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注射剂上市品种很多,但目前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的中药注射剂占所有上市品种的绝大部分,但论其合理应用方面,仍值得商榷.笔者从传统中医、现代医学等角度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液的适应证型和药理作用,结合脑血管病临床应用特点、注意事项、禁用、慎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分门别类,以期达到临床医师的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缺血性中风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回顾分析近年藤类单味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理作用,归纳总结临床应用体会,并结合现代医学,明确其在治疗中风等脑病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效果显著。指出对藤类中药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的探讨,可为中风的中医提供治疗思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化瘀通脉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笔者对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肌力,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超氧化歧化酶的临床对比性观察,结果表明:化瘀通脉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及传统中药,合并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效果更佳,统学显著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异黄酮类衍生物,临床上广泛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疗效较优,然而其潜在作用机制尚未系统研究,其临床不良反应也时见报端。本文综述了近60年来有关葛根素注射液的研发过程,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可能相关机制等,以期为临床更好推广应用该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气清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煎剂益气清肝通络汤.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清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瘀阻络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2组,都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口服辛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我院中风防治系列制剂配合血稀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甘露醇、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中药煎剂口服以及对症、营养支持、康复理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防治系列制剂口服和血稀生物平衡疗法;两组均治疗 21d后对其症状、体征、血脂和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血脂及血液流变性主要指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尤为显著.结论中风防治系列制剂配合血稀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溶栓胶囊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6 2例 ,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 ,治疗组愈显率 80 .6 4% ,总有效率 96 .77%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本方法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3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99%的可信区间)为1.18(1.02,1.37),统计结果稳定性不佳.结论 尚无充分证据显示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效.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证候复杂多样.<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将中风病证候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6个基本证候要素,这些证候要素在临床上有较广泛运用.但由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中医证候及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上存在差异,而此类调查却未将两者区分开来,因此缺血性卒中证候学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脉络宁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脉络宁系由中药石斛、玄参、牛膝、银花等经化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活血化淤的功能。近10年来,脉络宁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现综述如下。1脑梗塞研究认为脑梗塞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中断所致。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肝肾不足,风阳上扰,夹痰横窜经络,以致淤阻脉络、脑窍,而现偏枯、言蹇之症。故风阳上扰,痰淤阻络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脉络宁注射液是由玄参、牛膝等中药制成的复方静脉滴注剂。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活血化淤的功效。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改善凝血、改善血液…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治疗中风病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敏  李建生  张伯礼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16-1217
中医治疗中风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治疗中风的传统名方,其中主要是汤剂和传统的丸、散剂.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至近,在继承传统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许多应用方便、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的中成药,丸剂、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中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初步统计,<中国药典> 1995年版和 2000年版中,分别有 12种、 16种中成药与治疗中风有关.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 20分册中,有近 60种与治疗中风有关. 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治疗中风病的中成药计有 43种.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中风的中成药有 60多种.然而,和其它疾病的中成药一样,治疗中风病的中成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谨作如下述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定量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按Meta分析要求对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总样本量960例,其中生脉组493例,有效444例,对照组467例,有效351例,合并RR=1.20,95%可信区间为(1.13,1.27).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未使用生脉注射液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急症领域的不断拓宽,中药新制剂也纷纷问世,这对中医急症抢救水平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保障作用,特别是中药注射液品种不断研制成功,对抢救急危重患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疗效。在中药注射液广泛应用临床的实践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1辨清与辨证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液很多,如:丹参注射液、J;I菜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脉络于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参附注射液等,上述每种药都可用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和胸痹,而且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要达到最佳疗效,就必…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666-2671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等特征。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中风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特效治疗。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出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李改莲,张振华,鲁风英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以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观察、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90例按照1988年全国中风病诊断标准标断为缺血性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效率为5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3%,显效率为42.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缺血性中风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将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道250ml5%葡糖糖溶液中静滴,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失语成套测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失语成套测验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药厂家研制的中药针剂越来越多。中医院必备的37种中成药中,就有针剂11种。中药针剂给临床工作者带来诸多方便,亦为不能口服汤药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现将我们静点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体会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1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由双花、板蓝根、栀子、黄芩、水牛角、牛黄、珍珠母等组成;具有清热化痰通络,醒脑开窍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具有抗凝、溶栓、促进脑水肿吸收等多方面的作用;又具有抗过氧化作用,增强脑细胞抗缺血、缺氧能力的作用。临床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只要患者出现痰热内  相似文献   

20.
刘昱言  刘轲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65-2067
参阅近5年来诸多学者关于缺血性中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文章重点对复方中药制剂及单味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理论研究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