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gene chip)是指DNA芯片(DNA chip),其原理是指利用现代探针固相原位合成技术、照相平板印刷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等微电子技术把大量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南北印迹技术、探针杂交技术、PCR等)具体而微观的固定在一定狭小的空间内,以实现高速度、高通量、集约化和低成本的分析技术。基因芯片的概念现已泛化到生物芯片(biochip)、  相似文献   

2.
主宰2005年化妆品趋势的,是原料的取材与添加剂的研发,这其中包括添加剂的原材料萃取技术、剂型技术和剂型载体技术。  相似文献   

3.
骨缺损常由高能量损伤、开放性损伤合并感染、骨原发、继发性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等导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腿复杂开放性骨折患者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因胫腓骨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特征,外伤性、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胫腓骨骨缺损在骨缺损病例中占较大比例。而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一期严格清创复位,二期行植骨、内/外固定治疗,由于创面污染较重、软组织坏死缺损,后期易进展为感染性骨缺损。目前,对于胫腓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方式有许多种,但各技术均有利弊。本文拟对国内外胫腓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处理胫腓骨感染性骨缺损提供参考,最大程度有益于患者治疗,减轻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4.
朱能  姚磊  屈兵 《腹部外科》2012,25(6):345-347
目的 探讨MPS线在腹壁切口全层连续缝合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对443例腹部手术切口大于20 cm的病人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缝合方法.病人分普通组360例,其中MPS缝合191例,常规逐层缝合169例;需减张缝合组83例,其中MPS缝合51例,减张缝合32例.并对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并对各种手术切口并发症、关腹时间收集数据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普通组中MPS缝合:术中缝合无撕裂腹膜现象,无伤口裂开、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等并发症;伤口局部皮下脂肪液化、积液或感染3例;两种缝合方式之间伤口裂开、粘连性肠梗阻和局部皮下积液或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减张缝合组中减张缝合病例术中缝合撕裂腹膜18例,伤口裂开2例,无粘连性肠梗阻、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积液或感染及切口疝等;而MPS缝合无以上并发症.结论 MPS线连续经肌全层关腹技术方法简单,易掌握,关腹快,并发症少,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160例患者资料。根据主动脉弓上分支重建方法,将患者分为烟囱组(74例)、开窗组(19例)和分支组(67例),评估不同重建方式的短期及长期疗效。结果三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分支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干预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烟囱组23.0%,开窗组21.1%,分支组7.5%,P=0.037;二次干预率:烟囱组6.8%,开窗组15.8%,分支组1.5%,P=0.049)。总体随访率为89.2%,烟囱组、开窗组和分支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8、40.5和15个月。三组在全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烟囱组33.9%,开窗组11.1%,分支组3.3%,P<0.001;并发症发生率:烟囱组29.0%,开窗组11.1%,分支组11.7%,P=0.01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0个月内除免于并发症发生率(P=0.049)外,烟囱、开窗和分支组累积生存率(P=0.249)、免于主动脉疾病相关死亡率(P=0.664)和免于二次干预率(P=0.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主动脉弓部病变弓上分支重建技术均安全有效,但烟囱技术远期内漏发生率较高,分支技术短期及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保乳术联合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术式,近年来乳腺癌具有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对术后乳房美学效果有着更高的要求,乳腺癌肿瘤整形技术因此日趋流行。容积移位技术相对简单实用,适合肿瘤小的患者,较小的创伤即可带来满意的美容效果;容积替代技术适合肿瘤切除后皮肤及乳腺组织缺损大的患者,增加了供区创伤,技术难度更大。本文将对常见的肿瘤整形技术及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全腔内方式治疗累及弓上动脉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弓上分支重建的127例主动脉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型夹层43例,弓部穿透性溃疡25例,弓部动脉瘤25例,弓部慢性夹层动脉瘤9例,逆撕A型夹层9例,弓部假性动脉瘤2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技术的主体部分,对泌尿外科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自1991年Clayman等[1]首次应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飞速提高.从上尿路手术到位于盆腔深部的下尿路手术,从单纯器官毁损切除术到复杂精细的器官保留和功能重建手术,均可用腹腔镜技术完成,并基本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现代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标准[2].本文对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功能重建性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与管状吻合器(EEA)肠吻合进行比较,分析双直线切缝器(DGIA)进行肠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肠吻合患者109例,按随机化原则分成EEA(n=47)和DGIA(n=62)肠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吻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EEA组的下列指标明显高于DGIA组:手术时间[(170.4±61.9) min vs (127.7±38.0)min,P=0.011]、吻合时间[(28.8±8.1)min vs (9.6±3.9)min,P=0.000],肠功能恢复时间[(71.7±60.3)h vs (42.3±38.6)h,P=0.001]、禁食时间[(87.1±52.9)h vs (79.3±46.6)h,P=0.000],住院时间[(15.0±7.5)d vs (10.6±5.4)d,P=0.003],住院费用[(21614.3±13869.2)元 vs (15795.4±10221.9)元,P=0.031];两组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7 vs 3/32,P=0.692).结论 DGIA肠吻合手术应用于临床安全、经济,疗效优于EEA肠吻合手术,且符合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口腔美容也越来越为人所关注,在面部美容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1.光敏材料修复技术:有的人牙齿表面不完整,有部分缺损,且缺损部分呈黄褐色,称釉质发育不全;有的人牙齿颈部星光滑缺损,色泽正常,这是楔状缺损;另外前牙的龋坏(虫牙)及外伤也会造成牙体缺损。以上情况,皆可用新型光敏修复材料进行修补。该材料色泽与牙齿相同,成形性较好,易操作,常用来进行前牙面积不大的缺损修补,使患者恢复前牙形态,保证面部的美观。 2.牙齿漂白技术:有些患者幼时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就形成四环素牙;若7  相似文献   

