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错构瘤是肺部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第一位,是由于胚胎的异位组织发育所致,是由支气管上皮和中胚层的多种成分混合而形成的瘤样畸形[1].其中含有多量软骨、脂肪和纤维组织,软骨成分可钙化,占肺肿瘤的3%~5%[2],发病年龄与肺癌相似,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右肺较左肺多见.发生于主、叶、段支气管内者称中央型,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下及肺内者称周围型.……  相似文献   

2.
谢敏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26-127
肺错构瘤是肺部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据第1位。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见,一般为单发,主要生长在肺的周边部,右肺较左肺多见,下叶较上叶多见。本病主要依靠X线检查。现收集近10年来在本院诊治的肺错构瘤患者6例资料,均摄胸部正侧位X线片及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支气管、肺良性肿瘤少见[1]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 1 970~ 1 998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气管、支气管、肺良性肿瘤共 3 1例。本文报道这组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 ,旨在提高对气管、支气管、肺良性肿瘤的认识。1 病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1例中错构瘤 1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 8~ 61岁 ,平均 51 9岁 ;其中支气管错构瘤 1例 ,肺错构瘤 1 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 1 0例 :男 2例 ,女 8例 ;年龄 2 4~ 57岁 ,平均 4 0 0岁。腺瘤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1 4~ 4 4岁 ,平均 3 1 4岁 ;其中气管腺瘤 2例 ,主支气管腺瘤 1…  相似文献   

4.
肺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85年2000年间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平均病程11个月,28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占60%,支气管内型4例,占9%,肺内型42例,肺错构瘤病灶边缘多光滑,9例患者呈典型爆米花样表现,术前确诊率为26%,单纯肿瘤摘除术23例,楔形切除术14例,肺叶切除术8例,全肺切除术1例,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与恶变,结论:肺错构瘤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肿瘤;单纯肿瘤摘除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必要时应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术前较难确诊,易与中心型肺癌混淆。  相似文献   

5.
肺内错构瘤很少见,据统计占肺内良性肿瘤的13.4%。在肺部疾病中,肿瘤占20%,在肺部肿瘤中,良性肿瘤占10%1。因此,肺错构瘤占肺部肿瘤的1.34%,即约占肺部疾患的2.68‰。肺错构瘤是由支气管壁各种正常组织错乱组合而形成的肺内良性肿瘤,一般以软骨为主,此外还可以有腺体、纤维组织、平滑肌和脂肪等,生长缓慢2。笔者曾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学习期间收集到2例病人,现复习报告如下。例1:女病人,58岁,农民。因右胸痛,乏力1月余以胸痛待查收住院。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部胀痛,以右肋弓锁骨中线处为著…  相似文献   

6.
肺错构瘤(hamartoma)是肺部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误诊为肺癌、结核瘤和其他肺疾病作者收集各类型肺错构瘤26例,此为迄今国内首见大宗病例报道,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4型:软骨瘤型错构瘤、淋巴组织样型错构瘤、腺瘤样型错构瘤和成纤维细胞型错构瘤,以软骨瘤型错构瘤为多。  相似文献   

7.
正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较少见的发生于肾脏的良性肿瘤,成人发病率为0.13%[1]。自发破裂出血是肾错构瘤危及生命的较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早期施行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13年6月收治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于2013年6月17日收治入院。入院前  相似文献   

