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的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阐明右美托咪
定对其免疫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肾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
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1 h(T1)、术毕(T2)、术后1 d(T3)和术后3 d(T4)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IL-6、Scr和BUN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
比较,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T3时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围术期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IL-6和TNF-α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
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前,氯胺酮组患者给予0.5 mg/kg
氯胺酮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
以0.5 μg/kg/h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静脉输
注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7 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
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记录POCD发病率;并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 h
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
者清醒睁眼至拔管时间(T2)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6.7%、13.3%,氯胺酮组为6.7%、0%,右美托咪定组为20.0%、10.0%,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为13.3%、3.3%;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
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单独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不能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且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老年重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及复合全麻,右美托咪定组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状况及患者术后疼痛、睡眠状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d 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d睡眠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老年重症患者术后睡眠状况,但不影响患者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及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DR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内予以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R组和DR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4—T9),R组在椎旁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DR组则注入0.5%罗哌卡因+0.5μg·kg-1右美托咪定混合液30mL。3组术后均连接静脉镇痛泵。记录3组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2h(T2)、术毕(T3)以及术后1、6、12、24、36、48h(T4-9)时的HR、MAP;记录T4-9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记录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48h内PCA自控给药次数;于T0、T2、T3、T6以及T7时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IL-6、TNF-α及s100β蛋白水平;于T0及T7、T9、术后7d(T10)进行MMSE评分。结果 与T0比较,DR组在T1时MAP下降及HR减慢,C组在T4-6时HR增快,在T2、T3、T6及T7时血清IL-6、TNF-α及s100β蛋白水平升高,在T7、T9时MMSE评分下降,R组及DR组在T2、T3时血清IL-6、TNF-α升高(P<0.05)。与R组比较,C组在T4-6时疼痛VAS评分升高,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PCA自控给药次数增多,血清IL-6、TNF-α及s100β蛋白水平在T2、T3、T6及T7时升高;DR组在T7-9时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下降,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PCA自控给药次数减少,T6及T7时血清IL-6、TNF-α下降,T7及T9时MMSE评分升高(P<0.05)。结论 静脉及局部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并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后老年骨科患者
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阐明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
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
>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啶组及氯
胺酮+右美托咪啶组(均n=30)。麻醉前,氯胺酮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1静脉注
射;右美托咪啶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 μg/kg静脉注射,随后以0.5 μg/kg/h-1的速
度输注右美托咪啶至术毕前30 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 静脉注射和右美托咪啶1
μg/kg 静脉注射,随后以0.5 μg/kg/h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啶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静脉
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麻醉前、手术结束后、术后24 h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根据谵妄评定法(CAM),分别于术后1 h、
1 d及3 d 3个时间点评定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并对各组患者清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4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有13例患者发生谵妄:氯胺酮组8例(26.7% ),右美
托咪啶组2 例(6.7%),对照组3例(10%),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均未发生谵妄。与对照组
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右
美托咪啶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睁眼至拔管时间显著延长
(P<0.05)。结论: 全麻术中右美托咪啶与氯胺酮合用能减轻氯胺酮对患者的影响,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其机制与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6.
袁莉  李国利  滕志恒  滕金亮 《重庆医学》2023,(10):1474-147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损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160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组(DU组)和对照组(N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3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U组泵注乌司他丁2 kU/kg,后以1 kU·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DU组按照D组和U组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N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4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 d(T3)、术后3 d(T4)采集颈内静脉血用ELISA检测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血清S-100β水平及术后谵妄影响。 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术的重度烧伤患者40例,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右美托咪定组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 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度泵注,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麻醉诱导给药前1 min(T1)、诱导后10 min(T2)、手术结束后1 h(T3)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1、T2、T3、术后24 h(T4)外周血血浆IL-1β和IL-6浓度,术前1 d(T0)和术后24 h(T4)、48 h(T5)和72 h(T6)血清星形胶质细胞S-100β(S-100β蛋白)浓度,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患者术后1~3 d内谵妄情况。 