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I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临床症状、纽约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年后,治疗组胸闷、胸痛、气促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内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心脏超声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NYHA分级变化,以及患者的心脏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YH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已得到改善,治疗组NYH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心脏超声指标和NYHA分级均得到改观,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卡尼汀组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0天后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及E/A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均有效,心功能显著改善。2)卡尼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6%vs66.6%)(P<0.05),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短期适量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有益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蔡广叶常青吉俭李国璋梁超英【摘要】目的观察l,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8例ICM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FDP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FDP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FDP静脉滴注(5g,每日2次10d),10d后观察心功能变化及用心脏二维超声测定心脏结构变化。结果FDP组ICM心衰患者心功能纠正总有效率为92%(34/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0/41),超声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比治疗前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FDP对ICM急性心衰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心脏超声LVEF值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P0.05),增加LVEF,延长6min步行距离(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心室重构,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邓明玲 《海南医学》2012,23(13):28-2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医疗法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功能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I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活血化瘀中医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ICM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尿酸水平,疗效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0 g,1次/d静脉滴注10 d,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BNP、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左卡尼汀组治疗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缺血性心肌病(NYH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另选门诊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乐10mg/d,共4周.治疗前后检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测定血CBP、血清UA水平.结果 治疗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CRP、UA水平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P<0.01).心功能Ⅳ级者的CRP、UA浓度较Ⅱ、Ⅲ级者增高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CRP、U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清CRP、UA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于军  杨强  常快乐 《甘肃医药》2013,(8):574-577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均常规给予ACEI、利尿剂、阿托伐他汀、小剂量倍他乐克、小剂量地高辛片,然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天3次,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安慰剂。两组在治疗3月后均继续服用安慰剂,经10天洗脱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观察3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0%vs79.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VEF值增加更为显著(P<0.05),LVED缩小更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能够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35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53例为DCM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82例为ICM组,两组患者均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指数、心腔测值、超声频谱参数及心功能参数。结果:(1)DCM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S)分别为(49.83±3.51) mm、(64.62±3.48) mm,均高于ICM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为(73.34±4.05) mm,低于ICM组(P<0.05);(2)DCM组右心房内径(RAD)为(23.92±5.94) mm,高于ICM组(P<0.05);(3)DCM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速度(PVE)、主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AV)、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PV)分别为(0.87±0.22)...  相似文献   

11.
楚涛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3):287-288,293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20例ICM患者分别按左心功能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le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ICM患者的复杂型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并发室内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与LVEDd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杂型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与左心功能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室内传导阻滞以及室性早搏并发室内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与左心功能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简单型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与LVEDd和左心功能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CM患者复杂型室性早搏发生与LVEDd及心功能有明显相关性,LVEDd重度增大者更易发生室性早搏及室内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李毓娟 《医学综述》2012,18(3):469-471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曲美他嗪30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ESD)、舒张末期内径(EDD)、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短轴缩短分数(FS)、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地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显示ESV、FS、SV和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ESD、ESV、FS、SV和LVEF较对照组有进一步的改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8)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n=62)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7.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E峰A峰流速比值(E/A)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及6个月复查时,2组LVEF、LVEDD、LVESD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但E/A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左心扩大性疾病瓣膜返流情况、心腔形态学改变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利用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各房室腔大小 ,用机内软件及脉冲多普勒频谱评价心功能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记录各瓣口返流血束 ,根据返流束的长短估测返流程度。结果 :每组病例均有多瓣口返流现象 ,但以扩张型心肌病 (DCM)组发生率高且程度重 ,DCM以二尖瓣返流 (MR)为主 ( 91% ) ,中重度占 60 % ;缺血性心肌病 (ICM)以MR、主动脉瓣返流 (AR)为主 (分别为 75 %和 70 % ) ,左心衰组返流较轻。 3组病例的平均左房、左室以及合并中重度MR、AR的左房、左室均显著扩大 (P <0 .0 0 1) ,平均值与合并中重度返流的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CM组以收缩功能下降为主 ( 70 % ) ,ICM组以舒张功能下降为主 ( 75 % )。结论 :左心腔扩大性疾病可通过瓣膜返流的半定量研究以及合并心功能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秋芳 《安徽医学》2012,33(7):863-86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2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补钾及扩血管等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美托洛尔12.5~50 mg,2次/d,厄贝沙坦80~150 mg,1次/d。2组疗程平均治疗16~2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6.32%。且观察组的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LVEF、LVEDD、LVESD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房功能,并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ICM患者32例、DCM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并计算左心房总的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运用STI测量左心房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和后壁的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Ss和SRs),舒张早期应变和应变率(Se和SRe),舒张晚期应变和应变率(Sa和SRa)。计算出所有房壁的平均应变(mSs、mSe和mSa)及应变率(mSRs、mSRe和mSRa),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⑴3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心率、室间隔厚度(IVS)、E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M组和DCM组A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减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等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ICM组和D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LAVmax、LAVmin增大,而LATEF、LAPEF和LAAEF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M组相比,DCM组LATEF、LAAEF更低(P<0.05)。⑶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mSs、mSRs、mSe、mSRe、mSa和mSRa均降低(P<0.05),且DCM组降低更显著(P<0.05)。⑷LATEF与mSRs呈较好的正相关(r=0.66,P<0.05),LAPEF与|mSR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P<0.01),LAAEF与|mSRa|相关性较好(r=0.69,P<0.01)。结论:ICM和DCM患者左心房动态储血功能和主动射血功能均降低,且DCM较ICM患者降低更明显。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较好地评价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和曲美他嗪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盐酸曲美他嗪(山东瑞阳制药)20mg,3次/d口服,共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P0.05)、心功能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苏金花  寇海燕  梁莉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18-3220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入武警总医院并经确诊的42例ICM患者和4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为ICM组和DC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ICM组心力衰竭大多呈现左心衰竭,继而右心衰竭,DCM组大多出现全心衰竭;ICM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有轻度反流,而DCM组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均有反流,且出现中度和重度反流显著地高于I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均低于ICM组患者[(60.2±4.1)mm vs(72.4±4.9)mm,(46.5±3.8)mm vs(61.1±3.3)mm,(38.2±2.5)mm vs(42.3±3.1)mm,(41.2±5.8)mL vs(75.2±8.7)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M的鉴别诊断明确,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治疗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Ⅳ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同时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负荷剂量1.5 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075 μg/(kg· 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52例,常规缺血性心肌病药物治疗,观察2周;在实验开始和2周后进行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胸比率、肾功能以及心肌标志物及NT-pro-BNP水平的检查;并观察了2组不良反应和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两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28%和5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压、心胸比率在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监测肾脏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监测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可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率和血压改善,心胸比例下降,NT-pro-BNP下降,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猝死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