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方法搜集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236例,使用PANSS评定其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其健康状况。结果 2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吸烟行为168例(71.2%),非吸烟患者68例(28.80%),前组每日平均吸烟量为(18.6±6.9)支,26.7%患者是在首次发病后开始吸烟,吸烟患者服药剂量高于非吸烟患者。吸烟组PANSS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得分均低于非吸烟组(P〈0.05),PANSS阴性症状7个条目得分及其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和PANSS总分与患者每天的吸烟量呈负相关(P〈0.05)。吸烟患者空腹血糖高,血脂紊乱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非吸烟者。结论吸烟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正性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之一;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老年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疗程1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 结果: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为58.1%,显效率为32.3%,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奥氮平对老年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和第8周末,首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阴性症状分量表分虽也逐渐降低,但至第4周后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首发组显效率为46.43%,复发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8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内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原有抗精神病药治疗不变增加内观治疗。治疗前后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评估。结果:治疗后PANSS、CGI、SDSS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内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改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76.5%。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TESS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间康复站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参加日间康复站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 PSP)在康复前和康复后3、6个月,对两组疗效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康复6个月,康复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PS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PSP总分在时间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F=18.965,F=4.265,F=30.189,F=21.988,F=18.620;P<0.05或P<0.01);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PSP总分在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 F=16.398,F=17.237,F=3.734, F=19.937;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间康复站的系统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增强回归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产奎的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奎的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对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0例换用奎的平治疗24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评定副反应。结果:PANSS总分、PANSS-G(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P(阳性症状)分、PANSS-N(阴性症状)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自12周末起有显著下降,说明自12周末形始显效。PANSS总分减分率≥20%者36例,≥50%者10例,有效率为60%,显效率为16.67%,最常见的副反应是体重增加(18/60),结论:奎的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22例长期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病人的身高和体重,并记录病人服药情况。同时用PANSS量表检测其精神病理症状。结果与正常人群的BMI分布相比,长期氯氮平治疗病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以BMI进行分组,肥胖、超重、正常体重组和低体重组之间PANSS阴性症状量表(P〈0.001)、一般病理症状量表(P〈0.05)和总分(P〈0.001)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体重组和低体重组相比,肥胖组和超重组在PANSS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症状量表和总分上均较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BMI与PANSS总分(r=-0.248,df=222,P=0.000)PANSS阴性症状量表分(r=-0.256,df=222,P=0.000)和一般病理症状量表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19,df=222,P=0.004),而与PANSS阳性症状无显著相关(P=0.23)。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BMI明显增加;而且病人BMI越高,其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就越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并 进一步分析治疗过程中血清雌二醇水平的改变与患者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组绝经后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12 周的奥氮平和雷洛昔芬 (6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和安慰剂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2 周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同 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NSS 总 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性症状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 后,研究组PANSS 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组(P < 0.05);治疗前后研究组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值与PANSS 阴性症状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0.434, P=0.005)。结论 加用雷洛昔芬可以显著改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升高血清雌 二醇含量,并且体内雌二醇含量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图(ET)与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对首次发作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进行阳性阴性临床症状量表(PANSS)评定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测。结果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E、5-HT活动显著降低,DA活动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组两组比较,GABA和Glu、AchR、DA活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NSS总分与Ach、DA有相关性,阳性量表分与GABA、Ach、AchR、DA有相关性,阴性量表分与Glu、5-HT、DA有相关性,精神病理分与AchR、DA有相关性。结论阳性症状可能与GABA、Ach、AchR、DA具有相关性,阴性症状可能与Glu、5-HT、DA具有相关性。ET检测可作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在齐齐哈尔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匹配条件,按照2∶1的比例选择本院职工及医院所在社区内79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评估158例患者基线(即入院时)、随访6个月、1年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并将SF-36与PANSS、SDSS、LSR作相关分析。结果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PANSS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以及SDSS均呈负相关,与LSR呈正相关。随访1年间SF-36评分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经1年治疗后上述功能均能明显改善。精神症状缓解越明显,生活质量越高,提示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SF-36可适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和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3例,分别纳入门诊组和住院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分均高于阳性症状分。