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沈艳 《大家健康》2014,(8):222-223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3.
雷蕾 《实用全科医学》2008,6(4):384-385
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建议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理解为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医医未病之病。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核心价值的首要体现,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  相似文献   

5.
谈中医与亚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中医学理论主要讨论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治疗,并对目前我国中医学调整亚健康状态的现状进行了小结,在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念,治未病的思想,擅长调理的作用及注重养生的观点,对于纠正非病非健康状态是有效的,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显示出充分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潜能尚待挖掘,为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方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其基础上,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至今仍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深入整理,全面研究其理论思想、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其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有重要的意义。将"治未病"理念应用于临床,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本文将探讨"治未病"理念在社区亚健康人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心理障碍及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情志疾病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医学界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以"治未病"思想为代表的中医学就有着一定的优势,该文就以"治未病"思想为主旨,深度的阐述了情志养生在情志病的治疗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对情志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体现着中医的养生观和疾病观,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理论与临床试验研究方面,探讨艾灸治未病的作用机理。方法:从艾灸治未病的渊源、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体系,体现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而用艾灸治疗未病更是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灸法能提高人体正气,激发机体免疫能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在预防医学的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论:艾灸对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民坚  陈基生 《华夏医学》2003,16(6):921-923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加减,以及用现代化技术提取的一些单味中药有效成分,针灸治疗,实验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论述,提示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周颖芳  冯崇廉  陈文裕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21-1122,112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以慢性病为主的社区常见病症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医药能够提供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的社区常见病症治疗和康复方法,《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这一课程的设立对提高学生社区常见病中医药诊疗能力,进而改善社区医院的中医药医疗水平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讲授"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教学内容上强调以西医系统理论为框架,中医学辨证施治为主要内容,在全科医学学生已形成的西医理论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应地引入中医学理论与治疗方法,实现该领域中西医知识结构的正确衔接,以培养学生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解决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中56个儿科病名为研究对象,根据英汉词义关系将其分为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不对应三大类,[1]以三部术语标准中中医儿科病名英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其中翻译策略及方法,找出中医儿科病名英译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医儿科病名术语标准化中医药国际交流尽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4.
规范化研究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极重病,是中医药辨治的优势病种之一。然而,由于中医四诊的宏观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多样化,影响和限制了中医药在该病中的客观发展。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学科交叉及在医学中的广泛运用,如中西医结合、中医定性与西医定量、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理化检测相结合,使得慢性肾衰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科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阴阳五行理论采用“整体观念”和“辩证”的思维模式阐述疾病的发病机理。通过采用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西医现代技术相结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观点不但在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有共同点,且通过中医理论指导创造性思维可进一步揭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现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中医治疗失眠注重整体观,多从心论治,注重补心血,滋心阴,养心神,从而达到调理人体元神之府,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文章根据脑心同源、脑心同病及脑心同治的理论,纵览汉代至今数千年间从心论治不寐的处方,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新的处方思路和依据,也从文献角度佐证脑心同治这一理论与治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法论述及其运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高脂血症的中医治法研究作了综述。认为今后仍需加强高脂血症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阐明其降脂中药验方的疗效机制,以便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和功能,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药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资源配置几方面阐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董蕊  包海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65-166,168
明确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建立《中药学》精品课的教学理念,探求精品课程的建设方法,提炼出高等农业院校《中药学》精品课的教学模式,为中药学的发展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使祖国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生产生活常识中的"火"是中医"火"概念发生的原型,经过取象比类思维,抽象出了具有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意义的"火"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医"火"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