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7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技术措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7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病理特点,恰当选用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并彻底松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切断关节囊,重建矩部,恢复肢体长度。结果;平均随访5年2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8.6%。结论:恰当选用假体类型,彻底松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重建矩部,恢复肢体长度,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及多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经1.5-5年随访,优良率为89.2%,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3%,疗效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具有充足血供,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对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2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1~10年的随访观察,获得完整资料276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股骨颈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应用骨水泥固定与未用骨水泥固定,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和评价。结果本组优108例,良143例,尚可22例,差3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年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臼已有病变者,宜选用全髋置换术。是否应用骨水泥固定,比较其中、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有骨质疏松者以采用骨水泥固定为好。  相似文献   

4.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78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行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运骨移植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骨移植术,比较各自的疗效及优缺点。结果20例高龄患者行关节置换术,19例恢复良好;Ⅰ型骨折内固定植骨后,骨折愈合率高达93.75%;Ⅱ型骨折切开和闭合复位内固定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Ⅲ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血管或肌蒂的骨移植手术和空心钉固定植骨,后者效果不佳。结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骨折分型,结合年龄、影象学检查等判断股骨头血运保持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临床病理角度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经验教训.方法 分析3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在该院行THA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术前和术中观察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的注意事项.结果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多具有患肢明显的短缩畸形,关节囊挛缩、肥厚,股骨上端和髋臼的骨质疏松,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由于患髋周围软组织挛缩,术中需进行广泛松解,手术创面大,术后渗血较多,术中应注意彻底止血.2例于术后1周内发生关节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这3例并发症保守治疗均治愈.经平均3年4个月的随访,所有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评分优良率84.6%.结论 THA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根据患髋周围软组织挛缩、患肢明显的短缩畸形等病理特点,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应注意彻底止血,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位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疾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90 年1 月~1998 年8 月在我院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19 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经临床观察及随访,14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术后疗效的优良率为76 % 。5 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均达到痊愈。结论: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疾病中改善股骨头血运,促进骨折愈合,效果肯定,简学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是临床较常见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报告我院自1998~2004年1月对3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进行关节置换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陈旧股骨颈骨折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60例陈旧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7.70分增加到术后90.6分,1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功能锻炼时出现1次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发生脱位。6例患者术后6月行走时有轻微疼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日常生活自理,余患者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及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对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1年评分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发现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后1年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0%。结论:全髋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评价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 ,探讨有关假体选择、并发症、手术时机把握等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2年收治的 62例 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应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随访 2 2~ 96个月 ,按照Harris[1] 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显示 ,本组优良率为 83 .9%。全髋置换组明显优于半髋组 ,优良率为 93 .9% ,半髋组则为 46.2 %。结论 :(1)在并存症得到控制稳定后 ,及时地根据病人伤前生活质量来选择全髋或半髋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2 )强调术中注意观察及处理麻醉开始、扩髓与灌注骨水泥这三个时段病情的变化 ;(3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前不适宜牵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明确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56例,平均随访4年1个月,全髋关节置换(THR)31例,平均随访4年3个月。结果 FHR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HR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HR组,且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疗效满意,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