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照观察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纳曲酮片,观察疗程为8周。采用心理渴求量表(PCS)、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PWS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PCS、PWSS、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PCS、PWSS、HAMA和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非他酮缓释片能有效的缓解海洛因依赖患者在预防复吸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可以很好改善。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PW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量表(QOL-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估工具,评估120例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浓度,进行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HRV),评估生物学因素。结果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主要受复吸、SCL-90躯体化、PDQ回避型、动态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动态心电图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5-HT的影响,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241、0.388、0.109、0.213、0.183、0.077。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受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因此治疗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奎硫平对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酒依赖患者急性期戒酒治疗后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研究组)和维生素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200~400 mg/d奎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治疗。采用宾西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视觉模拟渴求量表(V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接受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PACS、VAS和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S、VAS和HAMD、HAMA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G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觉醒次数(AN)减少[(5.93±1.53)vs(6.91±1.60),t=2.559,P=0.000],睡眠效率(SE)升高[(68.3±4.17)vs(60.8±4.20),t=7.316,P=0.000],总睡眠时间(TST)增加[(292.5±25.9)vs(271.7±23.3),t=3.451,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潜伏期(SL)、快眼动睡眠(REM)百分比及REM睡眠潜伏期(RL)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可改善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后的心理渴求、焦虑、抑郁等稽延性戒断症状,提高部分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用曲唑酮或安慰剂分别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后存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患者。结果:曲唑酮较安慰剂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情绪障碍及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后,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吸。但对导致复吸因素之一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详细情况了解不多,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调查,以了解脱毒治疗后未重新染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1 资料11 研究对象:为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脱毒15天以上,年满18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入院前连续使用海络因3个月以上,入院时尿液吗啡定性检验阳性,符合ICD10有关海洛因依赖的诊断标准,愿意配合本项调查的未重新染毒的海洛因依赖者。排除有器质性疾病及有严重的外伤未痊愈者、怀孕和哺乳期妇女。12 调查方法:采用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是否缓解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及心理渴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酒依赖患者,经苯二氮革类替代递减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者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以抗抑郁治疗为主,并辅予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SAS、SQ量表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量表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模式可缓解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降低心理渴求,帮助其维持戒断后的操守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对抑郁障碍治疗的协同作用,探索抗抑郁治疗新方向。方法连续纳入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接受规范用药的患者,采用微信监督运动并随访6周,按运动是否达标分为运动组(n=35)和对照组(n=25)。于基线期和干预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周后,运动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P=0.040),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20);运动组HAMD-17和HAMA评分减分率≥2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5.93、6.25,P均0.05);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52,P=0.001);两组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P=0.006)。结论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双相抑郁与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给予42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相组)、41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首发组)相应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及错误相关负电位(ERN)检测;ERN波幅及潜伏期与4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治HAMD-17、HAMA评分与ERN波幅及潜伏期的关系。结果:基线期3组间ERN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ERN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首发组(P均0.05);双相组和首发组ERN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双相组治疗前后ERN波幅的差值明显小于首发组(P0.05)。基线期双相组和首发组HAMD-17评分与ERN潜伏期呈正相关,与ERN波幅呈负相关(P均0.05);HAMA评分与ERN波幅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对错误信息监控能力受损,且治疗后难以恢复;伴有中度焦虑的抑郁发作患者错误监控功能增强;ERN指标或可以作为双相抑郁识别及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盐酸舍曲林组各38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以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HAMA评分在治疗1周时降分显著低于盐酸舍曲林组(t=-2.839,-2.862;P <0.01),其余各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和42.1% (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酒依赖急性戒断后焦虑、抑郁和复饮的疗效,为改善酒依赖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急性戒断后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rTMS,对照组应用伪刺激,治疗共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在患者出院后3、6月末评定其复饮情况。