门诊组患者的PSP总分为(71.17±11.40)分,高于住院组的(50.7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6,P=0.00);门诊组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4,-0.57,-0.78,-0.75;P〈0.01);住院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53,-0.50;P〈0.01),阳性总分与PSP总分无相关性(r=-0.13,P=0.32)。结论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建立社区康复可能有效延缓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加安慰剂,研究组给予利培酮与1.5 gΩ-3 PUFAs,治疗16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EPA、DHA、NGF、BDNF水平;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EPA、DHA、NGF、BDN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DHA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BDNF与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Ω-3 PUFAs联合利培酮比单用利培酮对治疗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与升高患者的DHA及BND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利培酮合并万拉法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以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利培酮合并万拉法新)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时间为12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以了解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4周。实验组PANSS总分、阳性因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5~2.53,P〈0.05);治疗后8、12周,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86~18.85。P〈0.01);在治疗后4、8、12周两组间比较阴性因子分差异有极显著性(t=5.15~12.6P〈0.01)两组药物副反应TE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万拉法新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犬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将6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和工娱治疗,研究组还接受犬辅助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记分评定,观察其效果。结果与基线比较,治疗8周时,2组病人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6周时,2组病人阴性症状分开始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6周时,研究组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研究结束时,上述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研究组阴性症状分的减分率更明显。结论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犬辅助治疗,能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并能改善其精神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吸烟是否可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方法 共纳入376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88例,使用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检查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副作用量表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PANSS的阴性症状分和帕金森症状分比不吸烟患者显著减少(P=0.008;P=0.02),而吸烟和非吸烟者在PANSS的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和总分以及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结论 吸烟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并减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结果支持吸烟是精神分裂症"自我治疗假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吸烟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方法 收集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332例)和非吸烟患者(95例)共427例,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22例)和非吸烟患者(41例)共63例,均为男性;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最表(PANSS)评定其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结果 (1)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巾,吸烟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感交流障碍得分[(3.9±1.5)分]、被动或淡漠得分[(3.6±1.6)分]及其总分[(24.0.±8.2)分]低于非吸烟组[分别为(4.4.±1.7)分、(4.0±1.7)分和(26.3.±9.5)分;P<0.05];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7个条目得分及其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总分和PANSS总分与患者每天的吸烟量呈负相关(P<0.05~0.01);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感交流障碍[比值比(OR)=0.832,95%可信区间(95%CI)=0.691~0.980,P=0.029]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紧张(OR=0.534,95%CI=0.363~0.786,P=0.001)进入Logistic模型.(2)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组在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绪退缩得分[(2.7±1.3)分]、被动或淡漠得分[(2.7 ±1.3)分]低于非吸烟组[分别为(3.5±1.3)分和(3.5±1.4)分;P<0.05];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动作迟缓与患者每天的吸烟量呈负相关,自知力缺乏与吸烟量呈正相关(均P<0.05);PANSS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动作迟缓(OR=0.589,95%CI:0.350~0.989,P=0.045)进入Logistic模型.结论 吸烟对阴性症状的正性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向虎 《四川精神卫生》2007,20(3):142-14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符合CCDM-3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32例)。治疗8周。使用PANSS和CGISI量表评定疗效以及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以及CGISI量表评分,在第2周末均有极明显改善(P均〈0.01),在第2、4及8周末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70%,利培酮组有效率为68.75%。阿立哌唑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静坐不能、便秘及食欲下降等。结论阿立哌唑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阳、阴性症状有效,其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入组,开放式临床自身对照研究,入组60例,给予齐拉西酮80~120mg/日,分两次餐中服用,治疗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并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其它不良事件的描述性记录资料的收集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第2周末PANSS总分及其因子分(包括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和11名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分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第6周末(研究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CGI—S评分与基线分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01)。研究终末,基本痊愈23例(38.33%)、显著进步25例(41.67%)、好转7例(11.67%)、无变化5例(8.33%),临床显效率80.00%,总有效率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46.67%,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齐拉西酮片剂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音乐节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原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无错化学习模式的音乐节奏训练3个月。对照组在原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普通工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反应缺乏因子、激活因子及抑郁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仅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反应缺乏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SP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PS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节奏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普通工娱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