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发的少、中量胸腔积液早期穿刺引流对SAP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2015 年 1 月—2021 年 12月收治的107例 SAP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前3天是否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分为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组(TPD组,51例)和非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组(N-TPD组,56例)。分别比较入院后第5天、第10天两组相应时间节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TPD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N-TPD组(P值均<0.05);而 TPD组与N-TPD组患者病死率(9.8%vs 14.3%,χ2=0.502,P=0.478)、脓毒症发生率(29.4%vs 44.6%,χ2=2.645,P=0.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D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肺肾阴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受试者均采用2H-R-E-Z/4H-R-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加用百合固金片,对照组加用百合固金片模拟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及8周观察其安全性及各项中医证候。应用SAS 9.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结果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临床痊愈+显效)分别为40.28%(29/72)和25.00%(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5,P=0.1624);治疗4周及8周末,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愈显率分别为70.83%(51/72)、86.11%(62/72),对照组分别为45.83%(11/24)、66.67%(16/24),两组愈显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末,χ 2=5.54,P=0.0186;8周末,χ 2=4.49,P=0.034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和4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06%(67/72)、98.61%(71/72),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16/24)、83.33%(20/24),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末,χ 2=10.66,P=0.0011;4周末,χ 2=8.19,P=0.004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22%(70/72)和91.67%(22/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33,P=0.248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20.5 d和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5,P=0.012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未出现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可有效改善结核中毒症状,并有效缩短咳嗽消失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且血培养或脓液培养阳性的肝脓肿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肺炎克雷伯菌组(KP组)与非肺炎克雷伯菌组(非KP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C-index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利用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9例有明确病原学结果的肝脓肿患者,KP组48例,非KP组41例。与非KP组患者比较,KP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χ2=12.508,P<0.001)、高血压病(χ2=4.215,P=0.040)、脂肪性肝病(χ2=6.832,P=0.009)的比例较高,而合并恶性肿瘤病史(χ2=15.039,P<0.00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内科收治的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组(简称“A组”,79例)和单一服用利可君片治疗组(简称“B组”,79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白细胞减少症改善总有效率[94.44%(68/72)]、外周血WBC值[(5.12±0.76)×10 9/L]均明显高于B组[72.97%(54/74)和(4.09±1.02)×10 9/L](χ 2=10.14,P=0.021;t=4.38,P=0.017);治疗后A组和B组外周血WB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3.26±1.02)×10 9/L和(3.18±0.82)×10 9/L] (t=5.79,P=0.010;t=4.15,P=0.018)。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头晕[8.33%(6/72),9.46%(7/74)]、低热[2.78%(2/72),2.70%(2/74)]、乏力[5.56%(4/72),4.05%(3/74)]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27.78%(20/72),28.38%(21/74); 15.28%(11/72),16.22%(12/74);40.28%(29/72),41.89%(31/74)]均有明显改善 (χ 2=12.34,P=0.008;χ 2=12.09,P=0.008; χ 2=8.83,P=0.011;χ 2=8.16,P=0.010; χ 2=17.26,P=0.020;χ 2=18.09,P=0.020);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头晕、低热、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43,P=0.437;χ 2=2.62,P=0.406; χ 2=1.95,P=0.410)。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3%(60/72)]与B组患者[86.49%(6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03, P=0.382)。 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症状,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恶性肿瘤相关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早期判断病情进展,及时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71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恶性肿瘤相关肝脓肿患者作为肿瘤组,按照约1∶2比例、时间匹配的原则,随机选择非恶性肿瘤相关肝脓肿患者(n=70)作为非肿瘤组,将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 肿瘤组中肝胆系统肿瘤22例(64.7%),胃肠道肿瘤7例(20.6%),非消化道肿瘤5例(14.7%)。肿瘤组合并腹部手术史及肝硬化比例(44.1%、26.5%)高于较非肿瘤组(7.1%、7.1%)(χ2值分别为20.142、7.338,P值均<0.05);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6分患者比例高于非肿瘤组(44.1%vs 15.7%,χ2=9.846,P=0.002)。肿瘤组白蛋白低于非肿瘤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血清生化及血凝等检查结果。根据是否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未出血组(n=59)和出血组(n=60),比较组间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出血组男性患者占75.00%,未出血组男性患者占40.68%,两组在性别构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4,P<0.001)。