赤灵芝、三七、丹参、广郁金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喜德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简易智能表(MMSE)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经颅多普勒(TC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0.0%、5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程度,尤其对轻、中度患者疗效达到90%以上,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以脾肾两虚型及髓海不足型最好.(2)中医症状积分及量表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MMSE、HDS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SOD、LPO、TCD等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以及SOD、LPO、TCD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且其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灵健脑胶囊在改善MID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智汤对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认知功能及症状与对MID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去脱落病例,分为治疗组(口服益智汤)和对照组(口服都可喜),分别观察治疗90天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an-Machine System Engineering,MMSE)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1、治疗组MMSE评分及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运用益智汤治疗MID(肾精亏虚、痰瘀阻络型)有效;2、益智汤有改善MID患者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力康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照观察了纯中药制剂脑力康颗粒剂与西药喜德镇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患者7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简短精神症状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32.5%、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70%,二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力康颗粒剂对老年性痴呆症有良好治疗效果。通过对治疗前后精神症状量表(PRS)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改善病人精神症状及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说明改善大脑微循环可能是脑力康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酸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被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患者疾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进行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情况,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眩晕宁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痰浊阻窍证的疗效.方法:全部10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0)给予眩晕宁片,每次2片,每天3次,u服;对照组(n=50)给予吡拉西坦片,每次0.8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认知能力[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综合疗效(治疗效果、副作用)、海马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均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痰多吐涎外,其余各中医症状积分值均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总海马体积MRI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可明显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痰浊阻窍证患者的症状、认知能力并防止海马萎缩,有效预防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滋养肝肾方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滋养肝肾方,对照组80例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中医证侯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养肝肾方对恢复期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发病7d内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90例):用奥扎格雷钠(晴尔)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9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不仅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8.89%)(P<0.05),而且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方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时探讨对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变化。方法将13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治疗。7 d为一个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 d,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两个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程度更加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郑庆丹 《中外医疗》2008,27(14):3-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6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117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以90d为试验终点时间.治疗组总有效率74.11%(83/112例),优于对照组的60.36%(67/111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系统和血脂代谢的影晌。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并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改善脑组织缺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发病48h内住院的1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伴有LA分为伴LA组(63例)与单纯脑梗死组(110例),并随访1a,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1、6、9个月及1a时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并统计脑梗死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随访期内CSS评分、BI、MMSE评分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CSS、BI及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以后脑梗死伴LA组CSS评分高于单纯脑梗死组,BI及MMSE评分低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随访1a,脑梗死伴LA组脑梗死复发时间(10.651±0.037)个月(95%CI为9.926~11.376个月),单纯脑梗死组为(11.464±0.173)个月(95%CI为11.125~11.802个月),脑梗死伴LA组脑梗死复发时间早于单纯脑梗死组(χ2L=4.964,P=0.026)。结论:LA对脑梗死的预后有明显影响,且增加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尼莫地平和通络解毒胶囊两种药物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进入本院神经内科的脑缺血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组和通络解毒胶囊组。尼莫地平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20mg,3次/d;通络解毒胶囊组患者口服通络解毒胶囊1.0g,3次,d,连续服用15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尼莫地平组和通络解毒胶囊组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试验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尼莫地平组和通络解毒胶囊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浆d颗粒膜蛋白、D-二聚体和中医症状积分指标都有所下降(P〈0.05或P〈0.01)。通络解毒胶囊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所降低(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通络解毒胶囊组改善脑缺血性损伤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通络解毒胶囊治疗脑缺血性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认知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为治疗组,并与同期27例脑梗死患者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恢复脑梗死缺损神经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使脑梗死患者缺损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均给予调节血糖、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稳定斑块、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检测患者血液粘度,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与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生活质量评分(BI)分别为(27.39±4.93)分、(24.70±4.45)分、(83.19±14.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94±4.49)分、(22.88±4.11)分、(75.63±13.61)分(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4.52±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2±0.91)分(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改善患者脑循环,促进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运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以 1 4日为一个疗程 ,治疗 1~ 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75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 1 2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中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 ,可降低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 ,改善微循环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脑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栓塞患者70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4 d分别对临床疗效及颅CT作比较。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72.9%,显效率为54.1%,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42.4%、1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查颅CT发现治疗组的梗死灶明显缩小。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疗效显著,对脑栓塞的治疗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用于治疗脑梗塞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被诊断为脑梗塞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多奈哌齐,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两个月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MSE、WMS、ADL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MMSE、WMS和ADL,有明显提高。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梗塞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MMSE、WMS和ADL评分,值得临床治疗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20 mg/d,连续12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MoC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MMSE、MoCA评分用药前后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尼莫地平预防及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确切。合理使用改善认知功能药物,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延缓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莆田平民医院与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诊9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口服胞磷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MMSE、ADL得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43.58±2.63)分和(33.23±2.65)分。在治疗前MMSE评分和ADL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MMSE评分为(25.78±2.9)分,ADL评分为(85.74±7.04)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对照组中,有12例无效,有37例有效和显效,有效率为75.51%;实验组中,有7例无效,有42例有效和显效,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