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市大学生对麻疹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对桂林市2所高校1 476名大学生进行麻疹相关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大学生麻疹相关知识问卷及格率为18.72%。性别、居住地、是否兼职、大学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等对麻疹认知情况及格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是否为医学生、民族、中学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及是否看到校内宣传对麻疹认知情况及格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中主要从电视(44.6%)和报纸杂志(43.6%)了解相关麻疹预防知识。结论大学生对麻疹预防知识普遍不了解,学校应加强对麻疹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龋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740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并以783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0名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为60.41%,龋均为(1.75±2.04).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9.737,-4.308,P值均<0.05).留守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6.850,4.851,P值均<0.05).留守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48.54%),其次为上颌第一恒磨牙(29.64%),下颌前牙患龋率为0.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窝沟封闭率分别为0.41%和1.02%,龋齿充填率分别为2.17%和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甜点是恒牙龋的危险因素,持有"龋齿可以由牙面上细菌引起,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观念是恒牙龋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部分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状况严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恒牙患龋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了解2019年辽宁省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视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学生近视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省14个市16 716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对抽取的小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四至六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9.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城乡、性别、课间休息场所、家长是否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及遗传情况(只有母亲近视、只有父亲近视、父母都近视)(OR值分别为0.93,1.29,0.90,0.82,3.12,1.61,1.64,P值均<0.05),其中农村、课间休息场所为户外和家长不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与近视发生呈负相关,而性别为女和遗传情况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辽宁省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相对较高,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等多种联合防控手段,避免小学生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知识传播状况,为开展大学生H7N9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石河子大学5个专业1 034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H7N9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表现、高危人群防护方面知晓率均高于50%;54.8%的学生担心自己会感染H7N9禽流感,50%以上的学生支持学校开展的体温报告制度和勤洗手行为,54.8%的学生认为相关部门开展的H7N9健康教育内容不充足。不同专业学生在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2,P=0.003)。81.8%的大学生获取H7N9知识的首要渠道是网络。72.1%的学生会利用网络或其他形式转播H7N9禽流感信息,69.9%的学生会主动和同学、朋友或家人谈论H7N9禽流感信息。结论大学生对于H7N9知识了解少,但有积极防病的态度和行为,且有较高关注和传播H7N9信息的能力。应对大学生加强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探讨以幼儿园为基础开展的局部用氟干预活动对5~6岁儿童早期乳牙龋病(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患病率的影响,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8所幼儿园564名儿童,回顾调查局部用氟干预时间和材料.口腔检查儿童龋失补牙数和软垢指数.家长问卷调查儿童基本人口学资料,家庭和社会因素(家长最高学历、家庭上月实际收入等),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次等),饮食情况(进食甜点心的频率、睡前进食甜食),12月内是否有过牙齿不适及就医情况.结果 儿童ECC患病率为63.8%,龋均为(3.00±3.33).294名参加局部用氟的儿童人均干预(4.83±1.00)次,其中33.7%只施用含氟涂料,66.3%交替施用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施用含氟涂料、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没有局部用氟的儿童ECC患病率分别为53.5%,63.1%,68.1%,龋均分别为(2.45±3.42)(2.83±3.04)(3.32±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F值分别为6.77,7.08,P值均<0.05).二兀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施用含氟涂料与发生ECC呈负性相关(OR<1),开始刷牙时间晚、进食甜点心频率高、口腔卫生水平低、12个月内看过牙医与发生ECC呈正性相关(OR值均>1).负二项回归分析局部用氟干预未对龋均产生影响(P值均>0.05).结论 以幼儿园为基础开展的局部用氟干预龋病效果有限.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家长及早对儿童开始饮食、刷牙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了解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为其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159名6岁留守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并以150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5岁儿童家长问卷,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家长当场填答后收回.