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病因均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53.33%vs 38.98%),两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各70例,改良组采用单荷包四点牵引PPH,传统组采用单荷包单点牵引PPH。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治愈率分别为95.71%和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P=0.014)。改良组切除的黏膜环的宽度(t=12.772,P<0.05)、黏膜环均匀程度(χ2=7.368,P<0.05)、痔核完全回缩(χ2=6.048,P<0.05)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改良组和传统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两组手术时间(t=1.081,P>0.05)和术中出血(χ2=0.0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d=0.731,t7d=1.243;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3,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5,P>0.05)。 结论改良的单荷包四点牵引法PPH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PPH相比,术中切除的黏膜环较均匀一致,痔核回缩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讨高校结核病防治策略。方法 2021年整群抽样选取甘肃医学院在校学生81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干预2组,对照组无健康教育干预,干预1组和干预2组分别采用宣传手册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期6个月,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干预1组核心信息2(χ2=35.261)、核心信息3(χ2=269.548)、核心信息5(χ2=145.157)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组的核心信息1(χ2=12.280)、核心信息2(χ2=40.654)、核心信息3(χ2=307.420)、核心信息5(χ2=185.106)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1组与对照组间核心信息2(χ2=34.304)、核心信息3(χ2=268.806)、核心信息5(χ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准,因为进行3次两两比较,所以检验水准取0.0167。结果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分枝杆菌感染14例,真菌感染12例,肿瘤病变15例;11例患者为混合病变,包括分枝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肿瘤合并真菌和(或)分枝杆菌感染4例;慢性间质性炎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痰、乏力、体质量下降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5,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4,P<0.0167);分枝杆菌感染组分别与肿瘤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5.306,均P>0.0167)。3组患者临床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肿瘤组分别与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9.095,均P<0.0167)。分枝杆菌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51~<200/μL、≥200/μL的患者分别为3、1、10例,真菌感染组分别为10、2、0例,肿瘤组分别为1、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4,P<0.01)。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3组患者占位性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8,P=0.00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分枝杆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2,P<0.0167),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1,P>0.0167),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167)。3组患者病灶内部钙化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P=0.004);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2,P<0.0167)。结论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以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肿瘤为主,可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是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CLF合并AKI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DPMAS序贯PE联合CRRT组(观察组,n=31),DPMAS序贯PE组(对照组,n=59)。收集所有患者入院一般资料、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等,计算eGFR、MELD-Na评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8.4%(15/31),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27.1%(16/59)(χ2=4.071,P=0.044)。两组血液净化方式均可有效改善TBil、ALT、AST、PTA、Scr、P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结核专科门诊发现初治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现状,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一分所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506例,根据患者就诊时是否并发肺部其他感染,分为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组(简称“并发感染组”;共计200例)及肺结核未并发其他感染组(简称“对照组”;共计306例)。506例患者中有98例为老年患者。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并发感染组200例,占39.53%;在并发感染组中,老年患者比例(24.50%,4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1%,49/306)(χ 2=6.583,P=0.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并发感染组中,伴有咳嗽或咳痰症状者占83.00%(166/200),与对照组的76.47%(234/306)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510,P=0.319);(3)并发感染组肺部累及病灶>3个肺野者占49.00%(9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0%(97/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965,P=0.008);(4)并发感染组患者中,肺结核并发空洞者占42.50%(85/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0%(82/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487,P=0.000)。 