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如  闫建平  肖旭英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5-1065,1067
目的了解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6-2010年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为流腮发病高峰季节;2006-2010年龙岩市共报告流腮2 949例,年均报告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3~20岁人群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3.01%;2006-2010年龙岩市报告的流腮事件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流腮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3~20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腮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镇中心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暴发疫情,探讨流腮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描述流腮病人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发病起始于2008年4月5日,2008年4月7日和20日出现2个发病高峰,4月28日以后未发生新病例;575名学生中共发生54例,罹患率为9.4%;发病数最多的班级罹患率为22.6%,占发病总数的22.2%;发病学生中男30例,占55.6%;女24例,占44.4%;年龄分布均为6~12岁;采取以晨检、隔离治疗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结论:根据流腮的流行规律,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腮腺炎在学校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胜利油田近几年流腮的发病动态,掌握各级医疗单位流腮的诊治以及流腮的患病情况,对2001-2003年流腮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降低流行性腮腺炎(下称流腮)发病率,掌握流腮发病规律,提高流腮监测水平。方法对2008年东营市各县区流腮监测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流腮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全年均有发病,有冬季和春末夏初两个流行高峰:流腮病例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为77岁,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83例),占总病例数的85.57%,15岁以下儿童流腮发病率为37.84/10万。高峰年龄集中在2-9岁(66例),占总调查病例数的68.04%。男女性别比为1.55:1。结论2008年东营市流腮发病具有小规模的地区聚集性,东营区例数最多。1月和6月份病例数最多,符合流腮冬春高发的特点。12岁以下人群高发,符合流腮儿童青少年高发的发病特点。提示随着流腮疫苗接种的普及,流腮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河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病例数据的不同发病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选择更科学合理的模型为制定控制流腮疫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河北省2004—2020年流腮病例数据建立发病数和发病率2种指标的季节自回归滑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并对2个模型进行选择和流腮疫情预测。结果 最终通过检验的流腮发病数优选模型是SARIMA(1,1,1)(0,1,1)12,流腮发病率优选模型是SARIMA(2,1,0)(2,1,0)12;2个模型的预测评价结果显示2个模型的预测误差均较低;2个序列模型的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P<0.01)。本文选择发病率模型,流腮病例数据实际值均落在预测值的95%可信范围,预测河北省2021年1月流腮发病率为0.26/10万,与往年同期流腮发病趋势一致。结论 发病率序列的SARIMA模型在对河北省往年流腮疫情趋势信息利用时不失真,更加科学合理,为流腮疫情控制提供更加...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儿童多发,预后大多良好,个别常合并多系统损伤,如:脑炎、关节炎、胰腺炎、睾丸炎等,少数流腮病儿可死于严重合并症.流腮典型合并症如果诊疗及时,预后良好;而流腮非典型合并症常因诊疗不及时,使少数患儿病情加重.本院1992~1995年共收治小儿流腮合并脑炎(简称流腮脑炎)54例,其中23例(42.6%)为非典型性患儿.现整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南宁市高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的2015-2019年高新区流腮报告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高新区累计报告流腮病例3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0.38/10万,2019年达到高峰,发病率为159.8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55∶1;流腮有明显季节性,总体呈现两个发病高峰,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9-12月;病例主要集中在3~12岁,占病例总数的74.35%;347例病例中,60.47%的病例有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免疫史,其中82.69%仅有1剂次MuCV免疫。结论高新区流腮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学生和幼托儿童为防控重点人群,建议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对重点人群实施2剂次MuCV接种策略,以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临床常见,治疗上一般采用抗腮腺炎注射液。近年来我们应用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简称干扰素)辅助治疗流腮,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5年4月~1997年5月在我院传染门诊就诊,临床症状为急性单侧腮腺弥漫性肿痛,表皮无明显红肿,触无波动感,颊内腮腺管日红肿,既往无流腮病史,无流腮疫苗接种史,但近期有流腮密切接触史,确诊为流腮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13岁,平均7.0岁。发热17例,3例体温达39~40℃,食欲减退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14年江阴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提供的流腮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 418例,年均发病率9.4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在2~15岁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1);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目前流腮已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做好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传毅 《安庆医学》1994,15(1):15-15
