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周建英  魏安宁  刘怀清 《重庆医学》2006,35(18):1707-1709
低频超声(20kHz-1MHz)作用于机体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对低频超声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实验证明,0.6/cm^2的低频(25kHz)超声可广泛作用于细胞内结构.使之增生和功能亢进.从而刺激小动物受作用的器官的组织细胞再生。低频超声对神经组织能产生选择性影响作用,并对某些神经疾病有治疗作用.现综合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体外溶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与尿激酶联合应用对体外血栓的促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全血血栓块按照不同实验方法分组:(1)生理盐水组(NS组);(2)尿激酶组(UK组);(3)超声组(US组);(4)超声联合尿激酶组(UK+US组)进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评价各组处理的溶栓效果。结果:US组与NS组相比血块重量丢失比和D-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说明低频超声有明确的促溶作用;UK+US组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相比UK组或US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超声可促进尿激酶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理敏  王利英 《浙江医学》2020,42(16):1786-1790
随着超声影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超声造影剂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造影剂、低频超声在临床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利用超声造影剂和低频超声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实现抗肿瘤血管、诱导细胞死亡、基因治疗、药物输送等,从而发挥靶向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辅助紫杉醇逆转前列腺癌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筛选超声辐照紫杉醇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PC-3R的非毒性照射时间;将PC-3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TX组)、低频超声组(LFUS组)、紫杉醇和低频超声组(PTX+LFUS组),以及紫杉醇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组(PTX+ LFUS+ UCA组),分别进行干预.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和多耐药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RP78和c-jun蛋白表达.GRP78 siRNA转染PC-3R细胞,微泡和低频超声联合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GRP78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低频超声照射频率1 MHz,强度1.2 W/cm2,非毒性照射时间为10 s.与单纯应用紫杉醇相比低频超声辅助紫杉醇处理前列腺耐药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联合微泡剂照射后,凋亡率进一步提高(P<0.01),并下调Bcl-2和多耐药基因的表达.PTX+ LFUS+UCA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的表达较PTX组和PTX+LFUS组升高,c-jun的表达下降(P<0.01).应用siRNA干扰GRP78基因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抑制其下游JNK/c-jun通路下调多耐药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提高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给药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华盛顿消息:低频超声可能代替注射针成为给予某些药物(如胰岛素)的方法。马萨诸塞理工学院(MIT)工作人员发现,在用人尸体进行的体外试验以及用裸鼠进行的体内试验都已证实应用超声可以准确给药并控制胰岛素、γ干扰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超声波导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超  孙晓峰 《吉林医学》2007,28(8):963-965
超声促渗,又称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声透疗法,是指利用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或黏膜吸收.20世纪60年代,这项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超声促渗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经皮给药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进行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检查并诊断.结果 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4.8%及76.1%.结论 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报告,整理分析其高低频超声及二者联合应用的超声图像,并与手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单独采用高频或低频超声及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结果 病理结果确认为急性阑尾炎的60例患者中,10例为单纯性阑尾炎,1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8例为坏疽性阑尾炎,17例阑尾周围脓肿.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符合率是96.67%,高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是80%,低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是63.33%,各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方便、高效等特点,可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波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入组,并随机分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超声治疗组同时给予经颅低频超声(超声频率0.8MHz,声强0.75~1.25W/cm2)治疗,30分钟/次,1次/日,10天1疗程,观察结果.结果:超声辅助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梗死进展的发生率及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经颅低频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情进展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对比低频超声探头与高频超声探头在腹部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对部分腹部疾病的图像对比观察.结果 高频超声图像对于腹部距离近的脏器有清晰图像,能提供较多的信息量.结论 高频超声在腹部中能提供较低频超声更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1.