结果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 01),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在患者出院后3、6月末,研究组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低频rTMS可能有助于改善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复饮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王芳  郭宏 《四川精神卫生》2016,29(3):221-224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天水市复退军人精神病疗养院住院和门诊就医的1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发作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以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第1周末开始,两组HAMD-17、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两组同一治疗时点比较,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服用艾司唑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抑郁症较单用舍曲林效果好,且失眠、焦虑不安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纽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起效快,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nternet-based structur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GCBT)对轻症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生成随机表,将96例轻症抑郁患者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组(线上组,n=64)与面对面干预组(线下组,n=32),使用HAMD17、HAMA、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GAF)以及抑郁症状快速检查-自我报告评分16项(16 Items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Self Report,QIDS-SR16)分别在基线、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及整体功能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脱落率、治愈率、治疗接受度差异。结果(1)2组患者基线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其他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患者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AMD17、HAMA和QIDS-SR16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0.69,P>0.05;F=0.95,P>0.05;F=0.64,P>0.05),GAF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4.09,P<0.01),2组患者在各量表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HAMD17:F=32.81,P<0.01;HAMA:F=20.86,P<0.01;GAF:F=105.98;P<0.01;QIDS-SR16:F=25.27,P<0.01)。12周末临床治愈率达62%(43/69),线上组57%(25/44),线下组72%(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21)。(3)治疗期间总体脱落率为26%(21/81),线上组29%(15/51),线下组20%(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35),患者对方案的接受程度达97%(58/60),线上组97%(35/36),线下组96%(23/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8)。结论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疗效与面对面干预组相当,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帕罗西汀治疗海洛因领带者焦虑抑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帕罗西汀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焦虑抑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海洛因依赖者伴发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4和6周末分别以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临床总体印 量表(CGI)评定.结果:帕罗西汀对海洛因依赖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以口干,便秘,恶心,头昏等多见.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地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CES)对轻度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6名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CES方式治疗8周,对照组进行伪刺激。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血样测定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BDNF水平;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临床症状变化。结果CES治疗后,研究组COR浓度、HAMA和ISI评分下降(t=-2.0538,-2.5512,-2.7228;P=0.0431,0.0125,0.0079),且明显低于对照组(t=2.3613,2.1188,3.2795;P=0.0205,0.0371,0.0015);其余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治疗引起HPA轴相关激素的血液水平的改变,这可能是其改善焦虑和失眠症状机制之一,但对抑郁症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间具体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9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238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组(n=130)和非OSA组(n=108)。采用自制一般资料和临床症状调查问卷、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OSA组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OSA组打鼾(76.9%)、夜间憋醒(25.4%)、认知功能减退(76.9%)者均比非OSA组(分别为41.7%、13.0%、63.9%)多,且OSA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SA组ESS、HAMA和HAMD-24评分均高于非OSA组(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OSA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212,P=0.016);PSQI评分与HAMA、HAMD-24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7、0.211,P=0.014、0.017)。结论 OSA患者常伴有打鼾、夜间憋醒、认知功能减退,且症状持续时间仅与其焦虑水平有关,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均较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3例PS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波西汀组(47例)和度洛西汀组(46例),并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应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HAMD-17、HA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2周末时,瑞波西汀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度洛西汀组,治疗4周末时,瑞波西汀组VAS和HAMD评分低于度洛西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末除了度洛西汀组嗜睡、性功能障碍明显增多外,两组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组都能明显改善PSPD患者疼痛及情绪症状,安全性好.对于疼痛症状突出者可优先考虑瑞波西汀.  相似文献   

18.
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状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67例患者口服乌灵胶囊3粒,3次/d;对照组73例患者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2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估疗效与安全性以验证乌灵胶囊的非劣效性.结果 治疗1周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较基线时改善,6周末HAMA评分:乌灵胶囊组(9.0±5.4)分、对照组(10.3±5.4)分;HAMD评分:乌灵胶囊组(9.1±5.6)分、对照组(10.5±5.7)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F=2.11,P=0.148;F=1.61,P=0.207).乌灵胶囊组和对照组治疗抑郁或焦虑的临床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PSQI评分:乌灵胶囊组(4.1±4.5)分、对照组(5.0±4.2)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P=0.192).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多数为轻中度、一过性.结论 乌灵胶囊治疗轻度焦虑或抑郁状态具有肯定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4种常用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7例卒中后抑郁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4种抗抑郁药物治疗,于治疗开始后2,4,8周时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量表(Q—LEs—Q—SF)等进行疗效、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HAMD分数呈下降趋势,而且组内各时间点的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在治疗2周末时,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访视结束时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AMD、HAMA评分与Q—LES—Q—SF评分呈负相关(P〈0.01),访视结束时亦呈负相关(P〈0.01);治疗前HAMA评分与ADL呈正相关(P〈0.01),访视结束时HAMD、HAMA评分与ADI。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SD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与日常生活功能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4种抗抑郁药物治疗PSD患者在治疗8周末时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帕罗西汀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