<正>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目前仍缺少特效治疗。我们于1987年7月~1992年12月,采用病毒唑并用潘生丁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根据流行病学及接触史,腮腺或颌下腺肿痛伴发热,血或尿淀粉酶异常共9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病毒唑并用潘生丁)30例,年龄2~39岁;男18例,女12例;其中单纯流腮21例,流腮并发脑炎4  相似文献   

11.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系爵床科须药草属植物。从1970年起我用它治疗带状疱疹34例、水痘59例、流腮51例及流腮病毒性睾丸炎6例、麻疹70例等。疗效满意。兹将治疗带状疱疹、水痘、流腮及流腮病毒性睾丸炎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腮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腮发病时间、城乡(地区)、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流腮病例1207例,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年均...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 ) ,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在冬春流行 ,好发于 3~ 1 0岁小儿 ,主要病变好发于腮腺 ,颌下腺 ,常合并有其它脏器损害 ,危害小儿身体健康。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月期间 ,我镇流腮流行 ,在调查中发现接种流腮疫苗的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接种流腮疫苗的儿童。为了推广普遍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进行临床预防作用的观察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镇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月流腮流行期间 ,统计 3~ 1 0岁儿童 341 1人 ,应用上海生物制品厂及兰州生物制品厂生产的流腮疫苗接种的 1 92 0人有…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关于流腮病人淀粉酶变化情况,国内尚无报导。为此,我们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1月,连续观察了170例。流腮病儿尿淀粉酶的变化。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流腮的发病有猛增趋势。因一般预后良好,容易忽视其防治。重症病例可引起流腮病毒所致的多系统损害,故对其治疗不容忽视。 1.潘生丁 潘生丁作为冠脉扩张剂,兼具良好的广谱抗病毒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流腮的效果也优于传统疗法。刘永明单纯用潘生丁每日3毫克/公斤体重,分3次口服,治疗35例流腮的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板蓝根、大青叶)治疗15例的有效率仅为3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9-2018年青海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腮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青海省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流腮年均发病率22.02/10万,呈现4年一个发病周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296.18,P0.01);发病率最高的县为海西州天峻县(77.95/10万),发病数最多的乡为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办事处。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20~23周和45~48周,发病主要集中在5~10岁人群,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5月和10月,2010年、2014年和2018年出生人群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全省应优先针对2002-2008年出生的免疫空白人群进行流腮疫苗的补种,对10岁以下儿童应增加1剂次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绵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165例,年均发病率32.82/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主高峰在4~7月,占全部发病总数的55.09%;男女性别比为1.60:1;5~9岁组为发病高年龄组人群,占全部发病总数的49.97%;职业分布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结论学生和托幼儿童是流腮发病的重点人群,应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流腮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及流腮疫苗预防接种,切实保护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医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0年来传染性疾病的变化规律和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特点,为儿科临床及医院传染病管理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 1993~2002年本院各科医生上报的所有临床确诊及疑似的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卡片,进行分类统计,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传染病检出率年变化趋势为从1994年有所上升但幅度很小,1996年以后基本平稳;②危害儿童健康的两大传染性疾病为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③10年来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肠道传染病检出率稳中有降,呼吸道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检出率上升;④10年来,肝炎、流腮的发病呈现长期的下降趋势,麻疹和猩红热呈长期上升的趋势;⑤对菌痢、麻疹、猩红热、肝炎、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腮、风疹性别检出率分析,菌痢和淋病的检出率有性别差异,菌痢的检出率男高于女,淋病的检出率女高于男.⑥对菌痢、麻疹、猩红热、肝炎、淋病、流脑、流腮、风疹年龄检出率分析,菌痢、流腮、流脑的不同年龄检出率有差异.年龄在1~3岁的儿童菌痢检出率在5个年龄组别中发病率最高;<1岁儿童的流腮和流脑检出率均低于>10岁儿童的检出率.⑦儿童性病检出率直线上升.结论传染病疾病谱变广,传染病发病的性别、年龄特点,受人类活动和行为影响的因素加重.呼吸道传染病及性病检出率上升,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自1990年10月~1993年8月我们对144例流腮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病毒唑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下同)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儿童中常见.流腮病毒最易侵犯腮腺,其次是颌下腺及舌下腺.其所谓“并发症”事实上是指除了累及唾液腺以外其它部位的流腮病毒感染,本文亦以此为准.儿童患流腮时,一般病情较轻,但一旦出现并发症,临床表现则较为悬殊.1968年流腮病毒疫苗已试制成功,但是否有普遍推广使用疫苗的实际意义,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文就这方面的有关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