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有效手段。方法以^99mTc标记的硫胶体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使用7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对41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收集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SLN行多层次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9例乳腺癌检出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5.1%(39/41例)。在常规病理学检查SLN无转移的20例中,连续切片H—E染色发现4例SLN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7例SLN微小转移癌。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P〈0.05)。结论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LNB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体外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大鹏  张勇  任宏  陈武科 《医学争鸣》2007,28(7):670-672
目的:探讨体外法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活检的可行性及其对肿瘤分期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患者26 (男14,女12)例,年龄37~83岁,应用10 g/L异硫蓝(IB)染料于肿瘤离体5 min内用体外定位的方法对其SLN进行定位,蓝染的第1~4个淋巴结为SLN.常规HE染色蓝染的SLN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常规检查为阴性的SLN进行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阳性染色的淋巴结.结果:体外SLN定位法共检测出SLN者23例(88.5%,23/26); 其中11例患者SLN微转移灶常规HE染色及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均为阴性,其根治性切除的标本中非SLN的区域淋巴结亦均为阴性(假阴性率为0);常规HE染色在8例患者SLN中检测出微转移灶(30.7%),另4例患者为HE染色阴性而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存在微转移灶(15.3%).结论:体外结直肠癌SLN定位活检术准确性高,同时联合应用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肿瘤分期,为应用辅助化疗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考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atic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乳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用活性染料异硫蓝标记。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58例中有50例发现有前哨淋巴结,鉴别成功率86.2%,20例39个前哨淋巴结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均末转移29例,SLN转移、ALN末见转移0例,SLN及ALN均见转移2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切片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见微小转移灶。结论 SLNB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可切除的NSCLC患者,手术切除SLN,并行系统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送常规HE染色检查,联合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方法检测是否有微转移。结果24例NSCLC患者的SLN检出率为100%,共找到SLN50个,非前哨淋巴结(NSLN)143个,HE检测发现50个SLN中有31个癌转移,143个NSLN中有27个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和根治性纵隔淋巴清扫术切除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分别为62%和30.1%。CK19作为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常规HE染色SLN阴性病人的4枚前哨淋巴结2枚有转移,从而使SLNB预测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95.45%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5.83%提高到100%;假阴性率从4.55%降为0%。结论SLN可以用于预测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后HE(SS HE)及CK19、SBEM、EpCAM免疫标记染色(SS HE+IHC),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及最佳免疫标记.结果 检出SLN者39例(72枚),每例患者1~4枚,平均1.8枚;检出非SLN 694枚,每例患者10~19枚,平均17.8枚.最大剖面HE染色阳性12例(27.9%),其中2例为微转移,CK19、SBEM、EpCAM阳性17例(39.5%);最大剖面HE阴性者通过SS HE检出隐性转移5例,其中微转移3例.SLN阴性的55枚淋巴结SS HE检出隐性转移5枚(9.0%),间距为100、200、300、400、500μm时SS HE+IHC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9.0%、7.3%、7.3%、3.6%、3.6%,间距200、300μm与400、500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0.2~2mm的微转移检测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及连续切片对微转移检出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96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亚甲蓝行腋窝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术后对前哨淋巴结(SLN)及相应的腋窝淋巴结行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将96例分为前后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并对10例假阴性SLN通过连续切片进一步检查其微转移.结果:本组病例共检出SLN83例,HE染色假阴性10例,SLN的检出率86%,敏感性为75%,准确性为88%,假阴性率为25%;前后两组比较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假阴性SLN经连续切片检查,检出9例微转移灶,假阴性降至1例,敏感性升至96%,准确性升至97.6%,假阴性率降为4%.结论: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SLNB有较高的检出率.单一层面切片HE染色病理检查有较高的假阴性率,通过连续切片可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SLNB的检出率、假阴性率与操作者的技术及经验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可行性、准确性以及比较几种方法对SLN转移灶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用亚甲蓝示踪行SLN活检,获取的SLN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连续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测定CK19和MUCI粘蛋白、RT-PCR法测定CK19和MUCI粘蛋白,比较4种方法对SLN转移灶的检出率。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80例检出SLN,检出率93.0%,共切除151枚SLN。SLN常规HE染色法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敏感性94.74%(36/38),准确率97.50%(78/80),假阴性率5.26%(2/38)。常规HE染色诊断检出率46.36%;连续切片诊断检出率54.30%;免疫组化检测检出率56.29%;RT-PCR法CK19、MUCI粘蛋白联合检测检出率73.50%。结论SLN活检可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RT-PCR法检测乳腺癌SLN转移最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活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19例45岁以上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4点注射2%美蓝,获取染色淋巴结,再行肿瘤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分区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18例显示了SLN,平均每例2.5枚,13例SLN阳性,1例非SLN阳性,1例未检出SLN发现有淋巴结转移。SLN活检的灵敏度为86.6%,准确度为94.4%,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LN活检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状态,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美兰染料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60例早期乳腺癌的SLN和腋窝淋巴结(ALN)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并对所有的SIN进行细胞角蛋白19(CK-19)免疫组化(IHC)检测.以检测SIN的微转移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SIN阴性者检出微转移10例,检出率提高了16.67%(10/60).