结论 结核专科门诊发现初治菌阳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患者中,老年患者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的比例较高,并发感染组患者肺部病灶累及范围较广泛,常伴有空洞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单耐异烟肼(H)及单耐利福平(R)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搜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濮阳市耐药监测项目发现的单耐H肺结核患者332例、单耐R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单耐H、单耐R的患者分别随机分组)分为标准化疗方案组(采用初、复治标准化疗方案,简称“标化组”,共计222例)和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组(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简称“左氧组”,共计22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MDR-TB的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11.7%,26/222)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4.9%,11/224)(χ 2=6.779,P=0.009)。在初治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4.4%,8/180)稍高于左氧组患者(2.2%,4/18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495,P=0.222);在复治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42.9%,18/42)高于左氧组患者(17.9%,7/39)(χ 2=5.880,P=0.015)。单耐R的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37.5%,21/56)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17.2%,10/58)(χ 2=5.906,P=0.015)。复治单耐R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56.5%,13/23)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27.3%,6/22)(χ 2=3.493,P=0.047)。 结论 单耐H和单耐R的初治患者,采用标准化疗方案不增加MDR-TB的发生率,单耐R较单耐H的肺结核患者容易发展为MDR-TB,尤其单耐R的复治肺结核患者更易发展为MDR-TB。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患者不规则治疗的原因和转归,探讨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率。方法比较上海市2001—2003年333例不规则治疗肺结核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对不规则治疗原因进行排序分析。结果不规则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与同期新登记结核病人性别比男性多于女性(χ2=12.5,P<0.001);不规则治疗原因中以药物不良反应(64.3%)及不配合(26.7%)为主;初治菌阳病人治愈率略高于复治菌阳病人治愈率(χ2=0.077,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化疗方案,加强对重点病例(尤其是男性、高龄、菌阳病人)的督导管理,妥善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将减少病人的不规则治疗率,提高肺结核病例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王育光  刘志威 《肝脏》2022,27(1):38-41
目的通过信息化随访方式干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比分析其对患者疾病及用药依从性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剔除不符合纳入条件患者,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264例,有42例合并肝硬化。对纳入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最终微信+电话随访组87例,电话随访组88例,对照组89例。随访并对比三组在2年后肝功能、肝硬化人数及停用恩替卡韦时间等不同差异。结果随访年后三组在失访人数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与B组2年后两组在ALT(Z=-3.218,P=0.02)、AST(Z=-2.749,P=0.03)、Alb(Z=1.746,P=0.04)、乙肝病毒DNA(Z=-3.231,P=0.02)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Bil、FIB-4指数、APRI、γ-G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2年后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ALT(Z=-11.089,P<0.001)、AST(Z=-9.247,P=0.01)、TBil(Z=-7.623,P=0.01)、APRI(Z=-4.834,P=0.01)、γ-GT(Z=-2.867,P=0.03)、Alb(Z=3.187,P=0.02)、乙肝病毒DNA(Z=-10.078,P<0.001)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FIB-4指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2年后两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ALT(Z=-1.275,P=0.04)、AST(Z=-2.045,P=0.03)、TBil(Z=-3.762,P=0.02)、APRI(Z=-1.461,P=0.04)、γ-GT(Z=-2.254,P=0.03)、乙肝病毒DNA(Z=-1.782,P=0.04)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b、FIB-4指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后A组肝硬化人数为12人,B组为16人,C组为24人。A组与B组(χ2=0.945,P=0.408)、B组与C组肝硬化人数(χ2=2.741,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两组肝硬化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3,P=0.013)。在2年时间内,A组有15例患者暂停使用恩替卡韦,B组有28例,C组有61例,三组停用恩替卡韦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61,P<0.001),通过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A组使用恩替卡韦时间长于B组(83.0%vs 68.5%,χ2=5.754,P=0.016)及C组(83.0%vs 33.7%,χ2=61.601,P<0.001),而B组使用时间长于C组(63.5%vs 33.7%,χ2=32.451,P<0.001)。结论通过对患者强化信息化干预,可以使患者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依从性提高,降低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及肝硬化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新命名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之间的关系,并分析HP感染与传统危险因素对MAFLD的联合作用。方法 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50例接受碳13尿素呼气试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腹部超声是否确诊脂肪肝将其分为MAFLD组(n=190)和非脂肪肝组(n=160)。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MAFLD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非脂肪肝组相比,MAFLD组受试者的BMI(t=8.73)、收缩压(Z=-3.67)、舒张压(Z=-3.62)、TG(Z=-8.93)、空腹血糖(Z=-9.13)、AST(Z=-2.03)、GGT(Z=-8.56)水平,以及男性(χ2=12.09)、高血压(χ2=37.91)、糖尿病(χ2=73.62)、超重/肥胖(χ2=42.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异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74例(NTM肺病组)和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的HRCT表现,比较两组病变分布及HRCT表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CT分型比较,NTM肺病组结节-支气管扩张型(51.4%,38/74)多于肺结核组(14.0%,1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316, P=0.000);肺结核组结节-肿块型(21.0%,21/100)多于NTM肺病组(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392,P=0.020)。