高频与低频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频胃肠起搏与低频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82例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组50例,采用1.1~1.2IGF(intrinsic gastric slow wave 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10 Hz)进行起搏;高频起搏组(对照组)32例,采用12.0次/min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30 Hz)进行起搏.胃起搏1次/d,每次45 min,共15 d.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低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1%.高频起搏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改善较低频起搏组更为明显(P<0.05),而低频起搏组"早饱、嗳气"的缓解则较高频起搏组更显著(P<0.05),但2组间症状总积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起搏组与低频起搏组比较在消除患者症状方面有一定差异,胃肠起搏的疗效与起搏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5例经B超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诊断的急性阑尾炎与病理结果对照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联合高、低频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病理图像与超声图像有一定的对应性.结论 高、低频探头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优势互补的特点,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低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9月我院289例疑似阑尾炎患者,术前常规作B超检查,将高频、低频探头诊断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类型阑尾炎的高低频探头显示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高频探头的诊断符合率为91.33%,低频探头的诊断符合率为64.69%,高频探头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P<0.05)。尤其高频超声探头诊断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频探头显示各型阑尾炎声像图各具不同特征。结论高频探头诊断符合率及声像图质量明显高于低频探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较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用于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频率的探头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中,应用高频探头诊断例数75例,诊断符合率93.75%,应用低频探头诊断例数44例,诊断符合率55.0%,高、低频探头联合诊断例数80例,诊断符合率100%。高频探头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频探头联合诊断符合率最高。结论:对于阑尾炎的诊断,高频探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超声,但二者各有所长,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肝癌易感基因ARID1A的低频遗传变异进行功能初探,为后续肝癌遗传关联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运用1000 genomes、dbSNP、UCSC等数据库检索ARID1A的低频遗传变异名录;通过RegulomeDB、SNPinfo、F-SNP等功能注释数据库预测低频变异的功能.结果 在1000 genomes的中国汉族南方人群和中国汉族北方人群数据中,ARID1A基因上MAF≤0.05的遗传变异各有141和139个,其中135个低频变异位于调控区或编码区.RegulomeDB、SNPinfo、F-SNP等数据库预测出9个潜在功能变异,分别为rs12685、rs60798877、rs6598860、rs12739212、rs139907456、rs34618114、rs191813608、rs182858322和rs78520390.结论 所识别的ARID1A基因的9个低频潜在功能变异,可作为肝癌遗传关联研究的目标变异,以助于系统阐明ARID1A低频变异对肝癌易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50 Hz 0.6 mT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是否通过cAMP/PKA信号通路促进成骨 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 ROBs),传代融合后采用50 Hz 0.6 mT低频脉冲电磁场 处理不同时间后检测细胞内cAMP浓度及PKA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使用2’,3’-双脱氧腺苷(DDA)抑制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 (AC)活性,检测经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后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成骨性基因转录的变化;使用KT5720抑制PKA的磷酸 化,检测经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后细胞成骨性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采用50 Hz 0.6 mT低频脉冲电磁场处理 20 min 后,ROBs内cAMP浓度显著升高,持续至40 min 后迅速下降,至2 h时再次升高,p-PKA亦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说 明低频脉冲电磁场激活了cAMP/PKA信号通路;使用DDA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后,由低频脉冲电磁场引起的ALP活性及成 骨性基因转录升高显著下降,同样使用KT5720抑制PKA磷酸化后,由低频脉冲电磁场引起的成骨性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亦下 降,说明cAMP/PKA信号通路参与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ROBs分化的过程。结论50 Hz 0.6 mT低频脉冲电磁场通过cAMP/ PKA信号通路促进ROBs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和对照组。低频治疗组接受10次1 Hz rTMS治疗,患者在rTMS治疗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第10天、第40天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功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组间NIHSS、BI、FMA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临床功能评分(NIHSS、BI、FMA)在治疗后第10天和40天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第10天和第40天时两组间的NIHSS、BI、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频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效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赵荣  刘栖如 《西部医学》2014,(2):219-220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acy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听功能检查情况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4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ALHL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闷,纯音听阈曲线为低频下降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荣筋片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疼痛及行为能力的疗效,探讨临床上针对骨质疏松骨痛症的一些治疗方案。[方法] 90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基本药物组、基本药物加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基本药物加荣筋片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组,每组各30例,观察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状态(BPI)及健康状况(SF-36)评分,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 3组VAS、BPI、SF-36均有改善(P<0.05),基本药物加荣筋片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组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 中药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有效缓解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骨痛症状、提高自主行为能力,可作为骨质疏松治疗中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探头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超声资料完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频率探头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高频探头总检出率为89.1%,明显高于低频探头的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低频、高频探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探头超声的检出率高于低频探头超声,联合超声诊断的检出率高于低、高频探头,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频率的探头,以便为急性阑尾炎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