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6例,瘤颈残余1例,部分栓塞1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血栓形成1例、弹簧圈脱落1例;术后发生血管痉挛1例、脑积水1例。出院后随访1年,DSA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15例恢复良好,1例生活自理,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部分需支架辅助。术前CTA、DSA的正确评估、术中熟练操作能改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AXIUM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AXIUM微弹簧圈栓塞、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颅内动脉瘤(共6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53个,非完全致密栓塞8个,动脉瘤颈部有残留2个。58例破裂动脉瘤中,治愈57例;死亡1例,为术前Hunt—HessⅢ级,左前交通动脉窄颈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存的患者,在支架辅助下进行了致密栓塞,术后90min因颅内再出血死亡。4例未破裂动脉瘤均临床治愈。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应用AXIUM微弹簧圈进行合理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euroform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复杂动脉瘤12例,其中颈内动脉一后交通动脉瘤7例,眼动脉段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顶端、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例。采用微导管技术将支架两端跨越动脉瘤颈后释放,通过支架的网眼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致密填塞7例,大部分填塞5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支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单纯支架技术6例,一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59例,二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40例,一期治疗病例中,先放微导管后放支架28例,先放支架后放微导管31例。结果 10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60例,梭形动脉瘤25例、夹层动脉瘤15例、假性动脉瘤6例。支架无法到位1例,105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70例(66.7%),动脉瘤大部分栓塞35例(33.3%)。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脑梗塞4例,支架移位4例。80例3个月至24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50例(62.5%),部分残留30例(37.5%),其中20例行再次弹簧圈栓塞,完全栓塞15例(75%)。80例两次完全栓塞共65例(82.5%)。临床随访105例病人死亡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 支架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提高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期内栓塞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例43个颅内多发动脉瘤病人行血管内治疗.其中单纯Marx或GDC弹簧圈栓塞囊状动脉瘤28个,颅内支架或球囊导管重塑技术辅助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11个.水解弹簧圈栓塞不规则动脉瘤3个.双支架技术栓塞梭形动脉瘤1个。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36个,95%闭塞5个,90%闭塞2个。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复发、出血。结论根据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和方法治疗,有利于提高颅内多发动脉的致密栓塞程度,减少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结果 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CTA或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高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致密程度。方法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首先用复杂形弹簧圈成篮,然后用水凝胶弹簧圈进行篮内填塞,最后再用裸圈进行瘤体及瘤颈的致密填塞。结果13个动脉瘤获得致密填塞,3个动脉瘤有瘤颈残留。栓塞密度38%~90%(平均63%)。随访时间2个月~6个月,未发生破裂出血或脑缺血事件。结论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作为新一代弹簧圈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提高栓塞的致密程度,长期确切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经验累及和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讨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8例病人(9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28例.可解脱式弹簧圈(DCS)栓塞18例,多点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42例。结果100%闭塞70例.95%~90%闭塞13例.80%闭塞5例。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包括微弹簧圈移位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脱性弹簧图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32例颅内动脉瘤患均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N)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结果 32例中成功栓塞30例,1例椎基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弃挛死亡,另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机械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是目前较理想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附5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9例不同部位和类型颅内动脉瘤分别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载瘤动脉可脱性球囊闭塞治疗。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48例,非致密栓塞8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3例。55例破裂动脉瘤中死亡1例,患者系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因额叶脑内血肿脑疝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遗留明显偏瘫,其余恢复良好。4例未破裂动脉瘤均临床治愈。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采取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146例,针对手术相关并发症,采取准确的评估,密切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病人中,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2例血栓栓塞、2例支架移位、5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均得以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存在问题、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置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结果以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10例完全闭塞,8例闭塞90%以上,1例闭塞90%以下。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3例完全闭塞,3例闭塞90%以上。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17例复杂颅内动脉瘤,1例采用2枚支架重叠置入动脉瘤段载瘤动脉内,16例经支架网眼送入弹簧圈行瘤腔栓塞。结果17例置入支架20枚,其中1例栓塞后出现肢体轻度麻木无力,对症处理后恢复;7例夹层动脉瘤和1例梭形动脉瘤疏松填塞。随访6 ̄24个月。DSA复查,示8例动脉瘤消失,1例发现置入支架上段又出现夹层动脉瘤,再次置入支架1枚及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消失。1例置入2枚支架者1年后MRA复查示动脉瘤缩小70%。1例栓塞后2个月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行TCD检查,发现支架段血管狭窄,服抗凝药继续观察;其余6例行MRA、CTA检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特点、适应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中,术后恢复良好132例,中残38例,重残21例,死亡11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61个动脉瘤中,54个动脉瘤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个行单纯支架置入,6个行支架置入+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3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均经DSA确诊,并行支架辅助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2例,近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2例。未发生血管内治疗技术相关并发症。GOS5分7例,4分1例。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41例巨大及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支架植入重构载瘤动脉治疗方法以及选择不同支架结合不同型号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适应证,急性期使用支架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Neuroform(Ⅰ、Ⅱ)、LEO以及SolitaireAB支架,弹簧圈主要采用Matrix、Orbit圈.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28例,择期栓塞13例.结果 41例44个动脉瘤栓塞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2例巨大动脉瘤90%栓塞,其他均95%以上栓塞.结论 支架植入重构载瘤动脉结合不同型号弹簧圈栓塞,提高了颅内巨大及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成功率;急诊栓塞时未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准备而使用支架,虽无相应并发症出现,但还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14例,90%以上栓塞4例,90%以下栓塞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血栓形成1例,血管痉挛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205例颅内囊状动脉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介绍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205例颅内囊状动脉瘤。方法:用微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205例。使用国产和进口的普通微弹簧圈和机械性可脱性微弹簧圈,大多数病例在局部麻醉下施术。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治疗请麻醉师协助。结果:本组205例中无死亡率,手术当时完全闭塞动脉瘤183例,不完全闭塞22例。126例经1~3年随访无一例再出现SAH。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是可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窄颈动脉瘤。其效果确实,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但是动脉瘤栓塞治疗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大宗病例的血管造影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xium? Prime 系列弹簧圈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栓塞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Axium? Prime 系列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2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LVIS支架辅助栓塞15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7例。结果 术后即刻栓塞程度:Raymond分级Ⅰ级21例,Ⅱ级9例,Ⅲ级2例。术中1例(3.13%)动脉瘤破裂,没有弹簧圈逃逸、血栓事件等。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6例,中残4例,重残2例。32例术后随访5个月,动脉瘤均没有复发。结论 对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使用Axium? Prime系列弹簧圈,采取正确的介入操作技巧进行栓塞治疗,是安全的,复发率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大型或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15例颅内大型或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例,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6例。结果术后立即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1例因年龄较大拒绝随访,其余14例栓塞术后随访6~12个月;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例中,复发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例中,复发1例;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6例均无复发,但2例大脑后动脉P3~P4段巨大夹层动脉瘤出现载瘤动脉远端动脉闭塞。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yx胶治疗颅内大型或宽颈动脉瘤可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