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徐鹏  谭慧  彭晓玉  夏丽淋  张娥  舒荣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85-1787, 1791
目的研究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在机械通气重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机械通气重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观察记录2组病人住院情况,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M)对2组病人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以及出院时的功能独立性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并对比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出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 < 0.01);观察组病人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出院时的FIM评分总分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 < 0.0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肌肉神经功能,提升病人功能独立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脑卒中病人病情评价方法,并与传统护理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观察组,建立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将普通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对普通病房脑卒中病人采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可提高护士观察病人频率,及时预测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并予以干预,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期间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集束干预策略,比较分析2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气管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诊病人引入灵性照护对其生理应激状态、家属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急诊患儿,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纳入对象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实施灵性照护模式。2组患儿于来院当时及出院当天均接受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表测评;监测2组患儿于来院当时及出院当天的心率、收缩压值;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负性情绪测评的工具,对2组患儿家属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干预前的心率、收缩压、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心率、收缩压、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7.6%,高于对照组的80.9%(P < 0.05)。结论灵性照护模式应用于急诊患儿,则能减少机体的应激状态,且能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对改善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的效果。 方法 选择冠心病病人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克认知疗法心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临界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对冠心病病人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心理护理,能纠正病人错误认知,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是促进冠心病病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护理举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近红外光谱学(NIRS)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并根据其数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心脏外科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RS rSO2干预组(T组,n=30)和常规监测组(C组,n=30)。T组NIRS rSO2数值降低至基线的11%时,依次通过干预头部位置、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的位置、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混合血氧饱和度将NIRS rSO2数值恢复至基线水平。C组根据麻醉医生经验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量表和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综合评估2组POCD的发生率。结果T组术中NIRS rSO2数值高于C组(P < 0.01),NSE、S100β蛋白数值低于C组(P < 0.05~P < 0.01),POCD的发生率小于C组(P < 0.05)。结论NIRS rSO2监测技术和术中恰当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病人POCD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对糖尿病病人情感特质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照护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2组病人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病人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接受由Hunley shea所研发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且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 0.01)。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饮食、运动、药物、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且干预后2组的饮食、运动、药物、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处理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 < 0.01)。结论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引入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能改善病人的情感特质,且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美皮康和康复新液对接受放射治疗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鼻咽癌病人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康复新液组)和观察组(美皮康组),各27例,于放射治疗2 d前给予对照组康复新液、观察组美皮康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颈部皮肤损伤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创面比例和干预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2组病人颈部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颈部皮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愈合创面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2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美皮康能明显减轻鼻咽喉癌放射治疗所致的颈部皮肤损伤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可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双重寸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例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十字胶布固定法固定;观察组24例,采用改良式双重寸带固定方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比较2种方法的固定效果、舒适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5),口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 0.01),插管后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改良的双重寸带固定方法能够提高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舒适度,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儿家属心理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ICU患儿家属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焦虑分值的变化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ICU患儿家属均存在心理焦虑。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焦虑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儿家属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其心理焦虑程度明显降低。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显著提高,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聂晓琴  陈雪 《西部医学》2014,(12):1730-1732
目的 探讨护理关怀在ICU患者家属关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ICU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家属实施护理关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家庭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护理关怀照顾到了ICU患者家属的身心需要,可有效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I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的临床状况及临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100例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状态;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及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赋权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赋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庭赋权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和家属负荷、综合照顾能力.结果:干预后,赋权组病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护理中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96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2组病人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护理前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SAS评分(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ICU病人常规护理中添加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改善病人焦虑状态,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并分析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20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作SAS评分,200例家属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结果担心手术、麻醉与预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担心医疗费用,医院的环境因素等是引起家属焦虑的主要因素;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分别为(47.43士3.12)分和(42.17士2.5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54,P〈0.05)。结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通过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在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喉癌手术且预期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B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然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局麻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过程中的舒适度评分以及插管成功后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评分;记录入室后(T0)、局麻完成后(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T2)、气管插管完成后注射全麻药物前(T3)的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yge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两组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局麻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到位时呛咳评分、患者舒适度评分、导管耐受评分均较B组低(P<0.05)。在T0及T1时,两组患者HR及MAP均无明显差异。在T2及T3时,A组患者HR及MAP较B组患者低(P<0.05)。所有时间点两组SpO2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能为喉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清醒气管插管条件,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