其中1例1年半后出现肝、肺多发转移;1例2年后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并对预后判断、指导术后综合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廖贵清 《广东医学》2008,29(11):1884-1886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术前核素扫描法和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临床N0(cN0)口腔癌20例进行SN检测,分析SLN和颈清扫标本石蜡切片病理结果。结果全组20例检出SLN19例,检出率为95,共43个,平均每例2.4个;其中舌癌组12例,颊癌2例,牙龈癌3例全部检出SLN,而口咽癌3例中检出2例SLN,1例为假阴性。结论利用核素扫描法和生物染料法结合能有效检出口腔癌的SLN,而且SLN活检能较准确地评价cN0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口腔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术后行常规HE病理和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查。结果:34例中33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93.9%(31/33),敏感性为88.9%(16/18),特异性为100.0%(16/16),假阴性率为11.1%(2/18)。免疫组化法与常规HE法对SLN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免疫组化法共检出12枚/8例SLN存在微转移现象。结论: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法较常规HE病理检查更为敏感,AE1/AE3免疫组化法能提高SLN微转移的检测,对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SLN中CK-19的RT-PCR检查,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成功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共检出了SLN 96枚。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RT-PCR检查两者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9.4%(10/34),56%(28/50),64.7%(22/34),94.1%(32/34),96%(48/50),5.9%(2/34)。结论 SLN中CK-19的RT-PCR检查可以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减少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查结果,预测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以期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RAT)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42例,术前利用核素检测法对患者的SLN进行检测,术中对SLN进行原位切除,同时清扫盆腔淋巴结,术中利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SLN未发生转移后,行RAT术;术后将盆腔淋巴结和SLN石蜡包埋进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和常规病理检查。最后观察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价检测SLN对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行RAT手术安全可靠性的指导作用。结果收治的42例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均有SLN检出,共检出140枚SLN,每例患者检出(3.3±1.4)枚,其检出率为100%(42/42);其中3例患者经SLN检测发现淋巴结转移,放弃行RAT术。SLN及其他部位盆腔淋巴结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未检出HE染色病理检查漏诊的微转移灶。病理证实,未发现非SLN有转移的假阴性及SLN阳性实际无转移的假阳性患者,其阴性预测率高达100%。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335ml,手术平均时间238min,平均住院时间10.5d,术中术后共1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SLN检测在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对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女性患者在SLN检测结果指导下行RAT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线探测仪(γ探针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并评价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联合应用对淋巴结微转移灶检出的作用。方法:我们圣2名乳腺癌患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右旋糖酐之后,进行核素淋巴显像。在术中用手持γ探针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切除,同时完整地切除腋窝淋巴结(ALN)。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都先进行常规的HE染色。对经过前哨淋巴结HE染色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患,再同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结果:在42名乳腺癌患中,定位并切除了39名患的前哨淋巴结。根据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13/14)、100%(25/25)和97.4%(38/39)。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发现了3个前哨淋巴结(2名患)中有微转移灶,而在相应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中则没有发现微转移灶。结论:核素淋巴结和γ探针法能准确地定位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不仅能反应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而且对乳腺癌的分期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组织检查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亚甲蓝对22例胃癌患者先行前哨淋巴结标识活组织检查,然后行标准胃癌根治术,术后行常规HE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通过前哨淋巴结计算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假阴性率。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成功捡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5%(21/22)。前哨淋巴结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5.2%(20/21),敏感性为94.1%(16/17),特异性为100%(21/21),假阴性率为5.9%(1/17)。结论:术中使用亚甲蓝染色定位胃癌前哨淋巴结安全可行,并能准确反映胃癌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可用于指导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美兰染料法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和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临床0-Ⅱ期乳腺癌患者在乳晕下及肿瘤周围皮下注射国产蓝色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前哨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全部的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66例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62例,检出率93.9%(62/66);SLN对ALN状况预测的灵敏度为85.5%(53/62);准确性为91.9%(57/62);假阴性率为12.2%(5/41);假阳性率为0(0/41)。结论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在乳腺癌中有良好的成功率,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PTC221例。结果2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永久性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术后病理证实为双叶癌占31.2%(69/221)。甲状腺被膜浸润者占64.7%(143/221),其中双叶癌中被膜浸润占68.1%(47/6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3.0%(95/221),其中双叶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6.4%(32/69),单侧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1.5%(63/152),浸润被膜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9.7%(71/143)。所有病例中被膜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占75.6%(167/221)。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叶PTC69例中术前仅发现甲状腺单侧叶有可疑癌灶42例,占60.9%。结论PTC中双叶都存在癌灶的比率很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建议绝大多数PTC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后辅以^131I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