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疔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86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植骨骨性融合,未发现脊柱假关节形成及内固定松脱、断裂,术后无再发生腰椎不稳定.JOA下腰痛评分术前平均(4.6±1.3)分,术后(13.4±1.6)分.平均改善率88%,优良率96%.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临床疗效好,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椎弓峡部不完整,导致的腰椎不稳所引起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是很常见的临床疾患.通常继发腰椎管狭窄,因而充分的减压、即刻的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的骨性融合为其治疗的关键.如何获得长期有效的椎间骨性融合直接影响到其远期的治疗效果.传统的椎间髂骨植骨或椎间融合器的应用,虽可以解决椎间骨性融合的问题,但由于增加患者的创伤或高昂的内固定费用,给临床推广应用带来很大困难,2000年3月-2004年9月,应用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1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合并一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同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23例.并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优19例,良4例.术后随访9~36月,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2%,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同定及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后路颗粒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颗粒骨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48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行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颗粒状骨植骨治疗。结果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4~6个月后可见植骨灶骨融合征象,无复位丢失和螺钉断裂。患者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及功能评定结果:优22例,良24例,可2例,优良率96%。结论脊柱后路颗粒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1年8月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症42例,行后路开窗减压椎弓根固定,植骨方法采用单纯椎体问植骨。术后随访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及临床效果,根据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及植骨融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5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疗效评定,痊愈29例,好转10例,改善3例。优良率92.8%。结论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的方法治疗,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植骨治疗腰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65例患者原有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优良率达90.80%。57例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融合率达87.7%,8例融合欠佳,但原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断钉退钉现象。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达到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不稳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5-06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26例腰椎不稳。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00 ml。本组获得平均18(12~36)个月随访。术后2例早期出现神经损伤症状,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考虑术中减压时神经根过度牵拉所致,口服弥可保营养神经、脱水治疗1周后缓解。其余24例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摄X线片检查确认25例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椎体再滑脱。结论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固定稳妥、椎间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椎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間植骨选择.方法 A组41例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为对照组,行椎间自体髂骨块植骨;B组46例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为实验组,行椎间自体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植骨,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改善、融合率以及融合所需时间和影像学测量结果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评分程度、融合率以及融合所需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及减少腰椎滑移危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手术方法可行有效,在维持椎间隙高度与减少腰椎滑移方面有较好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腰椎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F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不连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RF复位、椎管减压、峡部、上下关节突及部分椎板植骨内固定治疗30例。结果 30例滑脱均完全复位。骨性融合率100%。根部疼痛及日常功能情况分级,疗效优良率达90%。结论 RF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伴腰椎滑脱症,应常规作神经根探查;锥管减压须充分;有效的内固定,滑脱完全复位;有充分植骨床面积(峡部、上下关节突关节及部分椎板)和认真的植骨床粗糙面准备及植骨材料的适当放置,以获得骨性融合。这样才能保证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骨融合术,其不稳节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主,结合与临床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27例患者随访10-44个月平均21.9个月,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神经根牵拉症状外,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病情均获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期间椎体间植骨骨性愈合,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骨性愈合率高,固定牢靠,且经济费用较后路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器等有所降低,适用于治疗腰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4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2~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坠落伤4例,砸伤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多发骨折8例,颅脑、胸腹损伤6例。其中胫骨近端损伤7例,胫骨干损伤17例,胫骨远端损伤10例,合并腓骨骨折2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3例。  相似文献   

12.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4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内外侧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杨福庆  王维  于菲菲 《中国骨伤》2008,21(7):527-528
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若只注意骨折忽视下胫腓分离,则可造成严重的踝关节间隙增宽,走路不稳,日久至创伤性关节炎。胫腓下关节分离在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自1999年至2006年,我们运用闭合整复单针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认为该法操作简单,能很好地固定下胫腓关节。患者能早期活动及行走,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为总结经验,现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6年9月~2008年9月,我科应用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端骨折严重移位21例,疗效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9~68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15例,右侧6例。均为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见图1A),锁骨外端骨折移位明显。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  相似文献   

15.
国产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3年1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钛制空心拉力螺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治疗61例髌骨骨折,取得较好疗效。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15~85岁。横形骨折21例(图1A),粉碎性骨折36例,纵形骨折2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2例。1.2手术方法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该病导致的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患者,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调脊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侧隐窝管狭窄症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明宇  白玉  杨萌 《中国骨伤》2009,22(8):635-636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当远折端与近折端骨茬相对,形成“背靠背”畸形,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一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般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纤维骨痂期、软骨骨痂期和骨性骨痂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观察表明,纤维骨痂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软骨骨痂期主要是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Ⅱ型胶原;骨性骨痂期主要是随着软骨内成骨的出现和发展,Ⅱ型胶原消失,逐渐由抗张力性能较强的Ⅰ型胶原所取代。一般来说,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方式与一般性骨折愈合方式相似,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过程,但以软骨内成骨为主。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地区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茂军  李秋明  邓江涛  郝明 《中国骨伤》2009,22(11):811-812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骨折后髓内血运受到破坏,局部软组织血运较差,胫前软组织坏死率较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骨髓炎的发生。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1年3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开展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邱勇 《中国骨伤》2008,21(4):243-245
随着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或正在开展各类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但由于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柱,其解剖关系复杂,邻近有许多重要组织和器官,因此手术相关并发症并不少见,也不容忽视。如何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深入探讨。根据发生时间可将手术并发症分为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并发症。现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的处理及预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