结果右美托咪定组HR、MAP在T2、T3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浆IL-1β和IL-6浓度在T2、T3、T4时较T1时升高,右美托咪定组在T2~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在T4、T5、T6较T0升高, 右美托咪定组T4、T5、T6时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1 μg/kg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可以降低重度烧伤患者IL-1β和IL-6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100β蛋白水平,从而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贵强  袁灵  卫茂华  杨盛泉 《海南医学》2014,(18):2690-269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术后谵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术后发生谵妄的48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23例)和丙泊酚组(25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治疗,根据重症谵妄筛查表(ICDSC)评估治疗效果,并结合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调整镇静药剂量,使镇静深度评分控制在2~4分,同时比较两组在ICU住院天数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 给予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治疗后,患者的谵妄症状均缓解,两组的ICDSC评分分别为(1.6±1.0)分和(1.9±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丙泊酚组的ICU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3±1.0)d和(3.1±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方面,右美托咪定组的低血压发生率为30.4%,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60.0%(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为17.4%,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44.0%(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治疗老年术后谵妄均有效,但在减少副作用方面,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治疗谵妄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肩关节镜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R组(对照组)、D1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和D2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 μg/(kg·h)],每组30例。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注入0.375%(体积分数)罗哌卡因10 mL,评价臂丛阻滞效果后进行全身麻醉。D1组和D2组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后分别以0.2 μg/(kg·h)、0.7 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药。记录各组臂丛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24 h内补救镇痛次数,同时记录各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停药时(T3)、术毕时(T4)及气管拔管时(T5)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与R组相比,D1组和D2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D1和D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的T1~T5各时点的心率、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与D1组比较,D2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延长臂丛阻滞的镇痛时间和感觉阻滞时间,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其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安全性更高,临床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谵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其中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直至撤除呼吸机,后改为每日21:00至次日早6:00输注,直至搬出监护病房。对照组则接受同剂量生理盐水。通过谵妄评估量表评估谵妄发生情况;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降低,且认知评分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中,术中及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杨俊华  黄俊杰  王建成  陆咏梅  李娜 《广东医学》2020,41(16):1669-1673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术后谵妄以及右美托咪定对 围术期 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骨科择期行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 138例,ASA Ⅰ ~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 A组、右美 B组,每组 46例。对照组术中、术后均不使用右美托咪定。右美 A组入室后给予右美托咪定首量 1μg/kg静脉泵注,完成后继续予 0.2~0.4μg/(kg·h)右美托咪定维持,术 毕给予舒芬太尼 1.5μg/kg+右美托咪定 200μg行静脉自控镇痛;右美 B组术中处理与右美 A组一致,术毕 仅给予单纯舒芬太尼1.5μg/kg静脉镇痛;分别比较术前1d(T1)、手术结束(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2 天(T4)、术后第 3天(T5)5个时间点的血浆 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出现谵妄的例 数,同时进行精神混乱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结果 右美 A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右美 B组 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 A组 T4、T5和右美 B组 T4的 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 A组 T3、T4和右美 B组 T4的 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较对照 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 A组 T3、T4、T5的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术中给予 右美托咪定 1μg/kg首量、0.2~0.4μg/(kg·h)维持量及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 200μg持续镇痛对于降低术 后谵妄的发生率效果更好,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与 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有紧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姜远旭  程静  张雪萍 《浙江医学》2023,45(12):1287-1291,1303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结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 年6月至2021 年 12 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 105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和右美托咪定治疗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术前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和右美托咪定治疗组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右美托咪定治疗组麻醉诱导前给予 0.5 μg/kg 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给药时间为 15 min,随即持续输注 0.5 μg/(kg·h)右美托咪定,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 d检测3组患者血液中TNF-α、IL-17、丙二醛(MDA)、S-100β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于术前 1 d 和术后 7 d 记录 3 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数字广度(顺向)及数字广度(反向)测试的评分并计算 POCD 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后 1、3 d 血液中 TNF-α、IL-17、MDA、S-100β 水平均升高,SOD 活性均降低,术后 7 d MMSE、DSST、数字广度(顺向)和数字广度(反向)测试评分均降低,术 7 d POCD 发生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新辅助化疗组比较,右美托咪定治疗组患者术后 1、3 d 血液中TNF-α、IL-17、MDA、S-100β 水平均降低,SOD 活性均升高,术后 7 d MMSE、DSST、数字广度(顺向)和数字广度(反向)测试评分均升高,术后 7 d POCD 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导致结肠癌手术患者 POCD发生率增加,而右美托咪定治疗可降低这些患者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降低IC U 老年术后谵妄发生的比较分析。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5例老年全麻术后入IC U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4例为右旋美托咪定组,B组51例为丙泊酚组。A组手术结束前30min ,用注射泵静脉10min内给予右旋美托咪定负荷量0.5~1μg/kg ,继以0.2~0.7μg/(kg · h)调整持续泵注;B组术后以TCI丙泊酚靶控浓度1~1.5μg/ml持续输注,递增浓度0.3μg/ml;两组均以达到目标镇静为标准,输注时间至术后24h;两组均给予PCIA术后镇痛,舒芬太尼1.5μg/ml配置100ml ,持续泵注2ml/h。观察指标:入ICU后至术后24h ,以CAM‐ICU法评定诊断患者谵妄状态,并记录患者发生低血压(低于基础压30%)、心率缓慢(<50次/m in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次数。