8.
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外尤文氏肉瘤属软组织恶性小细胞性肿瘤,少见。多见于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约20岁,40岁以上罕见。肿瘤多位于深部软组织,预后较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为好,5年存活率为66%,最常转移至肺和胃,转移至淋巴结者少见。现将该院建科以来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混合型异源性苗勒管肉瘤)由癌及肉瘤组成.但肉瘤中有子宫的异源性中胚叶组织参与.例如横纹肌、软骨及脂肪组织。一般发生于绝经期老年妇女,国外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以上,国内文献一般在50岁以上.我院于2006年收治1例18岁未婚女性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肺错构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40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140例肺错构瘤患者中,男60例,女80例,男女比例为3:4.患者年龄为27~77岁,中位年龄为53岁,好发年龄段为41 ~60岁(69.3%,97/140).中心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3例,占2.14% (3/140).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80.7%),少数患者因出现咳嗽、痰血、气短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发现(19.3%).本院胸片、CT和术前诊断肺错构瘤的准确率分别为2.7%、46.7%、42.1%.手术切除方式包括肿瘤剥除66例、肺楔形切除66例、肺叶切除7例、全肺切除1例.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Ⅱ型呼吸衰竭,均治愈出院.结论 肺错构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影像学上需要与原发肺癌和肺转移瘤鉴别,尽管肺错构瘤可以出现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大部分患者术前难以获得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肺组织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肝间叶错构瘤(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liver,MH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平均发病年龄(15±3)月,约85%出现在2岁以内,男性多于女性,成人极为罕见,临床多表现为腹部无症状性肿物[1].间叶错构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但发生在肝区的巨大间叶错构瘤较少见,在与巨大肝囊肿、肝包虫病、囊性肝母细胞瘤、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囊性畸胎瘤等肝区及周围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均较困难[2,3],目前国内报道病例较少,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2.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1.6岁。24例无症状,占60%。支气管内型1例,肺内型39例。32例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9例患者呈典型爆米花样表现。术前确诊率为55%。3例行肿瘤摘除手术,肺楔形切除术24例,肺叶切除术12例;支气管内型行肺叶切除术1例。其中用胸腔镜辅助切除15例。手术效果良好,28例长期随访无复发与恶变。结论肺错构瘤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肿瘤。薄层CT扫描后三维图像重建可作为诊断肺错构瘤的新方法,肺错构瘤一旦确诊后均应积极手术治疗。胸腔镜辅助个性化切口下手术能使患者恢复得更快、更好,这将成为肺错构瘤患者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形成原因。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按年龄与性别分组列表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高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93%。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60岁~69岁组,较以往资料记载的发病年龄提前。男女性别之间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脑梗死发病年龄提前,性别差异显著,与饮食结构和社会因素等有关,与男女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责任、职业、习惯和劳动强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部良性肿瘤不多见,肺错构瘤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居第1位^[1]。肺错构瘤多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文献报道在其发现的直径〈2cm的孤立性肺结节(GGO)中,约40%一45%为错构瘤^[2]。作者归纳1990—2007年间手术治疗的肺错构瘤33例,现将其诊断、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构瘤是一种肺部良性肿瘤 ,其来源和发病机制不明。现就我院 1985 -2 0 0 0年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肺错构瘤共 15例进行分析 ,讨论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5例 ,其中男性 10例 ( 66% ) ,女性 5例。年龄 2 5~63岁 ,平均 47.8岁 ,病程半个月至 6年 ,平均 1.74年。1 2 临床表现1.2 .1 症状及体征  本组 15例中 ,5例无明显症状 ,10例有胸部症状 ,如咳嗽、咳痰及胸痛。全部病人均无明显阳性体征。1.2 .2 X线影像及病理   15例病人中大多数病变X线影像表现为肺外周高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26例肺部错构瘤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少有临床症状,术前多不能明确诊断,且多误诊为肺结核球,周围型肺癌,应注意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及临床表现,治疗上应尽早手术及切肺范围尽可能小为宜。  相似文献   

18.
1904年Albrecht首先提出将所在器官正常组织的不正常混合、形成瘤样畸形的称为错构瘤(Hamartoma)。它可以表现为各种组织成份在数量、排列或分化程度上的异常、或三者具备、或某种成份占优势,其间差别很大。错构瘤可发生在任何器官,但多发于肺和支气管内,为肺部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之一。我院自1965年以来收治各类错构瘤20例(其中:肺错构瘤15例,支气管内错构瘤1例、胃错构瘤2例、十二指肠错构瘤2  相似文献   

19.
内翻性乳头状瘤在鼻和鼻窦良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率约占鼻腔和鼻窦肿瘤的4%~4.7%,居于其中第2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0):1。年龄以51~61岁为高发年龄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左右。此瘤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组织形态学上介于癌组织与正常上皮组织之间,具有局部破坏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和癌变等特点。我科从2000年以来,对3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的患者进行了放疗,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错构瘤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的局灶性组织结构错乱,是一种良性病变.可见于肺、肾、脑、乳腺等部位。下咽部错构瘤为下咽部良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甚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