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对膝骨关节炎兔关节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对照组(n=4)外,36只免采用左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型制动法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造模6周后青藤碱组兔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1次/N,连续5周,透明质酸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模型组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关节液及血清IL-1β含量,并对软骨组织进行Mankin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组骨性关节炎兔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含量下降(P〈0.01),且青藤碱组低于透明质酸组(P〈0.05)。青藤碱组的软骨Mankin评分明显低于透明质酸组(P〈0.05)。结论: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关节液及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关节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20例128关节,分为三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组(SH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同时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GS组),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组(AD组)。比较三组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个月时,AD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SH组和GS组(P〈0.05);治疗6个月时,AD组与GS组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SH组(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患者首选方案应为关节镜清理术,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同时配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3.
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研究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A组(空气组)、B组(25μg/ml医用臭氧组)、C组(40μg/ml医用臭氧组)、D组(80μg/ml医用臭氧组),每组兔右膝关节均使用Hulth法复制出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造模成功后,每组每周1次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每次2ml,共4周。末次注射后3d处死实验兔,取股骨内侧髁附近软骨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及Mankin评分;取关节液行NO检测;分别在造模前、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各组造模成功时右膝关节活动度较造模前降低,处死前B、组C组和D组右膝关节活动度较造模成功时升高,B组处死前即刻右膝关节活动度较C组和D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右膝关节软骨病理检查均出现关节软骨损害改变,B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轻,Mankin评分较左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关节软骨退变明显,Mankin评分较左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右膝关节关节液中NO含量升高,B组关节液中NO含量相对于C组和D组降低程度最大。结论三种浓度的医用臭氧均能够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而40μg/ml和80μg/ml的医用臭氧会导致关节软骨组织结构破坏,臭氧浓度越高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4.
陈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35-36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膝关节镜手术,清理关节腔。实验组除关节镜手术外,术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患者疗效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骨陛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与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关系。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抽取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及关节镜下切除的滑膜和退变软骨作为标本,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并将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每周膝关节注射透明质酸钠2mL,每周一次,共4次,30d后与常规治疗组对比,观察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蹲起痛、休息痛、关节骨摩擦音五项指标。同时抽取关节液测一氧化氮含量。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及滑膜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且软骨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滑膜。透明质酸钠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其关节液中一氧化氮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降低。结论:NO是骨性关节炎一种重要的介导因素。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口服双氯酚酸钠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双氯酚酸钠组)和B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60例。两组均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两组治疗期间膝关节炎病人疼痛指数(Lequesne)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5±1.2、3.3±1.4。VAS评分治疗5周后两组分别下降到1.9±1.0、2.2±1.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笔者医院骨科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和观察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结合臭氧膝关节腔注射),每组60例。治疗期8周,治疗前后观察指标:WOMAC评分,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关节肿胀、压痛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OMAC疼痛、僵硬和日常生活受限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肿胀和压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HA水平升高,TNF-α和IL-1β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HA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压痛、疼痛、僵硬和日常生活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单独用药或二联疗法。  相似文献   

8.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针刺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7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进行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关节腔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4只新西兰兔制造原发性骨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入贝伐单抗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 SH)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贝伐单抗组和对照组关节腔各自注射4.0 mg贝伐单抗和生理盐水,每3周1次,连续实验6周,各组分别注射2次;SH组进行SH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实验6周,共6次。6周后观察各组软骨和滑膜组织病理切片,滑膜电子显微镜及血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软骨大体观察评分,MMP-1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以及Mankin’s评分。结果:病理切片显示贝伐单抗组较SH组和对照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抑制滑膜增生,改善了软骨结构及基质成分;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平均光密度值、软骨MMP-1细胞百分数、Mankin’s评分及软骨大体评分均显示贝伐单抗组小于SH组和对照组(P<0.05),SH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能减少血管生成,抑制滑膜增殖,减少MMP-1的生成,对软骨有保护作用,并且优于SH,对兔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这为临床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关节腔内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桑生除痹合剂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组织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6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对照组、桑生除痹合剂高(治疗Ⅰ组)、中(治疗Ⅱ组)、低(治疗Ⅲ组)剂量组,每组6只。按照Hulth造模方法造模,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桑生除痹合剂,对照组灌服壮骨关节丸。12周后,处死动物,取软骨及滑膜标本行光镜观察,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光镜下呈显著退变表现;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用药可显著改善骨性关节炎家兔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或P〈0.01)。结论:从关节软骨及滑膜的光镜观察可以判断,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成功;桑生除痹合剂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软骨退化。  相似文献   

11.
金成辉 《河北医学》2014,(12):2027-2029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对117例(15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滑膜增生刨削,半月板修整或成形,剥离关节软骨及游离体取出术,骨缺损的关节面射频消融等。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2.5mL,加压包扎。以后每周注射1次,连续3-5周,术后行股四头肌锻炼及踝泵练习,48h拔出引流后行抬腿练习,1周拆线。结果:术后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出院时(86.9±11.2)优良率为89.8%,1年随访(78.2±12.8)优良率为80.5%。结论:关节镜清理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组(R组,n=67)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C组,n=6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2w、4w、6m记录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R组在治疗后4周开始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有明显改善(P〈0.05),与同时点C组相比功能评估好(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方案对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短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膝关节超短波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ISOA)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关节疼痛评分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肯定,能更好地促进患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同时采取玻璃酸钠和熏洗方的治疗手段,探究这种联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名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0人采用玻璃酸钠加熏洗方联合治疗,对照组40人仅用单纯的玻璃酸钠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使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过5周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理膝关节疼痛缓解人数为40(100%),超过对照组的25(62.50%)人,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膝关节功能正常的患者有35(87.50%)人,对照组仅有21(52.50%)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与熏洗方联合应用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比单用玻璃酸钠具有更好的效果,且经过治疗后膝关节在功能使用方面更灵活,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膝关节清理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骨关节滑液中IL-1和血清中NO含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8.2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骨关节滑液中IL-1含量和血清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分别为(75.18±15.10)分和(81.21±10.3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80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O及IL-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5-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联合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5-FU加SH组、SH组和对照组工厂组,分别给予5-FU联合SH、SH和生理盐水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4次,最后一次治疗后1周处死实验动物,观察3组动物软骨和滑膜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免疫组化改变;对软骨进行Mankin's评分;比较3组动物血液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浓度变化。结果:与SH组和对照组比较,5-Fu加SH组软骨病理切片显示软骨细胞凋亡减少,软骨基质结构完整,黏多糖含量多,滑膜细胞减少,滑膜下层的纤维增生减轻;血清中IL-1浓度明显降低(P〈0.01);关节软骨中MMP-1表达明显减弱(P〈0.01);Mankin'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采用关节腔内5-FU加SH注射法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能保护软骨基质,减轻滑膜增生,延缓软骨退行性变的进展。5-FU与SH联合用药可能成为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等药物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氨基葡萄糖及抗骨质增生中成药的基础上,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每周1次,连续注射5次后与同期只需口服上述药物的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注射玻璃酸钠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等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葡立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膝关节OA的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B组采用葡立胶囊口服。结果:根据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WOMAC)评分对疼痛、僵硬、身体功能等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评估,两组均能改善上述症状,而A组在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疗效均优于B组,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与葡立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确有疗效,玻璃酸钠在疗效上优于葡立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