结果 8.8%的留守儿童经常睡前吃甜食;留守儿童每天进食至少1次的食品主要是甜点(56.0%)、糖果或巧克力(41.5%)、糖水(34.6%)、碳酸饮料(35.2%)、加糖果汁(35.2%);59.7%的留守儿童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留守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为20.8%;5.7%的留守儿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留守儿童1 a内就医比例为37.7%.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每日刷牙次数、家长帮助刷牙频率及1 a内就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45,8.668,P值均<0.05);饮食习惯、开始刷牙年龄、含氟牙膏使用率、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健康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缺乏,对儿童口腔健康不够重视,应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对禽类从业人员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和风险认知进行调查,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的健康教育及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共409名市场禽类从业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受访者中回答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全部正确的占2.93%,认为自己可能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的占48.17%,接触活禽时戴手套和洗手的占69.68%和78.73%,支持永久实施中央集中屠宰活禽的占31.78%.从业人员的知识(G=22.052,P=0.002)和态度及风险认知(G =26.205,P<0.001)与采取防护行为有显著性关系,态度及风险认知(G=27.385,P<0.001)与防控政策接受意愿有显著性的关系.结论 提高从业人员H7N9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水平,将对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接受严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某高校1~2年级6个专业在校学生中抽取983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级、性别以及城乡的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为73.70%,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城乡学生在传染源、传播途径、早期症状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学生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电视.不同性别学生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不同.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有发热、头痛似流感、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和"平时勤开窗、勤洗手,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赞同禁止活禽买卖的预防措施"和"人感染H7N9流行时产生恐惧心理"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预防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分娩方式与儿童肌肉及脂肪含量的关系,为探索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在广州市招募423名6~9岁儿童,通过面对面访谈获取儿童分娩方式等信息,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四肢肌肉含量(ASM)、全身肌肉含量(TSM)、四肢脂肪含量(AFM)、全身脂肪含量(TFM)和去头骨矿物质含量(TBLH BMC),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四肢肌肉含量指数(AFM/ASM,ASM/体重)、全身肌肉含量指数(TFM/TSM,TSM/体重)及体脂含量指数(FMI).应用协方差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分娩方式与儿童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顺产组、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男童的ASM,AFM,TSM,TFM,TFM/TSM,TBLH BMC,F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顺产组相比较,选择性剖宫产组儿童ASM,AFM,TSM,TFM,TFM/TSM,TBLH BMC,FMI分别增加了8.31%,37.02%,8.20%,40.00%,18.42%,7.08%,31.50%(P值均<0.05).各组女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较于顺产儿童,选择性剖宫产与男童四肢和全身肌肉及脂肪含量较高密切关联,且脂肪含量的增加更为显著,但对女童肌肉和脂肪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评价超重、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旨在评估心脏早期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为加强早期干预和预防成年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5所小学的1 034名8~9岁儿童(男514名,女520名),依照BMI分类标准,男、女各分成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性别比较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 与体重正常组儿童相比,肥胖男童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质量(LVM)、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别增加了6.7%,13.4%,7.6%,15.3%,19.7%,34.6%,18.3%,23.7%,8.8%(P值均<0.01);肥胖女童AOD,IVSd,LVIDd,LVPWd,EDV,LVM,LVMI,SV,CO分别增加了4.9%,9.1%,9.1%,12.1%,22.7%,32.9%,7.3%,22.5%,26.0%(P值均<0.01).超重儿童ADD,LVIDd,IVSd,LVPWd,EDV,LVM,SV,CO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值均<0.05).不同BMI儿童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童BMI与AOD,IVSd,LVIDd,LVPWd,RWT,EDV,LVM,LVMI,HR,CO,S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7,0.289,0.288,0.338,0.156,0.291,0.534,0.227,0.173,0.322,0.262,P值均<0.01);女童BMI与IVSd,LVIDd,LVPWd,EDV,LVM,LVMI,CO,S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6,0.322,0.224,0.329,0.444,0.158,0.288,0.287,P值均<0.01).结论 8~9岁超重儿童即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室壁增厚、左室质量增加、心脏功能异常,并随超重向肥胖过渡而加重,且BMI对男童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