11.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是2004年由教育部批准开办的新专业,由于开办时间短,其专业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少,专业课的教学多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模式.中医美容作为医学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问题在整个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我校作为最早开办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学校之一,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切开和缝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切开、缝合技术是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开和缝合是一对矛盾,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获得圆满的结局。医生在数分钟内完成的切口,却要成为永久的标记伴随病人的一生。在此介绍笔者对这项基本技术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3.
微创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创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种医学理念 ,微创技术在外科诊治中的应用是现代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结果 ,也是重视病人生活质量与功能康复的需要[1] 。所有微创技术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创伤小、失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现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手术都已成功地或探索性地施行微创操作技术 ,其中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就是微创技术应用于腹部常规手术的典型代表。腹腔镜手术自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在我国获得广泛开展 ,许多医疗中心的水平已接近世界水平。处理恶性肿瘤以及涉及到重要脏器切除与重建的具有复杂操作的腹腔镜手术至今仍…  相似文献   

14.
快速成型技术(RP)是机械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AD/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精密伺服驱动、检测技术、激光技术及新型材料科学等高科技技术的集成。由于它明显优于传统制造技术,近来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制造、军事、医疗等领域,其中在医学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01-2014-04接受PTED治疗的122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_(3-4)19例,L_(4-5)68例,L_5-S_1 35例。A组97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TESSYS技术,B组25例采用YESS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A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他患者未发生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疼痛VAS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术后3个月内下肢疼痛明显,其中A组4例,B组3例,在术后半年内再次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两组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7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经椎间孔入路YESS技术和TESSYS技术都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TESSYS技术适应证更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骨外露、骨缺损患者,多次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Papineau技术开放肉芽创面植骨,Ⅱ期植皮或直接缝合闭合创面。结果 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1月,平均16月。18例感染控制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结合Papineau技术能有效控制感染,消灭骨死腔促进骨愈合,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慢性骨髓炎及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激光与射频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好及亮度高四大特点.按输出功率的不同,可以将激光分为强弱两大类,对生物组织主要产生热、压力、磁场和生物刺激作用,大部分医用激光都属于强激光,是利用其前三种作用使人体组织产生烧灼或凝固效果,而弱激光是利用其生物刺激作用或光动力作用对人体组织产生调节和刺激.  相似文献   

18.
不断降低手术的创伤始终是外科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微创外科理念始终是推动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动力。进入21世纪,微创外科技术,包括腹腔镜和内镜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此背景下,外科医生和内镜医生都在寻求更加微创的治疗手段,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OTES)应运而生。然而,受到伦理、器械等诸多因素制约,NOTES目前还不是一项现实可行的技术。即使将来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难以预见NOTES完全代替腔镜手术,更可能的情况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者共存,各有其适应证。NOTES作为微创外科新的理念推动了微创外科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技术作为一种腔镜技术以其精确、微创、直观、快捷、安全、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本文主要对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几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与传统手术相比的优缺点做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脂肪抽吸术若干相关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