结果:与以往文献相比,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更低于B组(P<0.05);在发生低血压、心率缓慢方面,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B组出现呼吸抑制次数明显高于A组( 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均能有效降低IC U老年术后谵妄发生率,但右旋美托咪定效果要优于丙泊酚,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 91 例,性别不限,年龄 63~80 岁,ASAI 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46 例和对照组(C 组)45 例。常规咪达唑仑,顺苯磺 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诱导前 10min,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针,负荷量 0.5滋g/kg,再分别恒速静脉输注右美 托咪定针 0.5滋g·kg-1·h-1 至术毕前 30 min,C 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 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异丙酚 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压、尿量及输液量。于术前 1d、手术结束后 1、3、7d 时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采用免疫夹心 双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MGB1)、TNF-α、IL-1β、IL-6。并于上述时点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记录 POCD 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 C 组比较,D 组瑞芬太尼针和丙泊酚针用量明显减少(P<0.01),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 组 TNF-α、IL-6、IL-1β 和 HMGB1 水平在术后 1、3、7d 三个时点均明显降 低;D 组 MMSE 评分升高(P<0.05)。C 组、D 组发生 POCD 的例数分别为 13 例和 4 例,其发生率分别为 28.9%、8.7%,C 组显著高于 D 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 POC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谭明 《中外医疗》2014,(31):127-12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于麻醉诱导前、诱导过程中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疼痛评分及谵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和术后24 h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 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 h和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1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 h和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预防谵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n=30)。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后10 min内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后以0.3μg·kg -1·h-1维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诱导前、术后1 d、术后3 d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和血 T 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 CD3+、CD4+、CD8+、CD4+/CD8+ T细胞比例减少,对照组患者术后3 d比例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3 d比例较高( 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浆IL‐2、IFN‐γ浓度术后1 d降低,术后3 d升高;IL‐6浓度术后1 d上升;IL‐10浓度术后1 d升高,术后3 d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3 d血浆 IL‐2、IFN‐γ浓度较高,IL‐6、IL‐10浓度较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胃癌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免疫状况,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 组(0.25%罗哌卡因+0.25μg/kg右美托咪定);B 组(0.25%罗哌卡因+0.50μg/kg右美托咪定);C 组(0.25%罗哌卡因+0.75μg/kg 右美托咪定);D 组(0.25%罗哌卡因+1.00μg/kg 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术后24 h内的疼痛评分(VAS)、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h C和D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A、B 组,B 组低于A 组;C 和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4 组时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C、D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C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C、D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 组,C 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和B 组未出现不良反应,C组出现低血压1 例、恶心呕吐1 例;D组出现心动过缓1 例、恶心呕吐1 例。结论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呈浓度依赖性,综合考虑推荐其镇痛浓度为0.50 μ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在全身麻醉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颌面骨骨折或口腔肿瘤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为Ⅲ、Ⅳ级,年龄18~69 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n =20):表面麻醉组(C 组)、表面麻醉+1μg/kg 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1 组)、表面麻醉+2 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2 组)、表面麻醉+ 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DV 组)。D1组和D2组鼻腔内分别喷入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输注时间10 min;D3组鼻腔内喷入生理盐水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分别经鼻腔喷入、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经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用1%丁卡因进行鼻腔、口咽表面麻醉后,4 组常规麻醉诱导。于入室后(T0)、药物喷鼻后30 min(T1)、气管导管过鼻咽即刻(T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成功后1 min(T4)、3 min(T5)和5 min(T6)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插管期间Ramsay 值,并于T0、T3~6时间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Koung 评分。结果C组MAP、HR、血浆Cor、N、NE水平在经鼻气管插管后升高(P <0.05);D1 组、D2 组和DV 组在T1时刻HR 降低,气管插管成功后MAP、HR、血浆Cor、N 和NE 水平波动较C 组轻(P <0.05),与D1、DV组比较,D2组血浆Cor、N和NE浓度在T4~T5时间降低(P <0.05)。与C 组比较,D2组、D1组和DV组插管条件评分升高,Koung 评分降低,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 <0.05),D2 组与D1、DV 组相比,Koung 评分降低(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 种给药方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2μg/kg右美托咪定鼻腔喷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Wilson′s病患者脾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择期脾切除术的Wilson′s病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程序随机化分为3组:D1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维持至术毕前15 min]、D2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h)静脉维持至术毕前15 min]和C组(与D1组容量及输注方法相同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躁动评分(RS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差异。结果 C组RSA发生率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P均<0.05)。术后各时点D1、D2组“有效”镇痛比例明显高于C组(P<0.05)。D1组心率下降发生率明显增高,C组头疼发生率明显增高,D2组麻醉满意度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25μg/(kg·h)辅助全麻可降低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镇痛评分,并于术前1 d、术后第2、4、6天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谵妄评定法(CAM)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4分,两组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D组镇痛泵自控给药次数少于S组(P〈0.01);D组第2、4、6天MMSE评分高于S组(P〈0.05),CAM谵妄评估D组2例,S组8例(6.7%vs 26.7%)(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现象。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PCIA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