肺结核组病变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82.0%,82/100)明显多于NTM肺病组(59.5%,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817,P=0.001); NTM肺病组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16.2%,12/74)较肺结核组(5.0%,5/100)患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69,P=0.014)。比较HRCT表现,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61.0%,61/100)较NTM肺病组(93.2%,69/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403,P=0.000);且NTM肺病组支气管扩张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39.1%,27/69)多于肺结核组(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138,P=0.001);而肺结核组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70.5%,43/61)多于NTM肺病组(39.1%,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813,P=0.000);肺结核组实变影(86.0%,86/100)较NTM肺病组(67.6%,50/7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465,P=0.004)。NTM肺病组空洞位于肺周边邻近胸膜增厚者(95.1%,39/41)较肺结核组(61.8%,42/6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909,P=0.000)。NTM肺病组中结节<1cm者(88.5%,54/61)较肺结核组(54.9%,50/9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9.059,P=0.000);肺结核组中多种大小不等的结节混合存在者(31.9%,29/91)较NTM肺病组(8.2%,5/6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784,P=0.001)。肺结核组并发胸腔积液(34.0%,34/100)较NTM肺病组(20.3%,15/74)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63, P=0.047)。 结论 NTM肺病和肺结核HRCT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及相异性。CT分型、支气管扩张的分布及优势部位、实变的发生率、结节的大小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应答在索拉非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索拉非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48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后AFP应答水平进行分组:应答组(治疗6~8个月时,与基础AFP比较,AFP下降率>20%,n=32);无应答组(治疗6~8个月时,与基础AFP比较,AFP下降率≤20%,n=16)。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生存曲线,行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期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达到临床缓解的病例。AFP应答组的客观有效率(21.88%vs 0)和疾病控制率(84.38%vs 43.75%)均高于无应答组(χ2值分别为2.530、6.668,P值分别为0.112、0.010)。应答组无进展生存期(9.9个月)、总生存期(13.8个月)均高于无应答组(6.8个月、1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由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缩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疗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20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681例患者,按照所采用的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个月方案组,515例)和对照组(24个月方案组,166例)。收集治疗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结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治疗成功、失败、死亡、丢失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有差异的临床指标与治疗成功率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64.66%,333/515)高于对照组(54.22%,90/166)(χ 2=5.818, P=0.002),病死率(2.33%,12/515)低于对照组(5.42%,9/166)(χ 2=4.015, P=0.045)。而两组的失败率(17.86%,92/515;23.49%,39/166)、丢失率(11.46%,59/515;11.45%,19/166)、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4.85%,128/515;25.90%,43/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2.561,P=0.109;χ 2=0.000,P=0.997;χ 2=0.095,P=0.7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β=0.549,$s_{\bar{x}}$=0.204,Wald χ 2=7.262,P=0.007,OR(95%CI)=1.731(1.161~2.579)]和使用乙胺丁醇 [β=0.485,$s_{\bar{x}}$=0.190,Wald χ 2=6.516,P=0.011,OR(95%CI)=1.625(1.119~2.359)]是影响治疗成功率的风险因素。结论 采用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能够达到24个月化疗方案的疗效,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成功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ASS评分、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HAPS评分和Ranson评分五种评分系统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300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三个组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评分系统差异,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根据病情程度是否重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三组间PASS评分(χ2=219.351)、Ranson评分(χ2=83.084)、APACHE-Ⅱ评分(χ2=43.388)和BISAP评分(χ2=50.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方面,PASS评分的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恩替卡韦(ETV)治疗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经ET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经倾向评分匹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换用TAF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继续ETV治疗,持续治疗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FIB-4值、肝硬度值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24周后,试验组HBV DNA阴转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6.25%vs 16.25%,χ2=104.03,P<0.001), 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4.78%vs 11.90%,χ2=6.32,P<0.05)。试验组ALT、eGFR、FIB-4值及肝硬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值分别为5.77、4.21、8.45、4.58,P值均<0.05),用药期间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